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
2013-08-15张淑娟吴杨
张淑娟 吴杨
(1、阜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安徽·阜阳 236037;2、阜阳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安徽·阜阳236041)
面对21 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以及伴随着社会进步而在学生中出现的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 为了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我们调查走访了皖北地区13 所城市中学, 发放了323 份《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调查问卷(教师卷)》,结果发现目前大多数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不规范, 亟需进行规范化的整顿工作,为此,我们对试点中学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模式及规范化的探索, 以期在其他中学大面积推广。
一、新时期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态度重视不足
调查显示,76.5%的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信息会保持注意并重视的态度,66.7%的教师会经常通过各种媒体特别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信息,32.9%的教师会经常关注学生是否出现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及行为,54.3%老师相信自己会有意识地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由此可见,大多数教师比较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但由于心理辅导需要教师的专业性较强,其他学科的教师转行过来, 即使是勉强取得心理咨询师证的也未必能保质保量地完成相关工作, 心理老师自身也强烈地希望进行专业培训, 而实际上能够得到培训的机会很少, 极大地影响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二)心理咨询室的管理相对滞后
调查显示60.2%的教师认为学校已配备专门的心理咨询室,25.5%教师认为没有配备, 另外还有14.3%的教师根本不知道学校是否有心理咨询室。 部分设有心理辅导室的学校,73.2%的教师认为活动经费短缺,资金短缺使心理咨询室艰难维持,或变成参观、走访的对象而失去了其实用价值。67.8%的教师认为学校缺少有效准确的心理测量。如一些基本的智力测验、人格测验都没有。58.6%的教师认为心理咨询室的地理位置设置不合理,很多学校咨询室设在教学楼或办公楼,很多学生因此避讳,最好设在离宿舍比较近、比较隐蔽的位置。相对国内大中城市而言,皖北地区很多中学的心理咨询室的管理比较滞后。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开设不规范
调查表明有33.2%的教师认为学校经常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活动。 8.1%的教师认为学校平均两周开设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25.8%的教师认为平均每周开设一节,44.2%的教师认为学校不定期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另有30.5%的教师认为学校没有固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课, 可以看出心理健康教育课开展的频率和影响力不容乐观。33.5%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统编教材,38.2%的学校有地方教材,10.3%的学校心理教师自己想办法,18%的学校心理老师都不使用教材。 可见很多学校认为心理课基本上属于可开可不开的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课普遍不被重视或者说是强调其重要,但行动上并不重要。
二、新时期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经过前期调查走访, 结合一些优秀中学的实践经验,我们探索出一条“一二三四五”的新时期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路线。
(一)“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模式
“一个中心”,是指以学生为中心,心理咨询讲究“助人自助”,教师只起引导的作用,关键是学生自身能不能“自我实现”,发挥自身的潜力并自我成长。 “两个基本点”分别是教师和家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一般由思想品德课教师、班主任、一般任课教师、心理专业毕业的教师担任,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好坏与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责任心密切相关。 家庭是中学生社会系统的主体, 家长的配合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一个基本点。
(二)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系统[2]的建设
A 级系统:发展性辅导(心理培育系统),面向全体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如针对学生入学时的适应问题,进行学习方法及策略辅导、人际关系辅导、情绪管理教育、自我探索心理辅导等,这部分工作针对如何在素质教育中进行心理保健, 主要由校长和全体教师共同完成。
B 级系统:预防性辅导(心理辅导系统),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对一般性的心理困扰,如厌学、考试焦虑、学校不适应等问题进行辅导, 并对初始性的心理障碍进行辅导。这部分工作针对学习、生活上可能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适应性分析,主要由班主任、心理辅导教师完成。
C 级系统:矫治性辅导(心理矫正系统),面对特定学生,对有心理危机的学生及时进行心理援助,对患心理疾病(如情绪或人格异常、学习障碍、智力落后、自闭症等)的学生进行专业的心理辅导、干预与治疗。 这部分工作主要针对心理、 学习已经产生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测量,弄清其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严重程度,并对其进行辅导和行为矫治, 主要由心理辅导教师和特定专业人员完成。
三个级别的系统各自对个案进行专业评估后,根据实际情况相互转介。如有位高二男学生网络成瘾,最初情况严重时需在医院配合药物治疗, 经过一系列的心理治疗和辅导, 后期只需要定期在校心理辅导中心面谈,纠正其错误认知即可。
(三)实现四个“合作”
1、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与班主任密切合作
班主任是学生身心健康最直接的教育者和管理者,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要定期举办各种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逐渐提高全体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度, 双方紧密合作共同观察学生, 根据学生不同的气质、能力类型,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尤其对一些差生, 要客观评价其能力, 促使每个学生全面发展,把班集体变为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培养健康人格的重要营地。
2、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与家长密切合作
家长是青少年的第一任“教师”,尽管上中学后,家长的管理较小学松弛很多, 但家长对学生的影响不可小视。 学校方面要和家长密切合作, 可以定期开家长会,会议内容多涉及一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如网络成瘾的干预策略、青春期性教育、学校恐惧症、考试焦虑症等相关知识, 并适时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状况进行反馈,让家长更了解自己的孩子,更民主地教育孩子,对孩子的心理问题给予较专业化的矫治。家长的密切合作可以扩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 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效力。
3、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与普通教师密切合作
教师心理健康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 普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经常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潜移默化地启发学生对身心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到上海、北京、南京、大连等地的兄弟学校参观学习和相互交流, 吸取他们心理健康教育的优秀经验,还可以请专家给全体教师作报告、案例督导、心理咨询技能培训等,提升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寓教于乐,以情感染,让全体教师在快乐中教育,让所有学生在快乐中成长。
4、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与学生密切合作
“助人自助”是心理咨询辅导最主要的原则之一,“师父领进门,修行在自身”,学生自我教育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工作。作为教师,可以多举行一些适合中学生发展的团体活动, 如团体心理辅导和积极心理训练活动。 心理健康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一些主题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如新生入学适应、差生心理、异性交往、青春期问题、贫困生、留守儿童等团体心理辅导,提高学生的情绪调控能力、适应能力、意志品质和人际交往能力。 举行各种团体比赛,如心理多米诺骨牌大赛、心理游戏大赛、 心理剧大赛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就动机, 形成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积极心理训练活动是在积极心理学理念倡导下设计的学生团体活动。 “培养孩子不是盯着他身上的短处,而是认识并塑造他身上的长处”,这是积极心理训练的主旨。 国内一些大城市,如上海已经开始探索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工作。 上海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十一五”课题指南中明确指出:“十一五”期间的课题研究将紧紧围绕积极心理学这一发展新趋势,从多个层面和角度探讨中国社会背景下学生、家长、教师积极心理品质的内涵、标准、形成和发展等问题。 秉承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将从“医学模式”向“教育模式”转变。 新时期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 通过合适的教育途径,促进学生在学习、人际关系和对环境的适应方面,发挥内部潜能,走向成熟与成功。 近一两年来,我们看到了某种转变,一些学校开始开设“幸福”课,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角色扮演和训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咨询人员应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向学生提供帮助,立足于启发学生自己认识自己,自己接纳自己,自己帮助自己,自强自立,健康成长。 总而言之, 最大限度地发掘中学生的潜能将成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四)五个“一”工程的建设
五个“一”工程是指:一室(心理咨询室),一师(至少一位专职心理辅导教师),一场(心理剧场),一声(学校广播站开设的“心灵之声”),一栏(学校公开展板“心理指南”栏目),形成“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校内校外各教育机构——教师、家长、学生”等构成的心理问题监护体系。
心理咨询室的建设要“软硬兼施”,即软件、硬件都要符合一定的标准,如房间面积、通风设施、必备书籍等;每所中学要至少配备一位专职心理辅导教师,最好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认证, 同时还要有一批有责任心、对心理咨询感兴趣的兼职教师;每所中学要有供心理剧表演的会场等。 各个学校要向五个“一”工程看齐,努力创设条件实现五个“一”工程,尤其是农村中学。
三、成效与不足
通过对试点中学的整顿, 经过一学期的实际模式运行, 我们采用随机抽样访谈法对心理健康教育改革的效果进行了评估, 主要访谈题项包括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度、所采用的形式及内容、需要上级部门提供哪些帮助、对未来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等。具体访谈结果如下:
(一)来自学生的访谈结果
91%的中学生反映很喜欢心理学课程和团体心理活动,觉得自己在学习及生活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改善,学校的心理咨询室也由原来的“无人问津”,变为现在的“络绎不绝”,最近一次的招新工作招收5 名兼职学生,竟然有300 多学生来报名。 另外,心理剧和心理素质拓展活动的开展也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积极性,就像小蔡同学说的“这才是我们喜闻乐见的方式”。
(二)来自相关教师的访谈结果
访谈中我们发现, 大部分教师以前在判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时, 主要是从学生的以学习为主的在校行为这一维度, 凭自己的感性经验来判断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认为学习好、纪律好的学生心理更健康。 通过一些心理健康教育宣传的讲座及团体活动, 自己对心理健康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会更全面地去看待。有些教师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如可以借鉴高校的模式,如朋辈心理辅导、心理委员系统的建设、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新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试行、需要上级领导部门的多加支持等。
但是,还存在很多不足,如所列计划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全部按时按量执行、 应试教育传统思想课时被挤占问题等。 个别学校中,某些教师想改变传统的做法,但又得不到领导及其他教师的有力支持,“轰轰烈烈搞心理健康教育,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的现象一时难以扭转,需要今后加强宣传及相关部门的重视。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种形式, 让中学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才是主旨所在。
[1]张玉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实践探索[J].德育研究,2011(10):76-78.
[2]徐光兴.学校心理学——教育与辅导的心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5-23.
[3]关俊奇.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与发展[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4(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