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现代汉服的符号分析

2013-08-15

关键词:汉服服饰符号

(西南大学 新闻传媒学院,重庆400715)

一、研究缘起

2003年11月22日中午,郑州市民王乐天身着由薄绒深衣①和茧绸外衣组成的汉服出现在郑州街头。他宽袍大袖走街串巷,展示着在日常生活中已绝迹300多年的服装,引来极高的回头率。11月29日,新加坡《联合早报》以“汉服重现街头”为名对这一事件进行报道,并受到多家媒体的转载。此次事件被汉服爱好者们视为现代汉服运动的开端。2006年7月21日,我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将“56 个民族”页面中的汉族代表图片从肚兜更正为汉服,新华网也随之更改。这代表汉服第一次受到来自官方的认可[1]。

随后几年,“汉服热”逐渐升级。从官方而言,2007年两会期间,中国政协委员叶宏明曾提议立“汉服”为“国服”,中国人大代表刘明华也曾建议我国在授予博士、硕士、学士等学位时,穿着汉服式样的中国式学位服。从民间而言,汉服爱好者的队伍不断壮大。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成都、天津、杭州、郑州等地都出现了汉服活动,且参与人数不断增加,活动形式也从最初传统节日的汉服聚会,演变为更为正式和大型的成人礼、祭奠仪式等。海外留学生开始穿着汉服出席毕业典礼等正式场合,汉服婚礼也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汉服这一古老的民族服饰开始获得多数人的理解,并重新进入我们的生活之中。

服装作为一种非语言符号,除去保暖、蔽体等物理功能,还传递着更为丰富的信息,汉服也是如此[2]。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衣冠服饰被视为“治天下”之道,因此古代汉服中蕴藏着许多信息,如深衣袖圆领方,象征“规矩”;下襟与地面齐平,象征“权衡”。而其服色、服制,更是作为身份地位的象征受到严格规定。当然,如今受到人们喜爱的汉服,其意义系统早已发生变化[3]。那么,如今流行的汉服又是怎样的一种符号,人们如何解读这种符号的意义?它又为什么会受到那么多人的支持与追捧?本文通过对现代汉服服饰进行分析,试图对这些问题予以回答。

二、汉服与现代汉服

(一)汉服的定义

目前,“汉服”一词还没有明确的定义,“在所知的汉语文献中,它有几层含义:一是指中国历史上汉朝的服装;二是指华夏族、汉人或汉民族的‘民族服装’;三是指汉族的服装,但同时又认为,只有它才能够代表中国的‘华服’或中国人的‘民族服装’”[4]。而汉服爱好者将“汉服”定义为“汉民族的传统服饰,在时间范围上是从三皇五帝到明朝”②。汉服概念难以定义,与服饰本身所代表的意义混杂有关。我们认为,大多数情况下,汉服的定义随着人们对汉服符号的不同解读,在“汉民族传统服饰”和“中国人的民族服饰”之间游移。出于客观性的考虑,本文中的“汉服”未经说明,均指的是从三皇五帝到明朝这一历史阶段中,华夏族、汉人或汉民族的“民族服装”。

(二)现代汉服

根据汉服爱好者自行编写的《现代汉服体系》一文,“现代汉服”是“现在这个时代的汉族传统服饰”。我们综合各方观点,对这一定义进行了修正,本文中的“现代汉服”指的是在当下时代出现并流行、仿照汉族传统服饰形制的服装,它既符合传统汉服的基本形制及特点,又在颜色、花纹、搭配等方面具有现代性,是当代文化建构的产物。

三、现代汉服符号的意义分析

现代汉服诞生并发展于现代社会,历史大环境的巨大变化使其土壤与传统汉服大不相同。它虽然在形制上承续汉服传统,但从符号意义上,现代汉服早已与现代汉服大不相同。以下我们将从三个层面,对现代汉服中所潜藏的意义进行解读和分析。

(一)作为古典文化符号的现代汉服

现代汉服对传统汉服形制进行了忠诚地复制,从外形上即宣告了与传统汉民族服饰的密切联系。而我国汉服运动,基本上遵循着“着汉服,循古风”的模式,提倡身着现代汉服,进行投壶、放风筝、踏青、射箭、行酒令等传统活动,这也进一步促进了现代汉服与我国古典文化的勾连。再加上汉服运动者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旗号,现代汉服这种本不能全权代表中国古典、传统文化的服饰,逐步在人们心目中成为了古典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符号。

从清末开始,中国就一直在寻找一种能够使物质与灵魂得以协调的整全性社会发展方案。近现代的中国,大部分时间是以着西方的社会发展路径作为参照进行探索与前进,而当西方的现代性遭遇后现代性的挑战时,中国亦一样感受到了后现代的冲击。尽管这种冲击更为滞后和轻微,但在现代与后现代思想、现象并存和冲突的当今中国,人们自然而然地开始了新的寻找[5]。而这一次,不少人将目光转向了我国传统文化,近几年“国学”的大热即是明证。人们希望捡起从“五四”时期开始断裂的文化传统,从中寻找出新的方案与出路。在这一意义上,现代汉服作为古典文化的象征符码,其产生和流行包含着更为深刻的寓意:一是对现代性的反抗;二是对中国文化资源的再度发掘。

现代汉服形制共有两个谱系:一是上衣下裳(裤或裙);二是深衣(袍服)。其以交领右衽为主要特点,基本采用平面剪裁,无肩缝,无扣、系带,线条流畅柔美、宽松平直。从服饰理念上看,现代汉服不太强调人的身体与性别特征,它是非裸露的、包裹的、粗线条的,与传统汉服一样,强调端庄飘逸的审美意趣。这与现代流行服饰对人体性别与线条的强调、对身体美的凸显大不相同,甚至可以说完全相反;从生产流程上看,现代汉服一般定制或自行制作,小批量生产的特性,与现代流行服饰的工业化批量生产形成对比;从实际功能上看,现代汉服宽衣大袖,适宜缓慢休闲的生活节奏,与现代流行服饰的精干简练,适宜都市快生活的特征迥然相异。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现代汉服的设计理念、生产流程、实际功用均与现代生活不相适应,甚至有着“反现代”的倾向。而其本身的文化意蕴完全植根于我国传统文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人对于古典文化的重新审视和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再度发掘,也反映了人们对于精神依托的需求和中国文化发展方向的探寻。

(二)作为汉民族符号的现代汉服

前面说过,现代汉服与汉民族传统服饰、中国古典文化以及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热爱现代汉服,就自然地与热爱汉民族传统文化相联系。实际上,在部分汉服爱好者中存在着这样的观点:现代汉服应当作为汉民族的民族服装得以推广。他们提倡在正式场合、仪式中选择现代汉服作为礼服,而非源于西方的“西服”和源于满族的“旗袍”。此时,现代汉服作为一种民族服装的象征符码出现,代表了不一样的意义空间。

1.“寻根”的焦虑

现代汉服作为现代对汉民族服饰重新建构的代表,某种程度上包含了汉族民族身份认同的焦虑,也包含了对“中华民族”的民族身份认同的焦虑。一方面,由于经历长期的历史变迁,以及与各民族的相互融合,汉族虽然是中国人数最多的民族,却缺乏清晰的表征,其民族形象的鲜明性远不如其他少数民族;另一方面,身份认同的焦虑也来自与全球化、现代化对于本土的冲击,新的风俗、节日、价值理念,正逐渐威胁着民族风俗与民族传统。身份认同的双重焦虑,催生了一种寻根意识,谋求重塑本民族的民族身份[6]。

民族服装的款式、服色、装饰,与该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生存条件、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息息相关,往往凝聚着大量的该民族文化的象征符码,因此,民族服饰是民族区分最便利的方式,也成为民族形象最鲜明的象征。各民族之中,只有汉族没有统一的、具代表性的民族服饰,因此汉服的现代重建成为了重塑民族身份的首要选择。而从全球化冲击的角度而言,现代汉服以其复古华美的形制和汉文化表征,成为应对生活方式急剧变迁和大面积西化的一种对抗策略,也成为了继“中山装”、“旗袍”、“唐装”之后的又一种自我标出“中国人形象”的重要尝试。

2.“大汉族主义”的旗帜

汉服爱好者中,还存在着“汉族正统”、“汉服应作为国服”的观点,这也就是前文中提到的汉服颇具争议的第三种定义。持这种观点的汉服爱好者,强调汉族血统纯正、文化优秀,否认清代和元代的正统性,主张“排满贬蒙”、“独尊大汉”、“正本清源”。

在这样的语境之下,现代汉服的符码被解读为汉文化“纯粹性”的象征和“兴汉”的旗号,往往与象征满族的旗袍、马褂,以及新时期的唐装形成对比,甚至是对抗的形势。而在他人的眼中,则成为了一种危险的、带有民族主义倾向的符号。

(三)作为消费符号的现代汉服

现代汉服仿传统汉服形制,往往讲求宽袍大袖的飘逸之美。但论凉爽透气,它不及短袖背心;论保暖御寒,它不及毛衣羽绒;而过于宽松繁复的衣袖,也不利于日常生活中行动的便利。前面谈到,相较日常衣着,汉服的飘逸美则美矣,但难以与现代快节奏的都市生活相适应,它的实际功用是低于日常服装的。也就是说,人们对现代汉服的消费,更多地侧重于其审美和象征功能[7]。那么,从商品的角度看,现代汉服能为消费者带来怎样的审美满足和美好想象(尽管这种想象与满足很可能是一种幻象)?

1.精英文化的象征或想象

首先,现代汉服一般是定制或自己剪裁,置办一套汉服的价格并不便宜;在穿着上,现代汉服也更加讲究衣饰的规整端庄,比之日常衣着,在清洁度和平整度上有着更高的要求;现代汉服由于布料、色彩的原因,在服装清洗、熨烫等打理和保养上也需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都表明,能够以现代汉服为爱好的,必然是有一定闲钱、经济负担较轻、有一定时间和精力的群体。其次,一方面现代汉服形制古典、花纹精巧、配色和谐,作为一种繁复的服饰系统比日常衣着显得更为复杂精细,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暗示了穿着者讲究细节,品味高雅,注重生活品质等特点[8];另一方面,由于这种服饰与传统文化紧密相关,身着现代汉服的人,往往让人更容易联想到其对于传统、古典文化了解与热爱的可能性,暗示穿着者可能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渊博的知识或者高雅的兴趣爱好。

总之,现代汉服是一种有门槛的消费品。它“有钱有闲有文化品位”的要求,自然地排除了一部分群体而纳入了另一部分,从而使其具备了象征意义。这种象征,使现代汉服不再仅仅是一件美丽的衣裳,还暗示着精细的生活品质、高雅的文化品位,从而为穿着者带来关于文化、学识、才智、品位的想象。

2.特立独行的象征或想象

现代社会是工业化、大生产、批量复制的社会,服装的生产也是如此。在服装市场逐渐发展的我国,大批量的服装制造已十分成熟。而与这种同一性相对应,人们对于“独特”的服装象征的追求也在日益增长。有能力的消费者,在服装的选择上,或多或少地开始渴望摆脱同质化,寻找一种能够表现自我、凸显个性的服饰,而现代汉服正满足了这样的需要。

首先,形制上它就与日常的市场服饰截然不同。现代汉服所代表的古典美,与市场服装的现代、时尚具有迥然相异的审美倾向,这赋予了它天然的独创性。另一方面,现代汉服脱胎于传统汉民族服饰,具有“名正言顺”的出处,穿着者能够从热爱本民族、热爱传统文化的角度规避特立独行所带来的风险。

其次,现阶段的现代汉服往往是进行定制或由汉服爱好者自行制作,虽然目前已有部分商家进行汉服生产,但毕竟属于小批量、规模较小,这就意味着每一件汉服都包含着一定的限量性和独创性。这种“珍品”、“孤本”的特质,就像名牌商品的限量版,使得现代汉服显得更加珍贵,从而具有在大批量、工业化流程中生产出的市场服装所不具备的独特内涵。

现代汉服既能很好地满足对于“独特”的需要,又能规避“独特”带来的风险,自然就成为部分消费者凸显个性的较好选择,而其本身也就成为了“独特”的象征。

四、结语

现代汉服作为古老汉民族服饰的现代建构,其符号意义是多种多样、甚至有时是相互矛盾的(例如本文中它既作为古典的象征,对现代性进行争夺对抗;又作为独特、学识的符号,成为消费社会的一环),也许在不同的语境,它还蕴藏着其他的意义空间。但不管是作为哪一方面的符号代表,汉服(或者说现代汉服)都是一种非常美丽的中国服饰,一种文化多元性的可能。理清它所代表的意义,能够让我们更为清醒、深刻地意识到它的内涵,利于我们选择接受它的角度,从而使这种来自古老历史的流行服饰,不至于昙花一现。

注释:

①通俗地说,就是上衣和下裳相连在一起,用不同色彩的布料作为边缘(称为“衣缘”或者“纯”)的古代服饰。

②一盏风,墨斗斗飞整理,汉服爱好者自编《现代汉服体系》2.1 版.

[1]“汉服运动”[EB/OL].(2013-08-26)[2013-09-02].http://zh.wikipedia.org/wiki.

[2]Alison Lurie.解读服装[M].李长青,译.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

[3]舒湘鄂.现代服饰与大众文化学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4]周星.新唐装、汉服与汉服运动——二十一世纪初叶中国有关“民族服装”的新动态[J].开放时代,2008,(3):125-140.

[5]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6]陶东风,何磊.文化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7]西美尔,费勇,译.时尚的哲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8]周星,汉服之.“美”的建构实践与再生产[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2,(3):94-99.

猜你喜欢

汉服服饰符号
学符号,比多少
动物“闯”入服饰界
汉服新“江湖”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雪人的服饰
“+”“-”符号的由来
上台说汉服
变符号
图的有效符号边控制数
汉服有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