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农产品流通的形势和任务

2013-08-15G30理事长商务部原部长助理

商场现代化 2013年34期
关键词:流通农产品农民

■黄 海 G30理事长 商务部原部长助理

农产品流通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国计民生,是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商务工作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一、近年来农产品流通的形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产品流通快速、健康发展,为保障人民生活和生产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要看到,近年来市场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甚至出现了一些根本性的变化。

1.农产品进口大量增加,市场商品来源发生变化。中国是一介农业大国,用全球7%的耕地面积养活了22%的人口,农产品长期以来能够保持基本自给,还有少量的出口。但是近年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开始较大数量地进口农产品,比如大豆、玉米、肉类等。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耕地面积影响。尽管中央一直强调18亿亩耕地红线,但是各种各样的建设开发仍旧占用了大量的耕地。虽然有占补平衡的政策,但实际上补充的新田地面积能否赶上被占的田地面积,耕地的质量好坏,都会影响到农产品的生产。

二是供求结构影响。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者对肉类的需求量变大,也会影响到农产品供求结构,例如玉米进口的主要原因是需要大量饲料,牛羊肉价格持续走高也带动了进口。

三是贸易谈判影响。随着贸易全球化,中国参加了一系列谈判,其中大都包括降低农产品的关税等措施。进口关税降低以后,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比较优势,进口国外的农产品的现象开始出现。

四是市场价格影响。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国外的农产品价格相当便宜。例如最近有媒体揭露,个别省份在收储国家储备油时,用进口油代替国产油,原因就是进口油便宜。这些因素是不能忽视的,并且今后影响范围还会继续扩大。

2.农产品价格上涨已成常态。城郊土地面积锐减,农产品数千公里远程运输,成本增加,损耗严重;种子、化肥、运输燃油等对外依存度提高,进口价格持续上涨;大幅提高城镇最低工资,必然涉及农业劳动力的人工成本;进城卖菜农民不能享受市民公共服务,推高生活成本;公益性流通设施严重缺乏,政府没有抓手。由于这些原因都是很难逆转的,所以农产品价格上涨成为常态。控制农产品价格的愿望是好的,但很难实现。

3.农产品安全成为重要关切。消费者的关切由“价格”发展为“品种”,再发展为“鲜度”,现在主要是关切“安全”。中国人对农产品品种要求极高,我国对蔬菜的需求远远超出世界上其他国家,消费者关切“鲜度”尤其是绿叶菜的新鲜度,在其他国家很少出现。随着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等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出现,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急剧上升。

4.农产品流通业态日新月异。除了传统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之外,如今出现了“农超对接”、社区大篷车等新型流通业态。此外,尽管业界存在争论,但电子商务、网上购买生鲜蔬菜的发展速度持续加快。农产品流通业态的发展,早已改变了以往“农民—批发市场—农贸市场—消费者”的传统形式。

二、农产品流通面临的任务

中国经济正在打造“升级版”,农产品流通也面临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由传统的组织商品交易,转变为引导生产、促进消费;二是由传统的实现商品价值,转变为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三是由传统的满足市场需求,转变为发掘需求、创造需要。

农产品流通的任务如下:

1.首要目标是稳定市场供应。就目前而言,农产品流通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一定要稳定市场供应,避免出现大幅度的价格波动,避免出现大幅度的“卖难”和“买难”。

一是要加强对种养殖生产的指导。从实践经验看,出现大面积、大幅度的卖难或买难,其关键环节在于生产环节,流通环节可能会加剧或者削弱其带来的影响,但不会成为根本性的影响因素。

二是增强农产品流通的源头调控能力。农产品具有保质期短的特点,在流通的中间环节调控难度很大,所以一定要加强源头调控能力。目前我国农产品源头的调控能力很差,比如真正在产区的冷库很少,导致农产品一旦大批量上市,在源头缺少调控能力。发达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在生产源头对农业合作社提供支持,但在中国容易出现农产品大规模上市后,源头很难缓解的情况。所以,要增强农产品流通的源头调控能力。

三是地方政府对调控市场负主要责任。过去一些地方出现买难、卖难问题后,地方政府马上要求商务部协调解决,国务院领导也经常批示商务部来组织协调。但本届政府明确指出,出现买难卖难现象,地方政府负主要责任。“米袋子”实行省长负责制,“菜篮子”实行市长负责制,地方政府要对当地老百姓负责。

2.重要任务是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费用。一是要完善多种形式的产销对接。产销对接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农超对接”发展到“农批对接”,最近还出现了“农社(区)对接”,这些都可以发展,是提高效率、降低费用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

二是加强农产品物流节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从海南直接运到北京距离比较远,中间一般要中转一下,比如到寿光或者到湖南的马王堆。因此,这些物流节点的基础设施,如周转冷库、加工设施等都需要加强。靠企业自身做固然很重要,但有时企业能力不够。所以,政府应当对农产品物流节点加强投入和支持,例如采取补贴等,也可以由政府出资建一些设施租给企业来用。当前,这种物流节点的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应当加强。

三是提升农产品批发市场功能。转变、升级传统的集贸市场式的经营方式,增强集配、储运、加工以及信息引导、金融支持等功能。

四是完善“营改增”等政策。以近期国务院推进的“营改增”为例,从主体看对服务业是利好的效益,但对运输业的影响存在问题。很多运输企业反映,由于一些费用无法抵扣,现在的过桥费、过路费票据不符合税务部门的要求,实行“营改增”后反而增加了税收支出。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政策也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3.努力方向是培育新型中介组织。中国农产品流通问题背后反映的是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究竟生产发展到什么规模才可以与大市场对接呢?从国际经验看,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是永恒的主题。在一些发达国家,比如阿根廷,当地的农场主有几万亩地,仍然无法和大市场对接,无法和大型连锁组织对接。再如德国,一个州的农产品全部卖给麦德龙超市,数量仍然相距很大。所以,对小生产大市场的矛盾问题,要有新的视角,不是农业组织规模搞大就能对接。从中国来看,正在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但是很多专业合作社都是只搞一个品种,品种受到了限制,而且由于受合作社管理体制影响,很多专业合作社都是区域性的,一个县的社或者一个乡的社,但其面对的超市商业是跨地区的甚至是跨国的。所以,无论是生产规模、品种,还是产品竞争力,都远远不能匹配大型超市的需求。

现在,国内很多农产品经销企业、专业批发商,由于跟农民缺乏经济利益的直接联系和制约,往往有时候对农民利益考虑不够。比如农产品价格下跌时,作为中介机构,非但不支持农民,反而压价收购,使农民雪上加霜。目前,相当一部分专业合作社不是农民自己的组织,专业经销商往往跟农民又没有直接的利益联系,考虑农民的利益不够。

国内的专业合作社一定要尽快做大、做专、做强,搞多品种,跳出行政区域限制,逐步扩大规模。更重要的是,农产品经销企业应该向国外的农业合作公司方向发展,把购销关系转变为服务关系。很多国家都有类似的机构,有些欧洲的农业服务机构有政府支持,也有一些国家完全是市场化,但两种模式的做法都是类似的。企业跟农民的关系不是简单的购销关系,而是服务的关系。不但跟农民签订长期的合作合同,而且给农民提供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有的农业服务公司还给农民提供融资和小额贷款等金融服务,并且给予全程技术指导,提供市场信息和产品质量安全服务。因此,农业合作公司实际上承担了政府的很多职能,而且由于利益关系,这种公司做得都很好。比如我们考察过一些农业服务公司,播种前向农民提供种子化肥,农民不用付钱或者付很少的定金,将来用产品来归还。所以,经销商对产品的质量、品种、规模非常慎重,如果卖不出去就要承担重大的损失。在巴西、阿根廷这些国家,农业服务公司派技术员到地里去跟着,检查农民的农药是否使用正确,用量是否合适,是否在上市前几天停止使用。因此,送样的产品一般都能有质量安全保证。

另外,国外这些农业服务公司的老板,认真研究市场的行情,把近些年国内农产品市场的变化需求反复研究,研究得非常深入,向农民提供的指导就比较有针对性。也有的服务公司对农民只提供各方面的支持,不负责销售,农民自己到市场上去卖。有些做得规模很大的农业服务公司,有几十万亩基地,除了跟超市建立稳定的供应关系之外,企业还自己搞一些小超市,或者和其他的小零售商建立合作关系,为他们配送农产品,其目的在于增加企业的谈判能力,防止大型超市压低进价。

农产品流通在中国永远是一个朝阳产业,因为人总是要吃菜,总是要吃肉,而且越吃越多,越吃越好,越吃越精。总之,中国要想解决农产品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靠生产合作社可以起一定的作用,但是不能彻底解决问题,最终还是要靠流通企业发挥龙头作用,依靠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来解决。

猜你喜欢

流通农产品农民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富“鳜”逼人!标鳜最高38元/斤,订单去到39元/斤,流通商疯狂抢订!这条鱼成“抢手货”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农产品争奇斗艳
The Japanese keiretsu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