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文化建设探析
2013-08-15张永强
张永强
(黎明职业大学 图书馆,福建 泉州 362000)
随着以信息革命为中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人们也身不由己地进入了信息时代,对于各种信息知识的需求不断提高,拥有各方面信息资源的图书馆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方面,为人们提高文化生活质量提供了重要保证.可当前有限的城市公共图书馆不能满足日益庞大的读者群体需求,特别是在社区这方面,由于在社区建设中存在发展缓慢、长期欠账、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的现象,甚至社区中根本就没有类似的图书资料室,最终使文化需求矛盾更加突出.而在相对应的高校图书馆却出现资源利用率不高的现象,社区图书室没办法得到当地政府更多的财力时,高校图书馆对社区开放可有效弥补公共图书馆留下的空白.
1 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的意义及优势
1.1 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的意义
一是服务社会.古语云活到老学到老,活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人们往往习惯通过网络或书籍认知世界,这给图书馆带来更大的责任.建设好社区文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由于存在各方面的原因,中国的社区图书室还不完善,而高校图书馆不仅有先进的软硬件及网络设备,还有丰富的馆藏资源及良好的学习环境氛围,使之成为民众学习最好的去处之一,高校图书馆需尽最大可能担负起服务社会的职责.高校图书馆利用其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满足民众对知识的渴求,建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远离三俗文化,最终形成全民学习的局面[1].
二是提高社区居民的知识水平.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今时代,人们只有建立终身学习的生存概念,才能使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不被落后,稳步前进.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向往着学校的学习环境,希望有更多的专业图书信息资料供他们查阅学习,但社区图书室藏书量一般不多,更不用说各专业类图书.因此,高校图书馆理应担负起为居民提供专业图书的责任.
三是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高校图书馆有着丰厚的资源及地方文献积累,包括图书文献、机器设备、专业人才等,条件好点的高校馆藏纸质图书都是几百万册,同时还有不少的电子图书,可由于服务范围局限在学校,大量的文献信息资源被闲置,利用率普遍不高,馆藏压力凸现,甚至没空间摆放,这个时候图书馆若能把这些图书流通起来,向社区居民开放,在方便居民继续学习的时候,可有效减轻馆藏压力.
1.2 高校图书馆向社区开放的优势
当今社会在随着人们竞争意识和时间观念加强的同时,快节奏的生活,高强度的工作,休闲已经成为重要的时代特征.工作之余人们需要的是高品位精神享受,而读书正好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是怡情自乐的良好途径.社区文化能把居民在文化层面上联系到一起,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因此,一个成熟的社区,图书资料室是必不可少的文化基础设施之一.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自身资源与社区文化的建设接轨,向社区的居民开放,促进社区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努力为创建学习型社区、和谐社区发挥作用,切实提升社区文化的品位.当前我国各级公共图书馆数量有限,时空分布不均,而且覆盖率极低.社区图书馆所藏图书种类不全数量少,技术设备落后,网点辐射范围小,人员素质偏低,管理服务水平不高,这都制约着其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高校图书馆所在高校跟当地居民有着很强的区域性认同感和荣誉感,向社区居民开放更具可操作性;同时各高校分布广,覆盖面大,更能贴近居民群众的生活,有利于方便居民群众利用其馆藏的资源.
2 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的管理模式及服务方式
2.1 强化高校图书馆人员的社区文化建设意识
高校图书馆要把社区的文化建设作为一项公益事业来抓,并努力打造一支具有服务社区文化建设意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深化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社区文化建设意识具体有:(1)增强开放意识.高校图书馆要深化为社区文化建设服务的思想,将服务社区文化建设的思想纳入工作职责,被动为主动,将开放理念贯穿到工作的各个环节中,真正让高校图书馆成为没有围墙的大学;(2)深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图书馆利用继续教育或专项培训等各种途径有计划有目的培养出适合社区文化建设需要的图书馆专业人才.当前迫切需要建立一支具有高素质、文化知识全面、专业知识扎实的图书馆队伍,为繁荣社区文化搭好舞台,促进社区文化和谐健康发展;(3)深化服务过程中的创新意识.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文化建设是前所未有的新事物,没有可供借鉴的成熟经验,必须深化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才能真正把社区文化建设好、发展好.
2.2 为居民群众提供文献信息服务和信息素质教育
向居民群众提供文献信息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的主要任务.图书馆可以不定期的开展一些活动,鼓励居民群众多阅览书籍刊报,推荐优秀的书籍,传授阅读及使用的技巧等.举办专题讲座,让居民群众了解各种电子资源,并教会他们使用方法,如下载、阅读;现各图书馆的电子图书、专业数据库等数量都不少,为避免占用纸质资源,提高电子文献利用率,可以利用电子资源容易检索、对读者无副本限制等特点,可以让居民群众在规定的有效期内下载回家阅览.信息检索方面图书馆积累了丰富知识和经验,可利用本馆资源针对社区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如为社区读者开设信息检索课程或者开展数据库检索专题课程.除此之外,居民群众没时间参加讲座时,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图书馆网站开设在线检索课堂,使用教学软件平台制作入门信息检索和各重要数据库检索指南讲座及使用过程中碰到的常见问题解答等,课件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加上开辟各数据库检索课件下载区,方便读者自学提高.
2.3 根据用户信息需求利用IM软件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
随着计算机及通信技术的日益发展,网络数据库的广泛应用,图书馆受人财物限制的馆际间互借和文献传递成为了常用服务方式.信息机构的角色转变使信息服务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如何针对读者的特殊需求及时为其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已成为信息服务的核心.图书馆的服务对象由原来单一的师生走向社会上不同的职业、年龄、需求,面对这些不同的社会群体,工作人员照样要把服务做好做精细化.图书馆可以利用计算机即时通信软件进行服务延伸或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方便与读者进行及时准确的沟通交流.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一些自己特有的服务或资源,高校图书馆也应挖掘自身优势拓宽服务的范围,如在传统文献借阅服务的基础上开展诸如信息咨询服务、情报跟踪服务、文献传递服务、信息检索调研服务、专家导读服务等[2].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服务是面向全校师生及社区所在居民群众的信息服务,在与读者的交流过程中要及时准确地了解读者需求及服务中存在的问题,而后针对这些问题不断加以完善,使各项服务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2.4 进行企业竞争情报服务,为社区务工人员提供信息服务
各级政府为鼓励公民自主创业出台了许多相关优惠政策,社区内也涌现出更多的公司企业,受条件影响很多刚起步的中小企业无法及时获取各方面的信息情报,直接影响到了企业生存和发展.高校图书馆可运用手中的资源优势面向公司企业开展定题服务、信息素质教育、情报信息推送等业务,由于企业竞争情报对业务要求较高,不仅可以促使工作人员对企业所在行业进行跟踪了解,增加学习锻炼的机会,也能改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待遇.
进城务工人员作为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主力军,游离在城市和农村的边缘,文化教育先天不足而后天又营养不良,白天辛苦忙碌一天后,晚上看电视闲聊和睡觉打发时间,碰上恶劣天气不用上班时,他们三三两两的在街头闲逛,或者在宿舍、工棚喝酒打牌,在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中倍感工作生活的单调,或多或少地产生困惑和迷茫,给社会稳定带来了新挑战.消解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边缘化的思维定势,让这些务工人员真正融入城市生活的理念和方式,应对务工人员提供文化补偿教育,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高校图书馆也需承担一份社会责任,为他们办理各种文献借还、计算机等上下机手续,提供学习文化知识、休闲看书阅报、多媒体浏览娱乐等场所,为建设和谐安定的社区创造条件.
3 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文化建设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需要争取各级领导的理解与支持.高校图书馆的本职工作和目标任务是为学校师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切忌把重点放在服务社区文化建设上而忽略了自身本职工作,只有在不削弱校内各业务服务、不影响本职工作的情况下开展服务社区文化建设,才算是成功的服务延伸.第二,服务校内师生和服务社区文化建设需区分开来,对服务社区文化建设的部分指定专人负责,制定必要的相关制度,如开通帐户所需的证件材料、借阅文献及信息资料的流程、开放时间、借阅期限及各收费标准等一些具体的规定,使工作人员和民众读者有章可循照章办事.第三,利用多平台积极推广图书馆的优质服务和各信息资源,包括在社区和企业里设立专用宣传栏制作展架等方式,内容可涵盖图书馆资源介绍、服务社区文化建设活动介绍、使用流程介绍、开展相关讲座或社会教育的计划等,把服务社区文化建设的信息传递给社区民众,争取更多的民众参与,取得更成功更理想的效果[3].第四,当前我国学校图书馆服务社区文化建设还是新生事物,受人才物限制无法进入周围所有社区,图书馆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少数社区作为示范基地开展试点工作,以点带面,控制社区民众读者借阅证的发放条件和范围,等积累一定经验后再大范围开展服务社区文化建设相关业务.
[1]潘辉.也谈高校图书馆为社区服务[J].科技文献信息管理,2011(2):36-41.
[2]付金华.论高校图书馆向社区开放服务的延伸[J].兰台世界,2011(3):79-80.
[3]罗南.高校图书馆资源为社区服务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