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潘曼的故事》看仫佬族文化特征
2013-08-15莫艳婷谢杰忠
莫艳婷,谢杰忠
(1.河池学院 政治与历史文化学院,广西 宜州 546300;2.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博物馆,广西 罗城 546400)
从《潘曼的故事》看仫佬族文化特征
莫艳婷1,谢杰忠2
(1.河池学院 政治与历史文化学院,广西 宜州 546300;2.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博物馆,广西 罗城 546400)
仫佬族民间故事《潘曼的故事》反映了仫佬族以口头文本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同时具有天地和鬼神信仰的宗教心理、独特的婚姻形式及相对自由的婚姻观、反抗与拼搏的民族品格、朴实自然的审美观,以及跨地域的民族文化交流状况。
仫佬族;潘曼;民间故事;文化特征
仫佬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山地民族之一,“仫佬”[mu6lam1]是仫佬语“母冷”的汉语记音,即一个讲“冷”这种话的人。“母”即表示人的量词“个”之意。绝大多数仫佬族居住在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各乡镇内,其余散居在广西忻城、宜州、柳城、都安、环江等县、市境内,与壮、汉、瑶、苗、侗、毛南、水等民族杂居。仫佬族使用仫佬语,该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通用汉字。
仫佬族有本民族语言,但无文字,历史上文献纪事多采用汉字。而以口头流传下来的民间故事可视为仫佬族民间社会的一个镜像,大量的文化表征呈现其中。通过对民间故事的梳理与分析,当在面对官方书面典籍对仫佬族历史文化记载缺失的情况下,可为人们解读仫佬族的历史文化提供一个视角,避免因材料匮乏或考证不足而遭遇的尴尬。《潘曼的故事》收集在1982年由包玉堂主编、漓江出版社出版的《仫佬族民间故事》一书中,是围绕着潘曼这一个传奇和智慧的人物而展开的一系列与地主、官吏、奸商及恶霸斗智斗勇的故事集。这些故事内容丰富,题材鲜明,多以口述形式流传在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东门镇和四把镇一带。故事中呈现了特定历史条件之下仫佬人的思想、情感及仫佬族社会的生活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仫佬族的民族文化特征。
一、人物及故事简介
潘曼(1713年—1789年),广西罗城东门镇小潘村人,①潘琦,银建军,龙殿宝:《仫佬族通史》,民族出版社,2011年。是仫佬族民间传说中一个伊索、阿凡提式的人物。潘曼出身贫苦,当过长工,为人聪明机智,诙谐幽默而又刚正不阿,见义勇为,专爱打抱不平,常常弄得一些地方官吏和财主老爷丑态百出,狼狈不堪。他是仫佬族人民智慧和反抗精神的化身。《潘曼的故事》中的故事集由许多部分构成,《仫佬族民间故事》搜集整理的十八则故事仅是潘曼故事传说的一部分。按照其斗争对象的不同,故事集可分为以下四类。
(一)与财主斗
主要故事有《我们在找虱子》、《吃不吃不要紧》、《最好吃的和最不好吃的》、《“哎哟”最毒》、《送“封包”》、《“抹脸的”和“麻脸的”》、《酒缸漏了》。《我们在找虱子》讲述潘曼在财主家作长工,每天天还没亮,财主就要求其做工,潘曼以在黑乎乎的房间找虱子为由,道出财主:“这么黑,怎么找”的话,进而以“天还黑”继续睡觉回答财主,气得财主答不上话。《吃不吃不要紧》讲述财主家的放牛娃小狗,在财主家帮工,干活最多,每日还要饿着肚子去放牛,财主认为其小,放牛割草是轻活,吃不吃不要紧。潘曼给小狗出主意,将小牛用水杨柳编制的牛嘴笼套住,不让小牛吃草。小狗同样以小牛还小,不会犁田,吃不吃不要紧的说法,赢得了与长工们一同吃饭的机会。《最好吃的和最好吃的》讲述一个守财奴财主,为了克扣潘曼的工钱,给他出了一道:“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好吃又最不好吃的题目”。潘曼拿出他们每天在财主家吃的糠饼①糠饼:稻谷脱壳后的成分制作成的饼。据老人说,封建时代的仫佬族人,生活贫苦,多吃这些糠饼,但是不容易消化,严重情况下会威胁到个人生命。现在糠饼,在仫佬族地区多是拿来喂养牲畜。,财主说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潘曼否定并要求财主品尝,财主吃了又馊又酸,便吐出来,潘曼反问,财主一嘴苦水。《“哎哟”最毒》讲述财主为了再次整治潘曼,出了十文钱叫他去买一个“哎哟”回来,潘曼给财主递过装满黄蜂的黑砂罐,财主伸手进去被黄蜂蛰了“哎哟“的叫,“哎哟”买到了。财主认为“哎哟”最毒,潘曼则认为财主的心比“哎哟”还要毒。《送“封包”》讲述财主给儿子办喜酒,请罗城县城有势的人,为戏弄潘曼,给潘曼下了请柬:“我儿结婚,敬请光临,来是贪吃,不来是嫌弃”。潘曼穿得破破烂烂,手持一个红包,里面只有一个铜钱,红包上写到:“贵子结婚,礼薄情重,要是贪财,不要嫌弃”,财主哭笑不得。《“抹脸的”和“麻脸的”》讲述有位名叫“老鸭公”的财主,他是有九个老婆的色狂。潘曼决定整治他,并带“老鸭公”来到歌坡,手指正在用手巾抹脸的妹子,老鸭公相中,回去下彩礼准备接亲。新娘坐花轿进屋,拜过天地,他等不急当众掀开头巾,新娘是一个大麻子。潘曼说道:“老爷,你不是亲自看过,说要麻(抹)②仫佬语中“麻”和“抹”的发音相近,音译“ma”。脸的那个人吗?”气得财主晕了过去。《酒缸漏了》讲述“吝啬”的财主大老婆去世不久,财主怀疑她原住房间有鬼,让给潘曼这帮长工住,一来给自己壮胆,二来表示自己大慈大悲。房间里有百来斤酒,潘曼等人把酒喝完,财主找其算账,潘曼把偷酒吃的事情归在了死去大老婆的鬼魂上,财主又气又怕,只得承认“酒缸漏了”。
(二)与官吏斗
主要故事有《是谁把牛牵走了》、《潘曼又赢了》、《带靴告状》。《是谁把牛牵走了》讲述农户耕牛被偷,向县官报案,县官没有予以理睬,把责任归在农户不看管好牛。潘曼则以罗城四个城门,四条大路,官吏守城不严而导致牛被偷为由胜诉。《潘曼又赢了》则讲述潘曼为母亲过七十大寿,放了九枚地雷炮,县官以县内只有上司来人或县官出巡,准鸣炮九响,否则要捉拿问罪的规定要治潘曼之罪,潘曼用:“我放九响,三响敬天,三响敬地,三响敬县官老爷,敬母亲的一响还没放呢!”的巧妙回答,战胜了县官。《带靴告状》讲述一个穿着家乡靴子来上任的知县,下令禁止仫佬人穿布鞋、草鞋而穿靴子。仫佬人买不起,潘曼借来知县的靴子告到州官,说县官用靴子踢人,抓靴子为证,州官来罗城取证,仫佬人都支持潘曼,县官被调走,仫佬人又可以穿上轻巧的草鞋和布鞋。
(三)与奸商斗
主要故事有《无底油桶》。《无底油桶》讲述潘曼为教训吝啬刻薄,卖油短斤少两的油商,用一根两头都掏空的长竹筒去打油,结果油流满了街头,从此油商再也不敢克扣乡下人买油。
(四)与恶棍斗
主要故事有《恶棍的下场》。《恶棍的下场》讲述潘曼在宜州县③今广西宜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北,其北与罗城为邻。1993年宜州撤县设市。理发店中,恶霸中伤潘曼,剃头佬为维护潘曼与恶霸打斗。潘曼趁人不注意,用烧烟的纸煤火在恶霸的大衣上烧了一个洞。并在与恶霸打斗之中连同大衣滚落在地,使得大衣失去原来本色,据此在县官面前反驳恶霸,赢走恶霸的大衣。
上述故事都取材于现实生活,篇幅简短、言简意赅、通俗易懂且内涵深刻。
二、故事的解读
(一)口头文本与民族文化传承
传统意义上的文学研究对象——文本是书写文字构建的符号与意义系统,但从人类学的角度上看,文学文本的概念已扩大至非文字文本,其中包括民间口传文本和口语系统。①李健彪:《人类学视野下的回族民间故事多元文化背景研究——以西安回民民间故事为例》,《陕西师 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以口头形式流传下来的仫佬族民间故事是仫佬族人的精神文化遗产,是特定历史时期中,仫佬族人的想象、心智、逻辑思维及其社会生活的反映。高尔基曾说“如果不知道人民的口头创作,那就不可能知道劳动人民的真正历史。”②高尔基,曹葆华译:《苏联文学》,新文艺出版社,1953年。从民间故事流传的地域上看,《潘曼的故事》盛行于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东门镇、四把镇一带,至今这一带仍是该县仫佬族的主要居住地,当地的仫佬族人操有熟练的仫佬语。从故事情节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仫佬族社会分层、生活内部的矛盾、仫佬族节日习俗及审美观念,并通过纵向的对比,可以了解到仫佬族社会生活的变化状况。而民间故事本身仍具有较强的劝善和教化的功能,因此在该地仫佬人的儿童启蒙期,长辈们多以口头的形式,讲述着仫佬族的民间故事,他们以此作为文化基调之一,调释着仫佬族幼儿的文化观,这不仅传承了本民族语言,还继承了饱含在仫佬族民间故事中的优秀文化。
(二)天地和鬼神信仰的宗教心理
每个民族对待各自生活中存在的事物或现象都有不同的体认,并表现出异于他者的逻辑思维及社会行为。在仫佬人的世界观中,天地万物皆有灵性,其通过某种途径,使之外化成可触及之力量来作用于生存中的人,人们无法与天地万物进行直接沟通,只能通过日常生活的敬仰与膜拜向天地万物祈求纳福。因此,《潘曼又赢了》中,从放炮的顺序上看,天地是居于礼炮之首,突显出天地在仫佬族宗教信仰中的首重地位。《酒缸漏了》的故事情节中认为是大老婆的鬼魂偷吃了酒,体现出仫佬族对于逝者的敬畏。仫佬人认为:人死了,肉体腐烂,但灵魂却永恒存在,其力量可通过某种突发事件作用在生者身上。在仫佬族聚居地,每户客厅内离地三尺高的墙壁上都设有神龛,逢年过节,仫佬人都按时祭拜祖先,慰藉祖先以获得庇护。情境的特殊性造就了仫佬人“原始崇拜”和“鬼神崇拜”的信仰体系,并体现在生平言语中的“敬天”、“敬地”,“敬鬼神”及日常活动中的“祭祖”和“祭神”。
(三)传统婚姻中的独特形式及自由观念
仫佬族婚姻缔结包含说亲、合命、相亲、看屋、会亲等程序,③吴保华,胡希琼:《仫佬族的历史与文化》,广西民族出版社,1993年。“走坡”是仫佬族“前婚姻”活动。每年八月十五和春节期间,仫佬族青年男女一起到依山傍水,草木葱郁的山坡上相互对歌,以歌传情,寻觅如意对象。相互看中的男女彼此留下信物,经过几次“走坡”相会,双方认同后,男方找“媒人”到女方家说媒,婚姻缔结程序由此开始。《“抹脸的”和“麻脸的”》正是在歌坡这种独特的“前婚姻”形式活动场所中财主看上用手巾抹脸的妹子,最后在进行仫佬族婚礼过程中发现的麻脸新娘。“走坡”这一“前婚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仫佬人尊重年轻人意愿,采用自由恋爱方式。但在传统的婚姻过程中仍避免不了从形式上或事实上进行的类似于“合命”这些封建活动,而婚姻缔结的成功,依旧建立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家庭本位观念之中。
(四)反抗、拼搏的民族品格
仫佬族聚居在九万大山南沿,交通闭塞,受技术水平限制,生产力水平低下。和古代其他民族地区社会一样,该民族从未脱离“国家——地方”的政治管理模式中,在《是谁把牛牵走了》、《潘曼又赢了》、《带靴告状》等故事中,纠纷依然求助于“官员”、“县官”解决。而《我们在找虱子》、《吃不吃不要紧》、《最好吃的和最不好吃的》等故事中出现“地主”、“财主”、“长工”和“帮工”等社会身份,则说明在当时的仫佬族地区,因财力和权力的不均衡聚敛,导致仫佬族内部社会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两级分化,彼此间依附或斗争关系明显。官员作为地方权力的代表,地主作为民间财富的持有者,两者相互勾结,共同欺压贫困农民。潘曼这一英雄似的人物以灵活的思维、雄辩的口才和出众的智慧与地主和官员作斗争。多则故事中都寓意着仫佬人不屈不挠、顽强拼搏和勇于反抗封建压迫的精神,寄托了仫佬人对美好、平等、和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五)朴实、自然的审美观
仫佬族聚居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该地处亚热带地区,雨量充沛,物产丰富,盛产无烟煤,有“煤炭之乡”的美称。仫佬人世世代代在此繁衍生息,在原始恶劣环境条件之下,其依据生产生活所需,就地取材,编制出诸多民族手工艺品。《“哎哟”最毒》中提到的“黑砂罐”,便是仫佬族人采用罗城的无烟煤煤渣混合当地特有的白泥制作而成,仫佬人用“黑砂罐”煮红薯、做饭,香喷可口,夏天还能持续几天而不馊。仫佬人生活喜好依河流而居,河边生长柔韧性极强的杨柳,适合当地人依各自所需编制出许多生活用品,《吃不吃不要紧》里所述的“牛嘴笼”就是其中之一。仫佬族聚居地多为丘陵地区,地形崎岖险恶,以种植水稻为主,部分村寨种植黄麻、棉花等经济作物。《带靴告状》涉及的“草鞋”则是仫佬人以收割后水稻的干稻杆编织而成;而“布鞋”则是在黄麻、棉花丰收后经过染色、纺织等工序制作而成。草鞋和布鞋轻巧、舒适和便捷适合在山路中行走。将“黑砂罐”、“牛嘴龙”、“草鞋”、“布鞋”等物化品放置特定的历史时空中便发现:仫佬人在遵从自然的、朴实的规律基础上,创造出超于自然的文化产品,体现了仫佬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特点,也是仫佬人勤劳与智慧的象征。
(六)跨地域的文化交流
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仫佬人在本民族文化底蕴之上,通过借鉴、吸收和融合了外来先进民族文化,不断建构自身文化,构成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一部分,而因为地域的复杂性,造就了不同地方不同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在《恶棍的下场》中说明了当时罗城仫佬人的活动范围已扩大至临近的宜州县,而在地域优势观的影响下,此时跨边界的民族个人之间的交往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如故事中提到“恶霸”的倚强凌弱现象。而仫佬人自产生活所需产品有限,其内部商业不发达,因此只有通过与他族商人的贸易活动达到与外界互通有无的目的,但在当时较为脆弱的市场体系中不免会存在如《无底油桶》交易中的不诚信行为。伴随着官员的进入及其对仫佬族地区的管辖,诸多先进的管理理念、良好的风俗习惯及文明行为也引入仫佬族地区并促进了仫佬族社会的发展。但这些外来官员缺乏对仫佬族当地民风、民情的了解或理解偏差,出现了《带靴告状》中以“靴子”取代“草鞋”、“布鞋”民俗改良的失败。
三、小结
《潘曼的故事》是仫佬族民间故事的组成部分,也是仫佬族口头文本之一,其大量而详细的记录和描述着仫佬族的生活,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寓意深远。通过对该故事的解读,我们可以窥见在特定的历史进程中,仫佬族以口头文本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同时具有天地和鬼神信仰的宗教心理,独特的婚姻形式及自由的婚姻观,反抗与拼搏的民族品格,朴实自然的审美观,以及跨地域的民族文化交流状况。
[1]白道义.仫佬族民间故事概观[J].河池学院学报,1987(2).
[2]包玉堂.仫佬族民间故事[M].桂林:漓江出版社出版,1982.
[3]高尔基.苏联文学[M].曹葆华译.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3.
[4]过伟.孟姜女传说在壮、侗、毛难、仫佬族中的流传和变异[M].民族文学研究,1983.
[5]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
[6]李大西.仫佬族民间故事中的生态智慧[J].东方文化,2011(18).
[7]李健彪.人类学视野下的回族民间故事多元文化背景研究——以西安回民民间故事为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3).
[8]雷晓臻.汉族石敢当在仫佬族中的演变[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5,(1).
[9]仫佬族简史编写组.仫佬族简史(修订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10]潘琦,银建军,潘崎.仫佬族通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
[11]吴保华,胡希琼.仫佬族的历史与文化[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3.
[12]阳崇波.仫佬族民间文学作品中的仫佬族形象分析[J].河池学院学报,2007,(6).
Reading the Cultural Identity of the Mulao Ethnic Group from Panman Story
MO Yan-ting1,XIE Jie-zhong2
(1.The Department of Politics and History Culture,Hechi University,Yi zhou ,Guangxi,546300 ,China 2.The Mulao County Museum,Luocheng,Guangxi,546400,China)
The Pan Man of Folk Story,which have spreading in The Mulao Ethnic Group preferments the national carrier culture of oral text,the religious psychology of Heaven and Earth,Spirits,the unique form of marriage and the freedom of marriage,the national character of resistance and struggle,the aesthetic of simple and natural,the status of cross regional cultural exchanges.
The Mulao Ethnic Group;Pan Man;Folk Story;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C95
A
1672-9021(2013)04-0057-05
莫艳婷(1984-),女(仫佬族),广西罗城人,河池学院政治与历史文化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民族文化与社会发展。
2013-06-20
[责任编辑 阳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