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条件低下对女大学生心理的消极影响及对策研究
2013-08-15迟丽杰
迟丽杰
大连大学,辽宁 大连 116622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在校生数量迅速增加。笔者所在的工作单位是外语专业院系,女生数量几乎占学生总数的85%以上。工作中发现,经济条件低下对于女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和心理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导致她们形成一个具有特殊个性心理特征的群体。而且,现实生活中来自四面八方的困难,导致她们面临着较其他大学生更为复杂的环境,使她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很多隐患。因此,关心她们的心理健康,探索经济条件低下对女性大学生心理产生的消极影响问题,并有针对性地为她们提供指导和帮助,是一项紧迫而又具有重要意义的任务。
一、经济条件低下对女大学生心理的消极影响表现
经济条件低下是指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就学期间无力支付教育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较困难。而“经济条件低下”的标准,国家没有具体的界定,通常是由当地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经济状况,参照有关文件来界定。各高校一般会依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的文件精神,结合实际状况,制定本校经济条件低下学生的认定办法。学校会成立认定机构,坚持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遵循民主评议、学院评审、学校审定相结合的原则,确定合理标准,并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认定。
当多数女大学生尽情享受大学的美好时光时,一部分女大学生却常常会受到家庭经济困难等问题的困扰。笔者在多年的实际工作中发现,大部分女大学生心理是积极向上和健康的,但部分学生却因家庭经济的贫困导致其在学习、人际交往、情绪状态、求职择业等方面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严重影响了她们在校的学习与生活。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情绪及自我评价方面表现为自卑和敏感
一方面,其自卑心理来自于贫困给她们带来的难以解决和面对的困境。除了学习之外,这些女大学生在知识面、交往能力、形象气质等多方面存在不足,这样巨大的反差使得她们产生了较严重的自卑感。与男生相比,女生更注重打扮,注重外在形象,但一部分女大学生由于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对自己朴素甚至寒酸的外在形象不满,从而缺乏自信。另一方面,由于她们正处在成长发展阶段,还不能正确地面对和处理此种困境带来的种种尴尬状况,从而过于自尊、极为敏感又格外脆弱。在家庭条件优越的同学面前,她们会觉得自己也是有尊严的、和他人平等的,但是在进行自我评价时,却认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她们常常以己之短去比他人之长,进而否定自己。总之,多种因素导致她们自卑而且敏感。
(二)在情感和性格方面表现出抑郁和内疚特征
长时间的自卑、敏感,使她们的心理逐渐变得抑郁,认为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无人倾诉,害怕与人交往,因而也就很难得到别人的同情和理解。这样长期的自我封闭很容易导致她们精神上出现问题。但是自尊和求知欲又使她们不甘落后,她们拼命学习,希望自己有胜于别人的地方,从中寻找平衡感。她们一方面希望能够挣钱减轻父母的负担,同时又害怕在做勤工助学工作时被同学嘲笑。因此,对父母的挂念,对未来的不确定,对贫富分化等现象的不理解,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碰到的不公正待遇和不愉快的经历,常常考验着她们敏感的神经和脆弱的心理承受能力,致使其容易出现抑郁、烦躁、焦虑、伤感等情绪不稳定的状态。笔者所带的女学生中,就出现过偷盗别人财物的违纪行为。
(三)在人际关系方面表现出孤僻和自我封闭状态
面对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和宿舍同学的优越条件,家庭经济条件低下的女大学生往往会产生强烈的心理落差,感觉自己在家庭背景、经济条件、穿着打扮、形象气质等方面逊色很多。因此,她们不愿意与人交往,对自己的言行也极端压抑。但其实她们的内心是渴望得到友情的,只是由于多种因素形成的自卑心理导致她们自我封闭,内心极度的孤独和痛苦每时每刻都影响着她们的心理健康。所以,在人际交往中,她们常常表现出羞怯、孤僻、自我保护、难以沟通等特点。另外,由于女生在人际关系问题上较为敏感,且敌对性较强,因而面对不同生活习惯、性格、兴趣的群体时,在交往中容易发生矛盾和冲突。为了不被别人发现自己的贫困,为了掩盖自己的自卑,她们极力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很快使自己陷入孤独、自我封闭的境地。
(四)在择业、就业方面表现出焦虑、迷惘心理
目前,大学生为了保证高质量就业,在大学期间常通过各种途径,如考证、培训、升本、考研等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而这些均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作支撑。而经济条件低下的女大学生尽管刻苦努力学习,但却因为缺乏支付能力无法参加技能培训,致使她们在将来的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同时,就业市场中存在的不正之风、生活的自我封闭、人际交往的不顺利、理想与现实的反差等,都使她们产生受挫、自卑、焦虑、无奈等心理感受。这些不良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心理病变,使她们易采用极端方式解决问题,或是自我毁灭,或是在不良社会风气影响下误入歧途,甚至有的因此愤世嫉俗,对社会和周围人群产生报复情绪,做出伤害他人、破坏社会安定的行为。
二、解决经济条件低下对女大学生的消极影响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经济条件低下女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落脚点,在于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而加强经济条件低下女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为重中之重。
(二)加强经济条件低下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经济条件低下女大学生在学识、阅历、经验等方面还不成熟,在耐挫能力、抗干扰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相对较低。因此,学校应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体系,着重加强对她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一是应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和保健机构,做好心理咨询服务,提高心理咨询老师的水平,以多种形式为她们服务,帮助她们解决心理上出现的各种问题。二是学校要开设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她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抗挫折教育,帮助她们把贫困作为自己前进的动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加强经济条件低下女大学生的各种能力培养
高校在帮助经济条件低下学生的过程中,应特别注重对其中的女大学生的技能培训和能力开发。教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加强技能、技巧的培训。另外,学校还要开展勤工助学活动和各类实践活动,鼓励经济条件低下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结合专业学习进行社会兼职,通过各种渠道缓解家庭经济负担,锻炼他们的能力。
(四)加强勤工助学指导完善资助体系
经济条件低下的女大学生更需要来自全社会的关注和扶持,所以应增加社会各界的有偿资助。政府与学校及社会公共机构应在高校设立经济条件低下女大学生特别奖学金、助学金,提高奖学金的额度,设置减免政策,进一步完善奖、贷、助、补、减综合一体的资助体系。如设置各类奖学金、加大奖学金额度、加强勤工助学指导工作、拓宽勤工助学渠道、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等,使女大学生从劳动中获得报酬。这不仅会帮助她们找回自信,重新认识自我,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综合素质,而且还可以减轻她们的心理压力,使其个性得以健康发展。
(五)切实解决经济条件低下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尽管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但经济条件低下女大学生还是想脱离农村,留在城市找工作,认为这是改变自己命运的唯一途径。因此,政府应该在制定就业相关政策时,给予她们相应的倾斜。同时,高校就业指导老师和辅导员也应重视经济条件低下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推荐工作,引导她们以积极平和的心态应对挑战,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最终顺利走向工作岗位。
(六)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经济条件低下女大学生是女性中的特殊群体,要提高她们的心理素质就必须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并通过开展各种社会活动来改善先前的状况。良好的校园氛围对于她们保持健康的心理非常重要,因而高校管理者要注重营造尊重、理解、关怀的校园文化,让她们生活在温馨和友爱的寝室和班级里,生活在充满人文关怀的大学校园里。这对于提高她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经济条件低下对女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这是毋庸置疑的客观现实。但她们将来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因而作为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者,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积极寻找有针对性的对策,从而为她们的健康发展提供帮助。
[1]李美英.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初探[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4(2).
[2]庄军.关注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心理救助[J].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4).
[3]崔寅.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其调适[J].教育探索,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