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山区金银花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广东南雄市界址镇为例
2013-08-15黄泽颖
黄泽颖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100081)
金银花为忍冬科多年生植物,适应性强,耐旱、耐寒,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的功效,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1]。随着医药产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长寿和保健的愿望愈来愈强烈,对金银花等天然药材的需求量越来越多[2]。据统计,目前我国金银花市场商品量为干花3万t左右,干花社会需求量达6万t,供求矛盾突出[3]。此外,金银花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涉及保健食品、饮料、香料、日用品、化妆品等多个领域,市场前景十分广阔[4]。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特别是贫困山区创新产业扶贫新思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脱贫致富为中心,尝试种植金银花,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如重庆市秀山县现有金银花基地6 933 hm2,覆盖农户5.5万户以上。目前,有关金银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种植技术和医药等方面,而关于案例分析尤其是针对贫困山区金银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还不多见。广东省南雄市界址镇是典型的贫困山区,区域面积62.5 km2,辖8个行政村,有3 318个农户。界址镇一直以传统农业为主,作物价值较低,农民人均收入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金银花产业是该镇一项“产业富民兴镇”的惠民工程。选择界址镇的金银花产业作为研究案例,在2013年4月进行实地考察和访谈,通过收集和分析一手资料,对该镇发展金银花产业的可行性、现状、难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1 界址镇发展金银花产业的可行性
1.1 优越的自然条件适合金银花生长
1.1.1 气候条件 界址镇适宜的气候条件有利于金银花生长。该镇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冬短夏长,四季分明,光热并丰,全年无严寒酷暑,气候温暖,年平均气温20℃,年平均降水量1 539.1 mm,日照值数1 474.4 h,无霜期293 d。
1.1.2 地理环境 界址镇有利的地理环境,优质的土地资源,为金银花丰产丰收创造了条件。该镇地处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大部分地区属半丘陵地带,土地肥沃,而且空气质量、水质、土壤重金属含量均在中药材指标控制下,适合创建速成、丰产、优质、高效的金银花产业园区。
1.2 符合发展中药材的产业政策和调整产业结构的需要
1.2.1 国家中药材产业政策的推动 早在2002年,国家制定了《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要求各级政府对中药种植给予各项农业优惠支持,加强中药材栽培技术研究,实现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和产业化生产。广东省委、省政府也高度重视中药现代化工作,在全国率先作出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决定,出台了《关于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决定》等系列纲领性文件。2010年,南雄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中药材产业基地的发展规划。在产业政策的扶持下,界址镇以金银花为特色产业,打造中药材强镇,符合全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
1.2.2 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需要 界址镇工业基础薄弱,以传统农业为主,以种植朝天椒为主导产业。但是,单一的产业结构风险较大,农民增收渠道有限,界址镇迫切需要加快种植结构的调整步伐,在巩固朝天椒产业的基础上,寻找效益更好的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搞活镇域经济。2010年,界址镇多次组织镇、村两级干部外出山东、湖南、江西的“金银花之乡”考察学习,通过比较论证,发现金银花产业符合界址镇的客观实际。
1.3 金银花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1.3.1 金银花的经济效益高 界址镇农民以种植朝天椒谋生,年均纯收入约1 000元/667m2,而金银花种植投资小、效益好、见效快、回报高,在栽后第2年的5~6月开花,3 a后达到盛产期,一次栽种,可连续收益25~30 a。据估算,一般金银花的鲜花产量在400~500 kg/667m2,按5元/kg的市场均价计算,产值在8 000元/667m2以上,扣除人工抚育、肥料、苗木等成本,可实现纯收入6 000元/667m2。照此计算,年纯收入1 500元以下的每个贫困户种植667m2基本上可以实现脱贫。同时,界址镇农闲时节的富余劳动力充足,且山区面积大,闲田多,发展金银花产业可有效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务工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1.3.2 生态与旅游效益潜力巨大 金银花产业具有关联度高、拉动作用大等显著特点,也是一项极具生态和旅游效益的农业项目。金银花根深,枝叶茂盛,能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改良土壤,调节气候,被列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中的先锋树种,是一种适宜山区经济开发的理想经济作物[5]。同时,金银花花期从每年的4月持续到11月,花香美丽,极具观赏价值,是一种宝贵的旅游观光资源。
2 界址镇金银花产业的发展现状
基于界址镇发展金银花产业的可行性,从2010年开始,镇政府主导和培育金银花特色产业,纳入全镇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模式,成功引进“湘蕾”系列的金银花优良品种进行推广种植,坚持政府引导、政策扶持、技术指导、农民自愿及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推动金银花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经过3 a来的不断探索、学习、试种和基地示范,界址镇成为岭南地区金银花的发源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金银花产业的发展现状如下。
2.1 建立了千亩金银花种植示范基地
2010年,为推进金银花产业扶贫项目,界址镇采取与企业老板合作的方式,积极引入江门、广州客商在该镇百罗村集中连片建设74.66 hm2的金银花种植示范基地,是南雄市最大的金银花生产基地。百罗村千亩金银花种植基地是标准化栽培示范基地,规模大、投产早、效益好,以点带面,逐步推进金银花种植。该示范基地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采取分期建设模式,一期种植66.67 hm2以上的金银花,分别由企业、村集体、贫困户共同出资,各自承担部分资金和种苗,进行股份制合作。到了丰产期,贫困户和村委会按实际种植平均产鲜花苞收入的30%进行股权分红,每个贫困户的分红收入将超过3 000元,而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将超过30 000元,同时,企业、基地与贫困户互动互促,贫困户可以到种植基地劳动,领取报酬,不仅能增加收入,还能为农户提供育苗和技术服务。
2.2 金银花种植业已初具规模
从2010年开始,界址镇在东莞市南城区的帮扶下,把金银花产业列为产业扶贫的重点项目,积极引导和动员贫困村、贫困户种植金银花,帮扶农户购买金银花苗木和化肥。目前已完成帮扶贫困村、贫困户种植41.47 hm2金银花,其中,4个贫困村种植5.33 hm2、贫困户共种植36.13 hm2。结合扶贫“双到”工作,界址镇计划投资800万元种植400 hm2金银花,每年发展一定数量的种植面积,扩大金银花在全镇的覆盖面,2010年试种20 hm2金银花,2011年推广种植113.33 hm2金银花,2012年种植60 hm2金银花,2013年种植20 hm2金银花,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产量、产值不断提高,目前,全镇金银花种植产业初具规模,种植面积已经超过200 hm2,具备了向专业化、现代化发展的基础条件。
2.3 初步形成金银花种植的公益性服务体系
2.3.1 广泛宣传和示范推广 镇政府通过印发资料、标语、公开栏、座谈会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农户的信心,进一步向农户宣传金银花市场前景、经济效益以及在中药领域的广泛应用,引导农户积极种植金银花,两年来,共悬挂宣传横幅15条,免费发放宣传画册2 000套。除了基地示范之外,政府还组织村干部牵头规模化试种,示范带动其他农户种植。
2.3.2 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 很多农户是金银花种植新手,不可避免会遇到技术难题,针对这一现状,界址镇政府加强种植技术服务,在各村至少培养一名专业人才,负责金银花种植技术的指导,举办金银花种植技术培训班(共培训25 000人次以上),发放金银花种植技术资料,带领农户参观生产基地,通过基地技术员“现身说法”,手把手教会农户种植方法和技术,还多次邀请农业专家到田间地头考察、测验,为农户提高种植成活率和产量。
2.3.3 村委会帮农户统购种苗 镇政府组织村委会为农户统购金银花种苗,由村委会负责预收农户的购苗款,每株价格以市场实时价格为准,并由镇政府承担村支书和农户代表到外地购买金银花种苗的差旅费。
3 界址镇金银花产业的发展难题
3.1 种植规模小,多功能性尚未开发
目前,金银花的种植面积仅占界址镇总耕地面积的14.7%,仍是小规模生产,总体产量不高,离农业规模化的要求仍很远,不能满足现代制药业对金银花的大量需求。究其原因,广大农户对新生事物的了解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又受承担风险能力差、市场竟争意识不强、小富即安等思想的影响,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金银花的综合开发潜力巨大,不仅是中药瑰宝,还具有生态、旅游等多功能性。但是,界址镇对金银花的开发仅停留在种植方面,尚未对金银花进行深度开发,降低了金银花的利用价值。
3.2 缺乏品牌认证,产业链不完善
界址镇种植的金银花尚未注册商标,也未获得金银花源产地认证,导致信息甄别机制缺失,难以得到市场认可,收益难以保证。而且,界址镇金银花产业的育、产、销、加工的发展程度低,只停留在原料种植的初级阶段,一方面,缺乏育苗基地,育苗需要从外地购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户的种植成本;另一方面,界址镇仍采用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先生产再找市场,没有生产和购销企业主动来境内购买,没有稳定的销路,大都需要种植户自己跑市场外销。更重要的是,界址镇缺乏金银花精深加工企业,生产的金银花只是简单烘干,且没有包装,仍是单纯销售初级原料。
3.3 基础设施薄弱,服务体系不健全
金银花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对山区的种植条件和技术要求较高,特别是对灌排水量、施肥保湿等方面有严格的要求。但是,界址镇的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田灌排、中低产田改造、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水平低,限制了产量的提高。此外,界址镇的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仍不健全,金银花产业发展相配套的会计审计、资产评估、政策法律咨询等涉农中介服务组织尚未建立,无法全面适应产业化、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4 界址镇金银花产业的发展对策
4.1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走农业产业化道路
为提高金银花的成活率和产量,相关职能部门要多给予支持和配合,不断完善金银花产业的排灌、电力、中低产田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界址镇的金银花产业只局限在种植环节,附加值低,迫切需要实行产业化经营,逐渐使金银花产业向育、产、销、加工规模化格局发展。一方面,鼓励龙头企业投资建设优质种苗基地,为农户及时提供优质廉价的种苗;另一方面,积极引进有实力的中药材加工企业在本地设厂,并对加工和包装设备的购置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对金银花进行精深加工,提高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此外,积极与相关制药厂、中草药饮料企业合作,加快发展订单农业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推进农产品产销衔接、农超对接,稳定销售渠道,切实保障种植户的利益。
4.2 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实行规模化经营
为扩大金银花种植面积,实现规模化经营,有必要改变目前的分散小规模经营,鼓励发展适度规模的种植大户,走区域化经营和规模化生产之路。因此,首先需要进行土地承包权的确权登记,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有序流转,扩大栽植规模,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其次,创造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环境,采取奖励补助等多种办法,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发展金银花种植业。
4.3 大力培育优势品牌,建立完善服务体系
打造界址镇地域性金银花产品品牌,推进特色农业纵深发展,镇政府必须抓好品牌建设工作,深入实施商标富农工程,引导企业老板或经营能手树立品牌意识,主动为金银花注册商标,强化界址镇金银花的农产品地理标识,搞好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等标准认证工作,扩大品牌效应,提升国内外市场的形象和影响力。为加强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必要建立中草药材人才技术队伍,加大技术服务力度;引导成立金银花合作会或协会组织,统一指导金银花种植,搞好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培育中介服务组织在订单生产、药材收购、市场开拓和产品销售等方面的服务能力。
4.4 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促进产业建康发展
界址镇的金银花产业还在起步阶段,需要多方面的扶持才能壮大。因此,发挥金银花的多功能性需要政策、资金、技术等多方面的投入。一方面,申请上级政府的政策扶持,获得相应的支持和投入;另一方面,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体系,形成政府投资引导、企业投入为主、民间投资参与、吸收外商投资的多元化投资格局。此外,建立产学研的模式,支持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科研院所将千亩金银花产业扶贫开发基地打造成集金银花种植、种苗繁育和鲜花苞干制加工为一体的高新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充分发挥金银花的生态效益和旅游观光效益。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205-206.
[2]沈 华.金银花生产现状与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08,(4):18-19.
[3]江 雅,袁启东.池州市金银花产业发展定位与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2,(11):320-321.
[4]明少兰.金银花的种植前景[A].2011年全国医药学术论坛交流会暨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11,(30):104.
[5]胡普辉,杨雪红.中国金银花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J].陕西农业科学,2009,(5):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