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艺术”中舞动着的管理哲学
2013-08-15宋瑞卿
□张 雨,宋瑞卿
(1.晋商银行研究院 山西太原030021;2.山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1 芭蕾舞剧与管理中的科学与艺术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看过芭蕾舞。正如所有的舞蹈艺术一样,艺术家通过变幻多姿的身体语言来达到与观众产生强烈共鸣的目的。时而悠扬动听,时而激昂高亢的音乐;时而如天国里体态轻盈的仙娥,时而如人世间婀娜多姿的美人;高山流水般的音乐,曼妙多姿的舞步,再加上潮水般的掌声,共同编织出了一幅流动着的美妙画卷,令身处于其间的观众如痴如醉。
一场美好的视觉盛宴,一次奇特的心灵体验。然而,这似乎压制不住内心那无拘无束的理性,人类何以创造出如此绚丽多姿的美,何以创造出如此伟大的艺术?是舞蹈艺术家孜孜不倦的追求,夜以继日的训练,还是其他?不可否认,这两点都具有很大的作用,但您是否也从中体会到了一丝科学的痕迹呢?
科学与艺术,在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思潮的大辩论中,被看成是水火不容的异类。然而,眼前这美妙的芭蕾舞又该如何解释呢?如果说芭蕾舞是纯正的艺术,那么舞蹈演员从最初训练到最终登台表演的过程则处处体现着科学的痕迹。试问如果没有科学的动作分解,普通人又怎么能够掌握如此复杂的舞蹈动作;如果没有科学的排练计划,原本生涩的剧本,又如何能被演绎的如此出神入化,犹如身在梦中一般?
与芭蕾舞一样,提起管理,人们最熟悉的恐怕便是管理的两面性,即管理既有科学性的一面,也有艺术性的一面。然而,何为管理的科学性?何为管理的艺术性?不仅普通人搞不明白,就连很多搞管理的人也未必说得清楚。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提出最终使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然而,科学是什么,艺术又是什么?科学的基本目的是从我们所生活的混沌世界中,探索事物间所隐藏的潜在规律,也就是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讲到管理的科学性,人们自然能够想到泰罗、吉尔布雷斯夫妇以及甘特等人,因为任何关于管理学的课本都认可了他们所做的贡献,也正是由于他们的努力才使管理真正走上了科学的神坛。
然而,仔细思考一下,你会发现他们不过是遵循了科学最基本的规律而已。那么管理的艺术又是什么?有很多管理学教科书把管理的艺术性归于管理中的一些不可预测的方面,事实真是如此吗?想想“德隆系”的崩塌,想想“科龙”、“铁本”等企业的命运,再想想中国企业的大败局,是事物发展内在规律的必然,还是正如周其仁教授所感叹的,时也,运也,命也。
从这个角度讲,如果说艺术所要达到的终极目的是要与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而不管是从视觉上还是从心灵上,那么失败本身又何尝不是一种艺术呢?由此,管理艺术性的一面又何必去在乎企业是成功还是失败呢?因此,管理不正是一部舞动着的“芭蕾舞剧”吗?
2 管理的两面性与中国情境下管理理论的构建
2.1 构建中国情境下管理理论所面临的困境
构建中国情境下的管理理论是著名华人管理学家徐淑英教授近年来在中国管理学界倡导的概念。所谓构建中国情境下的管理理论,即以中国特有的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和企业实践为背景,在科学界定问题的前提下,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得出经得起实证检验的结论,从而积少成多,最终构建中国情境下的管理理论。这个概念是针对当前国内管理学者的研究大多是西方管理理论在中国情境下的扩展和延伸而提出的,其目的是引导国内管理学界要重视本土企业实践,以本土管理实践的独特背景为基础提炼问题,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构建符合自己国情的管理理论,而不是一味地盲从西方管理理论。
一石激起千层浪。构建中国情境下管理理论在中国管理学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一大批的管理学者开始提倡管理研究要以中国本土实践为基础,如《管理学报》于2010年11期刊登了由38位学者联合发起的倡议书《出路与展望:直面中国管理实践》。这个倡议书表达了一批中国管理研究者的心声,同时它很好地契合了彼得·德鲁克对管理的认识,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然而,面对今日中国管理学界,谁又能明确地告诉大家管理的实践究竟是什么?是亲身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还是像德鲁克一样永远以一个观察者的身份站在企业的外部来观察企业经营这头大象?由此看出,称中国管理学界为乱象丛生,实不为过。
此外,从近些年发表在国内顶级管理期刊上的文章来看,我国管理学术界至少可分为两派,主流派和非主流派。主流派的代表倡导管理学研究者应以规范的实证研究方法来研究管理学;非主流派的代表则主张管理学研究不能过于强调方法,而忽视界定问题的重要性,他们尤其认为管理研究的问题应扎根于中国企业实践。无可厚非,这两种观点都有各自的重要性。因而,问题的根源可能并不在于学术界内各学术派别的争论,而在于中国管理学界缺乏搭建一座理论与实践沟通的桥梁。
与西方相类似,中国管理学界也可分为学术派、实战派和咨询派。然而,与西方社会这三个派别已经很好融为一体,相互吸收各自成果不同。中国管理学界的最大特色就是这三个派别各有各的地盘,三者泾渭分明,自古都是井水不犯河水,俨然成一种三足鼎立之势。以实战派为代表的企业经营者在企业经营好时,往往财大气粗,骄横而不可一世;当企业经营陷入巨大困境时才不得不向管理咨询专家伸出求救之手,死马当做活马医。悲哀的是,管理咨询专家也并不全是具有真才实学的,真正科班出身,经常往来于管理实践和学术界的人未必能占到多数,结果可想而知。本来企业得的是小病,经“专家”这么一折腾小病虽然好了,却把企业引向了更大的疾病,最后连老板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企业是如何死掉的。
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一是管理咨询专家自身功力不够,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无法从系统层面上看待企业问题,例如:一个餐饮企业本来经营得很好,虽然每日的客流量不是太多,但也足以在除去日常的经营费用外,还能获得些许盈余。某日,一位营销专家自诩,如果让我给你们做个策划,我保证你们这里的客流量增加一倍。老板一听,心花怒放,仿佛满地的雪花银像白送的一样。于是按照营销专家的建议,加大了企业在营销上的投入,果不其然,来店里吃饭的客人愈来愈多,服务员招呼都招呼不过来,客人点的菜也迟迟上不来,等了太久的客人开始抱怨餐厅服务太差。这个时候,餐厅老板开始大量招聘服务员、厨师以满足顾客需求的急剧增加,然而,这些来不及培训就上岗的服务员和厨师,最终成为了木桶中那最短的一块板。过了不多时日,来餐厅吃饭的客人越来越少,于是企业又大量裁员,经咨询专家们这么一折腾好好的企业最终垮了。二是企业界、咨询界与学术界三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各自自视甚高,老死不相往来。因此,从这个角度讲,构建中国情境下的管理理论可谓任重而道远。
2.2 管理的两面性与构建中国情境下的管理理论
构建中国情境下的管理理论仅仅依靠提出以实践为导向的口号还远远不够。我们更需要做的是在明确企业界、咨询界和学术界各自任务的基础上,搭建三者之间沟通的桥梁。而这项工作的起点应以管理的两面性为基础,回归管理的本质。因此,我们首先应该明白管理学中科学性的一面体现在哪里,艺术性的一面又体现在哪里?
关于科学,一般观点认为科学是为追求真理而存在的,它的使命在于创造知识而不是应用知识。因此,科学无法判定知识的好坏和研究方法的优劣。从这个角度讲,理论就是理论。如果非要以实践来评判,则没有抓住科学的本质(也许这和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理论指导实践的看法不太一样)。站在一个研究者的角度来讲,理论和实践唯一的交叉点便是来自理论产生的第一源泉,即提出一个好的问题。科学的界定问题,加之以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合理控制研究的过程,必然能够得出具有一定可预测性的结论。
然而,从整个过程来看,这又何止是管理学研究的过程,所有学科的研究过程不都是这样吗?明白了管理的科学性,那么管理艺术性又体现在哪里呢?正确地界定问题或许是管理艺术性的来源?通常认为,理论研究的问题来自于实践,是这样吗?问题难道不能从现有的理论中提出吗?仔细思考一番,问题或许应来自于实践中所不能解释的部分,依此逻辑,理论中所不能解释的部分也必然能够提出好的问题。因此,究竟是实践先于理论,还是理论先于实践,哲学界一直争论不休。事实也的确如此,究竟人们是先做了才形成观点,还是先有观点然后去做进而才形成最终观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认为正是由于实践者知识来源的不同。进而导致其哲学观的不同,最终在管理上所产生的效果也有很大的不同。由此,管理被披上了一层艺术的薄纱。目前,知识的来源大概有三种:一是来自于宗教信仰;二是来自于权威;三是来自于科学。这三种知识来源都有可能使实践者正确地界定问题,再加上符合逻辑的运作手法,取得令人惊羡的成果也自然不足为奇。每个企业经营者成长的环境不同,其知识的来源必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不管其知识来源于哪里,都必须与其运作手法相匹配,符合科学的规律,这样才能够取得一定的成效。这其中的机缘巧合不正体现了管理的艺术性吗?
与此同时,谁又能否认这个过程背后所隐藏的科学性的一面呢?从这个角度看,无论是企业界、咨询界还是学术界,每个人何尝又不是做着相同的事情呢?对企业界来说,一个企业家的出身又有什么重要呢?只要其所拥有的知识能够使其正确地界定企业经营问题的实质,思维的逻辑确保企业运作的科学,获得成效怎么就不会是必然呢,这不正是一个科学的过程吗?同理,学术界和咨询界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然而,最可怕的是企业界嘲笑学术界只懂理论不懂实践,学术界嘲笑企业老板没文化,咨询界屡屡推出包治企业百病的“灵丹妙药”,而不去潜心修炼自身内功。如此分崩离析的管理学界,又何时才能构建中国情境下的管理理论呢?
2.3 构建中国情境下管理理论:任重而道远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拂去尘世间的烦忧,翻开历史的扉页。我们发现,中国历史文化中从来都不缺少“管理”的影子,然而现代管理理论却兴起于西方,这不得不令我们发出深深的长叹。固然,这与西方近百年的工业发展息息相关。但深入反思我国的情况,谁又能说,至今我国没能建立起中国式的管理理论是因为我们没有发展工业呢?
面对如此多的疑问,很多人把这个问题归因于东西方巨大的文化差异、巨大的国情差异。是这样吗?不知道如今的我们是否还能够想起,那个言必称希腊、那个把自己的肋骨拆了当柴烧的顾准,其为追求真理而无畏牺牲的精神难道只是科学神坛上的一个摆设吗?作为管理学术界的一员,扪心自问,我们中有多少人在套用西方管理理论时,思考到了西方特有的政治文化背景,又有多少人去思考过这种特有文化的起源与演变过程,并且将其作为研究中最重要的变量之一而加以考虑?
现实是,不要说研究希腊文化,就连像马克思·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这类著作,很多人也未必看过,我们的很多学者所注重的只是方法、方法还是方法。当研究所得到结果不显著时,有些人想的不是去思考这背后的原因,而是选择去走捷径,自己编造数据。如果这种局面不改,我们又如何能够构建中国情境下的管理理论?同样,作为亲身参与实践的企业经营者和管理咨询人员,又有多少人真正恪守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念。可口可乐(山西)分公司被媒体爆料饮料中氯含量超标。事件发生后,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并没有看到企业经营者诚挚的道歉和产品的召回,相反市面上的可口可乐饮料却在大规模地搞促销。如果说布鲁诺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促进了科学的进步,那么把这些黑心的商人钉在十字架上,是否同样能够促进市场的进步和繁荣呢?这不得不让人想起这些黑心商人所信奉的箴言:“即使高加索的冰川,也不会冷却我心头逐利的火焰,即使像塞尔维特那样被烧死也绝不反悔。”
与此相对照,西方虽然没有孔子、没有儒家文化,但其很多企业经营者和管理咨询师却深谙“医生不可明知有害而为之”的信念。翻开西方企业的发展史,你会发现那些基业长青的企业,有哪个企业家办企业的目的只是为了赚钱;翻开中国企业的发展史,你同样会惊奇地发现,那些真正能称得上“百年老字号”的企业,也没有一个单纯地只是为了挣钱。
总之,我们认为不管是管理学术界、企业界还是咨询界,与西方相比我们并不缺少技巧和方法,我们所缺少的最重要的东西是职业操守。正如我们在《回归科学管理》一文中所提到的,我们真正缺少的是对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的双重信仰。我们崇拜权力、崇拜地位,甚至崇拜金钱和美色,众多的欲望已将我们拖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导致我们缺少对事实最起码的尊重,更不用妄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格局了。
[1]陈晓萍,徐淑英,樊景立.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齐善鸿,白长虹,陈春花.出路与展望:直面中国管理实践[J].管理学报,2010(11).
[3]韩 巍.珍惜学术表达的自由——对《出路与展望:直面中国管理实践》的响应与批评[J].管理学报,2011(3).
[4]王 立.中国本土管理论建立的前提条件探析[J].商业时代,2009(27).
[5]李维安.中国特色管理理论的有益探索——《道本管理:精神管理学说与操作模式》评价[J].南开管理评论,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