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作用
2013-08-15拜秀萍
□拜秀萍
(山西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1 人文素养概念与内涵
“人文素养”概念中的“人文”一词,我们在这里理解为“人文科学”;“素养”一词则是指“能力要素”和“精神要素”的组合。由此,我们所说的“人文素养”,即人的“内在品质”。人文素养的灵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即“人文精神”。这里,我们把“人文精神”与“人文素养”等同使用。个体的人文素养的品质是个体发展的结果;社会的人文素养品质是衡量“社会文明”的尺度,也是“社会文明”的标志。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大学生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品质,将直接影响未来社会的文明程度,所以,对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是历史赋予的使命与责任。对当代的大学生而言,“人文素养”,通常是指贯穿在他们的思维与言行中的信仰、理想、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审美情趣等。人文素养指的就是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价值观和人生哲学。
2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现状
现阶段,在我国社会科技空前发达,咨询传播空前迅速,个人意识空前高涨的情况下。在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的同时,高职学生的精神生活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迷茫和空虚,人文素养现状堪忧。从我多年的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执教生涯体会来看,当代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缺失主要表现在:
2.1 历史文化断层
笔者承担了山西职业技术学院于2011年和2012年开设的传统文化选修课,内容分别是《传统文学概论》、《弟子规》等。在讲授过程中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概念不很清楚,对一些人文概念的了解大多数只停留在一知半解和粗浅的表象化阶段,有的甚至望文生义、凭空臆断。现在的大学生已经远离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思想熏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不到足够的继承和发扬。
2.2 人文意识缺乏
从我们的学校教育来看,在追求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授的同时,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日渐甚微。《诗经》、《大学》、《论语》等曾在中国盛行两千多年的经典名篇淡出了各类课堂,《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等儿童启蒙教材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网络游戏、韩剧、港台流行歌曲等,我们面临着下一代文化断层、文化遗产消失的状况。许多学生热衷于“圣诞”、“2.14情人节”等洋节日,却对我们的民族节日知之甚少;校园中不乏追星、慕富之人,却少有人知道先贤名人、科技英才;这一系列现象与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文化大国地位极不相称。杨叔子院士将过一句话:“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没有先进的科学、先进的技术,社会落后,一打就垮,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没有民族传统,没有人文文化,就会异化,不打自垮”。
2.3 拜金享乐主义蔓延
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时期,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融合加快,冲突矛盾也日益加剧,在这个大环境下,许多高职生身上已经很少能看到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尊老爱幼、谦虚礼让等一直为中华民族所自豪的品质。不少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扭曲,追求享乐,不愿付出,集体观念淡漠。还有些学生功利主义色彩较浓,在入党、交友等方面以利为先,甚至见利忘义。
2.4 适应能力缺乏
现在的高职学生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许多心理问题,诸如自信不足或盲目自大、焦虑、自制力差、好冲动、抗挫折能力低、人际交往障碍等等。从高职学生自身方面来看,存在着如知识面、学习习惯、认知水平等诸多的先天不足因素。升入高职后又在掌握一门技术能有口饭吃的功利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仅限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掌握,缺乏对社会历史、现实人生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认识和实践。走出校门后,由于独立生活能力差,又不能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加之缺乏应变能力和自控能力等,往往造成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社会不适应症。
3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养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于培养和提高人的思想、文化、审美情趣和道德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崇尚道德、重视智能、强调文化艺术修养、注重人文素质的培育等思想,对于培养今天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人文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3.1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传统思想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就是以宽厚之德包容万物,即厚德载物。战国时代,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等诸家学派,开创了我国文化史上百家争鸣的先河,为中华文化的继往开来做出了巨大贡献。文化方面的兼容互包,成就了思想的自由与开放,反过来又促进了文化的发展。所以,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主导思想。也正是这种包容精神,才使得我们的传统文化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这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延绵不断的重要原因。《易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的发展,激励着中华儿女在困境中崛起,在逆境中奋进,使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延续至今。以这种精神为主导,中华儿女奏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自强不息之歌。这种精神还体现为一种自立和自尊的人格特征,形成了中国人讲名分、重气节的民族精神。正如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所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三谓大丈夫”。这种美德代代相传,成为人们为国家、为民族奋争的精神力量,并推动着社会的发展。高职学生应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汲取传统文化中的文明因子,担当起建设文明、富强新中国的重任。
3.2 “和而不同”的传统思想,能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是孔子理想人格的一个重要标准。和与同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原则性和差异性。承认差异,有差异性的统一才是“和”。以儒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正是“和而不同”、海纳百川的文化心态的历史体现。“和而不同”的思想对于当代大学生有着重要的引导意义。想要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和他人进行人际交流的良好环境,“和”思想是必备的元素之一。高职学生若能真正领会并能在行为中运用“和”的思想,就能在交往中真诚、热情、尊重宽容他人、不执拗、不偏激,将适度的原则铭记于心,就能减少自身的鲁莽、草率、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情况的发生,从而能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而不同”的思想在强调“和”的同时,也同时强调了“不同”,也就是对个人的差异性的肯定。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在人际交往中不仅要顾及“和”,还要注重“不同”这一方面。高职学生所在的成年初期或说是青年后期正是由青年走向成人的一个重要时期,在此时期所积累的生活经验会直接影响到自我意识的发展,特别是“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有着更大的影响力。所以在人际交往上的顺利与否也会对是否能形成健全的自我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和而不同”的思想对于高职学生的人际交往有着极强的指导意义和学习价值,特别是相对于现在多为独生子女的高职学生来说,“和而不同”的思想从认知和情感方面都可以给他们以启发,让这些即将步入社会的青年学生更好地克服自身存在的在人际交往上的弱点,少一些执拗与偏执,多一些“宜人性”。在“和”中坚持“不同”,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的能力,从而更多地获得他人的认同,获得成功的经验。形成“中和”思想的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好自我同一性,不仅能使当代高职学生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甚至能提高这些学生们在进行和谐的人际交往上的自我效能感,并对此后乃至一生的发展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3.3 “利益和一”的传统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运行的社会环境基础还不够完善,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倾向,还没有形成一种正确且占绝对主体地位的社会价值标准,表现在高职学生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则为一定程度的价值混乱。当代高职学生应该形成怎样的价值观呢?这是摆在高等职业学校教育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作为高校人文课教师,我认为“义利合一”的传统价值观是最好的选择。义利统一,是构筑社会主义新型义利观的基础和根本内容,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所在。
当代高职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更应具备这种价值观。市场经济很容易使人们产生“一切向钱看”或拜金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的思想意识。如果缺乏必要的义利之辨,势必使整个社会走向道德无序的状态和堕落。“义利合一”的进步之处在于,它把个人利益纳入道义的范畴来思考,充分肯定个人利益的合理性。这种义利观其实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则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不义而富与贵,于我如浮云。”由此看出,“孔子主张经济与道德、义与利的统一。孟子则秉承了孔子的这一思想,在道义与功利的相互关系中,注重弘扬道义,强调其崇高性,指出仁人志士在关键时刻应当‘舍生而取义’,但他并没有否定人们对正当利的追求。”墨家扼要地指出:“义,利也。”认为义与利并不矛盾,二者可以相通。
鉴于目前高职学生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价值混乱的现状,我们不妨借助传统文化这一强大精神力量,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从中国儒家经典中寻找智慧,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1]陈蒲清.四书[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8.
[2]郑 涵.中国的和文化意识[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
[3]朱贻婷.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
[4]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