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校中厂、厂中校”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以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机械制造工程系为例
2013-08-15胡成龙焦红卫刘小宁
胡成龙,焦红卫,刘小宁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实训基地是实施实践教学的基础。实训基地建设是保证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条件。通过校企合作来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是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的关键环节。目前职业教育“弱在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存在“剃头挑子一头热”的难题。要让“另一头”即企业也“热”起来,除了政府统筹、协调、政策、法律支持外,一个重要的核心问题是校企两个主体中需要保证企业在合作中的利益,真正使校企实现双赢、多赢[1]。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机械制造工程系先后与东风楚凯(十堰)汽车零件有限公司、武汉融达电子有限公司、富士康集团、武汉格力、华中数控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合作,形成了机械专业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武汉地区产业升级、企业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校企合作、共育人才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2]。
一、“筑巢引风”打造合作育人“校中厂”
学校提供厂房,提供基础设施和资源支持,将企业引进学校,也就是企业或者企业的一部分生产线建在校园内,形成“校中厂”。这样就可以形成在校内实行“理论学习”、“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训”相结合的校企合作育人办学模式。这种模式,既可以解决企业场地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学校实习实训设备不足、师资技术技能不强和数量不足的问题,真正做到企业与学校资源共享,获得“产学研”相结合的多赢途径[3,4]。
2009年学校得知东风楚凯(十堰)汽车零件有限公司由于场地不足、物流长制约企业发展的困难和有到武汉建厂的愿望,学校主动与该企业联系,先行在校内新建3000平方米厂房和相关基础设施,成功将东风楚凯汽车零件有限公司引入学校建厂,共建“机械制造生产性实训基地”。同年,学校在第一实训楼中划出1200平米场地,将武汉凯尔信汽车零部件公司引入学校,共建“模具设计与制造生产性实训基地”。这种成功的引入,是主动服务、提供企业急需的基础条件,解决生产中场地等困难,才能引来企业引入校内。这就是通常据说的“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
建设厂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引入企业入校的首选。不过,并非凡筑巢必能引凤。软环境建设如果不足,凤也有可能不来栖,即使来了,也栖不住。如何筑巢能引凤,凤来栖得住,这要求建立好除了巢以外的生存环境。我校与东风楚凯汽车零件有限公司、武汉凯尔信汽车零部件公司合作中,首先用合作协议约定双方的权力和义务,明确规定企业独立经营,学校不干预合法的生产活动,确保水、电、通信正常,同时也明确规定教学任务等同生产任务下达到车间。其次,在企业生产和实训教学活动中,成立生产教学协调机构,在教学和生产发生矛盾时,通过协商解决,确保生产顺利、安全、友好的环境下进行。第三,提供服务。企业生产需要生产和生活服务,学校对企业提出合作化要求及时满足,对生产和生活中的困难及时解决不刁难。
将企业引入学校,成功就在于确保正常生产正常的前提下合作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离开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校中厂建设便毫无意义。在“校中厂”建设中,我校与东风楚凯汽车零件有限公司等校中厂合作中形成了“三共四双”合作育人机制。
三共是指共同设计、共管过程、共享资源。共同设计即培养方案、实训项目与考核标准共同制定,系统设计生产性实训;共管过程即共同管理实习过程,建立新型师徒责任制,按照教学目标考核师徒。共享资源即共享校企人才、技术、设备、场地、教学资源,实现人才联合培养,促进教学与生产。
四双则指双向兼职、双向培训、双方设岗、双效共计。双向兼职即教师和职工双向兼职,技术人员担任专业教师、企业生产能手担任实习指导教师,教师兼任生产技术、产品开发、设备管理工程师。双向培训即教师下企业锻炼,企业培训学生,企业职工专业理论和新技术培训则由学校专业教师完成,双方设岗即校企共建协调机制、成立双方人员共同参与生产与教学管理机构,校企各设专职人员负责实习过程管理;双效共计即教学任务等同生产任务,教学效益与生产效益共计,在效益的框架下,计算投入、成本、与利益分配,形成合作双赢机制。
目前,学校每年有900多名学生在企业开展机械制造生产性实训,提升了学生专业能力和就业能力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东风楚凯公司获得了相当优秀人力资源。在东风楚凯生产技术人员及一线管理人员60%是机械系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企业在与校合作中取得长足的发展。企业近三年时间由原1500万元生产总值发展到8000万元的生产规模。2012年,学校与东风楚凯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被评为湖北省高校实习实训基地。
二、以“他方需求为中心”切入“厂中校”建设
将企业引进学校,是通过解决企业生产中的场地和厂房的困难来实现的。但学校引入企业是有限的,也不可能解决人才培养中所有实习实训的需要。将教学转移到企业,将教室搬至车间、企业技术人员现场教学是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另一条重要途径。这就是“厂中校”建设基本要求[5,6]。在企业中开展教学,必然对企业生产秩序产生影响,组织不好,对企业影响较大。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如果教学对生产产生干扰,增加了生产成本,企业是不欢迎的。这也是企业对“校企合作不热”的根本原因。如何使企业愿意接受学生实习、主动参与教学,关键是学校能够给予企业什么,学校能否提供企业所需。要解决校企合作企业“冷”的问题,学校应以他方需求为中心,学校发挥人力资源开发、产品与技术开发及专业培训等优势,主动为企业服务,为企业解决技术、管理、经营等方面的难题,以服务换支持,以真情求支持,以贡献赢合作。
机械制造工程系以“他方需求为中心”切入,充分发挥专业、师资等优势,主动为企业服务,与武汉融达电子有限公司进行了全面深度的校企合作。在2008年武汉融达电子有限公司信息化升级建设中,急需要将模具设计的纸质图纸电子化,我们组织模具专业班级在教学实训中将企业模具产品设计纸质图纸进行数字化。在CAD项目综合实训教学中,以纸质图纸电子化为任务、在教师指导下共计完成200多套图纸的电子化工作,既训练了学生模具设计方面的技能,又为企业产品升级打下了基础。2010年了解该企业在精冲产品扩产中因增添数控设备需要技能型人才,我们与企业联合举办了“长江精冲特色班”,培养68名精冲方向的毕业生,既满足企业专门人才需求,又为社会提供了精冲方面专门人才。在联合培养过程中,以企业要求为目标,共同设计培养方案,在企业开展专业教学,在企业生产车间现场教学,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讲授专业课程和技术能手指导负责实训教学。这种联合培养人才,形成了“校中厂”建设的基础。
通过以“他方需求为中心”切入后,学校与企业建立了深厚合作基础,我们还进一步深化校企业全面合作,并得到了武汉融达电子有限公司支持,完善了在该企业建设厂中校架构,形成了“以学校为主导教学,企业为主体实施教学”的模式,将“课程与生产结合、专任教师与企业专家结合,学生培养与职员培训结合、科研与开发结合”融入校中厂建设的要素中,以校中厂搭建“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平台。在得知武汉人天公司、武汉今晨等由于生产的需要,长期需要生产技术辅助人员、生产辅助人员以及技术才力储备,我们及时组建教学改革试点班,调整教学计划时序,与企业协商将生产活动限定专业培养的目标范围内,构建“合作生产、轮岗轮训、现场教学、系统育人”的合作方式,为企业解决生产人员急需的困难。同时,学生结合专业培养完成了与生产技术对接的应用能力的培养。中原电子有限公司、长江动力集团公司职工需要数控技术培训,我们派出优秀师资参与培训,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增加了情感的联络,由此也与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三、“旺入淡出”建立“柔性化”合作共赢机制
市场经济会给企业生产带来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如生产出现季节性需求,有生产旺季和淡季的现象出现。生产旺季时需要大量生产人员补充,淡季时企业技术人员也有空闲的时候。学校培养技术、技能人才需要熟悉专业相关生产过程,需要开展生产性实训。在企业生产旺季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企业容易接受,在生产淡季时企业技术人员派出参与学校专业教学可能性增加。依据企业生产旺季和淡季科学调整专业培养实施计划,开展贴近企业、贴近生产、贴近专业技术、技能的“柔性化”合作,能赢得校企深度合作育人的契机。
机械制造工程系与富士康集团、武汉格力、海信科龙等企业开展生产与育人合作,在教学组织模式上开展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的探索,以适应“旺入淡出”建立“柔性化”合作生产、育人的需要。具体做法是,我们根据企业生产的旺季和淡季,以订单班模式、分模块分段教学组织方式组织学生在企业生产旺季到企业开展与专业相关的顶岗实习,企业生产淡季在企业开展教学或返回学校学习并聘请企业人员讲课。订单模式确保教学时序调整不影响学生就业,分模块分段教学确保学习过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武汉格力电气、海信科龙空调等企业每年2~8月为空调生产旺季,9~12月为生产淡季。2009年开始,武汉格力、海信科龙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来校洽谈合作,学校积极主动配合,校企共商生产与教学合作方案,修订专业教学计划的时序,保证培养计划完成的同时,增加企业课程,达成订单培养、分段教学、合作育人的每年招收80学生协议。企业第四学期到学校选人定岗,学生在第五学期生产旺季到企业从事与定岗相关、专业对口或相近基层岗位顶岗与现场教学,在第六学期生产淡季回学校继续学习专业知识,毕业时按定岗直接就业。学生在顶岗中学习了专业知识与技能,获得了相应报酬。同时提前找到了就业岗位,企业从学生顶岗实习中解决了生产中人力资源的需求,促进了生产。
富士康集团生产性新产品开发为周期,以技术进步对人才需求的表现主要是急需。如郑州富士康,2012年6月新手机iPhone5开始生产,企业大量投入自动化生产设备,需要设备维修人员支持,机械制造工程系从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数控技术专业的二年级学生中组织了二个订单班共67人,与企业一道,调整专业教学计划场地、进行课程整合、分解和新增,将教学场地转移到企业,将课程与企业增训课程进行对接,部分课程送教上门,成功解决企业生产急需、专业技能工学结合教学、学生就业保障三个方面的需要。“旺入淡出”建立“柔性化”合作共赢机制。实现了“生、校、企”三方共赢。
四、“互利互补”创新校企合作“双主体”
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和资源,有着各自的需求和利益诉求,通过共同利益链探索资源链的联结方式,通过组织化与市场化的有机结合,形成利益共同体。这种利益共同体可以联合或部分参股的形式,寻求有效的组织载体,实现校企深度合作。大型企业对技能人才需求是大量而持续的,甚至做到人才储备。因此,一般有独立的员工培训机构,可将职工培训与学生培养结合,实现教师资源共享、设备资源共享,并使企业能持续得到人力资源的补充,同时学校能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专门人才。这既形成了校企合作的基础,也形成了校企共同举办职业教育动力和源泉,使学校与大型企业合作举办高职教育成为可能[7]。
机械制造工程系与华中数控有限公司从“互利互补”合作,逐步发展到走“双主体”培养之路。目前按照“系统设计、资源互用、教学分担、利益共享”的框架,以企业为主体学校为主导开展“数控机床维修方向”订单式人才培养。通过合作,又形成了新的共识,以数控技术专业为主体,双方部分参股的形式组建“华中数控技术学院”。
这种合作不断深化源于合作2004年机械系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采购近26台华中数控提供的数控设备,由于数控师资教学能力不足,机械制造工程系借助华中数控培训部师资力量,近20名专业教师开展了为期2个月数控设备操作培训,形成数控技术教学师资的基础,也奠定了校企合作基础。2005年采购近15台华中数控提供的数控实验台,再次借助华中数控技术力量培养数控维修师资。2010年,机械系提出设计要求,与华中数控共同开发数控机床拆装与维修实训室。基于长期的合作和双方相互的交流,双方取得互信,2011年华中数控需要技术服务、数控维护和市场营销人员,经双方协商开展“数控机床维修方向”35人订单班,实行联合培养。在订单培养中探索“双主体”教学方式,在“华中数控维修班”教学中,培养方案由企业提出要求,学校构建课程体系,理论教学由学校教师承担,专业核心课程中数控技术由专家负责,校企设备和场地互用,培养华中数控售后服务人才,解决学生就业和企业数控售后服务人才需求。
校企合作难在各自利益诉求不同,更要关注的是生产与教学矛盾。实际上,职业教育与企业发展共同的利益链客观存在。学校应主动对接,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探索校企结合互利双赢的切入点,必将形成校企结合的长效机制和强大动力。
[1]张红卫,刘小宁.深化高职校企合作的思考[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5(01):58~61.
[2]叶茎,何琼,盖超会.高职机械类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探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2):94~97.
[3]韦林,陈文勇,王大红.高职机械制造类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2(29):165~166.
[4]蒙忠.基于大型企业的“厂中校”合作办学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1(35):27~29.
[5]巫修海,张国庆,李金国.校企共建数控技术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06):190~192.
[6]李国良.高职校内真实环境下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9(10):52~53.
[7]管莉军,王绍军.高职物流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探究[J].职教通讯,2011(08):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