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人文阅读滋养道德心灵

2013-08-15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13年12期
关键词:旧书功利知识结构

□ 王 涛

用人文阅读滋养道德心灵

□ 王 涛

阅读不能没有“人文”,人文能给人以精神的力量,它让人从物质的奴隶升值为精神的巨人。唯有阅读和精神的创造,人才会摆脱物质的驱使,走向精神的高地。

重拾阅读精神。阅读传统早已沉淀在中华民族性格的深处,自古以来就流传着凿壁偷光、悬梁刺股、囊萤映雪等故事。宋人黄庭坚称:“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之,则俗尘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也。”清初思想家王夫之一生著书数百卷,连送女儿的嫁妆,也是满满的一箱子书。汶川大地震时,一位在震后废墟里打着手电筒看书的女孩被救出后说:“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可见,读书还能缓解我们内心的恐惧,给我们以精神的力量。加拿大学者曼古埃尔在所著《阅读史》中,有一张摄于1940年伦敦大轰炸期间的照片,很是感人。照片中坍塌的图书馆里,靠墙的书架并没有倒下,在瓦砾堆中,三个男子还在怡然自得地阅读着。这体现的是一种把阅读当做生存意义、当做力量依靠、当做终生追求的精神。读书的精神,往往决定着一个人对于书籍的选择态度,对于阅读方式的不懈追求,对于阅读目的的执著探寻,对于阅读之于生命与人生的精神作用的终身体验。试想,那种没有阅读精神的阅读,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枯燥、乏味、刻板的阅读呢?

提升阅读境界。有人将阅读分为三个境界,一种是功利的境界,为职业、谋生而阅读;一种是快乐的境界,为充实、快乐而读书;还有一种是道德的境界,为理想、信仰而读书。可以说,功利阅读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动力,要客观地看待。但目前一些人读书的功利性太强,由此造成的人文素质欠缺和知识结构不完善等弊端,却是必须引起注意的。非功利阅读完全是基于精神的需求和自我提升的需要,它已经不再是为了一种单纯的求知,而是为了一种智慧的富足,带有审美愉悦的体验,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这种阅读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是一种较高层面的精神需求,在功利阅读较为盛行的今天,是必须大力倡导的一种阅读。我们关注阅读,就不能强化阅读的功利性和工具性,因为阅读不是为了“颜如玉”、“黄金屋”,它本身就是一种目的、一种享受,其益处就在于人文素质的提升。

端正阅读姿态。阅读要倡导三种姿态。一是快乐的姿态。“学而优则仕”被认为是儒家传统,其实孔子认为读书不应只为稻粱谋而应追求快乐,他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乐于阅读,阅读才能成为“悦读”,才能使人有更高的精神追求;二是批判的姿态。清人孙宝瑄在《忘山庐日记》中说得好:“以新眼读旧书,旧书皆新书也;以旧眼读新书,新书亦旧书也。”这就是说,我们要带着自己的思想去阅读,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要善于思考、学会扬弃;三是实践的姿态。实践出真知,生活本身就是一种阅读。毛泽东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阅读的目的不是把知识束之高阁,甚或作为炫耀博学的资本,而是要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中深化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所以,阅读需要与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出最大效能,人们常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的知识总量呈几何级数增长,知识的老化速度也持续加快,为了使我们所掌握的知识能够持续保鲜,为了使我们的知识结构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每一个人都应该享受阅读的乐趣,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习惯,用知识持久滋润我们的心灵。

猜你喜欢

旧书功利知识结构
功在自己,利及他人
把握核心概念 优化知识结构
我国正当防卫研究的网络知识结构与核心脉络
新高考改革选科制下功利取向分析
概率统计知识结构与方法拓展
旧书报为什么会发黄
孔夫子旧书网C2C电子商务模式研究
基于九因子模型的新手教师TPACK知识结构分析
岛田翰《古文旧书考》述考
功利社会话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