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行业暴利揭秘
2013-09-12尚宗合
◎文/尚宗合
化妆品成十大暴利行业之首
据人民网报道,化妆品成十大最暴利行业之首,SK-II著名的神仙水在中国零售价格为560元,而其制造成本仅为人民币 6.5元。惊讶么?就算研发成本都加进去,每单支成本也不超过人民币10元。
资生堂 650元/50克的眼霜连包装成本也只有10元不到。而欧伯莱那些150元左右的低端眼霜成本仅在3元左右。女士们,现在不再认为你们往脸上涂抹的是什么高科技产品了吧?在这里,女士是第一受害大头!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按照行规,一款化妆品从工厂到零售终端,其价格至少被放大了10倍,远远高于服装行业1∶3的水平线。
“其实产品都是一样的。”“80后”张磊(化名)如今也算化妆品行业的半个“老人”了。最近,他们公司有些产品在线上做促销。“同一款产品终端专卖店售价200多元;拉手、美团、高朋等团购网站上卖40多元;而淘宝秒杀价仅20多元。”张磊说。
化妆品分析师冯建军透露:在化妆品行业里,成本和终端价格比基本上是1∶10的比例。“这也差不多是化妆品行业里的行规。”
最低拿货价1.5折
据多位业内人士介绍,在化妆品行业,经销商拿货的折扣,根据品牌的档次,各不相同。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从品牌知名度较高的高端产品,到走大流通批发渠道的低端杂牌产品,经销商拿货的折扣区间,大概分布在1.5折-3.6折不等。
总体而言,有形象代言人、品牌形象和服务团队的化妆品品牌,其拿货价基本分布在3.5折左右;一些品牌档次稍微逊色些的产品,其拿货价格分布在2.5折-3折之间;而一些毫无名气,甚至都没听说过的杂牌,拿货价格在1.5折-2折之间。
“我们这里所有单品的拿货价格1.5折。”广州市利星化妆品有限公司(下称“利星”)OEM部黄经理介绍,由于公司以化妆品代工为主,虽然也有自有品牌茉莉雅,但公司并没有花大力气做推广,只要有人来拿货,全部以单品1.5折的价格出货。“我们只管卖,其他的全部不管。”黄经理说。
黄经理的言下之意,1.5折的拿货价只是单纯的产品出货价格,产品安全、市场推广、退换货等,工厂一概不管。
拿货价3.5折左右的品牌,绝大部分都是比较正规的玩法,厂家与经销商之间有比较良性的市场互动;而拿货价在2.5折左右的一些品牌,相当于底价包销,厂家基本不会做营销推广;拿货价1.5折的杂牌,被称为“一脚踢”,厂家甚至连后续的安全问题都不会管。
十倍利润蛋糕如何瓜分
对主流品牌的经销商而言,100元的产品,35元和厂家结算,按照行业的普遍水平,代理商有30个点毛利。
“如果算投资收益率的话,代理商拿35元,赚了15元。”冯建军表示,从账面上算,拿货折扣越低,代理商的利润越高。
基本上,代理商给终端化妆品零售店的出货价为零售价的5折-7折。
冯建军认为,考虑到终端零售店里的促销、打折等因素,零售环节相对会有40个点左右的收益。
“终端零售店的毛利是化妆品产业链中最大的。”张磊透露,他们公司旗下的零售店毛利率在50%左右。
而抛开所有的营销费用,化妆品的生产成本基本保持在1折以内。在经过从工厂到代理商,从代理商到终端零售店两个环节后,一瓶化妆品就完成从1到10的价格转变。
不过,也有些正规化妆品企业利用“打擦边球”做文章。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利用噱头提高产品零售价格,从而提高产品的利润。
张磊的公司主要以玫瑰为原料做精油、化妆品等,产品定位中高端,以“进口”为营销噱头。他所在公司有长期合作的代工厂,所有产品并非全部来自进口。
比如保加利亚玫瑰,有可能是产品从保加利亚进口的,也有可能是该产品的原材料是一种叫保加利亚玫瑰的植物,产品从原料到生产,完全是国产货。
在这种情况下,产品从工厂到终端的价格比例往往远超1∶10。
网购低价背后的“美丽陷阱”
既可怜腰包钞票,又想拥有高档真货怎么办?不少消费者会选择网上代购。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08年~2012年,我国化妆品网购交易额占化妆品零售总额从4.6%增长到21.9%,预计到2015年,化妆品网购交易规模将超过1200亿元。
网购揽客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拼价格。而不良网店店主也会为低价找上无数的理由:批量代购、海外走私回来的水货、产品很快过期等等看似合乎情理的理由。消费者在网上选择化妆品是看到网店店主在网上贴出的化妆品图片、包装与专柜正品完全一样,而且价格便宜,便完全相信了。等商品寄到手里后才发现是假的。
业内人士称,网上产品图案与实物不符的情况比较多,但还有手法更为隐蔽的卖家。据透露,化妆品业内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分装,一种是原装。“原装”就是化妆品厂商直接生产,而“分装”言下之意就是灌装。化妆品业内专门有人从事 “分装”,在四处收集到的高档化妆品空瓶里,灌装一些劣质、低价的化妆品,通过网络再以稍低于原装的价格出售。这些“分装”者除了从网上收购化妆品空瓶外,还会通过其他更多的途径寻找化妆品空瓶。
很多没有购物经验的网友往往会买到“分装”的产品,其中一些劣质品用了无益反有害。因此,消费者不要轻信和贪图便宜购买那些已开封过的品牌产品,即使卖家的信誉度较高也不要冒险尝试。
消协有关人士表示,虚假宣传是引诱消费者上当受骗的“罪魁祸首”,一些不良电商抓住消费者“爱捡便宜”的心理,在销售过程中真假参半、以假乱真、旧瓶新装,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一定程度上也恶化了网络消费环境。消费者在遭遇“美丽陷阱”后又往往因“证据不足”陷入维权困境。
进口化妆品超暴利由谁买单?
与国内化妆品相比,国际化妆品的“暴利”更为突出。一位经常托朋友去国外购买化妆品的李女士告诉记者:“国际知名品牌‘兰蔻小黑瓶’普通装国内专柜售价是780元,而国外官网售价仅60美元左右,同样品牌的兰蔻睫毛膏,国内售价340元,而国外官网售价仅25美元。国内外差价之大由此可见。更令人瞠目结舌的还有,这些化妆品的成本价同样低至几元而已。”
多家门户网站曾披露50克装的兰蔻日霜进价仅2.5欧元(约19.3元)而国内售价高达700元即高达30倍的暴利内幕,这无疑对那些深信大牌的消费者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专家感叹:即便曝光了这些内幕,恐怕也很难改变化妆品暴利稳居暴利排行榜榜首的现实,也难以改变国人对国际品牌的盲目崇拜。因为对于国人来说,所用化妆品的品牌似乎已经成为了身份的象征。
从郑州海关了解到,我国对进口化妆品征收的税收包括进口关税、消费税和增值税,而消费税所占比重最大,约占价格的30%。所征收的对象也并不涵盖所有的进口化妆品,我国只针对“彩妆类化妆品”和“护肤类化妆品”征税,而大部分的护肤品是免税的。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选择化妆品不一定贵的才是最好的,要根据个人的肤质、习惯、年龄等,理性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同时网上选购化妆品更应该小心,不宜轻信网上广告,应尽量选择一些正规知名的大网站,如遭遇仿冒或劣质化妆品,应积极维权以保护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