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师高专钢琴教学现状、成因及对策——以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2013-08-15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弹唱儿歌钢琴

聂 翔

(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音乐系,河北 石家庄 050228)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国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背景下,多所中专类幼儿师范顺利“升格”,跻身专科层次.钢琴课程,作为幼师生的必修课程,早在中专层次就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教学体系.但是随着学校的“升格”和社会对毕业生要求的不断提高,多年形成的钢琴教学体系与专科层次的目标和要求有了一定的差距,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的教育发展大环境,与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出现了脱节.所以,钢琴课程的改革迫在眉睫.

1 幼师高专钢琴教学现状

高专钢琴课程目标主要定位于培养学生钢琴技能、儿童歌曲伴奏技能等.以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钢琴教学沿用小琴房分组授课模式,将一个班60人平均分成两组,每组30人,由两位教师同时授课,每节课的教学任务都包含一首钢琴曲以及两三首儿歌弹唱曲目,课程中较注重学生钢琴技能的提高.为了提高钢琴技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往往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小组讨论法、小组合作法、练习法、讲练结合法等等,以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学会、学懂.对于教学评价,中专层次往往采用小测、期末考试等形式评价学生学习成果.

目前,采用以上数码集体授课、小组回课、教师辅导、学生课堂实践等课堂组织形式,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初步形成了数码钢琴集体课的教学模式,同时又将数码钢琴集体课进行了发展.结合演出、观摩、汇报等形式让学生参与.组织具体的教学活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革与完善,增加了学生对职业需求的感性认识[1].

2 幼师高专钢琴教学存在问题

(1)起点低

中专阶段的学生入学初就存在着客观弱势,即底子薄.以河北省为例,中专生源质量普遍不高,入学文化课成绩差,艺术底子差,许多学生连音乐课都没有上过,只有个别学生接触过钢琴或键盘乐器,这些因素决定了学生的低起点.

(2)目标高

钢琴弹奏与钢琴弹唱是一名幼儿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学生在校三年要掌握大量的钢琴曲目与儿歌弹唱.在如此高的目标面前,教师想方设法地帮助学生提高技能,三年的学习,很多学生对钢琴从一无所知到考取级别.这期间,教师和学生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也因为这样,能力的单一性凸显出来,教师在学生练会练熟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学生能表演能比赛,但是在教师的职业素养培养方面却有一定欠缺.

(3)与职业对接不够紧密

以往,石家庄幼师高专的伴奏课是以培养学生的技能技巧为主,目标定位于学生伴奏技能的提高.所学内容与实际幼儿园教学相脱节,且在幼儿园音乐活动课教学理念方面较为保守,导致学生所学与未来工作所用不能够顺利对接,学生不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各种教学技能技巧组织音乐教学活动.走上工作岗位后的职业适应期较长,工作实践能力较差.

3 新形势下幼师高专钢琴教学改革及对策

随着国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以及幼教事业的蓬勃发展,幼儿园各学科开始大融合,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不能只掌握钢琴这一门独立的学科,要看到钢琴与其他学科的融合点,发掘钢琴在幼儿园的潜在功用,培养既能弹又会唱能够综合运用音乐的人才.

以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升专”后,我们对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与思路进行了调整:

(1)完善课程目标

学校“升专”后,将目标定位与职业需求相结合,由专业技能培养向职业技能培养转变,培养的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一定的科研能力,构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与实训相结合的课程模式,为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创新人才不断探索.

(2)调整课程安排

实地调研多家幼儿园后发现,现在幼儿园需要的不是某一科专业技能特别突出,其他项较弱的“单一型”教师,而是需要各门各类都有涉猎的“多面手”教师.因此,我们调整了教学内容,将原中专时要求学生三年达到的849初期标准,调整为所有学生都能达到的599中期程度,同时注重在识谱、读谱、赏析、自学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在校期间学会的不仅是一首一首的曲子,而且是一个系统的学习方法.

学校“升专”后,根据学校实际学情,借鉴兄弟院校的课程设置,将“儿童歌曲弹唱”与“钢琴基础”课程分成两门独立的学科,分科开设.在五年大专层次的1至5学期开设“钢琴基础”,着重培养钢琴技能,为学习“儿童歌曲弹唱”课程打下良好基础;在6至9学期开设“儿童歌曲弹唱”课程,着重练习儿歌伴奏的方法,掌握弹唱的基本要领以及运用儿歌伴奏的基本知识组织音乐活动的能力.通过这种课时调整,学科细化,学生对这两门课程的学习更加系统化,弹唱技能掌握得更加扎实、牢固[2].

课程的调整使钢琴教学的时间增加.同时,学科细化后,学生的学习目的更加明确,教师的教学也更有针对性.

(3)转变授课模式

学校“升专”后,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师生比例的增大使得分组授课的模式已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钢琴教研组探索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进行示范讲解,及时对学生的练习进行指导,由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转变为学生找问题—师生共同研讨的形式.既节省了大量师资,又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直观化、可操作化.同时,学生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这种思考问题的好习惯对他们解决以后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有很大的帮助.

(4)教学方法多样化

学校“升专后”,为适应幼儿园的实际工作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在原有教学基础上运用了小组课和集体课结合法、情景模拟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长时间保持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有了一定提高.

小组和集体课结合法在集体授课时,学生可以进行课前展示,以齐奏、轮奏等形式,互相观摩,共同进步,对知识有全面的把握.在课前分组准备时,小组成员集思广益、互相帮助,共同协作完成伴奏及音乐活动任务.

采用模拟情景教学法,紧密结合幼儿园教学实际,将模拟的教学环境和教学任务融入平日的教学中,结合幼儿园音乐活动案例,运用教学课件,让学生模拟幼儿园教学实际组织课堂活动,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明确了键盘技能在幼儿园的应用,在课堂上真正实现理实一体化.

任务驱动法即学生带着任务实习.在幼儿园中搜集整理与本学科相关的音乐素材,以听课、笔记、反思的形式找出本专业所对应的工作内容.通过学生亲自实践,在“工作”中学习,真正实现工学结合.

合作学习教学法,利用学生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自主教学,从钢琴技能课中引出唱、弹、跳的多元结合.使同学们得到共同的提高,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5)评价方式多元化

钢琴课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能临阵磨枪,要注重平日的练习与积累,因而考试评价方式由单一的考试变为多样性的综合考评.具体形式转变为小组自主创编、自主讲解的方式,提高学生互相团结协作、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

具体操作如下:

①将每节课的回课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②阶段性进行艺术实践展示,可以是小组、个人、表演、竞赛等形式;

③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创编儿歌,搜集儿歌,组织音乐活动课等[3];

④学生定期参与校内外钢琴技能大赛、汇报演出、比赛考级等艺术实践,增强自信,全面展示自我风采.

4 结语

通过“升专”以来钢琴教学的一系列改革,我们已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数码钢琴集体课”、“小组合作”等授课形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与同伴一起研究、探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同时,学生可以初步运用儿童歌曲伴奏的知识,组织简单的幼儿园音乐活动,并进行音乐律动的设计.对于儿歌作品的学习,能从儿歌中发现亮点,并能主动思考在实际工作中该亮点可以带来的课堂效果.

我们还有一些待改进之处.例如,教材的使用.中专阶段的钢琴课以培养学生的技能技巧为主,采用的教材为幼儿师范学校教科书《钢(风)琴》,之后使用过全国中等艺术师范、中师音乐班专业教材《和声基础·简易伴奏》、《幼儿歌曲钢琴即兴伴奏》等多本教材,这些教材的内容大多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职业能力的提升[4].所以,在“升专”后,要在教材选择方面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也可结合学情,开发校本教材.另外钢琴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上还有待改进,应努力将“钢琴基础课”、“音乐理论课”、“即兴伴奏课”、“儿歌演唱”、“儿歌表演”、“奥尔夫音乐”等课程进行有机地融合,使钢琴课程与幼教实际工作进行对接.

[1]詹艺虹.对高师钢琴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DB/OL].(2001-12-30)[2013-5-10].http://epub.cnki.net/kns/brief/default_result.aspx.

[2]刘沛.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 [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5-12.

[3]王育华.对高师钢琴教学改革的新思考 [DB/OL].(2003-12-30)[2013-5-10].http://epub.cnki.net/kns/brief/default_result.aspx.

[4]金亚文.高中音乐新课程教学论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弹唱儿歌钢琴
古筝弹唱古诗词的音乐教学实践研究
江南的弹唱
南山赋
睡觉儿歌
纸钢琴
钢琴
儿歌绝唱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
对教师教材歌曲弹唱比赛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