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口旅游基本定位与发展探讨
2013-08-15李万立
李万立
(东营职业学院 经贸管理学院,山东 东营257091)
黄河口①正在逐渐成长为一个具有独特吸引力的新兴旅游目的地,但是对于黄河口旅游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注意强调了自然资源优势,却对黄河口所蕴含的文化象征意义和内涵缺乏应有的重视和研究,本文试从“文化是旅游本质”这一观点出发,对黄河口旅游发展的基本定位问题做初步探讨,以期对今后黄河口旅游发展的理论研究和目的地建设有所裨益。
一、对旅游本质的解析
随着旅游业在全球范围内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旅游的文化本质认识越来越深刻,尽管对于旅游文化定义众说纷纭,但是对于“文化是旅游的本质”这一命题国内外学者的认识是相当一致的。
格雷在他1970年出版的《国际旅行国际贸易》一书中,提出了休闲旅行(即旅游)的两种驱动力:一种是内在的“推动”因素(push factor)、一种是存在于异地的“拉动”因素(pull factor)[1]106-107。按照他的解释,“推动”因素是人类的一种内在的本质特征,它催发着人们离开熟悉的环境和事物而前往异域他乡去观赏令人激动的异域文化和事物的欲望②。
罗伯特·麦金托什在《旅游学:要素·实践·基本原理》一书中指出,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优势是吸引游客的根本保证[2]37-38。
纳什在《旅游作为人类学的一个主题》中指出:在人类社会中,旅游是普遍存在的一种人类活动,而旅游包含着不同文化、亚文化之间的接触[3]。
1980年107个国家通过的《马尼拉世界旅游宣言》则指出:“更深刻地了解国民性、把每个公民与其同胞联系在一起的凝聚力、文化和民族归属感,是促使每个人参加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的主要原因”。
国内研究中,早在1981年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就指出,旅游不仅是一种经济生活,而且也是一种文化生活;旅游业不仅是一种经济事业,而且也是一种文化事业。这是从文化的角度对旅游经济进行解说,或者说这是对旅游这一概念内涵与外延的更高层次的认识。
彭兆荣通过研究认为,跨文化旅游的大规模兴起其直接原因是文化的差异和对异质文化的好奇与了解欲望,文化是旅游地的灵魂。旅游是异质文化强大吸引力的产物,同时又是促进文化接触、演化的催化剂[4]。
王德刚从旅游经济与文化属性的关系角度探讨了这一问题,他认为,“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追求的是文化享受,文化和精神享受才是主要目的,旅游的主旨和内涵,主要是文化”[5]。
魏小安则从旅游者的需求角度分析了这一问题,他认为,从本质上说,旅游者在寻求文化、购买文化享受文化、消费文化、旅游经营者则是生产文化、经营文化、销售文化、文化品位越高,独特性越强,多样性越丰富就越有发展前景,在这里旅游文化的消费特性和经济性都得到了充分肯定[6]。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经济是旅游的表象,文化是旅游的本质。从旅游发展史看出,各个时期的旅游活动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及其不同的主题倾向,但在本质上具有一个共同之处,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追求的是文化享受③。
二、黄河口旅游资源再评价
黄河口拥有高度特异性的原生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虽然独特却并不唯一,而黄河入海口是唯一的,其所蕴含的地域文化形态更是独特唯一的,对此,余秋雨先生有精辟论述:“黄河口的文化旅游价值在于,这里是千古母亲河伟大的归结之处,很多伟大的地方去了之后会让人感到很激动,黄河入海口就是这样一个让人激动的地方。母亲河的概念,并不仅是指黄河千百年来‘灌溉’了两岸的百姓,更重要的是黄河从文化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一些基本的性格”[7]。但通过对研究成果分析和黄河口旅游发展实践的调查发现,目前无论理论界还是产业界均存在“一元论”问题,即普遍认识到了黄河口原生湿地生态优势,却对黄河口所蕴含文化优势未给予相应的重视和利用。
1.相关文献与研究。就黄河口旅游发展相关科研成果而言,通过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2002-2012)近十年中黄河口旅游发展相关研究的检索,共检索到有效论文23篇(较具代表性的如表1),其中对于黄河口旅游发展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资源保护与开发(18篇,占78%)、客源市场的分析与开拓(2篇,占8.7%)、地域文化研究(3篇,占13.3%)三个方向,其中近五年内(2007-2012年)发表的共17篇,占论文总数74%,说明黄河口旅游产业的发展,已经逐渐引起学术界的重点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黄河口旅游发展有力的理论支撑。不足之处是当前研究仍然停留在对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的层次,对地域文化(黄河口文化)研究较少,说明对黄河口旅游发展的深度研究不足。
2.高度特异性的黄河口湿地生态资源。黄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体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5.3万公顷,是我国暖温带保存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也是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重要的“中转站”、越冬地和栖息地。区内景色秀丽,气候宜人,有白天鹅、丹顶鹤等283种鸟类,被誉为珍禽的乐园;野生植物达393种,柽柳、天然芦苇荡成为一大独特的景观。整体上讲,旅游资源广布整个保护区,且分布比较集中,类型多种多样,旅游资源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与美誉度较高,具有一定垄断性,且彼此连接有序,已形成系列性的生态旅游产品。
3.巨大的文化号召力和凝聚力。黄河不仅仅是一条自然河流,更是一条象征中华民族的文化河流;“中华文化是一种大河文化,我们中华文化都有大河文明的性格,具体说来,就是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大河文明的性格。大河文明就是身在水边,聚族而居……而这种文明一定与大海文明的性格不一样,与游牧文明的性格也不一样……而对中华文明集体性格造就最重要的就是黄河”[7]。“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这些脍炙人口的诗篇已经传唱了几千年,它们所凝聚的是人们对这条母亲河奔流入海的一种情怀[8]。自古以来,长河入海、河海交汇曾经寄托了多少华夏儿女的憧憬与向往,黄河口是伟大母亲河这条巨龙奔腾入海的龙头之所在,它凝结了千百年来千千万万华夏儿女的爱国情结,虽然自然地理意义的黄河入海口随着黄河尾闾的摆动而不断变迁,但是黄河口所蕴含的“非物质”层面的象征意义和民族情节,在华夏儿女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的,而这种“非物质”层面的无形的象征正是黄河口文化的本质内涵和核心要素,是黄河文化汇聚与集大成之所在,其所蕴含的代表民族精神和气质的价值形态是任何资源都无法替代的。
4.黄河口资源优势的再审视。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黄河口旅游资源具有两大优势,一是自然资源优势——黄河口原生湿地生态优势,二是文化资源优势——黄河入海口深厚的文化底蕴。目前在产业发展与学术研究中,都认识到了黄河口湿地生态资源的优势,在规划和营销中都强调和应用到了这一优势,但对文化优势缺乏应有的认识和利用,基于“文化是旅游本质”的认识,有必要对黄河口旅游资源优势做一基本界定:
一是黄河口所拥有的原生湿地生态优势是独特的,但并不唯一,而黄河口所独具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与底蕴在黄河口旅游目的地建设中却是唯一并且不可替代的,这是黄河口旅游资源的真正内涵与本质之所在。
二是“生态”优势与“文化”优势在黄河口旅游发展过程中是相辅相成的,黄河口文化内涵是原生湿地生态资源深度发展的主题和灵魂,缺乏文化主题和内涵的湿地生态资源是没有竞争力和生命力的,原生湿地生态资源是充分挖掘和展现黄河口文化内涵、实现黄河口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载体,如果不充分开发和利用湿地生态资源,黄河口旅游发展就失去了必要的依托,二者统一于黄河口旅游目的地建设与发展的实践。
5.“文化牌”与“生态牌”博弈。所谓生态牌即上文提到的“一元论”观点,即普遍认识到了黄河口原生湿地生态优势,却对其所蕴含的文化优势未给予相应的重视和利用;而文化牌则认识到黄河口生态旅游资源的二元优势,即“二元论”观点,强调在对原生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基础上,深入挖掘黄河口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底蕴,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和质的突破。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如果不融入地域文化因素,只会停留于围绕资源作“白话文”的状态,所进行的也只是简单的旅游资源展示;在实践操作中不能从民族特色和文化传统的角度对产品深层次开发,使得产品仍然停留在初级观光产品的档次和水平;导致的结果则是黄河口所拥有的世界级的旅游资源对应着二流、三流的旅游产品,更成为不了精品。
二元论则强调对于当地的民族特色和文化传统的挖掘,在资源开发与产品设计过程中坚持文脉原则,以实现对于原生湿地生态资源的充分利用(实践中也只有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融入地域文化因素,才能够真正实现资源的科学和充分利用)。因此从长远计,加强对“黄河口”文化的系列研究,深入挖掘“黄河口”文化内涵,实现原生湿地生态资源充分合理利用,是黄河口生态旅游目的地发展为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必由之路和发展方向。
三、黄河口旅游发展基本定位与思路
黄河口旅游发展应定位于文化这一主题,即明确黄河口独特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底蕴是黄河口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主题与灵魂,而湿地生态资源则是黄河口旅游深度发展的载体和依托。因此今后应深度挖掘黄河口文化内涵,大胆创新,努力开发以“黄河口”为主题的产品和线路系列,实现发展模式由资源型向文化型的转变,促进黄河口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产品优势的转化。
1.基本定位:由资源型向文化型转变。黄河口旅游资源具有独特优势,但是主题定位不能仅仅囿于湿地生态资源,应跳出湿地生态资源的范畴来客观评价黄河口所具有的客观优势。通过前文分析,黄河口旅游发展应尽快明确以地域文化为主题的发展定位与思路,文化主题是一个成功旅游目的地成长必不可少的因素,并且明确的主题也是一个旅游目的地培育市场、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进而开发出主题鲜明、文化特色突出、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产品的基础。因此具有独特象征意义和文化底蕴的黄河口文化便成为黄河口旅游发展主题定位最佳的选择,所以现在黄河口旅游发展主题定位应尽快完成从资源向文化的转型。
2.发展思路:深入挖掘黄河口文化内涵。黄河口文化是黄河文化、齐鲁文化等多元文化在黄河入海口区域碰撞、汇聚、融合所形成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形态,是一种具有母亲河归结处象征性的文化,内容体现为有史以来生活在这一地域的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反映其思维水平的精神风貌、生产生活类型、社会结构模式、风俗习惯特征、文化心理心态的总和,其核心要素体现为其本身所蕴涵的华夏各族人民的凝聚力、向心力和自信心等价值形态[8]。因此应深入挖掘黄河口文化内涵,把握其产生、发展、形成的轨迹,分析其地域特征,探索文化优势多层次、多方式向产业化转化的途径。
3.发展方式:由资源优势向产品优势转变。传统观念谈到黄河口旅游就强调自然资源优势,但黄河口的原生湿地生态优势目前并未转化为产品优势,一流资源对应的仍是二流、三流的产品,这里就涉及一个如何转化的问题。因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黄河口旅游发展定位于黄河口文化的基础上,一方面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科学设计旅游线路、优化线路编排中时间与空间的搭配、灵活安排旅游活动高低潮项目、加快地标区或标志性景区的建设、培育标志性精品旅游产品,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旅游设施、丰富旅游产品类型、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扩大产业规模、打造黄河口旅游品牌、培育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旅游产品体系、建设国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而在整个产品开发过程中始终坚持对黄河口旅游资源所蕴含的文化底蕴的挖掘,突出旅游产品的主题与核心,这是黄河口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的必不可少的催化剂。
4.开发对策:大胆创新,开发黄河口文化系列旅游产品。深度挖掘黄河口地域文化内涵,大胆创意与创新,开发以“黄河口”为主题的文化产品系列。首先应尽快完善大汶流入海口这一主打产品,对策是精心设计诸如深圳东部华侨城的“天禅”、桂林阳朔“印象·刘三姐”、“云南印象”、“魅力湘西”等以“黄河口文化”为主题的大型旅游演艺产品[9],剧场或演艺地点选址就在黄河口生态旅游区(可以考虑在大汶流管理区西门)附近,这样游客在上午游完入海口后下午欣赏地域文化演出,不仅解决目前主打产品时间短板的问题,促进黄河口地域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经济资本的转化,更重要的是在原生态产品融入文化元素,使黄河口主打产品更完善,旅游者经历更完整,对黄河口的体验更深入。其次,应加强对石油工业旅游、孙子文化旅游、黄河口农业旅游等产品的开发力度,使其成为黄河入海口旅游主打产品的必要补充,形成完善的旅游目的地产品体系。
【注释】
①关于黄河口地域概念的界定因历史上黄河“善淤、善决、善徙”而导致其河口的变迁极为复杂,在研究中一般认为黄河口就是黄河三角洲的代称,但是黄河三角洲按其形成年代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黄河三角洲,出于具体研究的需要,同时因近代黄河三角洲90%以上地域在东营市行政辖区之内,本文在研究中主要以东营市行政区划范围来界定黄河口。
②在这里,格雷把“推动”因素(push factor)解释成漫游癖,而把“拉动”因素(pull factor)解释成恋物癖。
③自从人类有了旅游活动,便出现了旅游文化,而旅游经济则是在人类进入商品经济社会以后在19世纪中叶才出现的,所以说旅游文化是一个比旅游经济古老的多的概念,旅游文化的产生是先于近代大规模旅游经济活动产生而产生的。从产生之日起,旅游文化就渗透于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以不同的方式展现其特有的个性;同时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旅游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以继承和创新的两条根本路经不断丰富着自己所包含的具体内容。
[1]谢彦君.旅游体验研究:一种现象学的视角[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2]罗伯特·麦金托什.旅游学:要素·实践·基本原理[M].蒲红,等,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
[3]Nash D.Tourism as an Anthropological Subject[J].Current Anthropology,1981(5).
[4]彭兆荣.旅游人类学视野中的“旅游文化”[J].旅游学刊,2004(6).
[5]王德刚.试论旅游文化的概念和内涵[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4).
[6]魏小安.研究新的旅游发展观[N].中国旅游报,2004-06-14(3).
[7]余秋雨,山东之旅让人激动[N].大众日报:电子版,2006-09-08.
[8]李万立.黄河口文化内涵界定与解读[J].旅游世界·旅游发展研究,2012(4).
[9]李幼常.浅谈旅游演艺兴旺的原因[N].中国旅游报,2007-04-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