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以来《文心雕龙》之“风骨”问题研究述评
2013-08-15刘延琴
李 军 刘延琴
“风骨”是刘勰《文心雕龙》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也是历来“龙学”研究中聚讼纷纭的一个问题。那么,我们考察、梳理、归纳20世纪以来尤其是当代关于《文心雕龙》之“风骨”问题的探讨,同时也提出一些思考,或许会对以后的“风骨”问题乃至整个“龙学”的研究有所裨益。“风骨”是一个较古老的问题,同时属于运用广泛但又比较难把握的一个抽象概念,因而,一开始就是“龙学”探讨和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之一。这可能正是人们对“风骨”这一问题聚讼纷纭的症结之所在。我们知道,汉魏时期就有分别以“风”、“骨”品鉴人物的情况,至六朝又将其移植于文学乃至绘画、书法中。如刘勰的《文心雕龙·风骨》就致力于在文学中探讨“风骨”问题,而和他同时代又稍后一点的南齐的谢赫,又在其《古画品录》中也提出了“风骨”这一概念。他在评曹不兴的绘画时说: “观其风骨,名岂虚哉!”他认为“风骨”乃:“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正如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所论:“风就是画的生动,有气韵,骨就是笔力劲健,线条挺拔,这是对画的美学要求。”那么,对刘勰《文心雕龙》的“风骨”问题,学者们是如何认识的呢?“风即文意,骨即文辞”,这是黄侃20世纪初在《文心雕龙札记》中提出的论断,开“风骨”研究之先河。据笔者统计,对黄侃的这一论断,其后的学者们展开了激烈的论争,或赞成,或反对,或发展,或修正,众说纷纭,聚讼不休,蔚为壮观。而问题的关键在于,黄侃的论断,实质上是一个人为的“二元对立”的割裂式论断,将“风骨”分为“风”和“骨”分别加以论述。这就尤其引起后人对“风骨”问题究竟应该“合”而研究或“分”而研究的激烈争议。关于“风骨”问题的研究和争论,约有如下数端:
第一,“风”即文章形式,“骨”即文章内容;“骨”决定“风”,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内容”决定“形式”。这是舒直在《略谈刘勰的“风骨”论》中提出的,他认为:“风即文辞,骨即文意”。这同黄侃的意见截然相反。这一观点,运用了当今很通行的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以西方文艺理论来诠释中国古文理论,显然仍嫌武断和牵强附会。这种研究方法和弊端,也是我国文艺研究理论领域普遍存在的通病。
第二,基本赞同黄侃的意见又有新的补充和发展,代表人物有陈友琴、寇效信、尚又今、吴调公、陆侃如等等,如寇效信《论“风骨”——兼与廖仲安、刘国盈二同志商榷》一文认为:“‘风’是对文章情志方面的一种美学要求”,“‘骨’对文章词语方面的一种美学要求”。这种运用美学研究的方法,对传统《文心雕龙》之“风骨”问题的研究,无疑是一种新的补充和发展,但是,总体上未能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第三,与上述二家均不同,而是糅合“风”、“骨”于一体,认为“风骨”均指内容而言,并无文意、文辞,即内容与形式的分别。其所依据的是《文心雕龙》的另一篇《附会》中所说的“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并进而认为“风”指“情志”,“骨”指“事义”,“风骨”同属内容。代表人物有廖仲安、刘国盈、郭晋稀、潘辰、郭预衡等等。我们发现,这些学者力图通过《文心雕龙》相互篇目之间的联系来分析解决“风骨”这一问题,虽然有意识地对黄侃“二元对立”的人为割裂式的论断进行大力修正,将“风”与“骨”合为一体,对“风骨”进行整体上的研究,但是,由于脱离了《风骨》篇而研讨“风骨”这一问题,结论也就难免显得说服力不足了。附带说一下,用同样的思路探讨刘勰“风骨”论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的刘畅的《由〈程器〉观〈风骨〉——刘勰思想的历史文化背景考析》一文,则较为可行和新颖。他指出:《程器》与《风骨》,一为论世,一为论文;一为社会批评,一为文学批评,完整地表达了作者贵器用、尚风骨的文学审美态度。这一点,很有独到眼光。可见,也并非完全不能从《风骨》篇之外的篇目中寻求其间的内在联系,进而探讨和解释“风骨”这一问题。
第四,将“风骨”与风格联系起来,则更是显得既具有开创性又具有活力的观点,并由此而出现了一大批关于这方面的探讨,而且也由此开始总体上呈现出一种某些统一的趋势。河北大学的詹锳在其《文心雕龙的风格学》一书中,把风格作为贯穿《文心雕龙》全书的重要理论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是“龙学”中第一部风格学专著。他认为“风骨”是刘勰所主张的最理想风格,进而详细地论述了个性与风格、才思与风格、时代与风格、文体与风格等各方面的关系,力求以西方现代美学的观点全面系统地揭示刘勰风格学的理论体系。牟达金的《“龙学”七十年概观》又论述到:“不少研究者逐步确认‘风骨’问题是刘勰针对齐梁文风而提出的审美理想或审美标准; ‘风骨’最基本的特征是‘力’,是阳刚之美。”与此相近,涂光社的《〈文心雕龙·风骨〉篇简论》认为:“‘风’是一种‘力’,‘骨’也包含着‘力’;刘勰批判的是文学创作的‘无力’、‘力沉’,强烈要求作品具有‘遒’、‘劲’、‘健’的力。一言以蔽之,《风骨》篇是一篇专论文学艺术动人之力的杰作。”曹顺庆的《“风骨”与“崇高”》也说:“‘风骨’与‘崇高’,同属一种以力为基本特质的阳刚之美。”如此等等,都取得了较为广泛的一致性意见,这相对于前期的众说纷纭、歧义迭出的现象,无疑是一个进步。在此基础上,又有学者进一步将视野扩展到整个齐梁时期的诗文书画理论中的风骨论,在更为广阔的范围内对“风骨”的风格内涵作综合考察,也得出了一些不乏新颖的见解。近年来,学者们对这一问题不断进行论述,这方面的论文时有产生,但也未能跳出上述窠臼,缺乏创新。
值得注意的是,郁沅《〈文心雕龙〉“风骨”诸家说辨正》则在细致剖析诸多学者关于“风骨”的论述之后发现,尽管各家对“风骨”看似有互不相同的解释,但其实剔除一些无据之谈后,只有两派,并就两派之观点进行辨正,指出两派主要的分歧乃在于对“骨”的不同理解,并通过对《文心雕龙·风骨》本文及诸家之论的分析论证,得出了自己的见解:“刘勰所说的‘骨’,既包含对事义的要求,也包含对如何安排事义的要求,还包含对文辞的要求,是义理与文理的统一。”这是值得重视的。当然,对于“风”与“骨”该“合”还是该“分”,也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对此,很多学者发表过不同意见,这里我们不再多述,但也不能因此而忽略。
对于“风骨”问题的探讨,大致如此。当然,我们也只能举其大端,以窥概貌而已。二十世纪关于《文心雕龙》之“风骨”问题的理论开掘,无论在文学观念和思维方式上,还是在理论组合和体系构建上,都取得了新的成果,给人以深刻启示。但从实际中,我们又可以发现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商榷和思考。比如,关于“风骨”问题的论文,虽然数量看似不少,但大多不脱以上所列窠臼,好多停留在低水平的重复上。再者,《文心雕龙》本身就是一部学术性很强、含量很大的著作,以其“体大思精”而成为研究中国文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对于其理论的研究,自然也就要求学者本身具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深厚扎实的国学功底。但实际情况是,真正能够胜任此一重任的学者还是凤毛麟角,而大部分学者只能在表面和边缘作一些修补性和皮毛性的工作,不能够深入开掘。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当然有着各个方面的原因。另外,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名誉会长、著名诗人张光年给2000年镇江《文心雕龙》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信中提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联系文艺创作、文艺批评的实际,使《文心雕龙》研究有助于今天的创作,古为今用”。这一问题好多学者都曾谈及并强调过,但是雷声大雨点小,很少有人能够做到。
对于这一系列存在的问题,有待于学者们进一步商讨和解决。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必将有助于《文心雕龙》之“风骨”问题乃至整个“龙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周明、胡旭的《“风骨”论的研究要开新路》,指出:刘勰的“风骨”论并不等于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已经使用了一千多年的“风骨”概念。“风骨”论的研究要想开拓新路,就应该参照它在魏晋人物品评中的原始意义和它在文学批评史上被理解使用的情况对它重新作出界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握“风骨”的基本内涵,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发现刘勰“风骨”论自身的局限性。
上述学者们的呼吁,体现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是值得欣喜的。进入21世纪,尤其是近年来,很多学者试图沿着“新路”继续对《文心雕龙》之“风骨”问题进行深入解剖,力图取得突破。如张锡坤在以《易传》中的乾阳“刚健”为“风骨”之意涵的分析基础上,又在2008年《西周雅乐的刚健风貌与刘勰的“风骨”——<文心雕龙·风骨>“刚健”之再溯源》一文中,又以西周雅乐之《乐记》为起点,论述“风骨”之意涵。然而,这种分析,旨在溯源,但论文中缺乏有力的证据,不能确证。总体上,还是未能突破。又如,陈黎铃2010年在《从语法角度再看<文心雕龙>“风骨”概念》一文中,试图通过分析“风骨”作为名词的语义特征,对“风骨”的概念内涵做出一些规定。作者认为,“风”是指文章的思想感情表现方面的一种特征,骨是指文辞表述方面的一种特征;这两个概念隐含着“风清骨峻”的审美倾向。但是,我们发现,该观点实质上仍然是传统的“二元对立”的割裂式论述,仍然是“文意”与“文辞”的陈旧观点,一点也未能取得突破。再如,一些冠以“新论”、“新探”等名义的论文,似乎在力图提出新的观点,但结论仍然在沿袭前人。举个简单例子,赵永平《刘勰“风骨”说新论》一文认为,刘勰如此看重“刚健”风格,决非一般意义上地讨论文章 (作品)的形式问题,也不是一般地表现出他对于创作主体 (作家)的理论要求和希望,而是上升到了某种文化人格塑造高度,因此具有了形上的意义。在他看来,只有具备这种文化人格,才能创作出“风清骨峻,篇体光华”的华章。然而,我们发现,这种结论,实质上和传统观点并无二致,并未能在“风骨”内涵问题上实现创新,提出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并得到学界认可。
另外,我们发现,虽然已经进入21世纪,但还有很多学者沿袭着上世纪即20世纪的思路和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着低效率的重复,存在着大量的人云亦云的状况。上述种种情况,都充分表明,要想在《文心雕龙》之“风骨”问题上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和进展,尤其是要想出现这方面有分量的专著,尚需时日。
[1]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2]黄侃.文心雕龙札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3]文心雕龙研究论文集 [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
[4]寇效信.论“风骨”——兼与廖仲安、刘国盈二同志商榷[J].文学评论,1962年第6期
[5]周明等.“风骨”论的研究要开新路[J].学术月刊,2002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