APP下载

新闻界“走转改”活动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意义

2013-08-15肖叶飞

关键词:走转改工作者群众

肖叶飞

(安徽师范大学 传媒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两年来,中宣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等五部门在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各地媒体包括网络媒体、专业媒体等迅速积极行动,走基层,走一线,纷纷在重要时段、重要版面推出专栏或专题,例如,人民日报将“走转改”专栏细化为“一线见闻”、“蹲点调研”等形式;新华社要求各单位在当地偏远或特色地区建立基层联系点,定期开展蹲点调研活动,并在文字、图片、视频中文通稿线路等分别开设专栏,持续推出记者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的报道;中央电视台推出“走转改”专题宣传片,以更加生动的画面、感人的镜头反映基层、反映生活;新华日报将“走转改”专栏稿件细分为“目击、体验、记录、对话、调查”等内容。“走转改”活动是坚持三贴近、保持新闻信息真实准确、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的重要途径,是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的重要体现,是加强新闻队伍建设、树立和维护新闻工作者良好形象的基础工程。从宏观层面看,“走转改”是践行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认识论的重要途径,从中观层面看,“走转改”是遵循新闻事业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从微观层面看,“走转改”是新闻工作者职业理念的重要呈现。

一、“走转改”是践行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认识论的重要途径

“走转改”就是走进基层、深入实践,把社会实际、社会生活作为工作的出发点,自觉践行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认识论。近年来,一些新闻工作者缺乏责任感,作风漂浮,不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全面地、发展地和辩证地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走转改”是一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习,是改进新闻工作者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的一次实践。

1.“走转改”是践行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重要途径。“走转改”活动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体现了实践第一、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哲学观点,它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在新闻实践当中的生动呈现,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新闻宣传战线提出的新要求。唯物论要求新闻工作者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走进基层、深入基层,尊重实践、了解实践,尊重群众、熟悉群众。马克思主义相信群众在革命和建设中的首创精神,提出了新闻传播事业是人民群众联合起来的事业的观点,规定了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开门办报的基本方针。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报纸要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来办,靠全党来办,而不能只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第一性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又接受实践检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和群众观是新闻工作的理论源泉和检验标尺。“走转改”就是深入贯彻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落脚点就是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

2.“走转改”是践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观点是实践的观点,坚持实践第一,树立实践权威,尊重实践主体,同时,实践反过来锻炼和提高了人们的认识能力。新闻工作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路线,新闻作品是对真实世界的主观反映,新闻作品来源于实践,根植于实践,这就要求编辑记者深入蹲点调查,把镜头更多地对准基层,弘扬求真务实、面向基层和贴近生活的思想路线,扎根于活生生的实践。马克思主义新闻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织部分,必须坚持正确的认识论路线,这就要求新闻工作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既要上情下达,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迅速地为群众所了解,又要下情上传,及时反映他们的愿望、呼声和要求。记者通过在基层中发现问题,关注普通人的生存状态,揭示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通过媒体的力量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展示党和政府执政为民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增强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赖。

3.“走转改”是党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回顾党的新闻事业史,可以清晰的看到,党的新闻工作是党的工作一部分,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密切联系群众、联系实际是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的核心内容。毛泽东同志说,党联系群众的线索千百条,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新闻工作。党的事业就是群众的事业,而党的力量来源就是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并不断扩大这种联系。在党的新闻史上,走基层、转作风和改文风不断地出现在党的新闻工作的各种指示、文件、决议和党报所发表的文章中。[1]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新闻工作进行了多次改革,其目的都是使党报成为密切联系实际、联系群众的报纸,其着力点都是加强党报和群众的联系。

1942年延安《解放日报》社论《展开通讯员工作》强调,党教育群众,不是高高在上空洞的原则,死板教条去照本空谈的说教,而应该是站在群众之中,通过群众耳闻目见的活生生事实之分析与理解,使群众逐渐提高他们的认识。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把整顿文风、党风和学风作为整风运动的三大任务,特别是针对文风做了《反对党八股》的著名演讲,号召全党动员,共同抵制党八股。这时期,毛泽东还给《解放日报》题词,深入群众,不尚空谈,要求采编人员深入实际,实事求是地反映现实生活。在延安的岁月里,一些记者,深入农村、工厂和部队,采写了一批反映根据地军民生产、生活和对敌斗争的事迹。1945年5月延安的《解放日报》社论《提高一步》中指出:与群众联系的程度如何,是报纸办好或办不好的一个重要的关键。1956年《人民日报》在改版社论中重申:我们的报纸是人民日报,说明它是人民的公共武器,公众的财产,人民群众是它的主人。只有靠人民群众,我们才能把报纸办好。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穆青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记农民科学家吴吉昌》等优秀通讯报道,无不是新闻记者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结果,“走转改”活动就是对党的新闻事业优良传统的有力弘扬。

二、“走转改”是遵循新闻传播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

“走转改”实际上就是遵循和实践新闻传播发展规律,这些规律包括新闻采访规律、新闻传播活动规律等等。新闻采访是新闻记者为了获取新闻对客体进行观察、询问、倾听、思索和记录的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无论是社会现象还是自然现象的调查,需要新闻工作者“走转改”;新闻传播活动是传播主体和传播客体之间新闻信息的沟通,信息从何而来,如何实现与受众沟通,也需要新闻工作者“走转改”。

1.“走转改”是编辑记者采编工作的根本要求。“走转改”就是要求全体新闻工作者转变作风、改变文风,走出书斋、走出大楼,深入到基层,深入到农村、工厂、企业、学校、军营、社区当中采访,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寻找新闻之源,倾听群众的诉求,增强新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近几年来,许多年轻记者加入新闻工作者的队伍,他们有学历、有文化、有激情,但是缺乏对基本国情的了解,缺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实践经历,会议新闻,隔靴挠痒;社会新闻,道听旁说;娱乐新闻,随意编造;有偿新闻,敛财有道,凡此种种,丢掉了“翻山越岭、走村串户”的优良传统,无法落实思想文化战线的科学发展观。正如穆青所说:身处这样波澜壮阔的时代,如果能深下去,不怕吃苦,有为党和人民奉献的精神,用心去讴歌伟大时代的激情,就不怕写不出好东西来。实施“走转改”就是要以体验式、调研式、考察式等多种报道形式,着眼于增强国情了解,掌握基层情况,反映百姓呼声,增进基层体验,写出新闻精品。

2.“走转改”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内在要求。新闻传播活动就是传播主体和传播客体的事实信息的沟通,这就涉及到两个层次的关系,一是传播主体与事实的关系,二是传播主体与传播对象即受众的关系。其中,新闻是重要事实的报道,事实是新闻的生命所在,传播对象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归宿和终点,失去传播对象的传播将毫无意义。从这个角度说,新闻传播活动已经从“传者为中心”向“受众为中心”的转变,重视受众、了解受众、研究受众是新闻从业人员的共识和必需,受众最终决定了新闻媒体的内容取舍、风格定位和变革方向。从传播对象看,新闻工作者要深入基层,亲眼目睹党和国家各项政策在基层的生动实践,抓住人民群众的关切点,找准新闻宣传的着力点,在服务群众中实现自身价值。从传播事实来看,也必须深入到人民群众之中去察民心、知民意、探舆情,了解鲜活的事实,这样才有可能胸怀全局,卓有成效地实施舆论引导和新闻宣传。

3.“走转改”是新闻工作者的使命和职责所在。“走转改”是针对国内外的新形势做出的判断,是新时期新闻工作的战略性部署和选择,是社会转型期发现和纾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渠道,是巩固媒体社会公信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由之路,是占领社会主义核心舆论阵地的核心诉求,是忠实履行党和人民服务新闻工作者的使命和职责所在。实践证明,只有坚持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新闻工作才能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和责任。

新闻工作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务人民,这是党的新闻事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但是,一些新闻工作者不能准确领会党和国家的战略意图,漠视社会生活中涌现的新矛盾,忽略民众的呼声,不能担当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工作者的职责。“走转改”就是要加强新闻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在思想作风上进一步增进群众感情,拉近同群众的距离,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了解社情民意、引导社会舆论、搞好舆论监督,履行新闻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

三、“走转改”是新闻工作者职业精神的根本呈现

“走转改”活动中,走基层是前提条件,转作风是关键和过程,而改文风则是目的和效果,最终的效果是体现在文风的改变,文风事关党风,当编辑记者自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时候,也是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在新闻工作中的良好体现。新闻记者是社会运行的守望者,人民利益的守护者,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和思想交流的推动者,践行“走转改”就是要发挥新闻工作者的职业主义精神,使其成为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行为自觉。

1.让记者回归基层。基层是社会组织最为基础的层面,也是新闻工作者联系群众的最直接的层面,是洞悉社情民意的主要渠道。深入基层实质就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才能获取事实真相,贴近生活,才能观察大千世界,贴近群众,才能感知百姓冷暖。尽管现代通信手段十分发达,新媒体层出不穷,不能替代记者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基层是新闻工作者的活水源头,是新闻工作者的主战场,蕴藏着鲜活的新闻资源,只有深入基层,才能获取第一手鲜活新闻素材;才能体察民情,反映民生;才能把握群众脉搏,写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来。新闻工作本质是一种社会工作,新闻工作者要深入基层,察民情、疏民怨、解民困,为党和政府完善决策、改进民生和发展经济提供信息服务和舆论支持。例如,2011年秋天,走基层记者报道了内蒙土豆、山东生姜、安徽石榴等销售难的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由于媒体的信息沟通,问题很快得到解决。“走转改”活动中出现了新的走基层形式,例如安排记者顶岗,充当一天的环卫工、服务员、售票员、城管队员和菜贩等,或者直接到基层挂职,通过参加决策层的讨论,与辖区的居民沟通,了解国情、民情,在“走转改”的过程中,增加了群众的知情权和话语权,反过来也促进了政府工作。可以说,最美丽的风景在基层,最感人的故事在基层。

2.让新闻回归现场。新闻回归现场,就会出现一种清新朴实、生动鲜活、言简意赅的新文风。新闻回归现场,就不会出现用冰冷的数据替代鲜活的事实,用政治口号代替深刻的说理,才会有思想的高度和现场的温度。在“走转改”活动中,一些记者体验式报道,充当出租车司机、马路上的交警、公司的推销员,甚至殡仪厂的殡仪工,这些经历对于新闻记者了解真实的社会生活有很大的意义。“走转改”活动中,展现在荧屏上的那些细致入微的镜头,像新疆的皮里村、云南的拉马底村,像包头的马铃薯、甘肃的“尾菜”,像“西藏雪域冬行”……这些新闻报道都是对社会基层的直接观察和解剖,用饱含深情的镜头,用鲜活的群众语言,增加了新闻作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到现场,就感受不到群众的喜悦和疾苦,不到现场,就感受不到群众的呼声和要求。现在新闻界低俗之风盛行,一些新闻记者的贵族心态、商人心态和利益代言人的心态作祟,党性原则和社会责任意识淡漠,某种程度上败坏了新闻队伍的形象。

3.让新闻工作回归职业精神。“走转改”活动的实践,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自觉,是新闻专业主义的理性回归,是对低俗化、泛娱乐化的一次正本清源,拨乱反正。在全媒体时代,新闻信息的生产不断改进,但是新闻工作者的专业主义精神不会改变。传媒是社会的公器,必须服务于公共利益,新闻从业者是社会的观察者、事实的报道者,是信息流通的“把关人”,应该用实证科学的理性标准评判事实的真伪,服务于事实这个最高的标准,而不是臣服于任何政治权利或经济势力。[2]新闻工作者要把脚步迈向基层、把笔触伸向生活、把镜头对准百姓、把版面留给群众,力戒空洞说教、生硬式灌输,把人民群众作为服务主体,用一个个鲜活的镜头,一段段真情的采访,一篇篇清新的稿件,反映时代风貌,回应社会关切,体现专业精神。

新闻事业是一项崇高的事业,肩负着重要历史使命。“走转改”是响应时代呼唤,履行崇高职责,坚持以人为本、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走转改”还需要建立和完善联系基层、深入基层的工作机制,加强社科调研基地、社会实践基地、文艺采风基地建设,加强蹲点调研、基层挂职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对宣传文化工作者赴基层驻点、调研做出规划安排。要建立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在刊播安排、活动经费等方面给予保障,在业务考核、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倾斜,对常走基层、扎根基层、业绩突出的同志给予表彰,推动“走转改”活动向深度广度发展。[3]当前,“走转改”要实现制度化、常态化,建立“走转改”的激励机制,使新闻事业永葆生机。

[1]童兵.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28.

[2]陆晔,潘忠党.成名的想象——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J].新闻学研究(台北),2002(71).

[3]刘云山.深化“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J].党建,2012(2).

猜你喜欢

走转改工作者群众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多让群众咧嘴笑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全媒联动融入、强化责任担当,把脱贫扶贫作为“走转改”重要抓手
故事细节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