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温乡土情怀与文字

2013-08-15

绥化学院学报 2013年11期
关键词:亲家乡野呼兰河

曹 阳

王书怀曾说:“不亲近泥土,等于不孝顺爹娘。”而他的诗就如同民间歌谣一样:“小河流水哗啦啦,/河东河西住人家。/往年一听河水响,/两岸亲家忙喊话:/‘淹啦?’/‘满啦?’/——不是亲家太胆小呵,/山水下来真毁庄稼!//小河流水哗啦啦,/河东河西住人家。/如今一听河水响,/两岸亲家笑哈哈:/‘放啦?’/‘满啦?’……”(《小河流水哗啦啦》)诗的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乡野生活的气息,能使读者感受到民间乡土世界的自然真切,也能使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农民纯朴的感情。可以说,这位乡土诗人诗风虽然有着东北民间乡风的粗犷与豪放,但却不乏细腻之处。

王书怀的最大长处在于,他能将那份美丽真切的乡野生活,真实再现于读者的眼前。这充分显现出其作为乡土诗人的唯美文风一面。因为古今中外,凡有杰出成就的诗人,都不仅仅具有一张文学面孔,同样,乡村的生活世界也有其多面性。比如《呼兰河之歌》,我们既能读到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也能感受到诗人对呼兰河的留恋。在诗人唯美而细腻的文字中,其诗不仅上升到了一个唯美的高度,还将地域特色和时代精神融合在一起。

倘若王书怀没有与百姓如同手足般的情谊,没有亲身感受乡村生活的纯真气息,就没有“春种秋收都入诗,鸡啼蛙鸣有平仄”的华美篇章,也没有如溪水般清澈的诗歌,更没有那份难能可贵的心灵清静。

猜你喜欢

亲家乡野呼兰河
送你一个乡野
春天的乡野
毛泽东让亲家播撒光明
梦游呼兰河(组诗)
乡野闲时
两亲家之间的名誉权之争
去看亲家的路上
浅谈《呼兰河传》中萧红的“赤子之心”
概念整合视阈下文学翻译创造性叛逆解读——以萧红《呼兰河传》英译本为例
乡野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