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教师提高信息化素养研究

2013-08-15田源平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信息化素养

田源平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鹤壁 458030)

一、前言

2l 世纪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 信息和知识成为人类社会资源的核心, 信息的获取和利用显得愈来愈重要。信息时代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变化,教师已由单一的知识、 技术技能的传授者转变成了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信息资源的提供者。 国家教育部也提出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应该与学科教学结合的指导思想和信息化教育理念。 教师为此要在教学科研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信息化素养也就变得更加重要[1-2]。

信息化素养是传统文化素养的延伸和拓展, 主要由信息意识与信息伦理道德、 信息知识以及信息能力组成。 信息化素养将成为信息时代个体认知的重要手段,成为如读、写、算一样重要的一种基本的生存技能[3]。 信息化素养是基于信息时代对人的基本要求而言的,具有整体性;信息化素养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概念,具有发展性。深入分析信息化素养的特点,有助于进一步把握信息化素养的实质, 也有助于明确教师信息化素养培养的对策。 信息时代呼唤对全民加强信息化素养教育,作为教育的传授者和知识的传递者——教师,更应该首先具备全面的信息化素养能力。 与其他学科教师的信息化素养相比, 高校体育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普遍偏低,存在着“重要性理解到位,实际操作空位”的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和体育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如何培养高校体育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不断提高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水平,成为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 因此提高每一位体育教师信息化素养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 通过互联网上学习讨论、交流信息,发挥教师潜在的知识能力,形成一个高效的信息增值网络,有利于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对体育教育和教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信息化素养的内容

信息化素养不是一种专业的信息技能, 而是指导个体形成技能的更高层次的社会生存素质。 其主要在于信息内容的交流、分析、检索和评估,具备信息化素养的人能够知道如何组织所需的知谚, 找到所需的信息,并能够利用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加工并使自己从中受益,他们为终身学习做好了积极的准备。完整的信息化素养包括四个层面:信息知识(知识层面)、信息意识(意识层面)、信息技能(技术层面)、信息伦理(道德层面)。 构成信息化素养的各个层面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并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信息意识在信息化素养中起先导作用,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理论是保证信息化素养发展方向的调节器[5-6]。

信息技术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使得体育信息资源高度集成, 并以超链接的方式将文章、图形、动画、音频、视频等信息链接成超文本和超媒体系统,且以多媒体、多语言的形式表现,极大地丰富了体育信息内容的表现力,扩大了信息储存量,提高了信息的传播速度,使体育教育信息的获取更加便捷。通过体育教育信息的广泛和直接交流, 为充分挖掘和利用体育教育信息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三、高校体育教师提高信息化素养措施

(一)有形环境下提高信息化素养具体措施

体育信息化一方面具备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所有特征,另一方面还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它是指能够构成或促进体育教学活动所需要的一切信息化的素材和条件,如通过全社会广泛地使用信息网络,改变成多媒体化的体育教学知识,改变成虚拟化的体育教学环境,改变成智能化的体育教学手段、 方法及运用现代化的体育教学工具等因素的素材性信息化资源, 以及决定体育信息化教学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环境、对体育信息化教学的认识状况等因素的条件性信息化教学资源[7]。

体育教学信息化场馆、 多媒体教室及网络实验室等信息化教学场所和设备,是体育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是实现信息化体育教学的重要保证。目前,高职院校几乎都已组建了信息中心、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中心、计算机网络中心等, 计算机和网络等基础设施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体育部门都配备有计算机,并且所有高职院校都开通了校园局域网并与国际互联网连通。

在信息化场馆建设方面, 各校大都建有气派的室内运动场馆, 但都是以基本满足日常的体育运动需要为标准而设计建造, 还没有一所场馆专门为体育教学安装信息化设备。 信息化教学硬环境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到学校建设的各个环节。学校在建设信息化体育教学场馆、 设施中要广泛征求体育教师意见,按照学校的教学和科研需求及技术与经济实力,把服务教学作为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的出发点, 以源于需求又高于需求的原则, 用专业化的思想进行统筹规划与设计, 在明确体育教学环境信息化建设目标的基础上进行全面合理的规划,保障体育教学的需要。

只有具备良好的体育教学信息化场所和设备,才能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效率、扩大教学规模、 降低教学成本、 促进教学改革方面的作用,才能发挥其在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作用。 可以说,体育教学信息化场所和设备既是培养体育教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形成良好信息化素养的基地,又是教师进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基地, 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和实践的基地。因此,建立起良好的体育教学信息化场所和设备是培养体育教师、 学生良好信息化素养的必要条件,是建设信息化体育教学环境的先决条件。

数字资源建设表现在各种应用软件平台建设、数字图书馆、校园网络、多媒体素材、多媒体课件及优秀教学案例、电子教案、知识库、电子文献等信息资源的积累和建设等。如开通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读秀等。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访问数字图书馆获取想要得到的信息,如体育多媒体教学课件库、体育网络教学资源库(包括各种媒体素材库、教案库、知识库、课件库、网络课程等)。

体育教学数字资源是体育教学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充分发挥网络等信息化基础设施优势、构建网上学习环境的重要条件。 资源建设是制约教学应用的最为关键的一环。信息化教学能不能普及,关键在于资源。没有相应的资源支持,普及教育信息化只能是纸上谈兵。高等院校尽早开发一套以体育教学资源为主的、适合高等院校体育教学发展的体育教学数字资源库系统, 这对无高等院校自身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时在高等院校的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特别是资源共享方面,将起到深远的影响[8]。

基于校园网的体育信息网站建设是推进体育教学环境信息化的重要内容, 体育信息网站对外可以起到塑造学校形象、促进校园体育文化交流、扩大社会影响的作用;对内则可以起到促进学校体育教学与管理,弥补传统体育教育在时间、 距离、 选择范围等方面的缺陷。

(二)无形环境下提高信息化素养具体措施

教育现代化首先是教育观念的现代化, 转变观念是体育教学环境信息化的首要任务。 教育信息化应以新的教育思想、 教育观念指导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环境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应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利用信息技术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促进教育现代化。首先教师应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即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指导、计划、组织和协调,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及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选择学习环境、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是认知的主体,教师只对学生的知识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引导、辅导、督导学生通过网络信息化平台自主学习;其次,教师应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观念转变。即学生从传统被动地接受、理解、掌握体育知识、技能,转变为主动地获取、处理、运用体育知识、技能,培养学生利用信息网络、媒体对体育理论知识、技能进行自主研究的能力,并能把掌握的知识、技能运用于日常的锻炼活动,用现代化的体育学习观促进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信息化条件下学校的规章制度主要包括教育技术政策与法规。 如果没有健全的学校规章制度, 再好的信息化教学环境都难以发挥促进素质教育的作用。 在学校的规章制度建设方面,学校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要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以形成有利于信息化体育教学的环境;二是要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宣传与普及, 使教师不断转变观念, 突破传统体育教育思想, 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体育教育思想,构建新型体育教学模式;三是要从体育教学实际出发,在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的前提下,确保教师、学生会用、想用,使之成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9-10]。

要树立全新体育教学理念、 深化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为培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而积极推进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现代化建设, 践行每一位高职院校教师所担负的时代使命。 营造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体育教育创新的氛围,应从更新理念、坚持实践、构建氛围几个方面入手。 即:一要积极倡导体育教育改革、体育教育创新,倡导体育教师更新教育观念,研究高职体育教育的独特规律;二要倡导现代信息技术在体育教育中的广泛应用,积极研究、探索和实践在信息化环境下新的教学理论、观念、内容、模式和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如开展以全体体育教师为目标、骨干教师为重点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工程, 教学管理层制订相关政策和配套措施,加强管理与激励机制,培训的形式可以是在职培训,校内培训、校外培训、讲座等,促进体育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三要构建起一个浓厚的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氛围, 创建良好的校园信息化环境、班级环境、校风与学风、和谐的师生关系等, 在校园网上设立形式多样的数字化体育理论知识学习内容,建立通畅、便捷的网络教学平台,便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网上开展健康的、有意义的交流活动。

四、总结

体育教师对体育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的认识和理解, 直接关系到他们开发体育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开发的质量和效果。 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变革,要求教育能够培养出具有高度信息化素养的人。 新世纪的体育教师特别是高校体育教师应注重“学科知识”和“信息知识”的链接,掌握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地改善智能结构, 教会学生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信息的方法,指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实践,以实现体育教学过程最优化。

[1]李龙江.无锡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环境信息化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0.5-30.

[2] 刘霞. 高校体育教师信息化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6.10-41.

[3]张晓东.信息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D].苏州:苏州大学,2008.21-52.

[4] 谌志道. 网球精品课程网络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D].江西:江西师范大学,2010.8-42.

[5]孙久喜.体育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0.15-32.

[6]房亚.高等学校体育信息化趋势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30-45.

[7]李龙江.无锡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信息化素养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3(21):59-60.

[8] 汪开寿. 高校体育网络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32(4):121-124.

[9]郭东华.田径运动场地教学网络课件的研制[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10.12-31.

[10]谭奇余.我国普通高等师范院校体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网络课件的初步研究与开发[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08.12-32.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信息化素养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