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报》编辑部与“×××学报编辑部”两种标示方法调查辨析——兼谈书名号的基本用法

2013-08-15倪向阳马永军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书名号通讯地址括号

倪向阳,马永军

(1.湖北文理学院学报编辑部,湖北襄阳441053;2.湖北文理学院 文学院,湖北襄阳441053)

一、提出问题

笔者曾在自己所在的编辑部做过一个小测试:拿了一张写有“《×××学报》编辑部”和“×××学报编辑部”的纸条分别去问每一个编辑。7个编辑看了一眼,都不假思索地表达了同一个观点:两种标示方法表示的是一个意思。在笔者的提示下,一个年轻的编辑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一个高校同时创办了几本不同的期刊,那这种标示方法肯定就会产生歧义了。因为“《×××学报》编辑部”可特指是该期刊编辑部,而“×××学报编辑部”语义则含糊不明,它可能是几本不同期刊的总称。由此看来,作为编辑工作者,我们有必要重温书名号的基本用法,以引起对作者通讯地址项著录规范的高度重视,进一步完善科技期刊的管理,提高编辑质量,加强信息传递的准确性,促进读者与作者间的科技交流与合作。

二、调查方法

抽取《编辑学报》2011年1-6期和《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年1-6期,统计每一期第一作者通讯地址的著录情况。另随机抽取了20本不同地方的高校学报,统计结果只有3篇文章作者通讯地址标注的格式是“×××大学 学报编辑部”(此格式是严格按照《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的著录格式),不具代表性。所以不再计入统计结果。

三、统计结果

在此次调查中,重点统计带有明显标示的编辑部或杂志社。《编辑学报》共有229篇文章,《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共有274篇文章。大致分两种情况统计:一是“《×××学报》编辑部(或杂志社)”,《编辑学报》属这种情况的是142篇,占62%,《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属于这种情况的共有140篇文章,占51.1%;二是“×××学报编辑部(或杂志社)”,《编辑学报》是 17篇文章,占7.4%,《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是70篇文章,占25.5%。(其他标注情况不做统计,比如通讯地址为“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100083,北京)

第一种情况的标示方法比较混乱,主要分4种情况:(1)“《×××学报(××版)》”编辑部,这种标注方法,《编辑学报》共有12篇,《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共有3篇;(2)“《×××学报》(××版)编辑部”这种标注方法,《编辑学报》共有6篇,《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共有2篇;(3)“《×××学报》××版编辑部”这种标注方法,《编辑学报》无,《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共有2篇;(4)“《×××学报:××版》编辑部”这种标注方法,《编辑学报》无,《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共有1篇。(其余的标注情况均是“《×××学报》编辑部(或杂志社))”。

在笔者的调查中还发现两种具有代表性的现象:一是同一个单位,同一个作者在同一期刊上标著的通讯地址竟是前面所说的其中的两种不同的标注情况。比如:《编辑学报》2011年第1期的第37页通讯地址项里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编辑部”,而2011年第2期的第99页通讯地址项里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编辑部”;二是不同的作者,但是同一单位在同一期刊上所标注的通讯地址也是前面所说的其中的两种不同的著录情况。比如:《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年第3期的第443页通讯地址项里是“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编辑部”而2011年第4期的第617页通讯地址项里是“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作为编辑,到底哪种标注情况是规范的,我们应该有一个正确的判断。

四、问题分析

(一)执行国标,遵守《标点符号用法》1995年出版的《标点符号用法》(GB/T15834-1995)指出:“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等用书名号标志”。2005年国家颁布的《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修订版)则进一步阐明了书名号的使用范围:“书名(包括篇名)、报纸名(包括版块、栏目名)、期刊(包括栏目名),以及其他文化精神产品……题名可用书名号外,非文化精神产品不使用书名号。”从执行国家标准看,我们应当在报纸、刊物出版单位名称中的报刊名上加上书名号。也就是说,应该提倡使用“《×××》编辑部(杂志社)”这种样式。

(二)判断词语性质,准确表达语意 书名号是用来标明书名、篇名、报纸名等的符号,它是用来标明词语的性质。[1]这是书名号的基本用法,标注位置合理一般不会产生歧义。报刊出版单位的名称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报刊名,二是单位类别名(编辑部或杂志社、期刊社等)。比如《编辑学报》编辑部。报刊名不加书名号容易引起歧义,比如《我们爱科学》杂志社,若去掉书名号,可能理解为“我们/爱/科学杂志社”。再比如“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该杂志社实际上现有5本杂志,它是期刊部的总称。

另外,当需要用括号对书名号所表示的文本性质特点等进行注释说明的时候,括号所标示的注释文字放在书名号的里面,还是放在书名号的外面也是有语法讲究的。

《标点符号用法说明》指出:“括号里的话如果是注释整个句子的,这种括号叫句外括号,句外括号要放在句末的标点之后……”[2](P225)书名号所标示的报刊名“从语法属性上看,它属于名词的范畴,相对完整的语义、特定的句调是其必备的条件[3],可以看作是一个“句子”。因此,我们这里所研究的括号是注释书名号所标示的文本的,它并不是注释报刊名本身或其中的某个词语的。[4]《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05)对专业期刊或者是高校学报不同的版本建议这样处理:×××学报:××版。比如,《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中关于“著录格式”所举的范例:[1]李晓红,张庆红,叶瑾琳.气候学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35(1):101-106.这里的冒号是“表示后面的文字是解说前面的项目的,在这里也可用空格来代替冒号”。[5](P257)笔者从范例里截取的是“专业期刊或者是高校学报不同的版本它是期刊的版本说明,不是期刊名的一部分”,不考虑范例里用冒号还是括号的问题。所以,依笔者的理解,括号内的注释,诸如英文版、自科版、医学版等都应该用括号的形式放在书名号的后一边的后边,即书名号的外面。

(三)迅速把握语义,提高阅读效率 在报刊单位名称中的报刊名加上书名号,可以使读者迅速判断词语的性质,把握语义,在阅读时少了一个分析判断的过程,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歧义,影响阅读兴趣,从而提高阅读效率。比如《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年第3期450页作者通讯项里“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编辑部”,这里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是主办单位,而“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是其所办的5种杂志之一,如果在“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上面加上书名号,主办单位和杂志名称则一目了然,不会产生歧义。

(四)增加检索入口,提高情报价值 在情报检索过程中,增加了著者的地址也就增加了检索标志,可以大大地提高查全率和查准率。另外,著者的通讯地址在文献计量学中的价值也是毋庸置疑的[6-7],它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学研究状况,而且也反映了一个机构或具体部门的科学研究状况。[8]通讯地址项标注简洁、明了,既为检索工具扫清障碍,也为检索工作者提高了工作效率。

尽管目前我们仍在执行的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GB/T15834-1995)已经十多年了,对书名号的规范用法过于简略、含糊,但它在具体说明中也并未指出报刊出版单位中的报刊名不需加书名号。因此,作为编辑工作者,我们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在报刊出版单位名称中的报刊名上加上书名号。这样做,也是不是随意“扩大或缩小书名号的使用范围。”[9]同时,更是维护了标点符号具有稳定性这个显著的特点。[10]再者,如果我们统一了标准和规范,今后可能再也不会出现笔者文中所调查的情况:同一作者或者不同的作者、同一个单位所标注的作者通讯地址大不相同。

[1]吴高升,周肇莹.标点符号趣谈[M].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8.

[2]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标点符号用法说明[N].光明日报,1990-04-09.

[3]戚晓杰.从语序足句看标题与词组的区别[J].汉语学习,2004,(4).

[4]王元祥.书名号与括号的次序[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6,(1).

[5]林穗芳.标点符号学习与应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6]陈 捷,吕海清.中国科技期刊作者信息著录规范及其价值[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1,(4).

[7]王玖,祁爱琴,石德文.论文作者及其工作单位著录格式的探讨[J].编辑学报,2003,(3).

[8]何建新,胡方方.论著者地址的情报价值[J].编辑学报,1999,(1).

[9]同任.书名号的使用范围既不能扩大也不能缩小[J].编辑学报,2002,(2).

[10]于佩琴.谈书名号的引申用法[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5,(4).

猜你喜欢

书名号通讯地址括号
括号填数
中国兵工学会第二十二届引信学术年会征文通知
我曾丢失过半个括号
“入”与“人”
数字式汽车衡的实际应用探究
引号和书名号
漏写括号闹出的笑话
小知识:书名号的用法
申明
标有引号或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不要使用顿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