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路径研究
2013-08-15陈永利李臣娟
陈永利, 李臣娟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8)
一、背景和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职业教育要大力发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实现这一模式,就要求从事高职教育的教师不仅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应具备扎实的实践功底;既要掌握高职教育的基本教学规律,还应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教育部也明确指出:“要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这就为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理清了思路,指出了方向。而目前,我国对高职教师实践教学方面并没有明确的要求,对实践技能方面也没有做出具体的规定,高职教师普遍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实践教学能力不足,影响与制约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影响了整体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加快“双师型”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是提高高职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
二、国外职业教育关于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经验
国外关于职业教育中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研究已经有比较成熟的理论,这对于我国高职教师实践能力研究有重要借鉴意义。
许多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将职业实践经历和相关的资格认证纳入职业教师准入制度中。德国对高职教师资格规定比较严格,一是专业课教师必须同时具有大学学历和职业资格证书才能任教;二是实习指导教师(师傅)必须是正规职业学校毕业,且要有两年以上的实践经验,还要获得师范学校培训相关证书;澳大利亚规定,职教专业教师必须有3年以上从事本行业工作的经验;而美国则规定职业教师必须持有州下发的职业许可证或者通过国家职业资格证委员会的职业资格证考试;日本对职教师资要求是要具有技术专业和教育专业双学士学位,并且学科教育专业科目与将来的教职密切相关。
国外职业教育还特别注重师资实践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比较发达的德国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一是在综合类大学中设技术师范学院(系),专门培养职业学校教师,学习时间:4~5年,招生条件十分严格,既要完全中学毕业,又要经过“双元制”职业培训并且从业半年以上。二是在技术大学建立教育学院,学生必须经过两次国家资格考试合格后,才能获取职业教育师资的资格:学完规定课程,进行第一次国家考试;毕业后在对口企业实习一年半左右,再通过第二次国家考试。
澳大利亚为了丰富职业教师的专业实践经验,采取多种措施:一是由学校派师范生到企业进行专业实习,由企业工程技术专家进行专业指导;二是从企业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到学校给教师上课,强化教师的专业操作技能学习;三是要求在职教师积极参加各种技术培训和技术实践,明确规定职教教师在企业兼职每周不少于10个小时。在澳大利亚教师在企业培训实习的费用由企业承担,这大大提高了教师参加企业培训的积极性。
三、我国高职教师实践能力现状及存在问题
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很多高职院校都是从中专、技校升级而成的,因此高职师资队伍构成比较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一是由中专、技校教师经过培训学习等转变成高职教师;二是部分普通高校的学术型教师转聘到高职院校,三是普通高校毕业生直接进入高职院校,由于高职院校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成了主要的高职师资来源;四是兼职教师,学校聘请企事业高管和能工巧匠加入职教师资队伍,目前这部分所占比重较小。从我国高职师资队伍的构成类型可以看出我国高职教师普遍缺乏一线技术工作的经历,目前高职教师的教学理念仍以学术性教育为主,与高职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理念相偏离,因此我国高职教师实践能力总体不高,实践教学的能力有待提高。
除了师资队伍自身条件的制约,高职教师实践能力不高还存在以下原因:
(一)以实践教学为重的高职教学理念没有得到树立。目前传统的学术教学理念仍然在高职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这是导致高职教师实践技能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虽然国家颁布了一系列关于重视实践教学的文件,但只是在政策层面上,缺乏可操作性,对于高职教师的准入没有实践资格方面的规定,对高职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的考评也没有具体规定,因此,许多高职院校的指导思想仍偏重学术化。这主要体现在:高职教师的职称评审条件主要以学术成果为主,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水平没有体现;高职教师的考核,主要体现在教学和科研工作量,学校对教学质量的检查也以课堂教学为主。这就导致教师将主要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教学、科研和课程建设中,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教师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缺乏内在动力。
(二)对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训不够重视。高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高的客观原因是企业实践经验的不足。大部分新入职教师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当教师,他们缺乏企业的实践工作经验,而老教师需要学习最新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这些都需要加强实践能力的培训。而大多数高职院校不重视这方面的培训,对于实践经验少的教师和新教师没有及时提供国内外实践进修或深入企业一线实践学习的机会;而由于高职院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师数量增长跟不上学生扩招的速度,因此教师教学任务非常繁重,教师忙于课堂教学,没有时间和精力参加实践培训,这些都导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得不到进一步提高。
(三)职称评聘制度没有体现高职实践性特点。教师关心的与自身成长密切相关的教师系列职称评定并未对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做出明确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并没有将实践教学能力作为高职教师职称晋升的基本条件,衡量高职教师能否晋升的基本要求与普通高校一致,仍然是科研成果和发表论文的数量为主,这种导向无疑更加助长了教师重科研轻实践的思想,不利于高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
(四)企业在加强高职教师实践能力的过程中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企业是教师实践经验取得的主要场所,但由于国家并没有规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相关义务,因此企业缺乏接纳教师参加生产实践的积极性,这就导致高职院校对教师定期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的要求难以落到实处,教师得不到企业的真正支持,无法到企业生产第一线进行实际操作,这就使得许多高职专业教师缺乏机会或动力来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四、提高高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对策和途径
(一)完善高职教师准入制度
高职教师准入制度是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前提保证。在高职专业教师的接收上,要完善相关人事制度,制定并实施专业教师准入制度,注重学历,但更应注重实践能力。借鉴国外高职教育的相关经验,将实践教学能力作为高职教师入职的重要条件,要求新进专业教师一般应具有2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优先录用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教师。如接收应届大学毕业生,应规定新职教师,必须要到相关行业、企业的生产、管理第一线进行实践锻炼1年以上,经试讲合格后方可承担专业教学任务。
(二)改革教师职称评审制度,体现高职教师特点
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政策的保证和支持十分必要的。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定的政策方面,要针对高职师资的特点,适当减少对教师的科研能力的考评,加大对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要求,将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与高职教育的性质和工作任务有机结合。高职教师职称评定应该有独立的标准,与普通高校教师系列职称评定标准相区分,加入能反映高职教育特点的指标,将实践教学能力,包括企业实践经历、职业资格证书、参加或指导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情况、校企合作和实践类项目成果等列入评审指标,使评审工作向实践教学倾斜,充分体现高职特色,激励高职教师自觉重视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建立健全高职教师考评体系,充分发挥考评的导向作用,增强高职教师提升实践教学能力的内在动力
高职院校应将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作为技能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在个人收入、职称评定、进修培训等方面向实践教学能力强的教师倾斜,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真正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质量和能力。目前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考评体系并不完备,各高职院校应划分专业类别制订具体的测评方案,对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进行测评,测评结果可以作为判断其实践教学能力高低重要指标。考核的内容应与时俱进,体现相关行业的最新技术和管理要求,可以聘请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能工巧匠和技术专家来组成专家团对专业教师的考核。只有建立健全科学的高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考评体系,才能真正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也才能真正把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落到实处。
(四)借助校企合作平台,加强高职教师挂职锻炼
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制定适合我国国情、有利于推动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法规,将企业纳入高职教育发展体系。如可以借鉴德国的做法,在相关法律中明确规定先进的企业有为教育服务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要给企业以一定的权利如减免税等,从而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接纳教师参加生产实践的积极性。高职院校通过与优秀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探索双赢模式,一方面积极派教师定期挂职锻炼,让专业教师深入一线,熟悉生产过程、学习最新技术,培养和提高专业教师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和技术创新能力,全面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聘请企业的高管和能工巧匠到学校做兼职教授,充实高职师资队伍,共同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
[1]柴秋.对培养高职教师实践能力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8(12).
[2]陆宁宁.高职院校中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高途径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3]牟超美,迟志敏,郝元萍.高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现状分析及培养对策[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0(4).
[4]赵志霞.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路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2(21).
[5]范玉红.浅议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s1).
[6]楼蔚松.提高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的途径与方法[J].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10(2).
[7]王小静,匡红云.主要发达国家高职师资培养方式述评.职业教育研究[J].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