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论语》中的“仁”
2013-08-15吴䶮
吴 䶮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陕西咸阳 712046)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孔门道德的最高标准。据统计,仁在《论语》中一共出现了109次,其中除去一次当“人”解释,三次做“仁人”解释外,其余基础上都是作为道德标准来讲。那么,仁到底如何解释,由于《论语》中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并且很多情况是和别人的对答之词,孔子在不同场景和不同对象对仁又有不同的阐释,所以后人在理解上也就有了偏差。根据《论语》中对仁的不同解释及前人阐述的基础上,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仁是一种道德标准,而非一种才能
《论语·公冶长》篇有这么一段对话,孟武伯问子路有没有仁德,孔子说不知道,但是“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接着又问冉求怎么样,孔子认为他“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后来又问到公西赤,孔子说:“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子路,冉求,公西赤,这三位都是孔门弟子中才能比较突出的人,孔子认为他们三位有辅佐或者治理国家的才能,但是如果谈到仁德却不好说。在弟子中颜回应该是他最得意也是最喜欢的人了。颜回一生未仕,整部《论语》并没有正面谈及颜回治理国家的才能,而是以德行著称。他非常谦虚好学,“不迁怒,不贰过”,(《雍也》)能够“闻一知十”,(《公冶长》)特别尊重老师,对孔子无事不从无言不悦。孔子曾大加赞扬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并且“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这里的“三月”和“日月”并非确指,而该理解为长久的不离开仁德,相比颜回,其他弟子则是偶尔的想起来罢了。这种“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的有德之士,(《学而》)正是孔子所提倡的仁德表现,所以孔子许以颜回“仁人”的称号,可见对他的认可。
此外,孔子所说的“仁”和一个人的口才无关。孔子讨厌那种强嘴利舌地同别人辩驳的人,有人在谈到冉雍“仁而不佞”时,孔子说:“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公冶长》)他认为一个仁德之人为什么要有口才呢?“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那种喜欢用花言巧语和媚态去迷惑、取悦别人的人,仁德是不会多的。“刚、毅、木、讷近仁。”(《子路》)刚强、果断、质朴,慎言,具有这四种品德的人就近乎仁了。
另外,仅具有“忠、清”的品德也不能为仁。子张曾问孔子关于楚国宰相子文的事情,三次做令尹三次被罢免,无喜无愠。孔子只是说他尽忠于国家,但谈不上仁德。崔子弑齐君,陈文子舍弃自己的财产也要离开这个污浊之地,孔子也只是认为这个人很清白,但是却不能算得上有仁德的人。
这样看来,有治国才能的不算仁,能言善辩的不算仁,仅具有忠诚,洁身自好品德的也不能称得上是仁,那么仁到底是什么?
二、仁的内涵
《说文》中有:“仁,亲也,从人从二。”从字面上看,“仁”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善关系。孔子把它作为一个道德范畴,认为:“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人之所以为人是要具有“仁”,“亲亲为大”,这里的“亲亲”更多的是指的一种血缘关系。《汉书·翼奉传》:“古者朝廷必有同姓以明亲亲,必有异姓以明贤贤,此圣王之所以大通天下也。”所以“亲亲”更多的要求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即“孝悌”。这点孔子的学生有子说的很清楚:“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也。”(《学而》)孝敬父母,敬爱兄长,这是“仁”的基础。孔子还曾引用《尚书》中的话,“孝乎为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只要能把孝顺父母,友爱兄长的风气影响到政治上就是参与了政治,可见他对孝悌的重视。他在《论语》中多次赞美过伯夷叔齐:“‘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述而》)伯夷叔齐兄弟让国,首先是“义”字当先,孔子认为他们的行为是无比高尚的。伯夷、叔齐“耻食周粟”,宁死也要保全仁,用孔子的话就是“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微子》)这又符合孔子提倡的礼。伯夷遵从父命,放弃王位,这是孝;叔齐让国,这又是悌。义、礼、孝、悌,这些都符合孔子所提倡的有关“仁”方面的道德标准。
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根基即“爱人”,这是仁的一个核心内涵。“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一个有仁德的人首先要做到爱父母爱兄弟,然后再去爱他人。《学而》篇有:“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是一个教育家,他认为道德修养对一个人是最主要的,他教导弟子不仅要做到孝悌,而且要诚实可信,泛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有时间了再去学习文化知识。并且有一次子贡问他:“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之人如何?能说是仁道吗?孔子说:“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尤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力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孔子认为,一个广泛给人民以好处,能帮助大家生活的很好的人,这种人不仅是仁道了,简直是圣德了,可能尧舜也不一定能做到。那到底什么是仁呢?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要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也要使别人事事行得通。能够就眼下的事实选择例子一步步去做,可以说是实践仁道的方法了。在这段话中孔子指出,仁还是一种推己及人的情怀,即由亲亲做到亲爱帮助他人,同时对如何来实现仁道也做了阐释,那就是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切切实实的为人民谋福利。
除上述涵义外,孔子对仁还有如下解释:子张问仁,孔子曰:“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即“恭,宽,信,敏,慧。恭则不悔,宽则得众,信则人任言,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阳货》)司马牛问仁。孔子说:“其言也仞。”(《颜渊》)樊迟问仁,孔子回答:“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子路》)孔子关于仁的表述,大都是针对不同对象的提问而作答的,无论是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还是为人态度端庄,工作认真,对人忠诚等等,这些都是他所说的仁的范围。因而“仁”不是一个单一的概念,而是多种品德的一种综合,所以单独去说一个人忠诚、勇敢、聪慧等都不算做事仁。孔子说,“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即为这个道理。(《宪问》)
三、仁与礼
仁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准,其核心表现为爱人。这种爱人最开始从孝悌做起,然后扩展到泛爱大众,表现出来的是刚强、勇敢、忠诚、聪慧等一些美好品质,最后,这里的仁又复归到礼上面来。
孔子所生活的春秋时期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礼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不断下降甚至遭到践踏。季氏“八佾舞予庭”,对此孔子指责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后来“季氏旅于泰山”,孔子哀叹说:“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八佾》)对于这种无视且公然践踏周礼的行为,他一方面表示不满却又无能为力,另一方面又接受礼的变化,进行革新,将仁植入礼中,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表现在仁是礼的基础。孔子曾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并且有次“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同上)这里以素先后绚的比喻来说礼后的道理,到底礼在什么的后面没有明确指出,杨伯峻依据儒家的若干文献,认为是在仁之后,这种说法是比较可靠的。孔子还说:“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观之哉?”(同上)这句话是孔子对礼制文化的一个概况。礼不是无内容的干枯的外在表现形式,当政者倘若自身的道德修养不够,即使学会了礼的形式,也必然矫揉造作,不可观也。而宽厚、恭敬、悲戚等具体的道德修养就来源于仁,失去仁作为礼之本源,礼就会沦为无灵魂的外在的表现形式,也将不成礼。
其次,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形式,或者说更多的是实践仁的一种方式。“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日:‘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这里,孔子认为复礼即为仁,礼在实际的行为中则表现为,一切的言行举止,只要不合礼不能去看,不能去听,不能去说更不能去做。
因此,离开了仁,礼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反过来礼又是实践仁的一种方式。“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泰伯》)容貌端庄却不知礼,谨慎却不知礼,勇敢却不知礼,心直口快却不知礼,都会陷入混乱状态。在上位的人能够用深厚的感情对待自己的亲人,百姓也会走向仁德,在上位的能够不遗弃他的老同事、老朋友,百姓也会变得重视感情。更进一步归结了礼对仁之作用及仁之核心内容,即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爱。
总之,《论语》中的“仁”不是指一个人的才能,也非一个单一的道德观念,而是多种道德品质的综合。先是以孝悌为中心的爱自己的亲人,再推己及人,泛爱他人,然后才能够很好的去判别对待他人。仁不仅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他在以往基础之上的再创造,并且他将仁植入到了礼上面来,仁为礼的基础,礼为仁的外在表现,这两个方面犹如事物的表里,正如孔子所说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仁礼合一,这才是孔子心目中一种完美的道德体系。
[1]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2.
[3] 颜炳罡.论孔子的仁礼合一说[J].山东大学学报,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