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引领家庭德育
2013-08-15葛炎炎
葛炎炎
(安徽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淮南市第一中学,安徽 淮南 232001)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学校教育而无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复杂的任务。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作为广义教育概念的 “三驾马车”中具有重要作用的两个角色,他们时而平行、时而相交的客观和合理存在,是我们做好教育工作的关键之一。学校德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担负着传承文明、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是学校首要任务,学校做好学生德育教育,离不开家长的合理有效合作。家庭德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和延伸,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我发现当前的家庭德育在目标上有时是模糊的、内容上有时是凌乱的、方法上有时是单一的、过程上是错位的,家庭德育结果与社会对人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在德育教育中,学校德育要发挥主渠道功能,协调好家庭、指导好家长,切实形成学校德育引领家庭德育的德育工作局面,使家庭德育与学校德育并行且形成合力,积极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家庭德育及现状分析
“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1998年3月)。它不仅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和目标。我国古代就有以伦理道德教育子女的传统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案例。然而人类进入21世纪的今天,在家庭教育中以德育人似乎被诸如功利主义等扭曲,家庭教育仅仅成为技能培养的场所,孩子成为家长实现自我理想的工具。这种家庭教育已经给人才的培养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在工作中,经常接触一些家长和学生,通过长期的了解和观察深切地感受到目前家庭德育非常薄弱,在许多家庭中或多或少存在着德育误区。
1、在德育观念上存在三重三轻:(1)重眼前轻长远。许多家长急功近利思想严重,只关心眼前的进名校、上大学,或学一点艺术技能等,而对孩子的基本德性的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的形成以及这些对孩子今后的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关心较少或不关心。(2)重自我轻社会。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几代人围着转,“自我”感觉良好。家长很少从社会化的角度来进行引导,如何融入社会、服务社会、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如何与他人相处、服务他人。(3)重物质轻精神。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家庭的物质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家长对子女的物质要求几乎是有求必应,然而对孩子的心理、精神上的需求考虑较少。随着年龄的增长,交友、被人重视、表现自己、好奇、探索未知领域等需求大都被家长忽视。
2、在德育内容上存在三重三轻:(1)重技能轻养成。现在的家长受功利主义影响,比较重视子女的文艺、体育等技能的培养,希望子女掌握一技之长,将来好“就业”、有个“好工作”、“成名成家”。 应该说学习一技之长无可厚非,然而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在琴棋书画的学习中对孩子德性的重要陶冶功能。健康的生活情趣和通过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艺术所培养出来的对美的欣赏、理解和追求的素质才是我们所要的。(2)重智育轻德育。现实表明,家长重智育轻德育现象非常普遍,多数父母把上大学作为孩子的首选,为此不遗余力。他们只关心分数、成绩,而对如何帮助孩子成为具有良好品格的人并没有给予太多的关注。有些家长对孩子参加一些公益活动都视为浪费时间。(3)重权利轻责任。责任意识教育是我们德育工作的最薄弱环节,在家庭德育中问题尤其突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家长倾注全部心血为孩子服务,被视为理所当然。孩子过多思考的是我应该得到什么,而不去思考我应该奉献什么。因此,我们不仅要让孩子充公认识自己的权利,更重要的是要教育孩子充分认识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对父母、对他人的责任。
3、在德育方法上存在三重三轻:(1)重言传轻身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是孩子最直接、影响力最大最持久的榜样。父母与子女在家庭中共同生活,朝夕相处,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子女都有耳濡目染的作用。而现在的父母说教的多,一些父母言行不一,或说的一套做的一套,或说的做的都背离了基本的道德规范,为子女做了反示范。(2)重知识轻体验。研究表明:道德结构是一种以情感体验为核心的知、行整合结构。我们的家长或因知识缺陷、或因重视不够,不能够让孩子在实践活动中去进行道德体验,来感悟真、善、美。(3)重说教轻实践。一方面我们要教育孩子掌握一定的道德规范,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道德行为实践。要鼓励孩子自己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人际交往,要创造条件,让孩子进行道德实践。在实践中提高道德思维能力。
二、影响家庭德育的因素分析
1、社会环境因素:(1)市场经济对家长思想、价值观的影响。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过程中激发了人们的竞争意识、拚搏精神,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很有可能带来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潮的冲击,致使家长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取向上表现出了潜隐性、复杂性和多变性,甚至出现了心灵的扭曲,这些因素在家长德育工作中,势必对学生的家庭德育产生消极的、深刻的影响和作用。(2)就业形势。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当前社会所需人才的结构、数量和类型等方面发生着更加符合时代需求的变化,家长比孩子更早、更深刻的体会着未来严峻的就业压力。孩子能够有一个理想的职业,能主动应付未来激烈的就业竞争,家长只能把上大学、上名校、掌握一技之长作为家庭教育的主导思想而无法顾及孩子的品德养成、法律观念、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教育。(3)消极的社会影响。网络、电视等传播媒体是学生获得知识、了解社会的重要来源,但内容良莠不齐,尤其是对各种竞赛、中高考冠军的大肆宣传,使更多的家长更加片面的认为“知识改变命运”的科学内涵,助长了重智育轻德育的思想。
2、家庭环境因素:(1)家庭经济状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家长为弥补自身童年生活物质上的不足和残缺,尽其经济能力为学生提供“吃好”、“穿好”的基本条件,忽视孩子的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努力进取等精神的培养。(2)家庭结构状况。完善的家庭结构、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石和土壤。在现实社会中,离异家庭、单亲家庭、父母双亡家庭、寄养家庭和父母外出打工(包括父母一方在外打工)家庭的客观存在,使得家庭教育力量出现了缺失和失衡,这致使孩子在个性、情感、行为等诸多方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偏差,对于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3)家长职业状况。随着我国经济改革和社会变革的深入,家长所处的社会阶层已经出现更加细化、丰富和不确定性等特点,影响着家长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这些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不同的职业,有着固化的和别样的职业思维、和行为习惯,这些因素中有的是消极的、不科学的,必定会对孩子的家庭德育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4)家长知识结构状况。家庭教育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家长完善而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做好家庭德育工作的前提条件,帮助家长解决家庭德育中“育孩子什么德”和“怎么样育德”的基本问题。比如,有些家长缺乏有关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降低了家庭德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5)家庭教育风格状况。因父母在价值观、态度、信仰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由此会形成不同的德育风格。这种教育风格对子女的情感、个性心理品质、以及伦理道德的形成起着巨大的作用。专断型:父母对子女完全控制,子女对父母绝对服从,父母甚至可以采取暴力惩罚来达到使子女服从。这种教育容易产生心理障碍;权威型:父母通过在长期教养过程中形成的权威对子女进行引领和限制;纵容型:父母放纵对子女的约束,希望子女自然发展,顺其自然,有的发展到溺爱的程度。
3、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作为社会系统的一部分,对内表现为一定的封闭性,在人的发展中起着积极的、深刻的影响作用,对外表现为一定的开放性,对社会其他子系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学校“墙外”的人也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1)学校教育观念的偏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9月1日施行)规定:“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是我们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明确提出了我国新时期的教育目的。但在教育实践中,确实存在着“轻德育,重智育”的实际情况,不利于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国家要求。(2)学校教育内容的偏差。当前学前教育存在着一定的功利化趋势,高考考什么,就重点学什么的现象、“主课”和“副课”的观念还客观存在。(3)学校教育方法的偏差。在教育实践中存在教育方法单一、刻板的现象,如体罚和变相体罚(亦谓“心罚”)的现象还时有发生。(4)教育评价的偏差。重视德育的内容的教学,忽视教学结果,即重视教了学生什么,而不关心学生的实质性发展,没有真正完成教学的外在影响到学生实际发展的内化过程。(5)家校合作机制的缺失。目前家校合作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少数家长与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错位:有些家长认为教育孩子应该是学校的事,有些教师认为家长不懂教育规律,没有能力参与学生的教育工作,从而对家校合作进行了抵触而导致意识的弱化,家校合作的科学化、常规化等长效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学校和家庭的沟通只是通报和被通报的角色和地位,没有形成家校合作积极和良好的沟通意识和沟通渠道,使得弱化了家校合作的实质性。
三、学校引领家庭德育的策略分析
1、家庭德育思想的引领。教育思想的转变是教育行为转变的前提条件。一是要引领家长树立科学的家庭素质教育观念。家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创造适合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发展的学习、生活环境和课程环境。二是用科学而合理的教育思想引领学生家长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学生观和成长价值观。教育质量不能只以考试升学率为唯一的判断标准,人的素质是多方面的,无视学生的尊严和自由,无视教育规律而取得的“质量”是对教育本质价值的扭曲甚至是亵渎。学校要引领家长不能仅仅靠分数来评价学生,协助家长建立学生、老师、家长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体系。三是学校教育要坚持把德育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要加强德育工作的研究,特别是对新时期德育的规律性研究。创新工作方法,增强德育的实效性,提高德育工作水平。加强对家庭德育的特点、规律的研究,要充分发挥学校德育专业工作队伍的作用,多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多项沟通渠道,加强家庭德育原则、内容、方法和过程的指导和引领,增强引领家庭德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家庭德育知识和技能的引领。通过各种途径向家长宣传育人知识,帮助家长正确处理好育人与成才的关系。家庭的首要责任是教育孩子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爱学习、会学习的学习习惯,因此首先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德育环境。家庭成员之间建立一个感情融洽、关系和谐、彼此信任、关心爱护的人际关系,这是陶冶孩子良好品德、促进健康成长重要环境。同时要建设一个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开展健康有益文体活动,建立积极进步的“家规”。
要教育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不过度地期望不过多地要求,不过重地压力”,提供适合孩子的教育成长引导。在宣传形式上可各种多样,如采用印发《家长德育手册》、家长会、社区宣传阵地、社会媒体宣传等,来进行德育综合引领。
3、构建“家校合作”模式。家庭和学校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基石,“相辅相成”的共同关系形成了学生成长的“双引擎”。教师需要更多地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如家庭结构、家庭经济等状况以及家长的受教育水平、人格状况、对子女的教养方式等基本情况。家长则希望通过老师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这种相互了解的需求奠定了学校德育引领家庭德育的基础,同时也为构建“家校合作”模式奠定了基础。应该说在过去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创造了许多家庭参与的形式,如: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访等。但是这些形式已不能适应发展了的教育形势。一是家长委员会、家长会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家长委员会形同虚设,基本上没有实质内容。家长会基本上是教师一言堂,家长很难有发言的机会。二是家长参与的形式较少,对学校了解的面较窄,无法满足家长全面参与的要求。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学校教育也迫切需要家长的全面参与。我们应加强对“家庭参与”的研究,积极构建“家庭参与”模式。“家校合作”模式构建中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1)学校的认识问题。家庭学校伙伴关系没有真正形成,大多数学校没有意识到家长参与的意义。同时要真正开展起来还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2)家长的认识问题。希望参与学校活动的家长通常都是在学校表现好的学生家长,而那些学习有障碍、行为有问题的学生家长则尽可能地避免同学校接触,而这正是特别需要同学校紧密联系的人群。如何解决这一人群的认识问题是学校比较困难的工作。(3)持之以恒的问题。现在学校开展的一些家长参与活动大都是一阵风,不能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并形成制度,很难看出效果。
[1]陈玉琨.素质教育——名校的追求与实践[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
[2]美国Mary Luller、Glenn Olsen.家庭与学校的联系[M].谭军华译.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2003
[3]胡厚福.德育学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