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确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财会职业道德的构建

2013-08-15杨广新山西宏厦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商场现代化 2013年19期
关键词:财会人员财会职业道德

■杨广新 山西宏厦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人们头脑中固有的道德文化传统观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尤其是在职业道德领域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我们应当正视我国财会职业道德面临的问题,强化市场经济离不开财会职业道德的思想观念,进一步分析通过哪些途径构建财会职业道德。

一、我国财会职业道德面临的问题

随着两个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我国广大财会人员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客观、公正、廉洁自律、无私奉献的社会主义理财人,为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也有一些财会人员,不能按照职业道德规范去约束自己的行为,甚至我行我素、违法乱纪,表现出了一系列典型的违反财会职业道德的问题:

1.会计的监督作用不能得到发挥,致使国有资产流失

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在对财产物资的监督中,没有严格按照监督制度开展工作。对财产物资的管理不是按照正常的手续入账、报批、核算盈亏,导致账卡不符,账实不符等;对巧立名目、变卖国有资产,挪用专项资金,随意增加职工福利等现象不能大胆抵制,甚至放弃财会道德的监督职能,迎合领导损公利己的意图,参与违法违纪活动,化公为私,坑国家,直接损害国家、集体和人民的利益。

2.利用谨慎性原则主观操纵利润,少缴利税,使会计信息失真

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核算中运用广泛,可防止抬高资产和收益,压低负债和费用,起到预警风险和化解风险的作用。但是企业或者行政事业单位,实际工作中都存在利用谨慎性原则操纵利润的现象,财会人员放弃客观性原则,乱挤占成本费用,人为调节盈亏,少交税款;甚至私设“小金库”,隐瞒部分收入。致使国家利益受损,会计信息失真。

3.无视财务制度,助长不正之风

一些财会人员对违反规定的招待开支和消费,利用公款拉关系、走“后门”等现象听之任之,使一些不合理的开支“合法化”。有的巧立名目,擅自扩大经费支出范围和支出标准,滥发奖金、实物和各种补贴,有的偷税漏税等,这些现象都违反了《会计法》,助长了不正之风,是严重缺乏职业道德的表现。

4.不坚持账号、现金和发票管理制度,给不法分子造成可乘之机

对外单位人员借用账号套取现金的行为,不仅不予制止,而且还收受回扣,严重违反了财经纪律。有的税务人员,无原则地超量批给纳税人增值税专用发票,从中得到利益,给国家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所有这些问题都反映了财会人员职业道德的滑坡,它不仅影响了财会工作秩序的正常运行和会计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社会经济秩序,对整个市场经济的运行产生了严重消极的影响,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二、市场经济离不开财会职业道德

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反映,它对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其中职业道德对市场经济的能动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1.市场经济需要职业道德

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竞争经济,又是协作经济。竞争是在平等的条件下进行的,需要公正。协作意味着各方面都要严守分工的默契,需要诚实守信。这些都需要通过强化职业道德来实现。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讲效益的经济,又是讲信誉的经济。效益和信誉要靠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来维护,而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不仅需要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而且还要有较强的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也就是要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讲求经济效益的经济,又讲求社会效益。社会效益尤其需要职业道德来保证。第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化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相辅相成,共同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起保障作用。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需要构建相适应的财会职业道德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取之于民,用之于己”的自由市场经济。它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以达到和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的。因此,财会人员如果没有积极进取、自强不息、克己奉公的精神;没有忠于职守、秉公办事、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先、集体利益为重的主人翁态度;没有互尊互爱、诚实守信、和谐融洽的社会风尚,要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建设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绝对不可能的。而正常经济秩序的建立,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离开财会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是不可想象的。

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而今天,一些旧的规则、旧的习惯还在挣扎,新的规则、新的习惯亟待完善。在财务经济活动中往往会出现一些空挡和薄弱环节,甚至会出现无序竞争的现象。对此如果不以道德进行引导、制约和调节,市场经济的竞争将会非常残酷,甚至触动市场经济本质上的等价交换和平等竞争。因此,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强财会职业道德建设,使其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如何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会职业道德

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业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应从多方面入手构建财会职业道德:

1.建立、健全会计法规体系

把财会职业道德建设上升到法律的高度,通过法律的威慑作用约束会计人员的不道德行为,防止财会职业道德的滑坡。新《会计法》就把社会公认的、对社会和会计工作有重要影响的道德规范上升为法律规范,要求会计人员必须遵守。在组织机构和人员设置上要求严格贯彻执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发挥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作用,有效起到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减少作弊的可能信,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2.大力宣传,营造良好财会职业道德的建设氛围

在建立健全会计法规体系的基础上,国家、社会包括学校应重视财会职业道德建设氛围的营造,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在宣传中抓住财会职业道德观念、形式等重要环节,倡导正气,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通过典型案例的展示,增强会计人员对丧失财会职业道德带来的后果和危害的认识,调动他们提升职业道德素养的积极性。

3.加强校内职业道德教育,强化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继续教育培训

在学校教育中,应将《财会人员职业道德》作为一门专门课程来开设和讲授,并将财会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财会专业的其他课程中去,将职业道德教育内容贯穿在会计教育的始终。在每年的会计继续教育中,增加财会职业道德教育的篇幅,把职业道德的继续教育落到实处。在单位招聘会计人员时,把道德考核作为重要条件,以此提高财会人员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4.建立、完善、落实财会职业道德的奖惩机制

从企业自身要建立财会职业道德的奖惩制度,在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中,要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情况进行检查、考核、评价,并与岗位资格、聘任专业职务、提职、晋级、精神与物质奖励等结合起来。从国家角度,要建立全国性的财会职业道德监管组织体系,对全国持证上岗会计人员定期进行职业道德检查,同时建立长期公开的诚信评价档案,并给予必要的惩处,让财会人员的工作接受全社会的监督。以此来促进财会人员严格遵守职业道德,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猜你喜欢

财会人员财会职业道德
大数据时代下企业财会人员职业素质提升对策
中小企业管理型财会人才培养策略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的现状与思考
《司法职业道德》课的教学探讨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对高校财会人员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
如何提高农业各级财会人员的专业素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