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动脉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2013-08-15王向征赵忠耀张会来邱东文杜文斌
王向征 赵忠耀 张会来 邱东文 杜文斌
河南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 济源45465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具有手术切口小、并发症少、恢复块等临床优势,已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首选方式[1]。LC中如损伤胆囊动脉出血,处理较为棘手。为探讨LC中胆囊动脉出血的处理及预防措施,2004-04―2012-10,我院共行980例LC,发生胆囊动脉出血40例,现对4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0例患者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28~70岁,平均50.5岁。出血部位:胆囊三角区22例、胆囊床14例、胆囊壶腹4例。出血原因:胆囊动脉判断错误未上夹11例、用吸引器进行吸引的时候夹滑落10例、胆囊动脉与胆囊管并行9例、分离胆囊的时候误伤胆囊动脉7例,其他3例。
1.2 处理方法 用冲洗管快速吸出积血,以左手持分离钳夹住出血点,用右手持钛夹钳准确将出血点夹闭。如出血点在肝外胆管附近,可先用分离钳夹住出血点及其周围的组织,稍微向后牵开并用钛夹钳将其夹闭,主干出血时,用纱布块压迫出血部位,暂时将出血控制后,再用冲洗管将积血迅速冲洗干净。10 min后将压迫物移除,准确并且迅速运用钛夹夹住出血部位。
切忌在术野不清晰情况下进行止血操作,对于出血不能够有效处理者,应立即转为开腹手术,最大限度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本组3例在腹腔镜下不能有效控制出血,立即中转开腹手术。
2 结果
40例患者中37例运用肽夹夹闭成功止血,3例中转开腹止血成功。止血时间2~40 min,平均22 min。术后未发生继发出血及膈下感染,未发生胆管损伤,均痊愈出院。
3 讨论
3.1 胆囊动脉常见出血原因(1)胆囊动脉的起源、数目以及走行变异,是导致LC中出血的主要原因[2]。(2)显露和解剖Calot三角时用力过猛,撕破胆囊动脉及其分支引起出血。(3)胆囊三角区内纤维结缔组织较厚且胆囊动脉很细,难以辨认,在未钳夹时剪开或切断。(4)分离胆囊动脉时剥得太光,组织少,钳闭不牢固,钛夹脱落。(5)胆囊动脉与肝外胆管致密粘连强行分离,特别是胆囊动脉与胆囊管致密粘连时强行分离,损伤胆囊动脉出血。
3.2 胆囊动脉出血的预防(1)熟练掌握胆囊动脉的粗细、走行,主干分出的早晚等变异。在解剖Calot三角时,应注意在胆囊下方、前方以及后方进行,看清楚胆囊动脉的所有分支,避免因视线不清或操作错误而导致动脉出血[3]。(2)为保证钛夹钳闭的牢固性,分离胆囊动脉主干及其分支时,不要“骨骼化”。(3)胆囊动脉若与胆囊管紧密粘连,不必将它们分开,一同钳闭即可,避免损伤动脉。(4)时刻注意胆囊管后方的胆囊动脉存在,在分离胆囊管后方时,如有韧性感觉,就可能为胆囊动脉,可先将已夹闭的胆囊管剪断一半,连同后方胆囊动脉在内再补加一枚钛夹后完全剪断。
3.3 处理措施 术中一旦发生胆囊动脉出血,切忌在术野不清晰情况下盲目进行止血操作。可先用纱布块压迫出血部位,暂时将出血控制,再用冲洗管将积血迅速冲洗干净。然后将压迫物由表及里逐层移除,准确将出血点夹闭。若不能够有效止血或出血点紧贴肝外胆管,立即转为开腹手术[4],以免发生意外。
[1]李清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动脉出血的预防及处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1,6(8):110-111.
[2]吴新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动脉出血的预防及处理[J].医药论坛杂志,2011,32(7):60-61.
[3]李高举.浅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动脉出血的预防及处理[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18(2):87-88.
[4]王炳生.胆囊切除术中出血的原因与对策[J].临床外科杂志,2002,1(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