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真·温暖·舞蹈——评蒙卫东、罗传锋、宋先周的散文

2013-08-15牙运豪

河池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卫东散文温暖

牙运豪

(河池学院中文系,广西宜州546300)

一、蒙卫东:寻找记忆中的本真

读蒙卫东的散文,很容易发现他的题材多是回忆青年时期的基层生活。知青生活,矿工生活,成为其作品中的脉络。因为当年知青是“到农村去”,也因为井下矿工也是在野外,或许更是因为这段时期正是作者的大好青春年华,人的一生最美好的记忆都是在这个时期,所以在蒙卫东的散文里,大多的题材都属于“非城市”系列。或许,正是这些难忘的生活阅历给了作者丰富的创作的激情和素材。

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在他的叙述里,没有时代背景的赘述,也没有恢弘场景的描述,但他把一个时代的轮廓给勾勒了出来,并在这个轮廓里,让我们依稀看到了点点光辉。

大体上,蒙卫东的这些散文可以用“寻找本真”来概括,他的散文,不仅在寻找以前的记忆,更是在寻找记忆中的亮点,而这些亮点,就是一个“真”字。

(一)寻找真实的表现

回忆式的文学作品,其首要的关键就是真,这就是作者所亲身经历的真实的人和事。而好的回忆式文学作品,不是靠真实发生的故事来取胜,而应是这个真实是一种具有代表性、时代性的触动心弦的真实。在蒙卫东的多数作品中,他就是以这种方式把真实的人和事表现出来。

《布衣英雄》一文,开篇就点出:“我要告诉你们的这个布衣英雄与炒作无关。炒作不能产生英雄。不管世人怎么评价这个布衣英雄,我始终敬佩他并深深地怀念他。”接着,就以“我”的视角,把山民们对这位英雄是如何地怀念、如何地崇敬描述出来,通过这样一个真实的侧面描写,把这位“布衣英雄”——一位真诚为人民服务的村干部的形象烘托出来。

《知青岁月二题》、《演员要来参观》、《那些风花雪月事》都是通过富有时代、行业特点的描述,将青年时期懵懂而又激情的知青生活和苦中寻乐的矿工生活形象的表现出来。让有过类似经历的读者,重温旧梦;让没有这种经历的读者认识历史。这样的效果,如果没有真实的经历,没有抓住这些真实的素材、题材,是难以达到这样的效果的。

同样,如果没有困难艰苦的经历,作者也写不出《妹妹的花棉袄》,读者也体会不到几个兄弟姐妹轮穿一件衣服的经历。

(二)寻回真挚的情感

好的文学作品,不一定是靠真实的题材,而应是在这种真实的基础上,在融入作者真挚的情感,通过艺术地提炼和表现,就是我们为之动情的真情。在蒙卫东的这些散文中,我们经常发现,他之所以在不断地叙述过去的事情,其实就是在寻找回过去那些真挚的情感。

《妹妹的花棉袄》里,点出家境困难,并大段的描述三个妹妹对漂亮衣裳的向往,然后笔锋一转——张阿姨在冒着可能被“捉去戴高帽游街”危险,在寒夜中送来妹妹们羡慕的花棉衣,而这件花棉衣是她女儿的心爱之物。文后,作者写道:

张阿姨送给妹妹的这件花棉袄,不仅温暖了我们一家的那个冬天,而且温暖了我们兄妹的一生。至今,我们兄妹相聚时,还时常说起这件花棉袄,说到邻家张阿姨,说到我们儿时少年的往事。这时候年迈八十的母亲就会问我们,那张阿姨呢?她现在在哪里了,她还好吗?

《知青岁月二题》中,通过回忆式的叙述,把知青生活中的难忘的经历细细说来,人与事富有时代特征,其中的人纯真、朴实、可爱,其中的事虽然有后悔、荒诞,但皆是真情流露;《向往中的城市》通过将儿时心中向往的城市和真实中的城市对比,表现了“我”对现代都市生活的恐惧,从而将这种儿时对城市的向往,引向“返璞归真”的状态。

《烟兄和干权》则是通过对“烟兄”、“干权”这两个平时大家都公认的“小气鬼”的如何“抠门”详细描述,估计读者在读到前半部的时候,几乎也跟着嘲笑这两个笔下的主人公。但这个时候,作者的笔锋转个了弯:原来他们“抠门”的原因是,一个是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一个是为了家乡的建设,这两个人都是为了心中的那份孝道,那份爱心。这时候,对于“烟兄”和“干权”这两个主人公,谁也嘲笑不起来了。

蒙卫东散文的的叙述,就像喝酒一样,不仅仅是把酒喝下去就完事,而是要你喝醉,要你知道什么是醉酒的感觉,而这种醉酒的感觉,就是他要让我们能够找到的真情,就是让我们为之心血滚烫,或者心头一麻的感觉。

二、罗传锋:温暖的文字世界

罗传锋的散文,很容易把人带到一个被温暖的世界里,这个世界似乎是由作者在精心营造着,其实这是一种真情流露。如果心底没有这一种温暖的情怀,是找不到这个世界的,更不用说去营造了。

罗传锋的散文给人以温暖的印象,大致是因为如下几点:

(一)浓厚的山乡人情气息的题材,容易引起温暖的共鸣

可能与作者生长的环境有关吧,罗传锋的散文作品,所写的事物,都很自然的体觉到山乡里的气息,《梅子红时》、《那梨树》、《转动的岁月》、《梦里的蜗居》、《温暖之城》等篇什中,无论是直接对山乡里的事物进行描述,还是关于其它的某些事物的记述,都很自然地把桂西北山乡的某些状态写活,这正是与作者的生活阅历有关,更是与作者内心所拥有的一种敏感、细腻的情感有关,而当这种阅历与这种情感在山乡里揉在一起,就很自然地飘出浓厚的山村气息。

在这种题材中,当然,作者也与多数的作者一样,都是对故乡充满着怀念,这怀念,也就多是与温暖人心的人情味有关了。比如《梅子红时》里大人们忍痛割爱地砍掉杨梅树的原因是避免小孩子们从树上掉下摔伤。《那梨树》中,老人们看守成熟的梨果树,不是担心梨子被“偷”,而是担心小孩爬树被摔伤;有些“倔”的山民因为果贩子的压价而宁可把梨子挑回家分给寨子里的乡亲品尝。《梦里的蜗居》里乡亲们半夜帮忙起新房的激情场景。这些都是作者大多时候,无论是否以故乡的人事为主题,都有意或无意地把心底里故乡的温暖自然地散发出来。

由对故乡的温暖人情味而推及的,则是对“他人”的“故乡”的温暖。《我的“马帮”兄弟》里,毕六希望他们是最后的“马帮”是希望孩子们能够上学,不再辛苦的跑马帮;《那猫那人那城》里的流浪者和残疾的猫,在他们的他乡,也是“我”的他乡中,温暖了“我”。《温暖之城》中,对一张襁褓温暖了几兄妹以及我的儿子的,由一张襁褓牵起亲情的温暖,感受生命的“温度”。

(二)尝试对生命的思索

在罗传锋的作品里,苦难与温暖应该是交织着的,只是他善于以温暖的叙述方式来思索一些关于人生的苦难,把对苦难的思索隐藏在这些温暖叙述的背后。因为苦难,作者在苦难中的思索找到了温暖,而温暖与苦难也在生命中交织着。

在《那梨树》里,如果说“我”从盼望着吃到对山民们卖不出去的梨子到后来的“渐渐的,再吃那挑回的梨,就变得索然无味了,甚至,有些苦涩。”是对山民生活的同情,那么后来“我”对于梨树的倒下的描述,则是对生命的思索:

那棵最老的梨树,在一个风并不大的夜里,轰然倒下了。我让人家把它全砍成柴火了,大伯说,一根枝条我都不舍得砍的。望着行伍出生的大伯,此时,苍老得如一个孱弱不堪的孩子。

老梨树倒下不久,做好夜饭的伯娘说累了躺一下,结果再也没有起来。

在《我的“马帮”兄弟》里,曾经跑过马帮的毕六,他的“一生的愿望,就是希望他们是最后的“马帮”的愿望;《那猫那人那城》中,流浪汉与残废了的猫在异乡里的和谐相处;《梦里的蜗居》里,的“我”打算到老的时候“回乡下老家去,盖间小屋,再承包下寨子中间的池塘,种上莲藕,养上鱼鸭。再自己找块好地,备上口棺材,安养残年,静侯生命之笔在灰色的纸上,划下最后一个句号。”隐约着些许对生命无奈的思索。

(三)朴实、温润的语言,如同寒夜围炉夜话

关于对故乡的文学作品,各人各有写法。罗传锋散文中的山村气息,温暖情怀,不是单调的记录,而是在对一些常人认为是不起眼的事物中,通过朴实的语言,甚至是略带口语化的叙述,如同在寒夜里与挚友围炉夜话般的轻细和绵长。或许因为是个人的情感自然流露的原因,在他所用的语言文字上,很自然的就带有一种安静的叙述。

这种语言,自然地能把山乡人情风物和在他乡的他人的一些令人温暖的感觉悄悄带出来。这种悄悄带出来的写法,不太容易看出是有意还是无意。或许这有意无意间,也就是他对写作语言方式的选择(或者本来就不是选择)的一种功夫吧。

三、宋先周:在悠美的音符里舞蹈

宋先周的散文,题材丰富多样,行文生动流畅。他的语言,富有诗歌优美的节奏和韵味,犹如一串串悠美的音符。伴着这悠美的音符的是饱含深情的蹁跹舞姿。

(一)文采华丽,亦有所思

在《凤凰不只是一种鸟》、《野性金滩》、《初识庐山》、《哭沙》等记游文章中,很容易看得出,作者在追求文字的优美上,是下过锤炼的功夫。大抵而言,这类文章确也应该用优美的语言来描述,才能够足以表达人们为之动情的所在。

《凤凰不只是一种鸟》

太阳照在青石板上折射出来的阳光点点,将古城装扮得斑斓多姿,透射出古城的洁净与温润。漫步在青石板路上,我会像小孩一样,愿意去捡拾这阳光片片,在与片片阳光的挑逗和把玩中,将如花儿般盛开的心情撒落在这青石板上。

……

沱江河水清澈透亮,紧靠城墙边的河道很浅,流水柔和缓慢,可以清晰看到清波里招摇的水草。放手水中,拨弄水草,水的清凉沁入心脾,仿佛整个人已置身江中。

《野性金滩》:

经历了太多尘世的纷扰,我们渴望心中的那一片如大海一样的明净在哪里?在现实与虚拟间辗转的我,何处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那片金色沙滩?

《初识庐山》:

我一直认为太纯粹、太光鲜或者太迷糊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拖泥带水、若即若离、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感觉才是真爱。

……

只是,我心依然底堆积着一些不可名状的愤懑,在这里,我感觉不到庐山对我的接纳,我实实在在的来了,庐山为什么还离我如此遥远?

这类文章不仅文采华丽,而且常常引发人的深层思索,使得文章有了深度。有表现为对生态失衡的关注与思考,表现出对自然同时包括人类命运的忧患意识。如《哭沙》:

我听到了自己的哭泣,这种哭泣酷似响沙湾的沙响,是一地沙石的莺莺絮语。这次哭泣仿佛是为这个沙化不断扩大的家园,又仿佛是为沙化枯干的母亲。但是,我知道,我的哭泣更是为自己,为自己逐渐沙化的心灵。

也有对人生意义的思考篇章,如《野性沙滩》:

看着夕阳下的金滩,我宁静的心里又在渴望中生出困惑来,经历了太多尘世的纷扰,我们渴望心中的那一片如大海一样的明净在哪里?在现实与虚拟间辗转的我,何处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那片金色沙滩?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记游文章的中,作者能摆脱他人的写作窠臼,另辟新径,通过旁征博引,常常将丰富的联想和历史文化融合起来,进行叙述和思辨,使得作品有了深厚度和辽阔感,大大丰富了散文的文化构成,也增添了文章的知识性与趣味性。最有代表的是《凤凰不只是一种鸟》。

(二)深情难抑,真诚流露

无论是写山水名胜、亲情爱情或是感悟生命,在他的文章里,都洋溢着真情,这洋溢的背后,是作者对这些人事,这些事物所蕴含的难以抑制的深情。其中,对于山水名胜类的散文,作者常常从“我”的投入——困惑——思索——跳出的形式来记述对经历某一处的山水名胜的感觉,其实这就是用真心去感受体会,因此散文总是流淌着让人难以抑制的情感,使人感怀至深。

关于情感类的文章,更是最体现了作者难以抑制的情感,感情喷发,文字便如泉水汩汩流出,以排比式的大小叙述语言,直接地表达情感,如《剪辑母爱》:

母亲那样的无所不能,母亲用自己的勤劳和坚韧带领着我们,逃过一次次饥荒。在与艰辛的生活抗争过程中,母亲忘记了女人的温婉,也忘记了女人的娇羞和妩媚,为了好好养育我们兄妹五人,母亲忘掉了自己。

此类的叙述方式《纪念父亲》、《与爱情有关或者无关》、《爱要怎么说出口》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猜你喜欢

卫东散文温暖
Nanosecond laser preheating effect on ablation morphology and plasma emission in collinear dual-pulse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温暖冬夜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在温暖中流逝的美
祝卫东
温温暖暖
爱·温暖
Long-term efficacy analysis of minimal incision osteotomy for treatment of hallux valg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