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重视社会管理改革的原因分析
2013-08-15仰义方
仰义方
(中共中央党校 党建部,北京100091)
邓小平社会管理改革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在吸收马克思主义社会管理思想素养的基础上,依据当代国际环境,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认为社会管理改革迫在眉睫。分析和总结邓小平重视社会管理改革的原因,对当今坚持和推进社会管理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管理思想是邓小平社会管理改革的思想资源
邓小平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在中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如他所说:“我是个马克思主义者。我一直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1]173马克思主义社会管理思想为邓小平社会管理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国家活动是由两个方面组成的,一方面是执行着各种“公共事务”的职能,另一方面执行着政府与人民大众的对立所产生出来的各种“特有的职能”,这里的“特有的职能”指的就是执行国家社会管理职能。在总结法国巴黎公社革命经验的时候,马克思恩格斯阐述了无产阶级社会管理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即:人民是社会管理的主体,理应由人民管理国家;从事社会管理的公务员理应是人民的“勤务员”。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管理必须维护“真正社会利益”出发,阐述了共产主义制度的社会管理目标,即:由全体社会成员构成的共同联合体充分“利用生产力”;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所有人需要;所有人能够共同享受社会福利;全体社会成员“得到全面发展”。为了达到社会的公平公正,共产主义社会必须实行按劳分配原则。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是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指出:全体社会成员在共产主义的社会管理活动中物质生活富足充裕,智力和体力得到自由发展与运用,人们得到全面的发展。
十月革命赢得胜利之后,如何有效地开展社会管理,成了无产阶级执政党面临的最严峻的课题。列宁认识到要想尽快恢复战争创伤,就“应该考虑到,要有成效地进行管理,……还必须善于实际地进行组织工作。”[2]477列宁还根据苏维埃国家建设和管理的相关经验,阐明了正确认识和处理直接管理和间接管理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认为这对关系是社会主义“发展链条”中必须对待和处理的一个重要问题。社会管理需要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只有成千上万的群众亲自参加国家建设、新经济生活建设的时候,社会主义才能建成,正如列宁所说:“我们的目的是要吸收全体贫民实际参加管理”[2]504。社会管理活动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为此,必须同各种不良倾向进行坚决斗争,同时,必须处理好党、国家政权与工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共产党不可以代替国家机关干涉各种具体事务,否则就会出现党政职能不分、以党代政的现象。党的任务是实行“总的领导”,即政治领导,而非对琐碎行政事务的干涉。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社会管理问题,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理论,根据中国实际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社会管理活动。建国前,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就预见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提出党的任务也由革命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要集中精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3]1427,把建设和管理城市放到党的工作的重要位置,实现农业国向工业国的目标转变,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实现社会管理的基本目标,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必须处理好社会建设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管理应遵循“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原则,这样社会管理的“乱子出得比较少”。若处理不好,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就会对社会主义不利,对无产阶级专政不利。改善群众生活,是毛泽东毕生的追求,并把民生问题作为社会管理的重大问题来抓,毛泽东在《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一文中就指出:“失业问题即吃饭问题”[3]1511,中国百姓生活困苦是国民党反动派和帝国主义反动阶级“残酷无情的压迫和剥削的结果”[3]1511。在毛泽东看来,劳动者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利是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的优越性,“实际上,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最大的权利,最根本的权利。”[4]129
被称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曾经留学法国和俄国,早年在法国的时候就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加入了共产党组织,后来又留学俄国,学习了列宁主义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管理的思想成为改革开放后邓小平进行中国社会管理改革的重要理论来源。作为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成员,邓小平参予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探索,也为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深思社会管理问题并力挺社会管理改革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二、对传统社会管理弊端反思是邓小平社会管理改革的逻辑起点
邓小平充分考虑中国具体国情,把马克思主义社会管理思想与中国的现实紧密联系起来,正如他所说:“我们有理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所以我们才能取得胜利。”[1]173邓小平社会管理改革是在总结过去中国社会管理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进行的,对传统的社会管理弊端深刻反思是邓小平社会管理改革的逻辑起点。
社会管理权高度集中统一是我国传统社会管理的主要弊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集中统一的社会管理体制暴露出许多不适宜社会发展的弊端,社会管理效率低下,严重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首先,在党政关系上,以党代政,党政职能不分。在指令性计划经济条件下,“不适当地、不加分析地把一切权力集中于党委”[5]329,本应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政府就失去了应有的管理权,造成政府职能相对削弱。因此,邓小平指出:“改革的内容,首先是党政要分开,解决党如何善于领导的问题。这是关键,要放在第一位。”[1]177其次,在中央与地方关系上,中央权力过于集中,地方和基层失去了应有的管理自主权。改革开放之前,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基本上处在政治经济一体化的构架之下。为了加强集中统一领导,党的历史上曾多次反对分散主义,反对闹独立性,而对必要的分权、地方与基层的社会管理自主权则重视不够,造成了领导机关和党的领导干部中官僚主义的滋生与蔓延。邓小平认识到,市场经济发展必然要求社会管理体制应形成多元化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并存的新格局,指出应该有计划地大胆地下放权力,在经济管理体制方面,就应在“在经济计划和财政、外贸等方面给予更多的自主权”[5]146。再次,在政府与企业、政府与事业以及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上,企业、事业和社会单位的权力集中到党政机关与中央部门。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企业、事业和社会单位成了党政机关的附属物,导致领导者和领导机关“高高在上,滥用权力,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好摆门面,好说空话,思想僵化,墨守陈规,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办事拖拉,不讲效率,不负责任,不守信用,公文旅行,互相推诿,以至官气十足,动辄训人,打击报复,压制民主,欺上瞒下,专横跋扈,徇私行贿,贪赃枉法,等等。”[5]327
社会管理运行机制不健全是传统社会管理的又一弊端,严重制约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
一是缺乏社会管理责任制。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是依靠行政指令完成社会任务,社会活力得不到充分发挥。缺乏严格的行政法规和个人负责制,缺少对每个机关和每个人的职责权限的严格明确规定,造成了部门的责任相互推诿,权利相互争夺。因此,邓小平要求在社会管理制度的设计上,必须“特别注意加强责任制”[5]150,“要建立岗位责任制,要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6]233。
二是社会监督体系不健全。邓小平总结党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指出这些错误的发生与我国法制不健全和社会监督制度缺失有关。因此,邓小平非常重视制度建设,认为制度在规范社会行为、完善社会监督方面具有根本性、长期性、稳定性和全局性。
三是缺少科学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社会管理运行机制不健全在组织方面表现为:“干部缺少正常的录用、奖惩、退休、退职、淘汰办法,反正工作好坏都是铁饭碗,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5]328邓小平要求发挥人民群众监督作用,人民对违规违纪的干部有权依法进行检举、控告、弹劾、撤换、罢免。
三、改革开放深入发展为邓小平社会管理改革提供了实践基础
通过对传统社会管理弊端的反思,邓小平深刻认识到:“中国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这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希望。”[7]1267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结构性转型,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深层矛盾逐渐凸现出来。
首先,社会管理领域从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分离出来。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传统的高度统一的“整体性社会”和社会管理主体单一化的社会管理格局,已不适应社会发展,必然要求改变过去社会管理高度行政化、其他社会管理主体缺乏自主空间的弊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看不见的手”的市场在经济活动与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作为社会管理主体的政府以及社会组织在市场经济的活动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的职能发生相应变化,日益要求政府按照现代市场经济的规律参与社会管理活动。社会组织不断涌现,在社会管理活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要求经济、政治、社会三大领域发生相应的分离,各自在相对独立的领域内承担着相应的功能,也必然会突出社会管理的重要性。社会领域从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分离出来,社会管理领域从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分离出来,社会形势迫切要求加强对社会管理的研究。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要求确立政治学、社会学的地位,而社会管理正是政治学和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1985年6月27日,邓小平在同彭真谈话时指出:“一个法律院校,一个管理学院,要发展,要扩大。”[7]1055
其次,社会阶层迅速分化。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社会结构比较单一,社会结构基本构成可以概括为:“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即农民阶级、工人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改革开放之后,在体制政策与市场机制共同影响下,原先社会结构悄然发生变化,新的社会阶层应运而生,社会管理的复杂性相对提高。社会成员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利益来源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社会阶层快速分化,原先社会阶层间的壁垒被打破,各阶层间的流动性增强。社会阶层迅速分化造成贫富差距拉大的负面影响不断扩大。社会阶层分化还体现在阶层内部的分化。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同一阶层因不同地区、不同职业产生的差距拉大。维护社会公平公正的任务比以往更加艰巨。因此,邓小平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社会管理思想的价值追求。在所有制结构上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在社会发展目标上坚持共同富裕,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这是社会管理的价值追求,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体现。
再次,社会利益出现多元化。邓小平说:“改革开放的内容很多,每走一步都要影响一些人的利益。”[7]1208在改革开放之前的“整体性社会”里,户籍制度与单位制度控制着整个社会,国家控制着整个社会资源,社会利益主体单一,政府是社会利益的唯一来源。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利益来源渠道变得日益多元化,政府的职能也相应地发生了转变,将不再是社会利益的唯一来源。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以及社会利益来源多元化,在实践活动中各种利益关系相互交织,而社会资源则具有稀缺性,这样必然造成社会利益之间的矛盾日益复杂化,必然造成社会成员之间在追求自我利益活动中发生竞争、产生摩擦甚至造成社会冲突,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经济与社会三大领域出现分离,各自发挥自身功能,客观上也加速了社会分化,社会冲突与社会矛盾出现增多趋势。改革开放之后出现的新情况,对社会管理者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邓小平运用统筹兼顾、法律规范、教育疏导等方法协调社会利益问题,提出要正确处理统一个人、集体和国家利益,不同地区之间利益,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利益,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利益[8]。
四、国际形势快速发展是邓小平社会管理改革的国际背景
社会管理活动不是抽象的,而是历史的、具体的。中国具体国情,是制定社会管理的方针、政策的内因,是实行社会管理的决定性因素。中国的发展和变革同样离不开整个国际环境,国际环境是制定社会管理方针政策的外因,是正确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管理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
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的视角观察世界,密切关注国际环境发展变化的新特点,及时对国际形势作出了冷静客观的分析,他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7]1353,这一判断为制定正确的社会管理目标、方式与措施提供了基本依据。所以,中国对外是争取和平,对内就是要一心一意谋发展。邓小平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了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中国必须走向世界,“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1]78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管理思想,邓小平认为社会管理的主体应本着“钻研、吸收、融化和发展”[5]212的态度,对待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社会管理方法方面,邓小平强调要借鉴国外先进的社会管理方法为中国所用,因为“至于管理方法、科学技术,则没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分,资本主义在管理方面好的东西,社会主义也可以用”[7]765。在谈到社会管理环境治理时,邓小平就以新加坡为例指出良好的社会秩序靠的是严格的社会管理,其经验值得我国学习与借鉴。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更为频繁,“自己不懂就要向懂行的人学习,向外国的先进管理方法学习。”[5]150
国际上,敌对势力在对我国军事颠覆和经济封锁等政策接连失败以后,转而采用“和平演变”的政策,别有用心地推销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价值观念,这是西方反社会主义的势力在20世纪中期以来确定的全球战略。改革开放初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各种矛盾更加突出,在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面前,社会管理工作比过去任何时期显得更加复杂。“一旦中国全盘西化,搞资本主义,四个现代化肯定实现不了。”[7]1184邓小平提醒中国的社会管理要警惕全盘西化,要紧跟世界形势发展并结合国情,走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管理道路。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坚持解放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吸收马克思主义社会管理思想的营养,深刻反思中国传统社会管理弊端,克服各种阻力,坚持改革开放,紧跟世界发展形势,大胆地进行了社会管理改革,中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当前,我国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同时,也是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的任务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因此,分析和总结邓小平社会管理改革思想形成的原因,对当今坚持和推进社会管理改革,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邓小平年谱:上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7]邓小平年谱: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8]郑文杰.邓小平利益协调思想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