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促进集中居住区农民实现充分就业
2013-08-15杨明均
■杨明均
近年来,成都市青白江区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建设,大批农民被集中安置到新型社区居住,成为城镇居民。由于这部分群众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失去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如何解决其生存问题,实现农民集中居住后的 “充分安居和持续增收”,青白江区人社局对此进行了大量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促进集中居住区农民充分就业的实践
目前,青白江区共建成集中居住区(新型社区)27个,入住1.91万户、4.98万人。其中,劳动力32717人(含非经济活动人口3030人),以公益性岗位、劳务输出、投资项目等各种形式实现就业29198人,就业率达98.35%,基本实现了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后的充分就业。
实施政策对接,鼓励扶持就业。青白江区通过完善促进集中居住区农民充分就业的各项激励政策,全面落实鼓励就业技能培训、职业介绍服务、企业吸纳就业、劳务输出转移就业、公益岗位安置就业和失地农民自主创业、灵活就业、自主择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和专项补贴,充分发挥政策激励作用,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及各种服务业加快发展,吸纳本地劳动力。同时,大力实施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和就业援助制度,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组织开展集中居住区基本情况普查,建立了就业实名制 “一户一卡”、就业培训、就业援助档案和台账,实行规范化的动态管理,并通过开展“送培训、送岗位、送政策”等就业服务活动和就业援助专线962110、求职专线83661078,向集中居住区劳动者每人推荐至少3 次以上就业岗位和开展免费培训1 次。特别是针对就业困难群体,全面实行“一户一策”、“一人一策”的对口帮扶措施,并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全方位促进其实现就业。2012年,共开发公益性岗位335个,安置集中居住区农民335人;落实岗位、社保等就业优惠政策补贴853.338万元; 帮助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就业633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
强化观念对接,引导转移就业。为激发和引导集中居住区农民主动就业择业,青白江区在开展技能培训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改进不足,创造性地开展了农民转变择业观念引导培训。在培训内容上,采取依托乡镇(街道)、村(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开展公民道德规范、居民基本行为规范、农民变居民的心理准备、就业形势和更加积极就业政策的宣传,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选择合适的职业。在培训方式上,采取聘请相关的专业人员进行理论讲解,帮助农民了解职业状况,职业类别、性质和特点,使失地农民更加了解和认识职业,并积极邀请区内创业成功典型,开展现场讲授创业经过,强化典型示范作用。同时,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宣传活动进社区,营造浓厚氛围,教育和引导集中居住区农民,积极主动地参与市场化就业。2012年,共印发宣传资料9万余份,开展引导性培训1.7万人次,有力地增强了集中居住区农民再就业的自信心。
突出技能对接,提升就业素质。青白江区结合区域发展实际,将培训工作的重点调整为提高劳动者参培积极性,加强与前进职高、技师分院等职业培训学校合作,根据农民的培训愿望、需求、人数等进行分类,结合市场用工需求,实行市场化培训、政府买单的方式,免费向失地农民开展定向、订单、创业培训和个性化培训,充分利用在工业园区、物流园区等32 家企业设立的“实训基地”作用,进一步提升失地农民的技能,并积极鼓励失地农民参加复合技能培训、多拿技能证书,逐步建立“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其就业和创业的预期收益。同时,还制定了 《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办法》,对训前申报审批、训中巡查监管、训结考核鉴定、训后审核抽查的培训全过程各环节加强监管,有效确保了培训质量,力争实现“培训一人、合格一人,合格一人、就业一人”的目标。2012年,共开展创业培训545人;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5915人。其中,在岗培训1212人,品牌培训590人。共2075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5294名通过培训实现就业,培训就业率达89.50%。
加强用工对接,解决供需矛盾。为进一步促进集中居住区农民就业,缓解企业用工结构性矛盾问题,青白江区积极创新工作思路,组建覆盖各产业园区、乡镇(街道)的劳务协会,并按年龄结构、技能水平分类建立完善劳动力资源信息数据库和岗位信息资源库,借助劳务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各园区劳务协会与乡镇(街道)劳务协会及时有效对接,实现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2012年,工业园区、北部建材园区、载货园区、大弯街道、弥牟镇等均组建了灵活多样的劳务用工协会,全区劳务转移输出规模达95030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29961.05万元。同时,大力发挥人力资源市场带动就业的“龙头”作用,除每周定期开展现场招聘会外,还组织举办失地农民、就业困难群体专场招聘会,力促集中居住区劳动者实现就近就地就业。2012年,累计举办招聘会112 场,组织1190 家用人单位发布用工信息2万余条,接受现场求职登记6320人,达成就业协议2782人。
利用优势对接,实现就业增收。为鼓励帮扶集中居住区农民创业就业,青白江区按照“政府引导、农民自主、政策扶持”的思路,进一步健全“项目推荐+创业培训+担保贷款+优惠政策”四位一体的创业帮扶机制,积极建立集中居住区创业就业一条街,带动失地农民创业就业。充分利用主城区人口集中和地理发展优势,在大弯街道石家碾集中居住区打造花鸟市场,在红阳街道杨柳集中居住区打造餐饮娱乐一条街,鼓励、促进当地失地农民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抓住城厢镇、龙王镇等乡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的机遇,建立食用菌产业园区、以种植业为主的现代农业发展公司,积极吸纳集中居住区农民就业;借助福洪乡等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的时机,积极开发农家乐及其他旅游服务项目;鼓励发展宜家食品厂等三产服务业,引导、鼓励吸纳一批年龄较大、文化和技能水平不高的“4050”就业困难人员就近就地实现就业,全力促进集中居住区农民实现创业就业增收。2012年至今,当地集中居住区农民再就业率均达98%以上,人均可支配收入每月达1500元以上。
促进集中居住区农民充分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虽然青白江区在促进集中居住区农民充分就业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全面持久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态势来看,在促进集中居住区农民就业更加充分工作中仍然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自身就业能力较弱。当前,以“市场就业” 为取向的劳动用工制度和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产业结构调整,对求职者的年龄、知识和技能等有较高要求,而未就业的失地农民呈现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无专业技能的特点。据统计,青白江区当前未就业的失地农民在40 岁以上的占总数的50.7%;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0.6%,缺乏技术或无技术专长的占88.2%,难以适应企业尤其是工业化程度较高企业的用工需求。
——就业观念陈旧保守。一些失地农民由于长期从事传统农业生产,思想观念陈旧、保守,不愿从事“低工资、重劳力、苦脏累”的行业,导致就业需求和市场需求差距逐步拉大。另有部分妇女一般承担着照顾家庭的责任,希望能够在“家门口”就业,但企业对这部分群体提供的就业岗位相对较少,部分劳动者的就业态度不积极,出现了一批“无就业愿望的未就业群体”。
再就业稳定性较差。由于自身素质条件不高,失地农民多数在建筑业、服务业和企业以临时做工的形式实现就业,受季节、地点、经济形势等客观因素影响,从事行业、就业时间、从业地点不固定,流动性大。而另有小部分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失地农民,虽然在当地就业部门的帮助下,通过培训采取自主创业的方式从事个人经营,但因其自身观念和知识的局限性,对自主创业项目缺乏长远考虑,项目起步后也不易维持下去。失地农民的创业就业稳定性均不高。
促进集中居住区农民充分就业的对策思考
促进集中居住区农民充分就业应当综合考虑,统筹兼顾,既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又要积极调动社会、人力资本等资源的支持,最终实现农民集中居住后的“充分安居和持续增收”。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拓宽就业渠道。促进集中居住区农民实现充分就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经济。因此,政府要积极创造有利的投资环境和社会环境,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保障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把就地安置、招工安置、投资入股安置、住房安置、划地安置和失地农民自谋职业等安置形式进行有机结合。利用良好的地理区位优势,把地处闹市区的农民和集体的少量土地盘活起来,推行股份合作制,建立商厦或公司,发展商贸;结合园区功能需求,采取给予政策扶持、贷款贴息等优惠措施,引导、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剥离生产性服务环节,并扶持农民成立多种形式的生产性或生活性的服务公司,自主创业;创新建立覆盖园区、乡镇(街道)的劳务用工协会,拓展服务范围,加强园区劳务协会与乡镇(街道)劳务协会的信息资源对接,以转移输出促就业;通过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采取“大园区,小业主”的方式来操作,把农民(失地农民)组织起来,形成专合组织或新经济组织,引导、帮助其发展一、三产业,实现就业增收。
大力培育农民社会资本,促进稳定就业。要加强培育农民(失地农民)社会信任资本,大力开展现代诚信观的宣传教育活动,建立规范的诚信激励机制,借以及时转变集中居住区农民的就业观念,帮助他们端正就业心态,不断提高集中居住区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积极性。同时,要积极引导和帮助集中居住区农民积累资产,特别是在规划建设集中居住区时,应考虑从房屋资产中形成长效受益机制入手,将其尽量建设在具有一定商业价值的地段,并实行多层住宅,将节约下来的土地用于发展集体经济,使其在满足自住的基础上,有一定面积的房屋用于出租,获取租金收益、保障生活。最终通过自身的资产建设,形成长效的收益机制和稳定就业。
强化就业创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质量。要依托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按照“人居为主、画地为格、责任到人”的单元管理模式,大力开展对辖区内的失地农民进行入户调查,准确掌握其失地农民人数、就失业状况、家庭状况、文化程度、技能水平、就业意愿、培训意愿等,建立被征地农民资源信息库,实行分类动态管理,提高培训效果。特别是要结合本地产业发展特点,开展特色产业工人培训,促进“人岗及时有效对接”; 对有一定文化程度的青年人重点开展技术含量较高、就业前景好、市场需求大的技术工种培训,并鼓励他们积极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对“4050”人员文化程度偏低、无专业技能和接收能力较弱的情况,应开展以服务业类专业的技能培训为主,并适当延长培训时间,加强跟踪回访,及时为其解决好工作中的技术问题,提高就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