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独立学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探讨

2013-08-15张欣迎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党组织学院

张欣迎

(福建师范大学协合学院 福建·福州 350108)

独立学院经过近十年的迅猛发展, 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新兴的办学类型,独立学院同样肩负着党员发展和培养教育的重要职责,同时也是党员成长的重要阵地。 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党员的比例也越来越高,因此加强独立学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而又极其重要的工作。 本文首先对独立学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阐述, 进而对该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最后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一、 加强独立学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社会内外复杂的环境,使高校党建工作所处的环境更为艰巨,对新时期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方面西方敌对势力渗透手段方式更为隐蔽, 高校已成为西方敌对势力实施文化渗透的重点对象之一, 西方文化的冲击容易使大学生出现极为复杂的思想状态。 另一方面国内社会主义繁荣进步、 繁荣景象与市场经济下物质化、利益化、金钱化负面影响并存的局面,对新时期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产生了迷惑。大学生正处于心智成长的关键时期,心里承受能力较差,对社会新思想、新思潮缺少科学的辨别能力,容易对共产党员的奋斗目标和存在价值产生的困惑, 而这一现象在独立学院大学生中表现更为明显。

(二)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现实需要

大学生党员是广大新生代的模范, 是新时期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成长影响着国家未来。但大学生党员年纪轻,入党时间短,社会阅历浅,特别是在和平时期里,缺少必要的政治生活磨练,缺乏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全面、系统地认识,党性修养需进一步锤炼。表现为个别学生党员入党的动机不清晰,少部分学生党员入党后党员意识、光荣感责任感减弱,先锋模范示范作用明显减退。这些现实问题都亟待解决,独立学院党组织应充分认识到加强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已是现实的紧迫需求。

二、 独立学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重发展,轻教育”现象较为严重

近几年,独立学院发展迅猛,不少已经步入“万人高校”的行列。 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独立学院的党建工作力度普遍加大, 学生党员的发展任务日益繁重。 为提高学生党员比例,面对繁重的发展任务,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成为独立学院党组织工作重点, 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党员的动态教育管理工作。

(二)教育内容理论与实际脱节

独立学院学生具有与一般公办院校学生截然不同的特性,学生普遍思想活跃、个性突出,乐于接受新生事物,但对社会新思想、新思潮的辨别能力不足。 他们对传统的思政理论课、例行的理论学习会等停留在“听报告、念文件、读文章”的理论教育活动缺乏学习动力,甚至感到厌倦,但对实践体验式教学具有浓厚的兴趣。而实际工作中独立学院党组织由于直接受母体学校党组织领导, 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往往根据上级党组织的统一安排,主要以学习党的“三基”知识为主,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偏重于精神信仰层面,缺乏自主性与针对性,教育内容及方式不能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特性因材施教,存在实际脱节现象。

(三)学生党员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不明显

在独立学院党组织活动中, 特别是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 学生党员的主体地位往往被弱化甚至忽视,处于被管理、被领导、被教育的地位。大多数学生党员在党内活动中几乎失去了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主动实践的意识, 他们往往被动地参与着党组织安排的各项党内活动,很难感受到自己的主体地位,也自然难以确立起党员主体意识,难以自觉地以党的事业为己任,其主体作用的发挥显然受到很大的削弱。

(四)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队伍力量薄弱

目前, 独立学院中从事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人员主要由各系党总支书记和学生思政辅导员、 兼职组织员组成, 但对于整个工作的推进来说, 仍然是杯水车薪。 党总支书记虽大都为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且具有丰富党务工作经验的党务工作者,但他们人数少,行政事务繁忙,主要发挥的还是指导作用;思政辅导员虽人数相对多, 但独立学院思政辅导员基本为刚参加工作的应届毕业生,他们党龄短,对有关党的理论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和透彻, 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领会不够深入,而且党务工作经验不足,缺乏系统的教育管理知识与实操经历, 很难将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做细、做实;兼职组织员多为退休老党员,他们存在年纪较大,精力有限,与新时代大学存在沟通代沟现象。

(五)教育管理工作机制尚未形成

独立学院成立时间相对较晚, 大都仍处于初创时期, 在党员教育管理方面基本沿用母体校的教育管理制度和方式。虽然近几年来,一些独立学院针对自身实际在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也形成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但就整体状况而言,由于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开展时间短,还在起步摸索阶段,缺乏系统、成型的做法与经验,尚未形成符合自身特色的较为科学完善的工作机制。

三、改进独立学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对策

针对独立学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

(一)转变观念重视教育管理工作

独立学院党组织要进一步加强自身教育, 转变重发展轻教育管理的思想, 将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与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一是注重党员发展质量。转变发展党员重数量的观念,将发展党员的质量放在第一位。 二是将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贯穿于学生党员入党前和入党后的全过程, 贯穿于学生党员的日常管理中。

(二)创新党员教育管理内容与形式

一是坚持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时代性。 独立学院在选择学生党员教育内容时, 应充分考虑学生党员的思想实际、群体特性以及时代特征,从实际出发,避免“炒冷饭”现象,做到教育内容有针对性;此外,还应注重内容的时代性, 要结合大学生党员关心的的社会热点问题,渗透新的内容,引导大学生自觉将学习与成长成才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 增强其社会辨别力和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二是创新教育形式。要改变党员教育管理形式单一、呆板,缺乏新意的问题,注重社会实践、主题活动、党支部立项活动的活动形式运用于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 三是搭建适应时代特征的教育平台。信息化时代应更注重网络教育平台的搭建,运用网络的方式能丰富党建工作的教育内容, 实现党建工作内容上的创新, 从以往座谈式的德育教育工作向多元化的教育方式迈进。

(三)突出学生党员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

一是重视党员意识的培养和激发, 提高学生党员的自主意识。 要发挥学生党员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明确自身不仅是党员教育管理的对象, 更是党员教育管理的参与者,要让他们突出主体地位,充分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是独立学院党组织必须在党的组织生活中确保学生党员的民主权利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和保障, 党内事务能够充分体现学生党员主体的意志, 党的建设的各项活动始终以学生党员为主体来展开, 真正把大学生党员看成是党的活动的主体、实践的主体。

(四)抓好教育管理队伍的建设

独立学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离不开一支政治素质高、思想作风正、学历层次高、具有较强组织管理能力的专兼职教育管理队伍。为抓好这支队伍的建设,应抓好几项工作:一是进行科学的人员配备。要优化党员教育管理队伍, 建立一支由系党总支秘书、 系党总支书记、思政辅导员、兼职组织员以及高年级学生党员骨干组成的教育管理团队。 二是强化党员教育管理人员的培训。 定期对他们进行系统培训,加强政治理论水平,提升党务工作能力。

(五)建立健全教育管理工作长效机制

要加强独立学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就必须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特点, 加强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各种规章制度建设,从而形成长效机制。一是要理顺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 推行学院一级党委宏观指导, 系一级党总支独立负责实施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模式, 从而增强教育管理工作的灵活性和自主性。 二是要建立学生党员入党后再教育制度,制定《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制度》,注重将教育管理工作贯穿于学生党员日常学习、生活、工作的全过程。三是创新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方法,如通过党员目标管理、党员量化考核等举措使学生党员的思想建设、 组织建设、 作风建设制度化,使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确保教育管理工作的质量。

[1]周逸萍.独立学院学生党建工作的问题与实践[J],2011(08).

[2]王文波.试谈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4).

[3]彭宇文.民办高校(独立学院)党建工作的背景与特点初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1).

[4]杨正英.对加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理性思考[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02).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党组织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清华党组织公开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新时代学生党员继续教育质量提升策略探索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学院掠影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