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汉行走域对应词汇的认知语义共性

2013-08-15邬德平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行事字面英汉

邬德平

(衡阳师范学院 外语系,湖南 衡阳 421002)

从 “手”到 “脚”的延展

一提到行事、作业,不管工作内容繁简、性质好坏,人们不约而同地想到手的参与,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因为手是做事所依赖的生理基础。正因为如此,在注重象形的汉字中动词大多离不开 “手”字,尤其在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古文字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文字中 “手”的形状,比如 “拿”、“掰”、 “拜”等。在当今汉字中,蕴含动作含义的字词中就算看不到完整的 “手”字,也至少含提手旁这一简化的 “手”,又如 “採摘”、“抓扯”、“抽打”等等。同理,英语中也有不少由词素 “man(u)-”即 “手”构成的典型的施为动词。如:manage (管 理);manipulate (操 控);maneuver(战斗、演练);manufacture(生产、制造)等。不管是英语还是汉语,以 “手”字或手相关的习语、熟语比比皆是。如: “金盆洗手”、“接手×任务”;handle(处理);all thumbs(字面义:十个手指都是大拇指;隐含义:行为笨拙);not lay a finger upon sth.(字面义:不愿搭上一根手指头;隐含义:不出一点力);Hands-on education(字面义:双手放在上面的教育;隐含义:实践性教育);hands-off management(字面义:手不介入管理;隐含义:放任型管理)。另一方面,我们不难发现,汉语中行走类动词也时常参与到“行事、作业”方面的表达中来。就从汉语中的“行为”二字就可以看出, “行”与 “为”共生共存。正因为如此,汉语说做事往往用 “行事”。做事不熟练说成是 “笨手笨脚”。当然,这里的“行”的本义就是行走。让人惊奇的是,我们发现同汉语相隔 “秋山几万重”、隶属于欧洲日耳曼语系的英语中也有不少与 “行走”相关联的词汇同样隐含 “行为”、 “做事”的意义。可见,行走类词汇的比喻功能强大。要寻根究底,搞清楚英汉语行走域词汇是否普遍共享、为何共享这一特性则需要一项系统考查,并作大量统计,分类梳理,细致对比,运用适切的语言学理论分析阐释这一语言现象的成因,从而更好地了解两种语言文化的共性特征。关于行走类词汇,学界目前只有吴静在2009年6期 《云梦学刊》发表一篇 《英汉行走类动词向将来时标记发展的理据》,但该作者探讨的是行走类动词与语法时态的联系,“通过对不同时期英汉行走类动词向将来时发展的比较,发现英语中的 ‘go’,汉语中的 ‘行’和 ‘将’等行走类动词中目的性很强的词,从认知的角度来看,具有向将来时发展的语义基础”[1],这显然与本文关系不大。何况本文并不仅限于行走类动词,凡与行走关联的边缘性词汇也纳入讨论范围。

英汉行走域词汇的隐喻含义特征对比

如前所述,汉语中用行走域词汇来比喻 “工作、办事”例证俯拾即是。腿脚与走路的关联最明显,所以我们首先来看含有 “腿脚”及其腿脚组成部位相关、或者腿脚直接发出的动作、同时又比喻 “行走·行事”的隐喻模式词汇。像前文所提到的 “行为”、 “行事”、 “手忙脚乱”等都是典型的范例。生活中经常听到人们表述自己 “行得端、走得正”。对某人办事的表现叫 “操行”。人们将不注意小细节导致失败称为 “一步不慎,全盘皆输”;清朝有一官名为 “某机关行走”,行走表示办事、管理;我们今天的管理依然用 “行政”一词,其中 “行”同样表行事、管理含义。英文中也不乏这类表达。如:kick off,字面义:踢开,隐含义:开始从事;run a company,字面义:跑一家公司,隐含义:经营一家公司。英语里面有一成语to hamstring(sb.),其字面意思是挑断某人的脚筋,让其不能走路,其引申含义指让某人丧失办 (某)事的能力。在汉语中同样能找出与之相近的表达,而且也是成语: “举鼎绝膑”。字面意思是:由于铜鼎太重,举不过头顶,掉下来砸了膝盖。而该成语的实际意思是:不能胜任工作和任务。hamstring是表示连接整个下肢的肌腱,俗称脚筋,是下肢的部位。膑骨是指膝关节部位。都是关节屈伸离不开的重要部位。均用来隐喻办事能力。还有很多英汉对应的行走类动作比喻工作行事,而且对应很工整。比如ropewalk或rope-dance意思表示 “走钢丝”。然而该词往往被用来隐喻 “从事吃力、危险的工作”。汉语中不乏此类表达,如:“如履薄冰”,“赴汤蹈火”,也表示从事危险的职业或者危急局势。

汉语表达中用 “各行各业”来指称社会各种职业和社会阶层。这里 “行”表示行业。但其原始意义是名词,含义是道、路,与行走密切相关,故而与 “行xíng”字是同形、同源、异音。巧的是英语中 “各行各业”与其汉语对应词非常接近—— “all walks of life”。Walk在英语里作动词时,表示 “行走”、 “步行”;作名词时,意思是“人行道”。这样,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各行各业”中的 “行”在英汉语中对应得很工整:都是用了 “行走”的 “行”字,而且该字是名词动词一体化,作动词都表 “行走”、作名词都表 “道路”再引申为行业。不光是做事动作本身,连其过程与方法都与 “行走”关联。汉英皆然。如:“为官之道”、 “生财有道”的 “道”本义指 “道路”,此处指方法,英语中也一样:the way of study,字面义为学习之道;way本来指 “道路”,这里指方法。Smooth the path/way:让道路顺畅,指采取行动让事情进展更为顺利。

此外,行走域内不少边缘词汇也有 “行走·行事”的隐转喻模式。如can not hold a candle to sb.意思为: “not equal to someone;not worthy to associate someone;unable to measure up to someone.(Also with cannot.Refers to not being worthy enough even to hold a candle to light someone's way)”[2]。这里candle一词是行走域的边缘词汇,是夜行必备照明设备。本义是乙方不能为甲掌灯夜行 (light someone's way)。其隐含意义指乙的水平能力远远不能和甲相提并论。巧的是汉语中有类似的表达: “不配给某人提鞋”。再比如:to give sb.a bumpy ride字面义为:让某人搭便车,故意挑颠簸烂路,引申义指故意为难对方。

不难看出,英汉语行走域对应词汇认知语义确实具有工整的对应关系,这是巧合还是必然?若巧合,其巧合的数量未免太多,何况用手相关的词汇来隐含 “行为、做事”的表达英汉语中也同样一致。这种一致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能不能找到一个合适理论一并解释英汉语或人类所有语言都用 “手脚”喻比行事的现象?

英汉行走域对应词汇共享认知语义背后的认知机理

认知语言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国和欧洲兴起的语言学科,处于语言学研究的前沿,目前全球范围内认知语言学已成为一门高烧不退的显学。该学科是以身体经验为基础来研究人类的心智和认知。隐转喻是认知语言学领域的重要理论之一。不过当代认知语言学家不再将其看成纯表层化的文学家使用的修辞手段,而是大众的普世的心理认知的结果。美国著名认知语言学家莱考夫认为:“一种文化中的最基本概念的隐喻结构是和这种文化的最基本的价值观是一致的。”[3]隐喻不仅与语言有关,而且与思想行为有关。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语言、思维以及哲学中无处不在,不用隐喻来思考经验和推理是很难想象的[4]。隐喻和转喻常被打包,进行捆绑研究。然而细分,它们之间还是存在差异。束定芳在 《认知语义学》中是这样区分隐喻和转喻的: “隐喻和转喻在结构、功能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着根本的差别。隐喻涉及两个概念领域,而转喻一般发生在一个相关的概念领域内。就运作机制而言,隐喻的基础是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转喻则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特殊关系。”[5]我们来看本文所论与转喻的关系:用手做事,用脚参与 (或辅助参与),都是做事的具体细节,或者说是 “行事”的内部细节之间的关系,所以准确地说是属转喻现象。初步看,光凭隐转喻理论仿佛已经解决了行走暗指 “行事”,因为行走是 “行为”直接组成部分。但这不能很好解释前文所列举的袜子、脚筋、蜡烛这些行走域边缘词汇参与到 “行走·行事”隐转喻模式的现象。

笔者认为,要解释英汉语中含行走域词汇的习惯表达引申为 “行事”含义,不仅需要认知语言学中的隐转喻理论,还应该和理想认知模型 (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简称ICM)进行整合。这样,整合后的理论对手相关的词汇含 “行事”意义的现象同样具有解释力。ICM也是莱考夫提出的理论。理想认知模型是指特定的文化背景中说话人对某领域中的经验和知识所作出的抽象的、统一的、理想化的理解。换言之,说话人可能动用了自己所积累的同言语内容相关联的一切有用的、有助于理解的经验。为了方便理解理想认知模型,我们设想一个 “雨夜加班收割粮食”这一事件,根据ICM理论,这一事件涉及到的细节有:携工具行至田间、灯火照明、撑伞遮雨、抢割谷穗、收集稻粒、搬运回仓等等。试看,上述细节几乎无不涉及到手、脚。所以若用任何一个细节来代替整件事都离不开手或脚的参与。而用细节代替整体就属于转喻现象。因为说到底转喻就是部分代整体或整体代部分。有趣的是,我们还可以 “抢收稻谷”为假想根据,将上述每个细节引申出抢收稻谷以外的 “行事”隐转喻模式的表达。在这个事件中,田间负责照明的人是辅助人员,若不称职就成了英语中 “不配给人掌灯”。将该情景稍稍发挥一下可以有更符合汉语的类似表达:劳动大军的鞋袜都进水、粘泥、碍事,他们都脱掉,若托付给不负责任的人看管,这人就 “不配给人提鞋”。抢割谷穗,贵在神速,所以他们 “手脚麻利”。之所以抢收粮食,是怕粮食遭雨淋坏,故撑伞保护劳动者和粮食的人功劳和本事不小,他们若 “一手遮天”,粮食则一点不被淋湿。

行走靠腿、做事靠手,且手脚都在工作中发挥作用,正所谓行为行为,先行而后为。正因如此,我们可以 “手事手说”,亦可 “手事腿说”。比如 “行政”、清朝的官职 “行走”、“不配给人提鞋 (办事能力差)”这些都是典型的用 “行走”这一部分动作代替整个工作、办事的转喻现象。正因为理想认知模型理论允许调用事件内任何相关的核心成分和边缘细节,帮助对话语的理解,我们才敢于在语言中大胆将行走域边缘性词汇从幕后拉到前台来暗指整个 “行为”事件。

可见,无论语言差异多大,共性总是存在的,只不过是共性的数量问题和层面深浅问题。因为语言都是后天习得的,习得是认知的结果,而人类的认知机理、生理结构和心理过程基本一致,这与民族间的地理距离、种族肤色没太大关系。也就是说语言共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必然的,因而语言完全是任意性和纯偶然性的说法是值得商榷的。这也进一步说明认知语言学所提倡的语言具有理据性,至少可以说任意性和理据性并驾齐驱、相行不悖。

词汇的文化理据与外语教学

词汇教学是外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词汇的学习和掌握是外语学习的关键和难点。认知语言学解读语言背后的认知过程,其实就是为语言表达的出场提供理据的过程。人类对事物的认知跟自身对物质世界的体验密切相关,但同时认知又脱离不了文化的影响。这不难解释。因为眼前的体验往往需要和先前的体验相结合,才能得出判断。而先前的体验很可能业已被其他成员广泛接受和认可从而凝固成文化。试看例证:“亦步亦趋”是汉语成语。此处 “趋”指小步疾行,俗称 “碎步”。古人在别人面前走路追求文静典雅,才合乎礼仪。女子的举止要求更严,要遵循“笑不露齿,行不露足”的封建礼规。为了不露足,必须小心翼翼,切忌失态,因而才有了 “亦步亦趋”今天的引申含义: “行事谨慎 (请注意,不仅是走路),不敢有大的动作”。同样,英语词汇的学习同样离不开文化理据。我们仍然列举行走域词汇才更具说服力。英语习语to sock sth.away表示 “珍藏某物,储存东西”。Sock原本指“袜子”,似乎与 “储存”含义有天壤之别。然而我们一旦留意到西方圣诞节的传统,小孩往圣诞树上挂袜子用来装圣诞老人送来的礼物,就不难理解sock sth.away表示珍藏、储存。因为圣诞传统提醒了我们袜子可当容器来盛装物品。另一方面,圣诞节和圣诞老人派送礼物一年到头就一次,自然要珍惜。

文化语言学主张将镶嵌在语言内部、隐藏在符号背后的文化因素挖掘出来。既然语言的表达有隐喻现象,隐喻的内涵 (connotation)不可能是随意的,它 “所涉及的是具有共性的人类经验的感知”[6],才可能被语言的接收者理解。而人类共有的经历、相同的感知均属于文化范畴。因而对隐喻的解析必然触及文化现象的分析[7]。文化是社会群体习惯性行为,它随社会的诞生而诞生,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演变,一旦历时久远,变化不可逆转地延伸,词汇上附着的原始的信息就自然剥落。这样,据我们目力所及,词汇不过是当代客观世界的 “镜像”,但它同时又是古代历史的 “文物残片”,充满神秘。作为语言 (外语)教学的教师,我们应对词汇进行 “考古”,复原附着其上的文化信息,使得学习者能了解它的 “前世今生”,这便会加深了对词汇的全面理解,可以提高学习教学效果。用文化理据武装起来的学生,不但能有效记住词汇,还能形成刨根问底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开创精神和探索能力,从而为挖掘他们今后的学术潜力打下基础。

[1]吴静 .英汉行走类动词向将来时标记发展的理据[J].云梦学刊,2009 (6):145.

[2]约翰· 丁 .当代美国短语习语词典[M].楚向群,史耕山,等.编译 .北京:外文出版社,2003:65.

[3]Lakoff,G & 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22.

[4]王 寅 .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61.

[5]束定芳 .认知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177.

[6]李艳蕊 .英汉 “疾病”隐喻构建异同的体验和文化阐释[J].中州大学学报,2008 (4):64.

[7]邬德平 .英汉对比视野下高级英语教学中隐喻词汇的文化阐释[J].韶关学院学报,2010 (4):149.

猜你喜欢

行事字面英汉
Información económica
汉语非字面语言认知加工的“规约层级递进模型”
金缕衣
别误会这些英语
行事见于当时 是非公于后世
别误会这些英语
浅谈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方法
英汉文化中的委婉语应用对比分析
英汉反身代词长距离约束的语用分析
英汉校园小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