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教学技术的高等职业教育实习指导与管理设计
2013-08-15李蓉,张翔
李 蓉,张 翔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商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5)
伴随着国家、社会、行业对高等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越来越壮大,高等教育也逐渐从精英式培养走向大众化教育,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的教学育人的变化,是需要从事高等职业教育工作的教育者予以重视的[1].其中就包括了,当学生规模扩大,教学环节质量控制问题,特别是在实习环节上,因为人员较多,地点分散,指导管理不到位引发的问题,尤其需要教育工作者找到新时代新背景下新的方法.
1 学生实习指导与管理的现状问题
1.1 学生实习收获参差不齐
根据对各个专业学生的调查统计,反映出不同专业之间,同专业在不同实习地点学生之间等等各类情况下,学生实习收获参差不齐,由此,在实习期间的进步也是差异较大,有些学生在实习中,能迅速适应环境,进入状态,在实习中充分锻炼,实习结束时往往能在岗位上独当一面,而与之相反的另一部分同学,在实习结束时,可能仍在担任最表层的缺乏专业技术含量的工作.
1.2 学生对实习满意度不高
实习除了能进一步促进学生在行业岗位环境里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外,还是检验在校学习成果的重要渠道,但不少学生在参加专业实习后,获得的感知却是学校所学在岗位的应用很少,或者所学在岗位的应用层次偏高,由此引发对安排实习的学校或接收实习的单位产生不满.
1.3 实习单位对学生的培养不到位
一般情况下,学校所选择的实习合作单位,都是具有人才储备需求,愿意担任人才培养行业责任的优秀企业,尤其是接纳较大规模实习生的单位,一定是具有一定经济、管理、文化实力的企业.但是,不得不承认,企业对学生的培养往往是一刀切,忽视专业学生个性特点或专业技能特长,尽管企业为了配合学校提出的培养要求,在实习期内,为学生安排轮岗实习,但收效甚微,实习结束时,学生实践学习仓促又缺乏系统性.
1.4 毕业实习未对就业起到推动作用
根据循序渐进的培养原则,大多数专业将实习划分为学中短期实习和毕业顶岗实习两大类,在人才济济,就业供需市场不平衡的背景下,毕业实习其实是学生向社会有序就业过渡的最佳途径.但事实上,许多的学生在实习结束后仍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处境,对部分采用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的学校,学生从毕业实习开始就成了“无业游民”,毕业实习未起到就业推动作用.
2 原因分析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分析主要原因有:
2.1 实习组织形式不一,各有利弊
在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中,实习组织方式常见的有三种:一是学校统一组织实习,有利于学校对学生实习进行统一的指导和管理,但因为受到人力和物力的条件限制,实习单位对学生培养只能笼统进行,缺乏对学生个性特点、发展专长的考虑;二是学生自主实习,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专长寻找实习单位和岗位,但此类方法下,学生实习地点分散,学校很难对各个学生进行实习的指导和监管;三是统一安排与自主实习结合,虽综合了前两者的优点,但实质上没有规避前两者的缺点,问题其实没有得到解决,相反在非同等条件下,对实习的考核更加复杂[2].
2.2 学生实习准备不足,预期过高
相比进入本科院校学习的学生,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实践操作方便更具优势.进入实习环节,这种优势本应彰显得更充分,但由于前期实习引导不够到位,学生尚未能从一年或两年的校园生活——学习模式中走出,就要开始走向工作岗位适应社会化生活——学习模式,部分学生甚至对实习活动预期过高,以至于无法摆正位置,明确实习目标,更不能客观地看待实习岗位工作上的社会现象或实际工作中操作与理论学习的差距,因而动手能力优势展现不全.
2.3 与合作单位沟通不够,标的不一致
尽管合作企业是愿意承担培养人才社会责任的企业,但毕竟不具备院校培养教育专业人才的专业性.由于学校在学生实习前与合作单位的沟通较多地局限在实习生选拔等方面,而在人才实习培养目标、方法、方式和过程等方面沟通较少,更不用说各个学生的个性特征与专业特长,企业方在实习过程中自然无法根据学校的标的进行培养,企业更多地从自身需要来引导学生,而忽略了学生职业成长生涯的引导.
2.4 学生实习指导跟踪不到位
受时间、人力、物力条件的限制,不少学校在对学生实习跟踪指导管理方面有明显的缺失,这一点在学生自主实习组织模式中更为凸显,甚至有学生在哪里实习,学校无法掌握的极端情况.事实上,学生走上实习工作岗位上后,由于课堂学习与实践操作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学生产生专业知识困惑时,没有办法及时获得专业老师的指导,实习的预期效果也受到一定影响.
3 空间教学技术下的实习指导与管理设计
信息化技术的革新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环节改革提供了新的平台.以职教新干线世界大学城为代表,运用Web2.0、Sns、Blog、Tag、Rss、Wiki等为核心,依据六度分隔理论、XML、Ajax等理论和技术设计并以网络交互远程教育为核心、综合了远程教学、网络办公、个性化数字图书馆等功能构架的一座大学社区网络平台,为专业人才培养,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提供了便利,借助教学空间亦能实现教学多环节的管理,为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提供了新契机[3].本文提出借助教学空间技术,依托网络空间教学平台,对专业实习进行指导和管理的方法,配合科学的前馈、事中、反馈管理思想[4],设计如下:
3.1 实习前控管理
3.1.1 人才培养的科学计划
将实习管理的前端延伸到人才培养方案之初,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参考行业管理人员的培养意见,并根据行业岗位工作需求,分解人才培养能力目标,能力目标在实习指标中需逐一通过项目加以体现落实.
3.1.2 实习方案的严密组织
以实习指导方案的制定为手段,设计学生实习岗位训练项目,保障无论哪一中实习组织形式下,实习活动的开展都是有明确标的,并且循序渐进,符合人才培养的原则,规范有序.
3.1.3 指导手册的周密设计
专业教研室根据“一般+个性”原则编写《专业实习指导手册》[5],手册设计包括多个实习实训项目报告、专业教师对基本实习点的知识提要,针对指导学生掌握专业实习基本技能,同时也设计适合学生选择的方向性提升技能训练项目,供学生选择完成.
3.1.4 空间教学端口的预设
为实习单位申请用户名,拥有大学城空间用户端口,另行申请以“某某专业实习指导”命名的学校用户端口,并在此端口设计“实习信息库”(提供动态的实习单位信息,方便学生提前了解实习单位情况)、“知识库”(实习所需的知识提要,方便学生在实习时查阅)、“实训库”(分解的实习项目,包含基础项目和提升项目)、“资源库”(支持学生岗位实习所需的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等二级栏目,专业教师将预先编制好的专业实习指导手册等资料上传到对应栏目.同时也设计专业管理部门、教师与企业、实习学生交流栏目.
3.2 实习中日常管理
3.2.1 与实习单位接洽合作事宜
学校与实习单位应提前接洽实习合作事宜,重点应沟通实习培养知识点和技能点,与实习单位统一人才培养的目标.在实践工作中,不少实习单位对实习指导给予充分重视,在企业内抽调优秀员工,对学生实现“一对一”的实习全过程指导.
3.2.2 借助网络平台的指导交流
空间教学技术摆脱了地域、时间的限制,即时学生实习单位比较分散,也能有效的实现专业指导交流活动.学生在实习中遇到技术问题,单位技术指导老师不能有效解决时,可以借助空间教学平台和专业老师进行交流.此外,平台上拥有的专业实训指导资源,也随时为学生学习调用,能高效实现对绝大多数学生的实习指导和监控管理.
3.2.3 常态化实习管理
在原有的实习教学环节,很少有学校能实现对实习常态化的管理,指导老师或管理人员只能对学生相对集中的实习单位进行1~2 次的巡视管理.借助空间教学网络平台,对学生的实习管理可以实现常态化,一如学生在校时的管理一样.规定学生定期在个人学习空间汇报实习工作,通过网络平台,专业教师和实习管理人员可以进行检查,通过平台,亦可以组织同专业的学生展开专业实习竞技活动,增进不同地域专业实习的技术交流.
3.3 实习评审后控管理
3.3.1 学生实习成效评审管理
有效的实习成效评审,可以帮助学生总结实习成绩,检查不足,提供完善的专业发展建议,但实习成效评审的量化管理,需要进行实习日常积累.空间教学技术平台在发挥日常监控,督促学生完成实习项目,通过交流增进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应用理解的同时,记录了学生实习的学习过程,能为实习结束后的评审提供完整资料.评审依据实习项目中基础技能项目报告、提升技能项目报告和实习单位指导老师的评价进行实习评审量化设计,对实习成效进行科学的评审管理.
3.3.2 实习单位评价管理
在原有的实习教学环节中,学校更多关注对学生的评审管理,缺乏科学的对实习单位的评价,但是对实习单位的合理评价有利于增强实习单位对人才培养的责任心,有利于实现实习基地的有效管理,借助空间教学平台的交流记录,学校可以有效评价实习单位对人才培养的关注度、有效度和专业度,并且在平台的同专业实习单位横向比较下,展现各个企业对人才培养的亮点,供同类实习单位学习交流,而在这其中收益的是专业实习学生,同时也是为行业发展的共同利益.
3.3.3 实习学校自评管理
除了对学生、实习单位进行评审评价外,学校也应重视实习结束后的自评管理,对实习中所发生的意外情况,或偏离实习计划的活动,进行反思分析,对还可以完善的实习环节进行修缮,逐步完善空间教学技术平台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实习指导与管理.
4 结语
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而已,重视实践教学环节质量的提升是一个动态的长久课题,笔者所提及的空间教学技术支持下的实习指导与管理在笔者所在学校已开始尝试,后期将展开更深入的研究,以期对高等职业教育实习环节质量管理更科学更有序.
[1]朱少雄.高校毕业生实习问题研究——关于实习新模式的探讨[J].高教论坛,2009,(4):85-88.
[2]李 妍.论提升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教育实习有效性的策略[J].职教论坛,2013,(11):30-32.
[3]沈良忠,李莹等.基于Moodle 的实习管理模式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14):145-146.
[4]王 慧.高校实习过程管理的内容及策略[J].渤海大学学报,2013,(2):148-149.
[5]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毕业实习指导手册[R].衡阳: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