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环境下的企业组织任务和变革
2013-08-15中机中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杨 鹏 中机中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科技革命尤其是信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地改变人们的生活行为方式,也促进着世界经济不断的发展,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存的程度更加提高,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在快速形成。人类进入21世纪,随着互联网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后,世界发展越发呈现出知识信息化和网络化、全球化、市场化、虚拟化等趋势。这些变化深刻地影响着全球各种类型的企业,推动着组织不断地变革,传统型组织正在自觉不自觉地向信息电子化、网络化和虚拟化过渡。这种改变,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一、群体或组织沟通、规范以及作业形式
组织的信息化和网络化是指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企业更倾向于利用高技术信息手段整合优势资源,从而降低组织内部管理成本。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它所提供的共享性交流平台,引起了群体间、组织内部的沟通从内容到方式的革命性变革。
首先,群体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在传统型企业内群体间沟通更多的是通过面对面交流、文件传达和电话沟通等方式进行。而在信息化和网络化条件下,群体间的沟通方式更加丰富,比如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公司内部网络公告板等传达组织决定等信息;或者可以通过MSN、QQ等类似的即时通信工具进行沟通。而这些丰富的沟通方式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非接触式的沟通。这个特点就使得正在进行沟通活动的个体不必要太过在意对方的肢体语言所传达个体思想活动信息的细节,从而真实、完善的表达自己。因此,信息化和网络化在一定程度上使信息传达的真实性得到了保障。
其次,在沟通工具上这个时期与传统时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内部所有人员之间的沟通在沟通时不再局限于会议,电话,文件等传统方式,员工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直接收发邮件,在线参与方案讨论。这样的沟通突破了墙壁和距离的限制,使公司员工不论身处何处都能够自由、通畅的进行沟通,极大地提高了组织的沟通效率。
此外,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大型跨国公司顺利开展业务提供了技术支持。在今天,大型跨国企业总部与各国分公司之间的交流沟通与管理已经变得十分的便捷和有效了。通过公司内部的电子平台、网络系统,总部可以对每个分公司的销售业绩与经营状况做的及时的了解,并能够保证总部制定的全球战略得到有效的执行。各分公司向总部反应的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也能得到快速的反馈。信息化和网络化使组织间的沟通变得无比便捷。
最后,信息化和网络化还使得组织最大限度的实现了信息共享。组织内部的数据库应用大大提高了员工的信息处理与调用速度。原本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来查找的资料,通过调用数据库的存储信息,很快就能解决问题。网络化使组织内的各部门形成资源共享,把单个员工的知识转化为团队整体的知识,他部门的信息资源变成了组织的信息资源。这种资源共享不仅改变了组织的作业方式,也鼓励着员工互相学习,相互沟通,促进了员工有单一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的转变。
二、员工的心理和行为发生的变化
在企业发展向信息化、网络化的方式转变时,员工的观念、心理、行为也发生着一连串共性与个性的变化。
由于信息化和网络化的便利性和跨时空性,就决定了组织内人员沟通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脱离物理空间时间的限制,采用电邮、QQ、MSN等便捷的沟通工具进行,这时信息化和网络化环境的重要特征。同时基于这种技术还涌现出一系列的虚拟化经营管理环境,包括虚拟会议室、虚拟社区、虚拟商务等。这种变化势必会对员工的心里和行为产生影响而呈现出新的特点来。
首先,与“水往低处流”这种由高能量状态向低能量状态过渡从而实现能量稳定的现象相类似,人们为了实现某种目标的时候总是喜欢选择最便利的行为方式。比如人们会花费2分钟时间来等电梯,却不愿意用走楼梯的方式上下一层楼的高度。因此当出现更便捷有效地沟通方式后,可以发现员工在日常沟通时更愿意坐在自己座位上,通过即时沟通工具或者ERP系统所提供的各种沟通工具来实现自己的沟通目标。长此以往我们可以发现信息化和网络化比较彻底的企业员工性格的多重性体现得更加突出。这是因为在传统的几种沟通方式中,人们的沟通大多是有面对面的机会,处在沟通当中的个体会通过眼神、表情、身体等肢体语言对沟通者、沟通内容传达信息,也更有利于沟通双方得到必要的信息反馈,从而及时了解沟通是否得取得了应有的效果。此外,这种面对面的日常沟通对于内向型、高忧虑性格类型的员工无疑也是一种负担,沟通效率比较低下。而在信息化和网络化环境的沟通渠道中,由于面对面的交流已经不是沟通必须方式,因此员工在沟通时就会显得更加放松,许多无法当面表述的内容在网络化的环境下也可以轻松表述出来。尤其是那些内向型的员工,网络使他们在沟通上变得更加主动,更加自如,与现实生活中谨慎的处世态度截然不同,可以说信息化和网络化进程为这类员工表述自我,传达信息提供了一个更好的环境,更利于人们去了解他们的处世方法和内心世界。
其次,在信息化和网络化减小沟通障碍的同时,对一些人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这主要是长期面对显示屏,沟通时不需要有太多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长期以往,人们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僵尸化”表现。所谓的“僵尸化”是指人们看上去神色茫然、心不在焉,对外界事物变得不同程度的冷漠,缺少激情。在网络环境下,虽然使愿意沟通的人更加便捷,但也使不愿融入组织的员工更加孤僻,由于没有必须面对面交流的压力和动力,使他们更加与世隔绝,加上日常工作的压力,他们身上甚至可以发现一些轻度抑郁症的表现。这也是信息化和网络化带给员工的副作用。
最后,在向网络化、虚拟化过渡的过程中,由于人们在更广泛的领域沟通中,都充当着自媒体的角色,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发布消息和视频时都是匿名,无法与真实世界的人联系在一起。因此在虚拟世界里什么样的消息都可以堂而皇之的出现在传播街面上,在“高关注度”就是一切的今天,消息的准确性,合法性都不成为能否在虚拟世界传播的关键所在,只要传播的内容够有爆炸性,就能被百十万网众所转载,就能被社会舆论甚至媒体所关注。高关注度的资讯就能给市场带来商机,就能把事件的主人公推到风口浪尖,一夜成名。在这样的环境下诚信、社会良知就变得无比的脆弱,人们不惜代价制造各种门事件求关注,搏出位;不去印证真实性而发布些危言耸听的消息都体现了人们在虚拟化浪潮下浮躁的情绪以及不负责任的态度,社会道德准则被无情的践踏,使人们的道德底线一次次的被突破。因此加强组织内部网络监管和关注员工心理健康成为组织管理的又一个重要工作内容。
三、团队建设、领导方式的新挑战
随着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虚拟项目无处不在。根据专家的研究和实践,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形式的虚拟项目组织。团队建设和领导方式将会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
1.当组织开始向虚拟化过渡时,会通过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将分散在不同地点的研发资源联结起来而形成的虚拟性项目组织。根据企业成员的集中程度的高低,而采取不同的团队建设方式。
当成员受地域、时间限制而集中程度比较低或者部分组员相对集中,大多数组员或团体仍然较为分散,这样的组织就应该体现出虚拟组织特有的跨地域性及灵活性,拥有较为宽松的工作环境。各个团队成员更倾向独立开展研发工作以,完成组织目标为全体组员的共同目标。在领导这样的组织时,如何控制各时间点取得相应的工作成果是组织绩效考核的关键。由于组织内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各不相同,以及在项目进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需要协调统一的事情众多,因此在提供宽松自由的工作方式的同时一定要加强对过程的控制,这样才能圆满的达成组织目标。
当组织核心团队较为集中,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不会因为时间、空间而受到阻隔时,维持这类团队的虚拟灵活特性的同时,让核心团队作为工作的牵头队伍,在项目进行过程中由其他辅助团队对其辅以密切配合,从而达成组织制定目标。在管理此类虚拟团队时,应重点把握核心团队的工作进度并跟踪该团队向辅助团队提出的要求,督促辅助团队尽快满足要求,同时提供相对宽松自由的工作环境,是领导该类团队的方法。
2.当多个组织以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为联结手段、以市场目标和关系契约为基础而形成的虚拟项目组织。这种多主体模式不仅以信息技术来超越地理空间和组织结构的限制,而且通过诸如合同契约、协议、政策等软约束来实现研发资源的共享和集成。
如果按照团队成员之间的竞争程度和关联程度两个维度作为划分标准,那么可以将多主体虚拟项目组织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分别是价值关联非竞争性组织、技术关联非竞争性组织、技术关联竞争性组织、价值关联竞争性组织。其中价值关联非竞争性组织大多是不同行业内组织间的合作形式,团队成员之间没有直接的竞争关系,但往往是处于价值链的上下游企业。技术关联非竞争性组织是指同行业内非竞争性组织间的合作形式,团队成员间的研究开发合作很密切,但从事的研发领域不相重合,技术互补性强,没有直接的竞争领域;技术关联竞争性组织的成员间不仅在技术上高度相关,同处于一个竞争行业,而且在最终产品市场上成为直接的竞争对手;价值关联竞争性组织的团队成员往往属于不同行业,但在研究开发同一类技术或产品。
这种组织制需要按照项目最终完成目标统一安排开发、生产、供货等阶段的任务,按照项目进度完成相应的内容即可。但要注意,在项目执行之前明确组织内部在各阶段所需担负的责任,以免进度拖期追究责任时发生推诿扯皮的现象。
四、值得研究的问题
在目前信息电子化和网络化飞速发展的社会,企业的组织形式也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革,在关注个体心理、行为;群体的行为;沟通方式、团队建设和领导方式的同时,我认为还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如何在网络化企业内发挥“士气”的作用。在传统型企业内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调动员工的士气,产生“1+1>2”的效果。在网络化、虚拟化企业内,如何利用新型的生产管理技术有效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是国内研究人员应该研究的一个课题。
2.如何处理公正、道德与“虚拟”的关系。虚拟世界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不需要负责任或者少负责人的环境,如何在组织开展工作的时候避免由于在虚拟世界习惯了夸大事实、弄虚作假而把这种不良的行为方式带入到日常工作中。
3.企业和社会之间的关系。还应该注意所有企业都是处在一个更广大的社会环境中,网络化、虚拟化是彼此相互影响的,这时组织内员工的心理、行为势必也要受到整个社会的影响,这个时候利用社会心理学对员工心理和行为方式加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总而言之,发展是组织无法回避的问题,只有准确的把握组织所处时代的特征和规律才能采取更加有效和准确的措施对企业实施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