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

2013-08-15翟璐璐

时代金融 2013年1期
关键词:审计报告会计师报告

翟璐璐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 200030)

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投资者对资本市场上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可靠性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这也是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根本动力。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帮助企业控制经营风险、保证财产安全并实现经营目标,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就是要将内部控制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督促管理当局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决策支持。因此,无论是对管理者还是投资者,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都是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的。

一、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内容的信息含量不高

内部控制信息的核心是管理有效和风险提示。但是从目前的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来看,大部分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简单,未出具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审计报告,仅在年度报告中提到“公司已经建立了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即使出具了自我评价报告或审计报告的公司,也是形式主义严重,内容空泛,甚至是罗列法规条例和制度,很少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尤其是关于内部控制制度缺陷等较为敏感的问题,许多公司选择模糊披露甚至避而不谈,使得使用者很难在其中找到对投资决策有用的信息。

(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动机不足、积极性不高

上市公司披露信息的动力来源于降低融资成本。现阶段资本市场的发展程度是阻碍上市公司积极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原因之一。在现阶段的情况下,资本市场环境、监管机制和投资者的素质都阻碍了内部控制好的公司在资本市场上获得“溢价”的机会,甚至诚信披露还有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因此,便出现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动机不足的现象。成本问题也是阻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原因之一。进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和聘请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都是费时费力费钱的行为,越是详尽而全面的披露所需要的代价就越高,因此,在没有强制进行披露的前提下,许多公司选择能省就省,不愿意积极披露。

(三)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形式和格式不统一

首先,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的规定:“执行企业内控规范体系的企业,必须对本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同时聘请具有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从当前的执行情况来看,2011 年只有27.5%的公司按照要求出具了这两种报告,大部分公司并没有采用合规的披露形式。其次,《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都对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和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格式做出了规定,但是只有不到60%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符合格式的要求。

二、建议

(一)完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准则和规范

我国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起步比较晚,尽管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方面发布了一些准则和规范,但是与国外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需要监管机构完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准则和规范。具体来说,首先与时俱进,调查分析内部控制信息使用者们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要求,了解他们需要哪些方面的内容以及他们的建议,并根据实际情况和可操作性不断更新和完善有关的准则和规范。其次,要明确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方式。强制要求所有的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意见。最后,还要明确规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具体的内容和统一的格式。这样一方面可以使上市公司有章可循,更好地披露内部控制信息,另一方面也便于报告使用者理解和比较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

(二)加强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监督和违规的处罚

监督是执行的有效保证。内部监督就是要充分发挥企业的审计委员会等监督部门的作用,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把关,保证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真实有效的。由于公司的管理层与投资者的利益并不是完全一致的,管理层有提供虚假信息的可能性,因此还需要对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进行外部监督,这就要发挥注册会计师和市场监管机构的作用,由注册会计师出具审计报告来在合理的范围内保证所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真实有效。对于市场监管机构,应当加强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审核和监管,并且处罚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不披露或者披露虚假的内部控制信息的上市公司或者出具虚假的审计意见的会计师事务所都要进行严厉的处罚,并且提高披露违规的惩处力度。

(三)健全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

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良好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制度基础和组织保证。只有在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下,内部控制系统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由于我国大部分的上市公司都存在着一股独大,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的情况,因此,要想完善信息披露首先要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上市公司应当按照《公司法》和《上市公司治理指引》等的规定,明确产权关系,避免内部人控制的情况出现,保证公司与控股股东的独立性。同时,还要强化监事会的审查作用,使其能真正的负担起监督作用和约束作用,来确保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性,从而是公司能够真实、及时和准确地披露内部控制信息。

[1] 李明辉,何海,马夕奎.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的分析[J]. 审计研究,2003(1):44-46.

[2] 李亨. 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政策演进评析[J]. 财会月刊,2007(12):66-88.

[3] 蔡吉甫.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J]. 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3):85-88.

[4] 杜兴强. 财务报告的充分信息含量问题[J]. 财经研究,2001(12):23-28.

猜你喜欢

审计报告会计师报告
《中国注册会计师》杂志征集注册会计师审计相关学术论文
2021年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举行
《中国注册会计师》杂志征集注册会计师审计相关学术论文
提升审计报告质量的创新对话
中注协秘书长陈毓圭就新审计报告准则全面实施答记者问
一图看懂十九大报告
标准审计报告的局限性及其改进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