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方法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讨
2013-08-15郑维佳
郑维佳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公共教学部,福建省 福州市 350000)
一、后方法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纵观历史漫长的外语教学研究,教学方法研究始终占据其主导地位。“从19 世纪80年代到20 世纪80年代语言教学的研究是围绕着一个简单而理想的教学方法的研究””。这一时期被称为 “方法时代”,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教学法,上世纪90年代后期至最近几年众多国内外知名学者对语言教学方法及其研究提出了置疑。国外主要有:圣迭戈州立大学的Kumaravadive 在2002年的英国约克大学第36 届IATEFL 国学术年会上对这种纯方法的研究严重质疑的同时提出了“反方法”、“超越方法”和“后方法”的观点;旧金州立人学语言学教授Brown 以及际知名教授J.C.Richards 进一步指出外语教步入“后方法时代”。国内也有不少学者就“后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单一方法的局限性,并体会到根据具体教学情境而采用不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重要性及优势。
二、后方法理论的基本内涵
后方法注重教师在理论建立及具体实施上的自主性,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具体性,以及教学宏观环境中的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后方法教学法是一个以教师自主性为核心的三维系统,包含了三个参量:特殊性(particularity),实用性(praticality),可能性(possibility)。特殊性既是教学目标也是教学过程,它特别强调教师在自主的教学,反思和行动的过程中,应该加深了解所处的宏观和微观的教学环境,特殊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不断发展“适应特定环境,立足本土教学”的后方法教育理论和实践。后方法教育理论提出的另一个参数是实用性。“实践理论”(theory of practice)是教师不受先验理论的影响,在教学实践中基于本能与洞察而得出的自己“理论”,是在实践中对可行与不可行的一种强烈感受,一种觉得行之有效却往往“说不清道不白的感受”。后方法教育理论还提出了可能性的参数。指出教育观应当打破传统的包括教学策略,教学材料,课程目标,评价方式的教育模式,而应当考虑对教学者和教学对象都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政治,社会文化等因素。后方法的这三个参量重在强调教师通过自身以往的教学经验,挖掘个人发展教学理论的潜力,从而建构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情境的一套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法。
三、后方法理论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启示
(一)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的改革
根据后方法理论,以往的任何一种教学法都不是适用于每个教学情境的,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原则,开展实用英语教学,尤其针对每个专业特点,开设与之相关的专业英语,并根据各个专业的特色来设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师要更新教学思路,转变课堂角色,由原来的以教师为中心,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型、实效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启发和创造英语环境,帮助学生理解和交际,是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转变为主动索取知识、不断提高学习与实践能力的主体。
同时教师也必须对学生所学专业有所了解,使英语教学与之相结合。让自己的英语教学不是所有学生都是一个模式,而是有针对性的,能够针对不同的专业特点做一些适当的调整,比方说动画专业的学生的大学英语课程,可以根据他们擅长制作动漫的专业特点,布置学生课前制作和本单元话题相关的多媒体材料,分小组上台进行演示,这样既可以让学生真正去预习课文内容,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摆脱了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做到教学相长,而且良好的师生互动也能促进师生感情,让学生发现学习英语的乐趣,激起他们学英语的渴望。再比方像涉外专业这种英语基础较好的专业,可以一改以往单一的教师教,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试着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课文的学习,成立学习互助小组,并让一些好的小组上台讲解课文段落,这样学生在学习,查找资料过程中可以学到很多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中学不到或者说忽略了的知识。
(二)课程设置的改革
根据后方法论中的特殊性的原则,我们应该制定适合自己的课程,而不是简单照搬其他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说到课程设置,笔者有些疑问,现在的英语专业开设的综合英语课,教材内容包括互动环节、文章阅读、听力、写作、拓展练习等几块,看似好像确实综合了听、说、读、写、译等各方面的内容,但英语专业还开设了专门的听力课,口语课。不应该做重复劳动,要各归其职,听说课就重点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而综合英语课就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篇章分析能力。再说说非英语专业的课程,笔者认为只需在一些涉外或者和外贸相关的专业开设大学英语课程,并且可以开设口语、语音之类的这样的课程,以及和外贸专业相关的商务口语课程;至于像计算机、网络管理、艺术类等专业就无需开设大学英语课程了,倒是可以转为学习一些和他们专业相关的专业英语知识。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三)加强语言训练环节,提高语言应用及专业技能的实践
在英语教学内容上,不同于英语语言文学方向的教学,具有专门用途英语或职业英语教学的特点。语言教学是一门实践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是通过交际来获得语言知识能力并应用于交际活动。教师应根据不同的课程模块,以后方法教育理论的特殊性,实用性原则为导向,以具体的教学对象为基础,适时适度引入现代外语教学理论中交际性教学理念,加强听说能力的培养,改变传统外语教学中轻口语、听力,重读写能力培养的弊病。又在后方法理论中的宏观策略提出的要提高学生自主性,积极发挥学习者学习主动性的指导下,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的参与程度决定了教学的成败。
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比语言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教学中应该是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能力的训练有机结合,学校的培养方案应当科学设定好好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训练的比例。学校应该充分运用老师和学生积极性,利用现有的教学设备和条件,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突出英语实用能力及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笔者所在学校就是给英语专业学生每个学期安排一周的校外实训,和一周的校内实践课程。安排学生到相应的小学进行教学实践,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并且商贸,金融保险类的专业到了大三都会安排学生到相关的大型贸易公司,以及上海的平安保险公司和福建海峡银行等单位进行实习,大大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并提高了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完善。另外,我校还开设了创业园,为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丰富了学校的第二课堂活动。
(四)实施分级教学,因材施教,教学相长
所谓的分级教学,就是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制定出适宜他们的教学安排,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这就符合了“后方法”教学理论里的特殊性和实用性的特点,不同层次的分级别教学,能让学生清楚自己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能力所能达到的实际水平,根据自身的实际,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和目标,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向学习的主动者过渡。在这方面,笔者所在学校做出了一些回应。在提高本科生四级通过率方面,针对快班(非艺术专业)和慢班(艺术专业)制定不同的教学进度和课程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的难易程度。这样一来,做到了因材施教,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
实施分级教学还有利于发挥教师的教学潜能,促进教师备课的针对性。教师备课作为教学的起始环节,是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策划工作,是教师将其潜在的教学能力转化是现实教学能力的一个过程,对教学好坏有直接的影响。在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要兼顾不同层级学生的需要。备课主要以中等程度为对象,授课空间的局限性较大。实施分级教学。根据班的不同层级,安排不同的教学课程,任课教师可进行差异化的备课,为其教学潜能的发挥创造更大的空间。
在此,建构主义原则对于在教学过程发挥学生的最大潜能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从而使得教学相长。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很清楚的提出四大要素: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这一点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是有深刻体会的,比如对于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可以布置学生分小组查找相关资料,并在课堂上进行讲解演示,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但加深了学生们对这一课文的理解,更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让教学在一个良好的有机环境中进行,使学生形成了自身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并促进了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结语
教学模式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后方法教育理论为大学英语教学开拓了新的领域,并且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它符合当今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思想,它必将对我们的教学起到积极有效的启发和推动作用。目前高校英语教学确实存在种种问题,而改革的实施也要建立在实践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对于以上这些改革能否成功进行,还需要专家学者们不断地去实践,去探索。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的高校英语教学能够真正走向一个更加合理的局面。
[1]安芝丹.基于项目学习的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探讨——以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5).
[2]陈恒仕.论高职高专英语分级教学的教学手段及其评估[J].教育与职业,2009,(8).
[3]陈彦.中山大学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下自主学习调查研究[D].中山大学,2010.
[4]韩海英.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实验研究——以山东菏泽学院的改革实验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9,(9).
[5]胡亦杰.后教学法理论和大学英语教学[J].深圳大学学报,2002,(12).
[6]胡以杰.后教学法与教学法继承和超越[J].深圳大学学报,2006,(7).
[7]黄斌,毛梅娜.新课程要求下对大学英语教学评估的思考[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10).
[8]李瑞玲.高职院校英语课程体系改革初探[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
[9]林大津,毛浩然.语音,语篇,语感,语域——大中小学英语教育“一条龙”整体规划的思考[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