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跨文化视角的旅游文化类课程教学改革

2013-08-15朱运海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跨文化旅游课程

朱运海

(湖北文理学院 管理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3)

1 文化、跨文化与旅游

1.1 文化与跨文化

文化作为一个语词,含义斑杂,而且径庭相远,千差万别,这也使把握或者规范文化这个语词的语义成为当今一大学术难题.在西方语言中,文化也是一个多义词,如英语中的culture 一词,源于拉丁语,其古典语义为耕种、驯化、培育等.在古代汉语中“文”与“化”原本是两个单字.“文”的本义为笔画相互交错、色彩相互配杂.《易·系辞下》载:“物相杂,故曰文.”《说文》:“错画也.”《礼记·乐记》:“五色成文而不乱”.“化”原本是动词,是化育、化成、转化之化.如《易·系辞下》:“男女构精,万物化生”.《黄帝内经·素问》:“化不可代,时不可违”.《礼记·中庸》:“可以赞天地之化育”等等.在古代汉语中,“文化”二字的连用较早出现于汉代,刘向的《说苑·指武》中已有“圣人之治大下也,先文德又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的文句,其语义为“以文德教化大下”之意.因此,在汉语系统中,“文化”的本义就是“以文教化”,它表示对人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本属精神领域之范畴.可见,无论在汉语中还是在英语中,文化和culture 都是与教育有关联的多义词.

文化作为一个学术术语,首先出现在西方语言——英语中,1871 年泰勒(E·Tyler)在其著作《原始文化》一书提出了“文化”的第一个学术定义:“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此后,来自西方语言的文化定义新见迭现,数以百计.1954 年,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罗伯(A·Kroeber)在研究西方关于文化的一百多种定义之后,综合不同文化的定义而提出了自己的定义:“文化由外显的和内隐的行为模式构成,这种行为模式通过象征符号而获致和传递;文化代表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包括它们在人造器物中的体现;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传统(即历史地获得和选择的)观念,尤其是它们所带来的价值观;文化体系一方面可以看作是活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则是进一步活动的决定因素.”

跨文化是指越过体系界限来经历文化归属性的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1]从人类学角度看,跨文化的交往作为文化之间的关联形态与人类文化同时发生,与人类文化发展同时发展,这是因为跨文化的交往是人类文化发生与发展的必然形态.从人类生存环境来看,世界地理环境是丰富多彩的,而人类的定居环境是单调、局限的,微小与宏大、单调与丰富是生活与理想的矛盾,这对矛盾激发着人类本能的好奇心,人们不断地寻找异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跨文化交际,他们对与本民族文化有差异或冲突的文化现象、风俗、习惯等有着充分、正确的认识,并以包容的态度予以接受与适应.

1.2 文化与旅游

旅游作为一项文化型的经济事业和经济型的文化事业,它的生命是特色,特色的旅游才具有吸引力,才能减少旅游竞争中的可比性,才具有生命力.旅游的特色是文化——旅游通过文化来发展自身,而旅游业的拓展反过来会促进文化的进步[2].旅游业界普遍认为“文化是旅游之魂”,旅游玩来玩去玩的全是文化.旅游是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物质消费与文化享受相结合的高层次活动.从旅游活动的属性看,无论旅游者的动机有何不同,旅游都属于人们一种暂时或短期的特殊生活方式,经济是旅游的基础,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因此旅游总体上属于社会文化范畴.旅游的本质是一种精神文化活动,是满足旅游审美需求的社会文化现象,是文化创造同时又是文化消费的一种活动.旅游作为人类社会生活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旅游形式多种多样,旅游内容丰富多彩,但旅游需求主要体现为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品味文化内涵、感受文化魅力.文化是人文景观的魅力之源,而人文景观是人类生产生活积累和依存的艺术化成果和结晶.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1993 年在广州给一个从事旅游业的企业题字,写了六句话:“玩是人生的根本需要之一;要玩得有文化;要有玩的文化;要研究玩的学术;要掌握玩的技术;要发展玩的艺术.”文化旅游产业所提供的产品便是满足于老所说的“玩”的需求的重要产品之一.

1.3 跨文化与旅游

接受度较高的旅游定义最早由瑞士的教授沃特尔· 汉兹科(Walter Hunziker)和科特·克拉普夫(Kurt Kraft)在1942 年提出,后来被国际旅游专家协会(AIEST)所接受——旅游是由非本地居民的旅行和短暂停留所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其前提是这些旅行和短暂停留不会导致他们长期的居住或从事任何赚钱的活动——显示出这种外出旅行本身也就意味着“跨文化”旅程的开始.旅游者对新奇文化的追求是旅游具有“跨文化”属性的重要原因[3].旅游是一种基于愉悦的、跨越地理空间的人类行为,旅游者的旅游过程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交流过程,所谓跨文化交流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流、交往,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4].旅游活动中跨文化交流中交往的双方往往来自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或不同的地区,实际上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是人们对陌生文化的体验,也是对自身文化的重新发现和认识,因此跨文化交流包含着对一种相异文化的体验.它是文化与文化之间,人与人之间亲身的、直接的、互动的、即时的、感知的交流与传播,而不是那种通过媒介来间接、外在地获得真实世界映像式的交流和传播.多种多样的旅游活动体现了文化的丰富内涵,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就是具有特定文化背景的旅游者借助一定的旅游产品,完成特定的旅游经历,使得各种不同的文化从此得到储存、吸收、反馈、创新,进而使得各种特色文化得以相互融合.因此,旅游活动是人类相互认识、相互了解的现代方式,是实现人类社会整体文明的渐进方式.

2 旅游文化类课程教学现状

2.1 旅游文化魅力凸显

从20 世纪80 年代起,世界旅游业也逐渐转向以文化与精神享受为目标的文化旅游.国际旅游界在分析这种趋势时,认为“人们再也不会简单地把旅游和度假看作是一种消费时间的娱乐形式了,而是把它当作锻炼身体、丰富精神生活和增加知识的途径”[5].参加文化旅游的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不仅是为了物质上的满足和享受,而是更多地追求知识,获得信息,受到文化熏陶,提高精神享受的质量.文化旅游的兴起对旅游企事业和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激烈竞争使旅游市场由过去的价格、服务和旅游产品多样化逐步转向特色文化竞争——通过挖掘文化内涵,彰显文化特色,增加文化“含金量”,提高文化品位,寻求比较优势.

2.2 旅游文化研究受重视

旅游学术界长期以来偏重旅游的经济研究,随着旅游的发展,旅游文化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从20 世纪80 年代初开始,研究者们就从旅游文化的概念开始探讨旅游文化学.对旅游文化概念的研究,大体上是从外延和内涵两个方面入手的.

从外延上研究旅游文化是早期研究的基本视角,已形成了广义、中义和狭义三种观点:于光远先生最早提出广义的旅游文化概念:“旅游不仅是一种经济生活,而且也是一种文化生活,旅游业不仅是一种经济事业,而且也是一种文化事业.”狭义的解释以1984 年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人文地理学》为代表:“旅游文化即旅游主体在旅游过程中所传播的本国文化和所接受的异国文化的总和”.中义的理解主要以对“生活方式”的描述来概括旅游文化的内涵,如魏小安认为:“旅游文化可以初步界定为是通过旅游这一特殊的生活方式,满足旅游者求新、求知、求乐、求美的欲望而形成的综合性现代文化现象.”[6]

从内涵上研究旅游文化始于20 世纪80 年代末90 年代初,大多数研究者都从旅游者的角度探索旅游文化的内涵,与此不同的是苏恒抓住了旅游文化互动过程的特点,提出“旅游文化是旅游最通俗的、最愉快的、最多样的手段.它的活动舞台最大,它的活动方式最灵便,它的价值最多方面.”[7]1990 举办的首届中国旅游文化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较全面地阐述了旅游文化中的主体、客体、媒体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旅游文化是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体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物质和精神成果[8].”

2.3 旅游文化类课程受关注

近年来,由于旅游业界对旅游文化的普遍重视,作为旅游教育和研究主力的高校,也普遍重视起旅游文化类的课程.尽管不同的学校对于旅游文化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定位不太一致,但不外乎三种情况:专业基础课、专业科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总体看,旅游文化学还不是旅游本科院校主干课程或基础性课程,但已经是高职院校的主干课程.不过旅游文化学的重要性已经引起人们的注意,因而不断将旅游文化学纳入到旅游本科教育中来,在这个过程中先开设选修课似乎是在检验其重要性,有的已经将其纳入到主干课程中来.而与此不同的是,各类高职院校普遍将旅游文化课程置于主干课程的重要位置,更是作为培养导游人员不可或缺的核心教学内容.这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有关,并因此影响其讲授的具体内容.

2.4 旅游文化的分类基本固定

旅游文化的分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套用文化的结构模式,将旅游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三层.旅游物质文化,即旅游过程中可识别的物质文化实体,如建筑、园林、旅游商品、旅游服务设施等;旅游制度行为文化,即旅游活动中的各种社会规范和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旅游观念文化,是指引导、影响人们旅游观念的直接或间接地在旅游实践中抽象出来的价值观、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另一种是按照旅游的三大基本要素将旅游文化分为旅游客体文化、旅游主体文化和旅游介体文化三部分.旅游客体文化,包括旅游历史、建筑、园林、宗教、民俗、文学艺术文化等;旅游客体文化,包括旅游者的思想和信仰、文化素养、心理、性格、爱好和生活方式等;旅游介体文化,包括旅游餐饮、住宿、交通、商品、服务、文化等.

2.5 旅游文化类教材众多

教材出版的数量和质量表明了某一学科研究的热度、市场的需求度和业界的关注度.近10 年来,旅游文化著作层出不穷,这些以“旅游文化”为题的著作大致可分为三类:纯粹旅游文化资源的介绍;旅游文化学教材;旅游文化学专著.[9]以“旅游文化学”为主题的教材就达数十部之多,比较有影响的研究者和著作有:马波的《现代旅游文化学》(1998);沈祖祥的《旅游文化概论》(1999);谢贵安、华国梁的《旅游文化学》(1999);章海荣的《旅游文化学》(2004);尹华光的《旅游文化》(2005);王玉成的《旅游文化概论》(2005);喻学才的《旅游文化学》(2010)等.

3 旅游文化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 忽视课堂教学中的跨文化比较

旅游活动具有极强的跨文化性.西方对旅游文化概念的表述比较注重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出发,把旅游者放置在旅游文化结构框架研究之中心位置,以交际(或跨文化交际)为媒介,研究旅游过程中主客“碰撞”而产生的各种文化现象,突出这个概念的动态特征.[10]但是我国的旅游文化类课堂教学基本上停留在对我国历史文化知识的讲授和传播上,较少涉及跨文化比较.在教学内容上,以旅游主体文化、客体文化、介体文化为主线,主要介绍中国的地理知识、传统文化、旅游资源文化、旅游管理文化与服务文化,表现出强烈的应用性倾向,呈现出一种静态、孤立的就事论事和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灌输型课堂教学导向,忽视跨文化交际和旅游文化“碰撞”方面的比较研究.

3.2 忽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旅游活动是一种跨文化性很强的活动,旅游工作要求较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最具代表性的旅游从业者导游员,在20 世纪80 年代时被亲切地称为“民间外交家”. 导游面对的是形形色色的旅游者,必然要求他们丰富的知识储备.旅游文化类课程是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对于开阔学生视野、活跃思维、激发创新灵感、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具有重要作用.跨文化交际者们实现有效交际的关键取决于交际者自身的交际能力与技巧,作为从事跨文化的旅游者需要掌握13 种关键性的能力,如自我展示、自知之明、社交关怀、实施弹性行为、获得讯息技巧、交往介入、社交技巧、语用移情等能力.[11]

3.3 教学内容体系不健全

旅游文化课程教学内容构成体系还很不完善,基本是由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综合发展而来的,以旅游主休文化、客体文化、介体文化为主线,讲授重点大多落在旅游客体文化的介绍上,旅游主体审美文化、消费文化、价值观等以及旅游介体的经营文化、服务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不够,很少涉及中西文化比较和跨文化交流的内容.当前,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正在向全球最大的旅游地国和重要的出境旅游客源国的方向发展,跨文化交流日益常态化,旅游文化的教学内容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及时吸收新的内容,诸如外国文化、中外比较文化、跨文化交流等.可以说,目前的旅游文化课程内容仅是中国旅游文化的一部分,课程内容严重缺失,很不健全.

3.4 教学内容与其他课程重合度高

目前旅游高校普遍开设的旅游文化类课程有“旅游文化学”、“宗教旅游”、“民俗旅游”、“园林艺术”、“导游基础知识”、“旅游历史文化”等,这些课程在内容编排上有许多交叉部分.目前的两个误区是:一是将旅游课程内容等同于文化旅游资源:旅游文化教材内容仅对诸如建筑、园林、宗教、民俗等人文旅游资源进行综合,对旅游文化的本质和规律探讨力度不够,内容肤浅,缺乏深度,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一是将旅游文化课程内容等同于导游文化基础:照搬别的课程内容系统,虽然应用性强,却只适用于初中级导游服务人员的培养,部分学校甚至以导游文化基础课程替代旅游文化课程.

3.5 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长期以来,旅游高等教育沿袭由教学管理人员制定教学计划,教师按照多年一成不变的模式实施教学的模式.课堂授课多采用“四个一”模式——“一本书(教材)+一支笔(粉笔或多媒体)+一堂课(课堂讲解)+一张纸(考试试卷)”,这种模式以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忽视了学生主体及其能动作用,必然导致旅游文化课堂教学中“三重三轻”现象——“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内、轻课外;重知识、轻能力”,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严重制约高校教学质量.

4 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4.1 加强跨文化比较研究,彰显魅力

旅游者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是借助旅游企业的媒介作用,在异文化空间中流动实现的.这种流动是不受社会层次和文化层次限制的跨地区、跨国界、跨文化的流动,在这种广泛的流动中,旅游者实现了与目的地社会、经济和文化的频繁交往.一方面,旅游者自身所具有的文化模式随着旅游者到来自觉或不自觉地流入旅游目的地,进行着有限或无限的文化示范和散播,让旅游目的地的人们观照、采择与吸引;另一方面,旅游目的地所展示的人文景观、民俗风情、传统文化以及现实文化生存状态也让旅游者获得直接的观照.旅游活动中跨文化传播现象的客观存在要求旅游服务人员要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样才能在旅游开发和接待中有的放矢,更好的适应国际化旅游发展的需要,实现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4.2 丰富旅游文化教学方法,突出特色

教学方法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必须尝试多种教学方法.笔者以为,旅游文化课堂教学中可采取如下方法:课堂讨论法(在课堂上提出某一重点问题,即兴讨论;或提前布置,学生课后准备材料,下次上课时展开讨论;最后针对讨论情况,教师进行归纳总结)、专题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针对当前热点问题结合书本知识进行研讨)、视听教学法(运用声、像等电化教学手段,如幻灯片、课件等,通过视觉和听觉对学生进行教学)、试讲评议法(提前一个月左右,精选题目,自愿分组,以组为单位准备资料,制作PPT,由学生登台讲授,再由听课学生和教师对讲课学生所讲的课进行全面评议).实践证明,这些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有效提高其资料收集和整理能力、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组织教学能力、选择教学方法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

4.3 细分旅游文化教学内容,形成体系

旅游文化现象包罗万象,是一个庞大的大组合,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透过现象提炼出本质和精华,既要形成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又有很强的实用性.基于现有研究成果,笔者认为,旅游文化课程教学和研究应该以旅游者及其旅游活动为主线,以跨文化交际为线索,以旅游过程中主客“碰撞”产生的各种文化现象为研究对象,突出旅游文化的动态特征.旅游文化教学应以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为目标,以中西文化比较为手段,以胜任国际旅游事务为最终归属,具体内容安排上可以采用旅游文化专题模式,将旅游文化类课程分成5 大专题:旅游文化基础理论专题(专题介绍文化学、地理学、传播学、人类学、哲学、历史学中指导旅游文化研究的相关理论)、旅游主体文化专题(如旅游者审美文化、消费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知识)、旅游客体文化专题(如建筑文化、园林文化、宗教文化、山水文化、民俗文化等)、旅游介体文化专题(如导游服务文化、餐饮服务文化、住宿文化、企业管理文化等)和地域旅游文化专题(如学校所在的市或省的地域旅游文化介绍等).

4.4 组建旅游文化教学团队,加强师资

我国著名教育家梅贻琦如是说,“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可见师资对于一所大学办学成败的重要影响.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和任课老师的文化积淀和专业素养有很大关系,鉴于旅游文化包罗万象的特征,该课程益采取团队教学法——面向全院、全校整合师资和教育资源,组建旅游文化教学团队,打造一支专业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学科背景多元的旅游文化教学师资队伍.团队中每个任课老师选择1~2 个专题作为长期研究的方向,真正做到科研和教学统一,使科研和教学相互促进,开创课程建设、教师发展、学生成长三赢的局面.

4.5 完善旅游文化考核体系,注重能力

2007 年2 月,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提出,要求高等教育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把重点放在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大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上.旅游文化类课程应确立以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培养为目的的教学目的,改变传统的以期末一张试卷定成绩、定优劣的教学评价体系,要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表现作为最终成绩的一部分,根据实际需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模式.如考试内容丰富化,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对课程不同侧重点掌握的程度选择性答题;考核采用“平时+期末”、“笔试+口试+实际操作”、“实际操作+课程论文”等方式,引导学生自学能力提升和知识面拓展.此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教学很好的指挥棒,社会评价构成了大学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评价体系和指标只有围着能力和素质转,跟着社会需求走,才能促进以学生为主体教育观的确切落实和体现,最终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4.6 关注地域文化旅游资源,突出运用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是一个非常崇尚创造精神的人,他的教育思想中一个极其可贵的观点就是创造教育观.他提倡“教学做合一”,以做为中心、为目的,而且倡导“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提出了“一切为创造,创造为改善生活、提高生活”的号召.地方高等院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目标,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其职业胜任能力,突出实践动手能力,追求卓越和创新.旅游文化类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动手去学,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动权.强调学生密切关注地方旅游文化,运用课堂理论知识去思考、分析地方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文化创意及文化旅游形象的塑造等.刻意在对地方旅游文化研究和思考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1]马勒茨克.跨文化交流[M].潘亚玲,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31.

[2]陈红玲,陈文捷,潘兆光.旅游文化课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高教论坛,2007(5):95-97.

[3]肖 芸.论旅游与跨文化交流[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5.

[4]章海荣.旅游文化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35.

[5]何丽芳.人才素质培养与旅游文化课程内容改革优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0):232-233.

[6]阳国亮.论旅游文化学[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09-113.

[7]苏 恒.1990 旅游与文化[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5):29-36.

[8]沈祖祥.旅游文化概论[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9]夏正超.旅游文化学课程内容整合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8.

[10]肖洪根.国内外旅游文化研究述评[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69-76.

[11]才秀颖.跨文化交际者应该具备的十三种关键能力[J].前沿,2009(7):167-170.

猜你喜欢

跨文化旅游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旅游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论词汇的跨文化碰撞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