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和现代的完美融合——谈《团圆》成功之道及给原创图画书的启示

2013-08-15马冬雪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团圆图画书爸爸

李 静, 马冬雪

(1.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基础教学部,河北 石家庄 050228;2.河北省省直机关 第三幼儿园,河北 石家庄 050011)

图画书是一种新型的儿童读物,目前已被全世界公认为是最适合儿童阅读的图书,图画书作为独特的艺术形式,综合了视觉和文字传达,“文和图都在说话,用不同方式说话,用不同方式来共同表现一个主题”[1].虽然目前我国图画书推广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图画书出版市场上原创图画书的力量还非常薄弱.据统计,现在图画书出版市场的90%为引进,只有10%为原创[2].如何从外国图画书中得到启示和借鉴,探索中国原创图画书的发展,从2008年起就进入了专家学者的研究视线.

“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是第一个国际级的华文儿童图画书奖.在2009年首届评选中,内地女作家余丽琼、画家朱成梁创作的图画书《团圆》荣获了“最佳儿童图书首奖”,但在最近两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的舞台上这一奖项却是空缺.2011年11月,《团圆》又获殊荣.《纽约时报书评》把英文版《团圆》列入了2011年度世界儿童图画书榜单.本文分析《团圆》的成功之道,以期为图画书本土化进程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1 作品彰显了浓郁的“中国风”味道

正如有评论文章提到的那样,本作品“像年画一样色彩浓郁、画面中充满中国传统文化细节”[3].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选材上来看,春节“大团圆”这一题材最具中国传统文化色彩

作品选取的是春节这一中国历史最悠久、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不仅是辞旧迎新的时刻,更是万家团圆的时刻.“大团圆”符合中国人的心理归属和精神慰藉,过年的情结融合了外在的传统习俗和内在的情感回归.作品选取了大量中国人非常熟悉的具有象征意义的风俗传统.比如封面上题目的推出就采用了中国传统的过年风俗——挂“挂千”.普通百姓常把吉祥语镌于红纸上,贴到门前,这种剪纸就称之为“挂千”.它与桃符相辉映,具有祈福、装点居所的功能.该作品中贴出的挂千 “团圆”俩字醒目扼要,直奔主题,准确把握作品的走向.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诸多熟悉的生活场景:热热闹闹地置办年货,高高兴兴地穿上新衣,贴春联贴福字,悬挂象征“吉庆有余”的鱼饰品挂件;南方吃汤圆,北方捏饺子,既有“招财进宝”的寓意,又利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一年的祈望.作品中那枚象征好运的硬币,是不是也唤醒了读者曾经的记忆?喧腾的舞龙队伍背后是不是有读者始终跟随的脚步?正在洋溢着浓浓亲情的各式各样的民俗活动令读者品味着幸福吉庆的年味.

(2)从美术角度来看,在色彩和构图上均从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入手

首先,用色上采用了红、黄暖色系为主.红色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象征着喜庆吉祥.纵观整部作品,几乎每页都有红色,处处透露着节日的喜庆.标题是红色的召唤幸福的“挂千”,日历镶嵌的是印上红边的红字,妈妈穿戴的是红毛衣、红夹子,孩子的身上是红上衣、红裤子、红鞋、红袜子,高高挂起的是大红灯笼,游子手里的红色拉杆箱,红黄相间的是舞龙队伍……环衬的使用也别出心裁,土黄色为背景,点缀红、白、棕三色的星星点点,读者只要略微细心观察,便会发现,环衬就是这三口之家的床单,这里面流淌的亲情与温暖不言而喻.与之形成反衬的是父亲的形象,父亲的色彩以墨绿和黑色为主调,蓝白相间的睡衣是其最亮丽的色彩,以此塑造了父亲厚重踏实的一家之主形象.

其次,跨页图匠心独运.在画面构图上,作者根据表达的需要采用了多种风格:卡通分格的设计,跨页图、大图和小图的穿插,封面图与封底图的呼应等.其中跨页图可谓最具匠心.在这里我们想重点谈一下跨页图的使用.全书正文共有33页,却仅仅使用了三个跨页图.正文第一页是个跨页图,“爸爸回家了”.长长的走廊既象征了父亲的长途跋涉,寓意父亲回家不易,也暗指躲在门后的孩子和父亲遥远的心理距离.画面背景: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孩子们结伴挑选心爱的玩具,成群结队的鸭子在水里畅游,夫妻二人边走边聊得火热,和卖年货的孤单老人背道而驰,彰显出过年回家团圆的深意.画面正中间的红色拉杆箱,既带来了游子的思念与爱恋,更承载了一家人的期待与喜悦.首页带给观众一个巨大的视觉冲击力,过年啦,有钱没钱都要回家过年.第二个跨页图是万家灯火、爸爸和孩子贴春联、妈妈去准备晚饭.虽然画面上只有这一家人,但是这普通一家人的生活在这一天代表了数亿中国人的生活,大跨页下这一家人仅占了一个右下角,不足画面的1/4,但是一家人团聚的甜蜜一点也不让人觉得渺小.家,这里就是此刻世界的全部.第三个跨页图是看舞龙的场景、小姑娘坐在父亲肩头看到的美景.火爆热烈的场景既渲染了过年的热情浓郁,更把作品推向了高潮,折射出了这一对父女甜蜜深厚的情感.

(3)温暖人心的细节,彰显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松居直在《我的图画书论》里面提到了“老练的、深知孩子们眼力的画家,常常在图画书中搞出各种各样的‘小花招’.他们时常不经意地画些有某种含义的东西”[4].这些“秘密记号”,实际上指的就是作者精心设计的各种画面细节,现在让我们审视一下隐藏在画面中的秘密吧.

封面上孩子和妈妈枕在爸爸的胳膊上甜蜜入睡,那种温暖具有一种穿透画面、深入人心的力量,既暗示了一家团圆之意,也暗合了中国传统意识里面男人是一家之主的文化传统.主书名页女主人背对观众对镜贴花黄,虽然我们看不到此刻她的表情,但是从小心翼翼的举止中透露出来的那份喜悦与激动.

还有悬挂在墙上的全家福相片.父亲刚回来时,全家福的照片并没有显示完整,这也表现出了父亲长期不在家,在女儿心中,家就是母女相依为命.父亲又一次要离开时,全家福的画面完整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这说明女儿又找回了父亲的形象.

另外,令读者不能忘记的那枚象征幸福、希望,预示好运的硬币.汤圆在南方也叫“团子”、“圆子”,老百姓多以糖为馅,取全家团圆、美满、甜蜜之意.中间放一枚硬币,还预示着谁吃到了谁就“财运亨通”.父母把这枚好运硬币留给女儿,显然是有很深的用意的.

郝广才说:“平滑的表面留不住水滴,单调的画面留不住记忆.”[5]优秀的图画书就是通过大量隐藏在画面信息中的细节,激发读者的想象,传递作品内在的信息,增加作品的表现力和张力,这一点也是图画书不同于插图书的地方.我们可以以公式的形式来解读图画书,但图画书不等于文加图,而是等于文乘画.隐藏在画面中的细节,往往会蕴藏比文字部分更丰富的内涵和情感体验.

2 作品做到了传统和现代的完美融合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大量务工人员从农村流向城市,“中国有超过1亿人在远离家乡的地方打工,只有在假日里才能和家人团聚,这就是他们的生活”[3].这样的生活就为现代社会催生了一个新的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一般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2012年8月底,教育部公布《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里面明确提到“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农村留守儿童共2 200.32万人”[6].

留守儿童的父母远走他乡,虽然在经济上使家庭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聚少离多,沟通不畅,造成儿童在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心和呵护,“亲情饥渴”以及亲子教育缺位现象是困扰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2010年10月发布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活动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只有32.9%的家长每天会和孩子联系一次,39.8%的家长每周会同孩子联系一次,21.1%的家长每个月才和孩子联系一次,有的甚至没有联系[7].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独特产物,目前留守儿童问题已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作品表面上看是个描绘家庭团聚的故事,实际上成年人读来也有淡淡的苦涩,这里面就包含了对留守儿童问题的思索.这也是图画书的魅力所在.图画书不仅仅是面向幼儿的,它也面对成年人,一本优秀的图画书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读者要求,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3 实现传统和现代有机衔接的是浓浓的童趣

松居直在《幸福的种子》中指出:“图画书对幼儿没有任何‘用途’,不是拿来学习东西的,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8]故事是以第一人称“我”来进行文字叙述的,仔细读图你会发现视觉呈现部分采用的也是儿童视角.首先是怯怯的,不敢相认.妈妈和远方归来的爸爸亲热地交谈着,而孩子躲在门后悄悄打量着远方的爸爸,爸爸满脸笑颜把孩子抱起来,换来的却是“我吓得大哭起来”,一哭一笑,真实再现了儿童心理,许久不见也许孩子对父亲的面容都不再熟悉.接下来,吃了午饭和爸爸去理发.孩子带着爸爸新买来的帽子,吃着爸爸送来的甜蜜棒棒糖,“镜子里的爸爸越来越像以前的爸爸了”,似曾相识,情感上增进了一层.和爸爸甜甜蜜蜜地包汤圆,这时,给读者呈现的是五角星、月亮形状、小鸭子、圆形的汤圆,在这里每个人都似乎找到自己童年的影子了!最后一家人在爸爸的臂弯中幸福入睡了.接下来“我”自豪地跟小朋友说“我跟爸爸去拜年”,以父亲而自豪,喂爸爸喝水,和爸爸去屋顶看风景,坐在爸爸肩上伸出双臂眺望美好的未来.我想此刻小孩子既有对眼前美景的赞美,更有对支撑自己的父亲的敬意,只有站在父亲肩上才能看得更远.故事的最后爸爸又启程开始新一年的忙碌,我和妈妈依依不舍地送别.

美国《出版人周刊》曾写出这样的评论:“这是一幅令人记忆深刻的图画,它记录了中国最为快乐的节日,并且见证了贯穿其中的感人亲情.”[3]之所以这样在于以孩子的情感讲述这个婉转的故事,读来真实可信.

4 《团圆》的完美呈现带给原创图画书的启示

首先,在外在呈现形式上,美术方面我们可以采用独具中国特色的绘画艺术,比如水墨画、年画、皮影、京剧脸谱、剪纸、泥塑、壁画等传统艺术形式.水墨的《小蝌蚪找妈妈》,泥塑的《泥将军》,剪纸的《进城》,水粉画《荷花镇的早市》等,多种多样的“中国元素”,既让中国人感受到了来自本民族文化艺术的魅力,又吸引世界的眼光关注独特的东方文化.在这里面我们应该特别提到熊亮等创作的富有民族风格的“绘本中国”、“情韵中国”、“野孩子”系列,这些作品就很好地运用了我国这些独特的艺术形式.

其次,故事的选材要有创新性.目前在美术表达上富有中国特色应该是原创图画书做得比较好的一方面,不足多数存在于故事内容上.最突出的表现是,很多图画书改编自民间故事、寓言、传说等,经典有余,贴近现实生活不足,孩子们读来缺乏新鲜感,距离自己的生活较远.比如,蔡皋女士根据聊斋故事改编的《荒原狐精》虽然在1993年就获得了“金苹果”奖,她改编创作的《桃花源记》也带来了很高的国际声誉,无论是在美术表达还是在故事内容上绝对中国特色,但是这些作品也有内容陈旧、远离幼儿生活、童趣不足的弊端.毛毛虫童书馆推出的《老虎外婆》《三借芭蕉扇》系列,入选“丰子恺图画书奖”的《进城》《一园青菜成了精》等均来自改编,作品可能也适合幼儿欣赏,但缺乏时代特色,内容远离幼儿生活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建构现代生活中的幼儿故事,让儿童产生亲近感是我们本土作家应该发掘的创作点.

另外一点带给原创图画书的启发是:作品应该遵循幼儿的审美规律,富有童真童趣是所有儿童文学作品应该追求的首要目标.儿童之所以亲近阅读主要看的是这个故事好不好玩,有没有趣儿,只有深入儿童心理和性格的作品才能获得儿童更深的认可,更多的热爱,比如《猜猜我有多爱你》《大卫,不可以》《好饿好饿的毛毛虫》等.

《团圆》两获殊荣,应该说可以代表原创图画书的最高水准.对于这部作品评委给出了这样的评论:“作品将民族传统文化、现代生活内涵、儿童心理情感恰切而有机地融为一体.”[9]这其实也应该是原创图画书遵循的创作规律.只有把民族化、现代生活、儿童情趣完美结合,用色彩、线条、造型和文本综合性呈现,才能树立原创图画书的本土风格,才能让中国原创图画书在世界图画书领域独树一帜.

[1]康长运,唐子煜.图画书本质特点研析 [J].大学出版,2002,(2):29-32.

[2]谈凤霞.突围与束缚:中国本土图画书的民族化道路——国际视野中熊亮等的绘本创作论 [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48-153.

[3]一本讲述中国人“团圆”的图画书:《纽约时报书评》把它列入年度榜单 [N].(2012-01-18)[2013-06-03].http//www.cnarts.net/cweb/news/read.asp?id=217425.

[4]松居直.我的图画书论 [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77.

[5]郝广才.好绘本,如何好 [M].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9:77.

[6]教育部.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EB/OL].(2012-08-30)[2013-06-03].http://www.gov.cn/gzdt/2012-08/30/content_2213875.htm.

[7]“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活动调查分析报告”发布 [EB/OL].(2010-10-06)[2013-06-03].http://www.gov.cn/jrzg/2010-10/06/content_1716046.htm.

[8]松居直.幸福的种子 [M].济南:明天出版社,2007:8.

[9]刘秀娟.原创儿童文学走出去:《团圆》迈出重要一步 [N].文艺报,2011-11-18(3).

猜你喜欢

团圆图画书爸爸
中秋节——八月十五庆团圆
神奇的图画书
低年级写话,不妨从图画书入手
团圆中秋
图画书里的格子象
我和爸爸
爸爸
花是一本图画书
爸爸冷不冷
可怜的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