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生优先”的价值意蕴析论

2013-08-15彭焕才

商学研究 2013年1期
关键词:经济社会优先民生

彭焕才

(湖南商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湖南长沙 410205)

自古以来,我国就非常重视解决民生问题,“为政之道,以厚民为本;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的思想理念源远流长。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孙中山确立的“三民主义”革命纲领中就提出了用平均地权的办法防止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富分化与对立的“民生主义”。中国共产党尤为关注保障与改善民生,使之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革命、建设与改革中,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并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经济社会发展“民生优先”的施政方针[1],围绕解决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突出民生问题,不断推进民生优先发展。

一、 “民生优先”的价值内涵与诉求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阶段的发展方针,“民生优先”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根本价值,凸显出当前和未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导向和趋势。从实质上来说,“民生优先”就是把提高民众的收入、改善民众的生活、维护民众的利益、提升民众的尊严和幸福感,真正放在党和政府所有工作的首位,把改善和保障民生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坚持“民生优先”,就是要以人为本,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举措,不断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发展成果最大限度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毫无疑问,“民生优先”的“民”指的是全体社会成员特别是普通老百姓,而不是抽象的或完全政治意义上的人民;是处于社会历史发展进程和各种各样社会关系中的不断从事着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以一定生活方式表现自己的活生生的“现实的个人”,而不是孤立的原子式的个体。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指出“这里所说的人们是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们,他们受着自己的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的一定发展——直到交往的最遥远的形态——所制约。”[2]“民生优先”的“民生”首先是民众吃穿住行的需求。“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3]其次是教育、就业、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发展,就是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就是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同时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达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实现社会发展与进步。为此,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充分实现经济增长的包容性、人民权利的保障性、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公共服务的均衡均等性和人与自然的和谐性。[4]

应当明确,“民生优先”的提出和实施是为了解决“发展后问题”。“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5]当代中国的“发展后问题”从本质上看是民生问题,是经济发展后民生改善滞后的问题。因此,坚持“民生优先”,必须从“经济本位”向“民生本位”回归,树立“解决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绩”的观念,切实实现如下根本转变:一是从效率优先向公平为主转变。效率优先是中国特定时期的价值原则,它对于冲破和消除绝对平均平等观、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在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效率优先的发展理念指导下,社会的发展必然痛失全面与和谐,产生新的复杂矛盾。因而必须在经济发展起来后,逐步地转向以公平为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二是从重点发展向优化发展转变。坚决告别唯经济建设为重点、唯G D P是从的单一思维,实现从G D P向G N P转型。以民众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把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重点关注并优先发展促进经济运行质量提高的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的公共事业,通过改善民生、扩大内需促进生产和消费的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社会的优化科学发展。三是从注重“国强”向更加关注“民富”转变。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实行高积累、低消费的政策,是为了巩固新生政权和奠定社会主义发展的坚实基础,使国家强盛起来。但是在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人自身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科学发展亟待提上日程,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必须从注重国强逐步转向实现民富。因为民富是国强的基石。建立在人民普遍贫穷基础上的国强只是一种假象,难以长久;只有建立在人民共同富裕基础上的强大,才是根本性的强大。

二、 “民生优先”是密切党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根本途径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一部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史就是为了民族独立富强、为了人民幸福生活不懈奋斗的历史。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就是密切联系群众,而脱离群众则是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党执政地位的正当性依据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和支持。如何密切党群关系?怎样长期保持人民群众对党的衷心拥护和支持?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党必须始终代表人民的意愿,全心全意为人民奋斗和服务,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就是坚持“民生优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纵观现代世界政党发展历史,人们不难发现,一个国家的执政党能够长期执政,就在于它将民众利益置于优先地位,使人民生活幸福安定,并促进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进步。而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成功领导了经济起飞的执政党,由于忽视民生改善,不能有效解决经济增长后的诸多社会矛盾和问题,造成民生凋敝、社会动荡,结果不仅执政地位未能巩固,反而在创造经济奇迹之后丢掉政权。巴西、墨西哥、韩国与中国的台湾地区就是这方面例证。特别是执政长达74年的苏联共产党,因放弃给人民“和平”、“土地”和“面包”的承诺,制造束缚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高压政治,最终被人民所抛弃,导致亡党和国家解体。对此,在戈尔巴乔夫时期任苏联总理的雷日科夫和苏共第二书记的利加乔夫认为,造成这一悲剧的根本原因是苏共“牺牲了民生,失去了民心”。[6]

“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7]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我们党面临着复杂多变环境的严峻考验。只有真正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努力坚持“民生优先”,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坚定不移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党才能自觉克服脱离群众的执政危机,才能增强人民群众的向心力,从而排除万难,从容应对各种风险,率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三、 “民生优先”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民生优先”、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和价值体现。稳增长、促发展,都是为了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贯彻“民生优先”,关系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快解决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推动公共事业、社会事业领域的相关产业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确保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在经济起飞时期,在工业化发展进程中,作为发展中大国,因为需要加速发展,增加财力,扩大投资与出口,提高积累或投资率,是可以理解和正常的。但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与深层次影响、过度消耗资源能源与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促进经济发展的模式受到严重制约的条件下,仍不注重解决民生问题与扩大内需,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滞后,积累投资率居高不下,就不能不成为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了。要切实解决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就必然坚持“民生优先”,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因为没有民生优先发展,没有民生保障和改善,就不会有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和内需扩大,没有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和内需扩大,也就没有经济持续平稳发展。

目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下行压力骤增。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发掘自身潜力增强消费、扩大内需,是战胜困难、克服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的重要举措。坚持“民生优先”,可以积极探索和创造条件,通过民生改善倒逼经济发展和结构优化。首先,努力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解决分好“蛋糕”的问题,较大幅度地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普通劳动者的生活水平,扩大内需、吸收和消化国内生产力,进一步激化社会内在的发展动力和创造活力。居民和劳动者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意味着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这将通过市场对环境质量、产品质量等提出更高的要求,大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创新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方式的改进还将扩大文化消费,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形成新的增长极。其次,在民生优先发展中改善民生,必然引起民生投资增长和民生服务提升。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文化及习俗、居民消费习惯及其生活质量、对未来的预期、民生供给示范与引导等因素作用下,政府民生性购买支出、市场主体的民生投资推动民生服务种类丰富、数量扩张和质量改善,从而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第三,我国国土辽阔、人口众多,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重要的发展战略机遇期,市场空间与回旋余地大,民生消费需求和内需潜力强劲,对经济发展具有持久的拉动作用。[8]通过民生优先发展,提高发展的包容性,培育和发掘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可以为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更多有利条件,并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四、 “民生优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想追求和重要内容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全面建设的小康社会则是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的社会。前者是我们长期奋斗、不懈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后者则是在21世纪前20年我们要努力实现的宏伟目标。两者相互包含、相辅相成,都突出体现了改善民生、使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生活的重要内容,实现“民生优先”则是它们的共同理想追求。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与进步,人民利益得到了较好的实现。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一些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凸显出来。上学难、就业难、看病难、买房难、养老难等交织叠加,收入差距不断拉大,通货膨胀抑制困难,社会公共服务短缺。触目惊心的两极分化现象、冰火两重天的消费水平、少数人的一夜暴富等,对社会心态造成剧烈冲击,引发普遍的心理失衡,导致日益突出的仇官仇富心理、各种各样的急功近利、巧取豪夺、铤而走险、发泄不满的行为。[9]社会矛盾和问题由此积聚,造成社会的不和谐、不安定,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带来极大妨碍。

以上问题的形成并非中国特有,不少国家在自身发展中也曾遭遇过。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要顺利度过这个矛盾凸显、问题多发的阶段,最重要的是解决民生问题,发展民生福利。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就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坚持“民生优先”,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改善民生,实现民生优先发展,积极加大对民生的投入,在教育、医疗和住房等领域扩大财政支出,减负民众,可以为和谐社会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奠定民心稳定的基础。在继续“做大做好蛋糕”的同时,用更多精力解决“切好蛋糕”的问题,有效缩小收入差距,能够合理有效地配置生产和分配环节的资源,调动和激化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不断促进和谐与小康的全面实现。努力使经济增长转化为居民消费、社会福祉,不断提升国民幸福感,经济社会才能获得和谐稳定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具备了实现民生优先发展的物质基础,应当有必要也有条件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011年,我国人均G D P达5400美元,已经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在这一发展的关键时期,要避免社会动荡和经济徘徊不前,掉入拉美国家遭遇的“中等收入陷阱”,最终实现和谐社会构建和全面小康社会建成的理想目标,必须坚持“民生优先”,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N].光明日报,2011-03-17(6).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78-79.

[4]李跃华.“民生优先”的伦理审视及其确证路径[J].台州学院学报,2011(2):36.

[5] 邓小平年谱(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1364.

[6](俄)叶·库·利加乔夫.警示[M].钱乃成译.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64.

[7]吴忠民.改善民生的战略意义 [E B/O L].h t t p://w w w.g m w.c n/c o n t e n t/2008-09/12/c o n t e n t_831501.h t m.

[8] 李克强.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J].求是,2012(4):5.

[9]柯缇祖.确立民生优先发展方针,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J].红旗文稿,2011(18):7.

猜你喜欢

经济社会优先民生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40年,教育优先
多端传播,何者优先?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站在“健康优先”的风口上
奋发有为 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弯道超车
“互联网+”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优先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