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学角度探讨新时期贫困大学生不良择业心理及对策
2013-08-15翟云秋张建辉
翟云秋,张建辉
(1、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飞行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6)
贫困大学生是近年来高等学校中出现的一个弱势群体,占大学生总人数的比例达20%左右。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和择业竞争的激烈,他们的就业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近年来,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和就业越来越为社会各界所关注。做好新时期贫困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千百万莘莘学子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
一、新时期的就业形势
(一)毕业生数量连年增长。高校扩招使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长,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115万,2002年145万,2003年有212万,2004年达250万,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突破400万大关,达到413万人,2007年毕业生人数达到480万,2008年全国毕业生人数达559万,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11万,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31万,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60万,201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80万,可以看出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连年创出新高,而且总量大、增幅高。同时,往年离校待业的毕业生数量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增加了大学生就业难度。
(二)国内经济形势。自2010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出现了放慢的趋势,国内的建筑业、制造业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国内的经济形势导致全国的就业压力增大,当前我国的经济处于体制转型和结构调整的时期,事业单位受编制限制,出现了机关工作人员分流,国有企业的改革使得下岗人员不断增加,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进城等导致了全国就业人数的急剧增长,出现了大学生和下岗人员竞争岗位的情况,全国的就业压力加大。
(三)用人单位的新要求。由于整个社会和经济结构发展非常快,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发展也非常快,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有经验的、即用型的人才,要求大学生工作后能立即上手,很快创造效益,这就是所谓 “快餐型用工”。“快餐型用工”方式给缺乏工作经验的大学毕业生就业进一步增加了难度。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只是学习书本知识,实际的动手能力很差,对于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很多大学生参加工作2—3年后才能为企业创造效益。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在努力学好理论知识的同时,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利用寒暑假时间走进工厂及车间去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使自己的知识更贴近市场,能力要更全面。
二、贫困大学生不良择业心理的主要表现
(一)自卑心理。贫困生的生源主要来自于农村,他们往往因为经济困难或是其他的问题很少参加聚会,在与同学的接触中容易产生自轻自贱、自我鄙视的心理,缺乏必要的自信。因此,他在人际交往中会采取逃避或消极等待的情绪,缺乏与人交流,和别人交往过程中都是感觉特别不如别人,不爱说话,存在着较严重的自卑心理。部分贫困生缺乏自信,胆小怕事,临阵怯场、行为退缩,总是怀疑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一旦置身于陌生人面前,便会产生不知所措的惊慌。有的立即出现脸红、低头、出冷汗、干笑等动作;有的还出现喉头颤抖、吐字不清,甚至全身发软现象。这些表现往往给用人单位留下缺乏生气、能力低下、适应性差的印象,从而减少了择业成功的机会。
(二)焦虑心理。这是因担心达不到预期的目标,有可能丢失有价值的东西,致使自尊、自信受到威胁而紧张不安的情绪状态。从心理上看,主要表现为“怕”字当头,向往就业,关心求职,可是一谈到求职就惶惶然,有大难将至之感,心情烦躁,意志消沉,忧心忡忡。焦虑的主要问题是:自己的理想能否实现,适合自己特长、环境又优越的单位能否选中自己,到单位能否胜任工作等。贫困生上学过程中,除了承受昂贵的学杂费压力外,还会经常牵挂着家人的辛苦劳作,体会着不能替家人分忧解难的辛酸,给自己施加压力,在学习上增加自己的担子,这样就比普通的同学多几分焦虑感,进而会常伴有忧虑、烦恼、紧张、失眠症状等情绪体验。在找工作过程中,贫困生都希望找工资福利待遇比较好的单位,来弥补家庭生活开支以便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有些贫困大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无法实现原初的就业目标,就会过多考虑来自家庭、社会的压力,产生焦虑的心理。
(三)虚荣心理。有些贫困生自入校后就不能正确认识自身贫困的现状,而是极力去掩饰自身贫困的事实,以不符合自身现实条件的行为来伪造一种假象,盲目的虚荣。“文饰心理”在贫困大学生中最为常见,有的学生对自己的贫困处境和寒酸外表感到羞愧,在行为方式上表现出与自己的现实条件不相符、甚至是相反的举动,极力“包装”自己。例如,私下里节衣缩食换来表面上的西装革履,在聚会时大把花钱强装“老大”,甚至故意做出凡事漠不关心、瞧不起别人等高傲的样子等。由于肩负了太多的期望,贫困生自我实现的愿望非常强烈,对理想职业的期盼程度更高,心情更迫切。一些贫困生把就业看作终身大事,成败在此一举,似乎不找个理想的职业便对不起十年寒窗,无脸见江东父老。个人期望与社会现实的矛盾、个人理想与市场制约的矛盾,使他们产生深深的挫折感。正因为不适当的估计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好高骛远,造成了择业过程中的误区。
(四)防御心理。压力情景会使人产生焦虑反应,为了维护自尊,保存希望,部分贫困生采用自我防御机制来缓解情绪,他们把自己封闭起来,回避责任,逃避交往,消极冷漠地对待就业。个别贫困生经历了就业挫折的洗礼和就业市场的挑选,面对挑战采取无力应付或逃避态度,不能正视社会上的消极面,把社会想像得复杂黑暗、一无是处,不敢独立走向社会进行角色体验,开始怀疑一切,消极颓废。极个别贫困生不能正确认识贫富差距现象和转型时期社会规则的弱化,内心失衡,心灵极度扭曲,产生“仇富”心态,嫉妒比自己条件好的同学,甚至把“就业难”、“毕业即失业”的原因完全归纳为政府和社会,产生反社会人格和变态心理。
三、贫困大学生就业难因素分析
(一)就业观念落后。贫困大学生由于从小家庭经济压力的驱使和父辈亲人出人头地的期望,使得他们的就业期望值往往更高,大多数贫困毕业生将就业目标定位在地理位置优越的大城市,薪水较高的外资、合资企业和待遇、福利和社会地位较高的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但是这些行业每年的职位供给十分有限,竞争必然激烈,往往是一家欢乐九家愁。即使在城市中就业竞争失利,他们还是很少有主动回到农村工作的,“衣锦还乡”的特殊心理,迫使他们强烈希望在城市中工作,如果找不到工作而回乡就业总感觉到有失颜面。
(二)自身素质结构不全面。就业竞争是学生综合实力的较量,它不仅仅局限于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也包括学生品德素质、能力素质、身心素质等。贫困毕业生由于大部分来自农村,由于农村的教育资源有限,教育观念较落后,学生的培养目标单一,就是为了考大学、跳“农门”,很多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英语的运用水平、文体技能等综合素质的培养被忽视。虽然在大学四年中这些不足有所弥补,但是相对城市学生还是有一定差距,而用人单位又很重视这些技能素质,这使得贫困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
(三)家庭经济条件较差。贫困生难以担负高昂的就业成本,随着就业竞争的加剧,求职成本有越来越高的趋势。贫困毕业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差,学习、生活等基本费用已经使他们不堪重负,要想另外筹集就业技能提高经费及择业经费十分困难。贫困学生缺乏必要的就业经费,限制了择业的范围,减小了就业成功的概率。在就业激烈竞争的今天,学生无论是考研、考公务员还是到企业求职,都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和财力。
(四)缺乏必要的社会资源帮助。贫困生在就业竞争中孤军奋战,虽然现行的大学毕业生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强调的是公平、公开、公正,但是在平等竞争的用人机制还没有健全的今天,毋庸置疑,各种社会关系对毕业生求职的成败与否起着很大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不仅是学生本人综合素质的竞争,而且往往也是学生家庭社会关系的较量,要想获得期望的岗位,就必须展开全面的竞争,具有较强社会关系的毕业生无疑在竞争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一些地方仍存在着“聘人唯熟”的现象,而且某些地方也确实存在着“权钱交易”的不正之风。贫困毕业生家庭经济困难,大部分又来自农村,在城市就业竞争中恰恰缺乏这样的社会资源,这使得贫困生在就业过程中孤军奋战,想搏得一个岗位实在不易。
(五)高校教育因素。学校就业教育和指导不到位、不深刻、不透彻,没有针对性,这样也容易使学生产生心理问题。在一些高校,对就业指导工作整体重视不够,对指导大学生就业方法不多、渠道不畅,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缺乏深入的研究,没有为毕业生提供足够的就业信息,以致有的大学生不知择业如何入手,更谈不上择业方法、技巧。再加上在涉及就业问题时,不少同学之间语言上不交流,行为上隐瞒,心理上嫉妒,人际支持的程度自然会降低。
四、建议
(一)优化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在求职择业过程中,社会能够为大学毕业生提供的职业岗位是客观的,就业政策、机制及用人单位的意愿也不以大学生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如何认识自己、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则是可把握因素。贫困大学毕业生只有自觉进行心理调整,才能使自己的主观意愿与客观现实相符合。贫困大学生应从增强自信、敢于竞争 、不怕挫折、定位准确四个方面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以克服自卑、焦虑等不良的就业心理保证择业的效率和质量。
(二)有针对性地加强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工作相结合。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自主择业、勤奋创业;正确处理个人发展与社会需要的关系。要引导贫困大学生以事业为重,把为社会服务看成第一位的,不过分看重物质条件的优劣,先找到职业并使其成为个人发展的平台;加强贫困大学毕业生基本能力锻炼,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说到底是知识与能力的竞争。用人单位最感兴趣的毕业生是既要拥有社会职业需要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多种较强的社会能力。总之,大学生离社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离成熟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因此,高校必须增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和提高。
(三)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贫困生就业竞争力。现代企业在招聘员工时不再仅以学位为基础,而是更注重应聘者的综合能力。高校在培养学生时,要注重提升学生尤其是贫困生的综合能力。要积极推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的转变,重视教学的实践环节,增加贫困学生的实习和实践的机会;充分发挥学校各类社团组织的作用,并予以适当的引导,鼓励贫困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通过开展以提升和拓展就业能力为主题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来提高贫困大学生沟通能力、适应能力、社会和人际交往能力、影响能力;在贫困生综合能力培养过程中尤其要注重诚实守信、吃苦耐劳品德的培养,积极参与、勇于竞争精神的培养,人际关系、自我推销能力的培养。另外,贫困毕业生要客观地认识自己,比照市场对毕业生的条件要求来主动完善自己,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四)完善就业竞争环境。通过完善就业竞争环境,为贫困生就业提供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平台。政府、社会各行业和就业竞聘者是公平、公正、公开就业竞争环境的主要创造者,在就业过程中应自觉守法、公平竞争、量才录用,积极营造一个健康优良的就业竞争环境。政府和各行业在招聘人才时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公开录用程序,严守录用规定,防止暗箱操作,杜绝不正之风。大学毕业生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就业竞争,在择业时应具有浓烈的公平竞争精神,坚强的法律道德意识,把就业竞争看作对自己综合素质的检验,个人全面竞争力的锤炼。只有政府、社会各行业和就业竞聘者的共同努力,才能建立一个优良的竞争环境,为全体毕业生尤其是贫困生就业提供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平台。
[1]卓殷如.贫困生就业心理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7(2):120-121
[2]王爱青.和谐社会视野中的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探微[J].2012,(5):56-57
[3]施志源.社会转型大背景下贫困大学生的学习困境及心理调适[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20(1):83-85
[4]倪迎华.社会转型大背景下贫困大学生的学习困境及心理调适[J].教育园地.2006,(10):73-74
[5]周艳.高等院校贫困生公平就业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1.(12):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