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013-08-15金钊
金 钊
(北京教育学院 教师教育人文学院,北京100120)
道路问题至关重要,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对此,毛泽东曾经深刻指出:“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不失败的。”[1]3在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先后开创和拓展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而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也随之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光明道路,满怀信心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党的十八大报告以《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为题,旗帜鲜明地宣告“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号召全党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从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指明了实现途径。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开辟
党的十八大报告高度评价: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这充分肯定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作为突破苏联模式、初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奠基者的历史性贡献。
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开辟,则是始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1982年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首次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概念,十四大、十五大继续沿用了这一表述。作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紧紧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思考,创立和发展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党在经济、政治、外交、教育、科技、文化、军事、祖国统一、党的建设等方面的一整套方针政策,成功地开辟了在改革开放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集中体现在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确立。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规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又将“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道,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写入了基本路线。党的十八大报告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进一步强调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必须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2]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开辟,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以来的13年间,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发生严重政治风波,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重大历史关头,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从容应对来自各方面的困难和风险,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如此,依据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党的自身状况的新的重大变化,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纪。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验的总结,集中体现了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持和发展。党的基本纲领,是党的十五大制定并明确的。十五大根据基本路线的要求,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题目,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十六大报告一个鲜明的亮点和特色,就是联系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系统地深刻地总结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共有十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些经验,联系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归结起来就是,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艰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结论,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水平进一步提高。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和纯洁性建设,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完善,是党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重大创新成果。党的十六大报告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结合起来,使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更加明晰。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总体布局进行了新的探索和思考。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和谐社会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一项重要内容确立下来,使总体布局发展为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按照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基本纲领,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作了全面部署,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正式确立。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八大在十七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的基础上,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式形成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也标志着党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框架越发清晰。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坚持不懈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党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开辟、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和发展,从实践层面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使我们国家快速发展起来,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来。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
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的界定,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概括,从总体上清晰地表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可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实践中要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依据出发;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坚持“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展开来说,是由一系列具体道路共同构成的道路体系。从目前党的文献来看,涉及的具体道路主要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主创新道路;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和平发展道路;等等。这些具体道路,进一步丰富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世界上没有所谓的“普世”的政治模式,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报告的概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点,主要是:第一,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其中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反映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规律和根本要求。第二,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主要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权利的重要政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主要包括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群众自治体系,是直接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第三,坚持“三个更加注重”: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重要部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保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坚持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3.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党的十七大报告分别提出了“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及“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三个概念,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整合为“四化”并举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强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并将这一思想写进十八大党章修正案。这是因为“四化”不是孤立的,而是在相互关联中发展的;“四化”的作用也不是单独发挥的,而是在融合、互动和协调中实现的。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一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二是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构筑优势互补、合理分工的城镇产业格局;三是推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从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达到: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4.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思想,强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十八大报告进而要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其基本点是:一是把科技创新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二是遵循“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三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基点;四是在目标指向方面,在2020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5.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道路。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基本点,即: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方针是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重点是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目标是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从而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指明了方向。
6.和平发展道路。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外交战略和对外关系上的集中体现。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和平发展道路,就是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更好地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就是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的同时,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改革创新来实现发展;就是坚持对外开放,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就是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长期维护和平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就是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做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将为国际关系的历史带来新的范例和素材,证明人类能够以理智与和平的方式处理好国家冲突这一千古难题。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理论、制度的有机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者是内在的统一,从实践、理论和制度不同维度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此,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如前所述,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依据出发,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整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八大报告再次重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其中,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拓和奠基之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集中起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个新概括。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主要涵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在实践上,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在理论上,就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在制度上,就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样统一的整体,不但集中反映了而且必将进一步增强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从而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这样统一的整体,构成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高举这面旗帜,我们的力量更加凝聚,方向更加明确、道路更加宽广。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实践中不断拓展
1.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贯穿始终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坚持和拓展的全过程。正是由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由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正是由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都贯穿和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精神品质,都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讲出新话,体现了坚持与发展、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仍然要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2.遵循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八项基本要求。八项基本要求包括: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八项基本要求是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取得的宝贵经验,我们要倍加珍惜、自觉运用,使其真正成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新的法宝。
3.不断总结提炼人民群众的实践探索和新鲜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的事业。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人民主人翁精神的充分发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然取得胜利的不竭动力。我们党在开辟、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进程中,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丰富的养料和智慧,善于概括人民群众的新鲜经验和生动创造。这也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根本源泉和深厚基础。对此,1992年,邓小平在审阅中共十四大报告送审稿的意见中就曾经指出:“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报告中讲我的功劳,一定要放在集体领导范围内,绝不是一个人的脑筋就可以钻出什么新东西来,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我的功劳是把这些新事物概括起来,加以提倡。”[3]30-31在与时俱进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中,需要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不断总结提炼人民群众的实践探索和新鲜经验,从而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
4.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优势展现得越充分、越鲜明,就越富有生命力和活力。
[1]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述专题摘编[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