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审计视角下国有企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研究

2013-08-15边桂英绍兴县杭衢高速公路连接线有限公司

商场现代化 2013年19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规范国有企业

■边桂英 绍兴县杭衢高速公路连接线有限公司

一、引言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中规定:内部控制审计是指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对特定基准日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审计。本文所指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是指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对国有企业特定基准日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的审计。国有企业作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支柱,不仅数量众多,规模较大,关系国民经济命脉,还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要推动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发展,在国有企业内实施内部控制审计是一个重要步骤。

内部控制是公司治理的关键环节,经营管理的重要举措,在企业发展壮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从现实情况看,许多企业管理松弛、内部控制弱化、风险频发,资产流失、营私舞弊、损失浪费等问题还比较突出。我国为了引导企业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1999年修订的《会计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对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提出原则要求,财政部随即连续制定发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等7项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审计署、国资委、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以及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等也从不同角度对加强内部控制提出明确要求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完善自身的内部控制管理,可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发展则较为缓慢。事业单位是有着政府性质的单位,如果内部控制不够理性,人员舞弊现象严重,很容易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给单位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二、完善国有企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的建议

由于我国内部控制审计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时间较短,许多方面还不成熟,所以在实施内部控制审计时,应该参照以下建议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审计。

1.优化内部控制环境。控制环境是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基础,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和贯彻。强化国有企业管理者的内控意识和风险管理意识,重视内部控制“软环境”建设。在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人的问题:将内部控制、优化内控环境的理念贯穿于国有企业文化、高管层的管理哲学、经营理念中,形成上下一致的重视内部控制氛围;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在注重外在约束的制度安排的同时,要注重强化人的内在约束。国有企业单位应设置权责分明的组织架构,以有利于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2.正确定位内部审计工作的落脚点,进一步明确内部审计工作的思路。国有企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必须把定位点确立在为部门或单位领导的决策当好参谋助手,促进加强部门和单位内部管理,规范其各项财务收支行为,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根据这种定位,衡量内部审计工作成效的标准,也主要应看其在定点上的作用发挥得如何,而不能单纯地看查出了多少违纪违规问题和多少违纪违规金额。在具体的审计工作中,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要在弄清事实的基础上,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后果,立足于帮助,使之改正或找出妥善的解决办法,恰当作出处理和给出建议。要正确地处理好监督与服务的关系,不能只讲监督不讲服务,也不能只讲服务不讲监督,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而是要把二者统一起来。

3.强化外部评价和监控制度。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离不开单位内部的控制和监督。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结合内部监督情况,定期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出具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但单位的自我评价有评价虚化、流于形式,使内部控制建设停留在规范、制度和手册上而未真正有效运行等问题存在,鉴于此,有必要加强外部监督和评价制度。美国SOX法案要求所有依据《1934年证券交易法》向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财务报告的上市公司都要在年报中提供内部控制报告,评价公司内部控制设计及其执行的有效性,并由外部审计机构出具相关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这一要求体现了美国开始重视内部控制的实效。我国在2008年《基本规范》的第十条也规定了由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的条款,可见,我国由过去重视企业内部控制的自我检查发展为重视外部评价机构的评价结果。

4.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截止2008年,由财政部牵头颁布的《基本规范》出台前,我国先后由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上交所、深交所、国资委等颁布过有关内部控制的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内部控制的相关内容。但由于多头控制和管理的模式,导致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上产生了差异和分歧,所以《基本规范》的制定发布,是我国继新企业会计准则、审计准则发布实施之后,在会计审计领域的又一重大改革,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基本规范》为上市公司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提供了基础性、权威性的指引,必将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有利于资本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基本规范》在合理借鉴2004年COSO报告企业风险整体框架的基础上,特别结合了我国具体情况,在内部控制目标、内涵、理念上和整体思路上更接近我国的实际。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内部控制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有效性将在企业风险管理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5.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内部控制一定要强调内审的作用。内部审计部门首先应当是独立而客观的,它不能受其他部门所制约,直接隶属于单位的领导层。对于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各个步骤和细节都可以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加以监督和控制,对内部控制管理活动执行不彻底、管理成效不大的部门,应当及时的向单位领导层反映,并对相关内控措施进行补救和完善。日常工作中,内部审计部门要随时对内控步骤进行监督和指导,保证内控的顺利进行。

6.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完善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并不是与外部审计完全不相关的,内部审计也可以帮助注册会计师提高工作效率。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提高了,并能够保持高度的独立性,内部审计工作就能为内部控制审计工作提供内部控制制度合理性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这样也可以节省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时间和精力。所以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完善内部审计工作,是实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结束语

实施内部控制审计是审计发展的必然要求,而我国的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这就需要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业发挥带头作用,积极开展内部控制审计工作,以带动其他企业开展内部控制审计工作,促进内部控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潘琰.内部控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陈汉文,张宜霞.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其评价方法[J].审计研究,2008(3).

[3]张宜霞.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方法的比较[J].会计之友,2009(1).

[4]陈蕾.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强制披露述评———英国的经验与启示[J].财会月刊,2005(12).

[5]财政部等.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DB/OL].[2009-11-25].http://baike.baidu.com/view/1768792.htm.

[6]蔡吉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3).

[7]阚京华.我国内部控制发展的制度性缺陷与完善.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规范国有企业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来稿规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中国目前开展公共政策绩效审计工作的几个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