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搅拌桩施工中常见问题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2013-08-15杜晓玲
杜晓玲
(山西路桥集团国际建设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06)
水泥搅拌桩作为软地基处理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工民建、公路、铁路等工程建设中。常见的设计:桩径为300mm,400mm,500mm,桩距为1100mm~1500mm,桩长为7m~18m之间,正三角形、梅花点布置。通过水泥搅拌桩的处理,地基的承载力有显著的提高,工后沉降明显降低。原地基承载力一般都小于90kPa,通过水泥搅拌桩处理后,复合地基承载力可提高到120kPa~150kPa。但是水泥搅拌桩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本人根据多年的施工实践,对水泥搅拌桩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逐一进行分析,并与有经验的施工操作手进行交流,现场解决问题,归纳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1 桩位偏差大
根据设计要求,桩位偏差应控制在5cm范围内,但实际情况往往达不到要求。
1.1 产生原因
1)对准措施不到位。目前深层水泥搅拌桩大多采用平铲爬行式钻机。钻机在前进、倒退过程中,因溢浆漫流、视线阻隔,操作手根本看不到设计桩位点的位置,一切凭感觉操作。
2)因地质情况复杂,钻机下沉中途遇到较大粒径的卵石、孤石难以下钻,不得提钻杆后移位重钻,这种情况下,桩位偏差一般在20cm~30cm左右。
1.2 预防措施
在钻机操作平台上焊接一根钢筋,根据机型,一般来说从钻杆距钢筋控制点的位置为2倍的桩距。以1.5m的桩距为例,钢筋焊接点距钻杆中心的距离为3m,控制线的侧面为两排桩的距离。等边正三角形的高为1.3m,两排桩的距离为2.6m,用重线锤的方法对准。
如果因地质原因,遇到孤石重钻,本人认为这属于补桩的特殊情况,在记录中表述清楚即可,不可过分苛求。
2 垂直度偏差过大
根据设计要求,水泥搅拌桩垂直度不得大于1%,如果垂直度偏差过大,将影响地基的承载力,同时,如果桩的垂直度过大,在钻芯检验时,可能取芯到桩体外,出现界限分明的芯样,导致取芯不成功,也容易造成桩长不足的假象。
2.1 产生原因
目前的钻机大多采用支腿式机型,如果地形不平,四条腿支的不平或个别腿支撑不牢固,容易导致机架倾斜,机架倾斜则钻杆不垂直。部分支腿不牢固,机架晃动大,也可导致钻杆不垂直,垂直度偏差过大。
2.2 预防措施
1)在机架上挂垂线,在机架横梁上画出中线,只有机架垂直才能钻杆垂直,只有钻杆垂直才能桩体垂直。
2)保证每条支腿都与地基充分接触受力,只有支撑牢固才能保证机架稳定,只有机架稳定才能预防钻杆倾斜。
3 喷浆不正常
3.1 产生原因
1)注浆泵损坏。
2)注浆口被堵塞。
3)水泥浆中有硬结块及杂物等,也可将管路堵塞,影响喷浆。
4)水泥浆的水灰比不对,稠度不适合,水灰比过大,成桩效果差,水灰比小,泵浆困难。
5)水泥浆泵的调速器运转不正常,泵浆压力不对。
6)水泥浆管道太长,中间弯曲度太大。一般来说管道的长度最理想的是不超过50m,中间尽量不要打弯,如果管道长度超过100m,甚至达到200m,压力损失过大,喷浆就不正常。
3.2 预防措施
1)施工前必须对注浆泵、搅拌机等机械进行试运转。
2)班组工作结束时对注浆泵、注浆口等部位进行清洗。
3)喷浆口应安装止回阀。
4)在钻头喷浆口上方,最好设置越浆板,防止喷浆口被堵塞。
5)在集浆池的上部应设置细筛过滤,以防杂物及硬块进入管道中。
6)选择合适的水灰比。设计要求水灰比为0.45~0.6之间,一般来说,选用0.5的水灰比既能保证桩体的质量,又不影响喷浆,也能保证水泥用量。具体选用什么样的水灰比应通过试桩进行对比试验进行确定。
4 抱钻
4.1 产生原因
1)施工工艺选择不当。
2)粘性土的颗粒之间的粘结力比较强。水泥浆与土不易均匀拌和,在搅拌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抱钻现象。
3)在地层中出现砂砾层,因搅拌振动,卵石挤在钻杆的周围。
4)发生机械故障,如钻杆上的轴承损坏。
5)长时间停电达3h以上,导致水泥凝固,将钻杆抱紧抱死。
4.2 预防措施
1)对于不同的土层,选择合适的对应的不同施工工艺。在正式开工前应对地层结构进行充分的了解,必要时做地质钻探。
2)搅拌机沉入前,桩位处要注水,使搅拌头的表面湿润。如果地表为软粘土时,可适当掺加一定量的砂,从而改变土的粘度,防止抱钻头。
5 冒浆
5.1 产生原因
1)有些土虽然不是粘土,但上覆压力大,持浆能力差,很容易冒浆。
2)钻杆钻进过程中遇到坚硬的持力层或孤石,进入缓慢,但浆液正常泵送,搅虚的土体中水泥浆达不到饱和状态而溢浆。
3)钻杆提升过程中,上升速度过快,搅拌不彻底,但水泥浆泵的压力不减,还控制在0.4MPa~0.6MPa之间,出现冒浆。
5.2 预防措施
1)对在输浆过程土体的持浆能力的影响而出现的冒浆现象,导致实际输浆量小于设计用量,可以采用如下办法:输水搅拌—输浆拌和—搅拌的工艺。同时搅拌机的转速提高到500r/min,钻进速度降到1m/min,使土与水泥浆充分拌和,减少冒浆。
2)遇到坚硬的持力层或孤石时,减少泵浆压力,保持钻进与喷浆协调,可以减少冒浆(溢浆)。
3)提升过程中速度不宜过快,泵浆压力不宜过大。
6 桩顶强度低
产生桩顶强度低的原因比较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6.1 产生原因
1)表层加固的效果比较差。
2)因地基表面覆盖压力比较小,在拌和过程中,土体上提,很难拌和均匀。
3)在桩顶处钻杆的提升速度过快,注浆量不足(特别是存在虚桩的工程部位,其桩头的位置不易掌握)。
4)水灰比过大。
5)水泥的质量不高或者水泥的品种不同(对于矿渣水泥早期的强度比较低)。
6)清洗管道后,水未排除干净,便注入桩体。
7)部分施工队为提高生产效率,边加水边加水泥,边搅拌边使用。水灰比不均匀。
8)桩顶部位未用钻头压磨。
6.2 预防措施
1)从桩顶开始向下1m范围内做好加强段,进行一次复拌加注浆,同时提高水泥掺量15%左右。
2)在设计桩长及桩顶标高时,应考虑挖除30cm,以加强桩顶强度。
3)严格控制水灰比,在水泥用量可控、压力允许的前提下,尽量选用水灰比小的水泥浆。
4)一次拌好一根桩用的水泥浆,拌好后再用,不能边加水边加水泥,边搅拌边使用。
5)从机架标志线上看到将到桩头时,降低提升速度,保证足够大的水泥量。
6)钻头在桩顶部位压磨停留30s左右。
7 桩体不均匀
7.1 产生原因
1)施工工艺不合理。
2)搅拌机械、注浆机械中途发生故障,导致注浆不连续,注浆不均匀,使软粘土被扰动无水泥浆拌和。
3)搅拌机械提升速度不均匀。
4)搅拌机的提升速度与喷浆压力不匹配。
5)第一次下钻时带水下钻。
6)清洗管道后,水未排除干净,注入桩体。
7)制浆不规范,边加水边加水泥,边搅拌边使用。
8)喷浆过程中出现断浆现象(如制浆不足、机械故障等)。
9)浆液离析。
10)每盘浆液的水灰比不同。
11)机械故障中途停钻,修复后未向下延伸。
12)修复过程中注水,修后未复钻,导致土体中水达到饱和。
7.2 预防措施
1)选择合理的施工工艺。
2)施工前对制浆设备、注浆设备、输浆管道、搅拌机械、各种仪表等进行检查和维修,保证其处于良好状态。
3)水泥浆的搅拌时间一般不小于2min,如果条件允许,最好达到3min,增加拌和次数,使浆液均匀,预防浆液沉淀。
4)提高搅拌转速,降低钻机速度,边搅拌,边提升,提高拌和的均匀性。
5)注浆设备保证完好,注浆速度尽量均匀,切不可忽多忽少,甚至断浆。
6)如果在配合比设计中有固化剂添加,不得随意加水,以防改变水泥浆的水灰比。
7)如果因机械故障中途停钻,修复后定位向下延伸50cm,1m最佳。
8 桩径偏小
8.1 产生原因
1)钻头叶长磨损严重,超过了1cm。
2)水泥浆比重太小。
3)复搅不到位,甚至不复搅。
4)喷浆压力太小,压力小于0.4MPa,水泥浆泵的调速器转速小于500r/min。
5)输浆管道过长。
6)提升速度过快。
8.2 预防措施
1)如果钻头叶片损坏严重,及时更换叶片。
2)水泥浆的比重宜大不宜小,对于0.5的水灰比,其对应的水泥浆的比重为1.823g/cm3,水灰比越大,水泥浆的比重越小,成桩效果越差,桩径越小。
3)为提高成桩效果,保证桩径,必须复搅,甚至三搅、四搅。
4)喷浆压力一般宜控制在0.4MPa~0.7MPa之间,水泥浆的调速器转速控制在500r/min~800r/min之间。
5)输浆管道长度一般控制在100m以下,最好50m左右。
6)提升速度应适中,尽量控制在0.5m/min,保证足够的浆液与土体混合。
9 复合地基承载力不足
9.1 产生原因
1)水泥浆用量不足。
2)桩长不够。
3)桩径太小。
4)水泥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水泥的早期强度偏低,水的ph值不对,利用河水、海水、湖水、污水等杂质多,酸碱度不适宜,甚至与水泥发生不良反应。
5)桩底部位未压磨。
6)桩顶部位未压磨。
7)设计的桩径、桩距、桩长、水泥用量不足以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
9.2 预防措施
1)保证单桩的质量,从而保证复合地基承载力达到要求。
2)桩底、桩顶压磨实践不得小于30s。
3)选用合适的原材料。
10 结语
深层水泥搅拌桩的质量影响因素比较多,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人员、机械、材料、工艺、管理五个方面,只有多管齐下、齐抓共管,才能保证工程质量。俗话说“高楼万丈平地起”,地基处理不好,怎么能保证上部结构的安全,五大因素存在问题,怎么能保证水泥搅拌桩的质量,只有从基础工作抓起,不放过每一个细节,才能最终完成放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