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经济发展问题探析——基于自然环境的视角
2013-08-15席蒙蒙姚凌云毛阳海
席蒙蒙 姚凌云 毛阳海
(西藏民族学院财经学院,陕西 咸阳 712082)
西藏地区亚洲腹地被称为“世界第三极”的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等因素对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制约明显——旧西藏基本还处于自给自足的相对封闭状态。西藏和平解放后,在中央政府、其他省份的帮助及自身的努力下,经济增长速度迅速提高,但依然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通常认为环境条件、历史基础和动力机制是制约西藏发展的主因,但缺乏深层的系统机理分析,因此以西藏为背景探讨经济发展诸因素相互作用机制,不但是对经济发展理论的探索,而且对目前的西藏经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一、相关文献述评
经济增长与发展是经济学家热衷的课题,从目前的文献来看,大致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
(一)地理区位和资源禀赋角度
Jones(1981),Sachs & Gallup(1998), Sachs 等通过实证分析地理因素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认为地理区位因素对经济增长影响明显。Heckscher & Ohlin 则从资源禀赋的角度说明外生比较禀赋优势对于贸易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但“资源的诅咒”、“ 荷兰病”等有关文献及以色列等国家的案例则对H-O 模型提出了挑战。当自然资源在财富源泉中的比例下降时,制度、技术知识就会成为驱动经济发展更为重要的因素。
(二)基于要素及要素生产率的视角
主流的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资本要素对经济增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Solow 认为技术在经济增长起着重要作用,并借助C-D生产函数得出资本劳动比率(技术水平)的稳定状态方程,但其决定参数都是外生的。Romer 着眼于研发资本的投入、Lucas 强调人力资本的积累,他们用规模收益递增和内生技术进步打开“Solow 余值”的黑箱,这些探讨经济增长的内生机制的文献被称为“新”增长理论,但依然忽视制度的作用。
(三)结构主义的经济发展观点
Lewis 发现经济发展中的二元结构现象,提出通过(狭义)工业化实现经济发展。Kuznets、Rostow 等发现经济增长往往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变迁,建议通过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
(四)制度学派的分析视角
Schumpeter 提出创新和企业家精神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而North、Greif 等则认为制度在经济发展中起着根本性的作用。Sen认为增加人的可行选择集和实质可行能力是经济发展之要义。张五常则以资源的局限和竞争的制度来分析经济发展,认为制度起着重要作用。
二、本文的分析视角
上述理论丰富了经济发展理论,但应用于西藏发展都存在着不同的缺陷——譬如杨小凯是以分工演进缓解资源稀缺作为出发点的,但西藏的特殊环境如果不在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予以充分考虑,将可能产生难可逆的恶果。因此我们力图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可能的分析框架,来解释和指引西藏经济、社会发展问题。
不同的地理环境不但影响着其生产效率和资本积累的速度,但更重要的是直接影响交易费用并影响着制度的演化。制度包括意识形态、民族习俗、宗教文化、道德规范等非正式制度和法律、法规等正式制度,制度也同时决定着交易费用。用交易效率系数k 处理交易费用是来自杨小凯的“冰山交易费用”处理方法:“当一个人为购买商品支付一元时,他将得到k 元的价值,而其中的1-k 部分在价值或产权转移过程中就像冰山融化样消失,这些融化掉的交易费用包含运输费用、执行交易的费用、储藏费用以及不及时运输引起的费用(杨小凯,2003)[1]。”关于交易效率、分工结构演进与技术知识内生和福利水平提高的部分则由杨小凯在其著作中充分阐释了。
技术知识等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反过来可以改进交易效率,福利水平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会促动制度的演化,技术知识的提升会提高对资源(财富)的认识和运用程度,降低地理气候环境的负面影响;环境资源特性影响制度的演化,但同时制度也反过来对资源环境具有反馈作用。
三、西藏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和人口变迁
西藏位于亚洲腹地的青藏高原,面积约120 多万平方公里。境内喜马拉雅山、唐古拉山等高大山脉赫然耸立,平均海拔在4000 米以上;河流众多且亚洲多条大河都源于此;拥有冰川面积2.7 万平方公里,湿地面积6 万多平方公里(包括独有的高山湿地),湖泊总面积2.5 万平方公里。气候自东南向西北由暖热湿润向寒冷干旱呈递次过渡,辐射强烈且多风。这些因素使西藏具有地形地貌复杂,气候寒冷干燥、空气稀薄但差异显著,生态环境多样但生态脆弱等特点[2]。
资源多寡或禀赋约束与人类社会所掌握的技术知识有关,而后者又与经济组织模式有关。西藏土地广袤,拥有丰富的森林、动植物资源、水利资源和矿物资源,但西藏历史发展过程中受限于较低的分工组织水平和技术知识水平,对资源的利用主要集中于相对贫瘠的土地资源上,决定了农业生产率水平的低下和人口资源禀赋(数量、健康和寿命)。人口增长与自然资源的两难冲突,使人口增长超过(一定技术知识水平下的)资源承载时,资源的局限就可能以多种方式(规则、信念规范和组织)抑制人口的持续增长。
四、西藏自然环境影响下的制度演化
西藏的独特地理环境极大地影响着其制度演化历程,使西藏的历史文化在中华文明大家族中呈现出鲜明的特色。
(一)认知、信念和宗教演化
人类如何理解自身所处环境是来自于从当时和过往经验中衍生的心智结构---认知,这种认知结构由先天的遗传机制和后天学习、模仿的选择机制共同作用演化而成。信念是参与者对自身行动结果的推测,人类正是由于信念的存在使学习、模仿具有了意向性,从而人类行为和制度的演化有别于达尔文的“进化论”。
西藏宗教的源头是佛教传入前至少有近千余年的本土宗教——苯教(现在俗称“黑教”)。苯教是一种祭祀大地山河的泛灵信仰,反映了特定环境下对自然的敬畏。
(二)自然资源争夺与分工演化导致的产权制度变迁
自然环境以及在此之上的认知、信念、规范等非正式制度极大地影响正式制度的演化历程。西藏发展过程中既有因资源稀缺而导致的激烈竞争,还有以分工协作为典型的合作,在竞争与合作的互动中,产权制度因此出现并不断演变。
1.原始部落间的资源争夺与农牧业的分工:“玛桑九兄弟、二十五小邦、十二小邦、四十小邦统治”。上述文献描述了公元前2 世纪左右,西藏各部落之间为土地等资源争斗的激烈状况以及部落规模的嬗变状况。部落间为资源而争斗的同时,西藏已有了牧业,农业也在逐渐萌芽。当农业在一些自然条件适合之处不断发展壮大后,牧业更多转入未被开垦的草原地带。农牧业的分工除区域的分隔外,在产权和组织形态上也有所不同。以藏北牧区的部落制为典型,以逐水草而居的迁徙生存状态,直至西藏和平解放以后。游牧生产方式的游牧文化也带来至深至远的影响——例如武力强大的吐蕃时代对中原唐王朝的侵扰。
2. 奴隶制产权和政权的兴起与纵向分工。原始部落的激烈争斗会导致租值耗散,自利的人们之间会协调出相应的规则来减少租值耗散,但部落之间的互信往往难以达成相互承认对方财产权所产生的合作,需要引入第三方强制进行产权保护。部落首领利用在部落中的优势逐渐成为奴隶主,奴隶制产权及相应政治体制因而逐渐出现,社会中的纵向分工也日益明显。
3. 政教合一体制的形成与固化。“政教合一”的西藏地方政府,对贵族和寺院领主有封赐、没收和调整土地的权力,有对非耕地开荒的批准权及对土地纠纷的裁决权,还有对所有耕地摊派或增减差役的权力。领主制的形式包括以拉萨和日喀则为中心的卫、藏农业区(多为较富庶和河川平原地带,且为领主们的祖业和根基所在)实行的领主庄园制,以及康(此指昌都)、阿里农区实行的领主制下的租佃制度。[7]制度变迁初始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分工和经济发展,如商业和手工业逐步有所发展。
五、地理环境和制度演化对于交易效率的影响
(一)地理环境因素
西藏地广人稀及居住分散的格局,加之独特的环境使得交易费用比例远高于中原内地,如果再将获得关于产品、价格、贸易伙伴的信息费用以及合约难以有效执行的风险纳入考虑,则完成交易的费用比例将更高,较低的交易效率又限制市场规模的扩大,市场规模的局限又反过来抑制分工的演进,使集中交易的市场和专业商人难以出现,形成非良性的循环。
(二)制度因素对内生交易费用的影响
三大领主,即官宦、贵族、寺院对土地等生产要素的世袭占有和控制,是庄园制下农奴人身依附关系产生的重要条件。这些制度极大地限制了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和最优配置,抑制了市场的形成和发育,制约了西藏的经济发展程度。
多如牛毛的苛捐杂税和惊人的高利贷盘剥是机会主义的掠夺行为的主要表现,极大地限制了农奴们的选择集或“实质可行能力”。各集团势力和教派之间霍布斯丛林式的武力战争也充斥着西藏的历史,直接制约着西藏的经济发展。
六、结论
西藏的地理环境导致了较高的外生交易费用。同时,在特殊地理环境下形成的政教合一体制及由其导致的强大宗教文化,逐渐将基于个人心智、历史和文化以及意识形态的适应性学习过程(适应性预期)固化;官员、贵族、寺院三大领主在政治谈判设定法律法规中具有显著递增利益和谈判优势,“路径依赖”的特性使有效制度变迁无法达成。较高的外生交易费用和扭曲的内生交易费用(或较低的交易效率)导致了西藏的制度和经济发展长时间地陷在“锁定”状态。西藏在强大外生力量的冲击下发生的大规模制度变迁,终于将这种“锁定”状态予以破解。在中央政府和兄弟省份的帮助及自身努力下,西藏的经济、社会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1]杨小凯. 发展经济学[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 西藏的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Z]. 2011.
[3]央宗,索朗仁青. 西藏人口的变迁与特征[J]. 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2003(12).
[4]刘明宇.贫困的制度分析—产业分工与交换的经济学分析[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5]罗莉.试析西藏封建农奴制下的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7(05).
[6]方华明. 西藏农奴制的来龙去脉[EB/OL] . http://www.mzb.com.cn/html/Home/report/117066-1.html. 2010-02-09.
[7] 张江华.西藏非庄园制经济的再认识---与西双版纳傣族领主经济和农村公社的比较[J].中国藏学,1998(03).
[8]西藏统计年鉴[Z].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