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2013-08-15车路路
车路路
(内蒙古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1517)
浅谈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车路路
(内蒙古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1517)
对于我国英语教学来说,情感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是略显缺失的。然而,文化传承空间理论启示我们,情感教学在教学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人们对情感教学的忽视导致影响英语教学的效果。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英语教学情感的不足进行剖析和激发举措进行研究,以期为英语教学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大学;英语;情感教育
毋庸置疑,高校英语教学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与其说是整个基础英语学习阶段的终结,倒不如说是终身教育的开端。从现在英语教学任务来研究,高等英语教学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础阶段的教学是否能够顺利的完成教学要求,使学生达到一定的标准。从英语教学的全程上来分析,其英语教学的优劣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然而,当人们注重学生应试能力的同时,对各种应试技巧灌输的同时,往往忽视一个对于英语学习至关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情感教育,顾名思义是在实际英语教学中对教学对象施加一定的人文关怀,培养学生对学科的情感,对自身能力的自我肯定,以利于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的完成,学生自身英语潜能的培养。因此,在国际化、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今天,英语作为一种现行通用的工具,而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的学习本身,不再只关注语言本身,而是关心其影响英语教学的各种因素。其中,情感则作为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重点把握。
一、情感教学的重要功用
随着人们对教育、教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的划分已不再是成为学习的明显的分界线。其语言的学习,偏重于人文学科的性质,但也应用于自然学科之中。自然学科的教学方法也适用于英语语言的学习。但是,情感教学对于语言的学习则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众所周知,英语教学中,对单词的记忆、对语法的理解、对具体知识的运用,大多数情况下,由教学人员进行引导而使学生产生兴趣,从而进行自我的学习,实现英语语言学习的内化。从外化到内化的过程中,对学生具体行为的操练,对学生学习思维的微观上的调整,对学生的兴趣的激发等方面,情感教育则起到助推和衔接的作用。如果摒弃人文关怀式的情感教学,一味的进行强制性深化知识的记忆与应用,其后果则是可想而知的,大多数情况下,可能导致事半功倍,得不偿失。对于高等教育的英语教学来说,学生的兴趣更为重要,由于很大程度上,学生的自我意识是存在对英语本身的兴趣,是自我学习的动机推动进一步的学习来完成所需的各方面知识。那么,教学人员的正确的情感教学,使学生在英语的学习中产生兴致或兴趣,甚至有所启发,对后续的英语的学习都是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的。
二、现实英语教学对情感教学的忽视
从现行大多数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来看,可以概括为“重记忆,轻运用、重文本、轻情感”。大多数教学人员把强化学生记忆作为学生的首要任务,对于学生学习的各种行为的规范,均以记忆的优劣来衡量,而忽视学生记忆能力的背后潜在的语言获得的隐藏性。英语语言的学习是一种“活化”的工具,是用于日常交流和运用的媒介。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英语学习可能过分的注重记忆,而影响了记忆的效果。有研究认为,把学生置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学习英语,其效果较好。部分单词或词组,在不经意间被学生有效的获得。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情感的施加使得语言更加生动、更加富于情境化,使得学生的大脑皮层软组织获得强有力的综合性刺激,而实现记忆的要求。对情感的忽视,则导致课堂的气氛的低迷,师生之间的沟通途径片面的趋向于零空间。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是语言学习的必要条件,教学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下完成,效果达到最优化。然而,由于英语僵化的教学方式,教学人员屏蔽了教学情感对学生知识获得能力的影响,进而,使得英语教学效果不能达到人们预期。尤其是对于大学阶段的学生,思维的启发性正待于半开发状态,而情感的推动力是知识学习的必备因素,缺少情感教学的英语课堂,只有一种结果,那就是学生对于英语学习,仅仅存在于表象的学习阶段,而难以建立自我学习意识,难以获得英语学习中的乐趣,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
三、激发英语情感教学的重要措施
1.分阶段实施不同的策略
在大学阶段,是学生快速成长时期,处于思维方式的高度分化期。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英语教学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个体的具体要求。通常情况下,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呈现等级状,是一种等级任务的逐渐实现的过程。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情感教学的实施的比重则有所差异。诸如:在大学一年级阶段,孩子们对英语知识的认知尚未形成系统,是兴趣形成的最佳阶段,也是思维方式的转型时期。在这一时期,教学人员应该在教学期间付出更多的情感教学,对学生进行耐心的引导,使学生自身对英语学习感兴趣。至少对英语教学感兴趣或者对英语教学人员的个人魅力产生一定的依赖感。进入大学二年级,则采取“规范”性手段进行教学,有人文关怀,尊重学生主体意识发挥的同时,对学生的语言认知和实践方式进行引导和整理。由于大学二年级是大学阶段的特殊时期,不涉及到升学考试,学生压力相对较少,同时,对学校的各方面环境已有所适应。对学生采取一定的情感约束,不至于导致学生的过分抵抗,进而能够有力的规范其行动方式,影响其英语学习的思维方式。进入大三阶段,教学人员的情感施加应有所改变,重新转入人文关怀,注重学生的学习动向,在适当时期,给予学生支持和鼓励。其根本原因是,大三阶段学业压力大,情感的不适或外界环境的影响容易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因此,对于大学阶段教学的实施,应注重在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策略,以人文关怀和纪律规范相结合,既是目标的不懈追求,又同时呈现出教学环境的宽松和舒适,以期为学生紧张的学习创造适度的学习空间。
2.借助现代教学技术与方式,创景生情,以美育学
现代教学技术的出现,给教学人员提供较大的发挥空间,教学不再是围绕着讲台进行着一系列论述,而是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与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给予启发和指引,使学生的学习想像空间无限度的扩展。其中,情感教学的投入,则也渗透在新兴的教学媒介中。通过多媒体教学,创设具体的情境,给学生视觉、听觉、心理甚至触觉的冲击,使之在思维上产生共鸣。情感教学融入新兴的教学技术中,通过对英语经典教学题材的筛选,作为教学支撑的主体运用手段,在实际教学中,通过适当的时机给学生以播放和回放的方式,在知识的学习的同时,对思想上有所启迪。诸如英文版本的《一球成名》则是很好的英语课外学习内容,简洁而风趣的语言,给学生以如临其境的感觉,从学生内心深处给予影响。同时,对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深入的学习。培养其英语的学习兴趣,以趣导学。除了美好的场景,创设有利的情境外,还可以通过优美的英语语言和柔和的语调,使学生们去欣赏具体的英语语言的美感,从而,对英语学习更加热衷。通过创新方式,对教学具体内容的不断调整,来提高学生对英语课程的认知与兴致,使情感教学融入具体的教学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在面对新兴的教学方式和技术给学生施加影响的同时,要注意情感教学在语言教学的添加,而不是漠视情感,只关注技术的应用和教学方式的调整。
3.调整语言授课过程中的强度
语言的运用有一种亲和力,对于母语的亲和力要远远大于其他语言。也就是说,人们更习惯于讲母语,母语更能获得人们的认同。因此,在进行英语教学的初期,英语教学人员要适当的用母语进行多方面的解释,以使学生对于英语的理解能力增强,而不是一味的用英语来进行授课。纵使用较为简单的英语语言来进行日常的教学,也容易使大多数产生不适应感。由于大学起始阶段,大多数学生在汉语语境下成长起来,对英语的听力略有不足。因此,在课堂上适当增加汉语的解释,容易使学生接受,而呈现出对教师和教学的协同与跟进。随着教学阶段的提高和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的改变,逐渐降低学生的汉语成分施加的比例,进而过渡到一个全英的授课环境,强化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认知。通过对英语语言的来源、发展以及文化的介绍,使学生产生好奇感。学生通过语言的学习来了解他国的风土人情,异乡文明。这里需要教师教学能力的期前设计,有人说,教学设计是教学的关键与核心,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在英语教学中,也是相类似的。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大多数时期呈现出国人的思维和教学方式来教授英语学习,诚然,不排除部分方法自身的不足而给教学带来的限制。从而,在授课开始的前期,情感施加设计应成为教学过程中一个基本因素,从空间的比配、对教学课堂的承接以及在知识学习过程中所体现的人文情感的施加,都应是教学实施前有所设计的,而不是在课堂上随意施加的,并且有着不同施加方式和强度的调整。
四、结 语
“情感教育”隶属于心理学范畴,而无时无刻的不存在于现实教学实施过程中。对于英语语言的学习来说,强化英语知识的运用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并非英语学习的全部。情感教育的实施,则类似于英语语言学习的动力源泉,使学生有着自我意识的提升,对英语语言学习的主动参与。“情感教育”是一种符码,维持着整个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尤其对于处于整合与提升阶段的大学生来说,情感教育的施加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与习惯的培养,显得更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竞争异常激烈的现实社会中,从来没有一个时期对英语的应用像今天这样如此频繁。因此,英语的学习较为关键,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为关键。然而,人们在关键显性教学的同时,做为隐性教学的重要因素——情感教育则起着助推性“核动力”能量源的功用。在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不应等闲视之,而应视之为重中之重。
[1]刘期彪.人类情感教育的伦理审视[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3).
[2]陈松.中小学班主任开展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探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4).
[3]夏静.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对中小学情感教育的启示[J].新课程学习(上),2011,(7).
[4]沈嘉祺.论道德情感的生成与培育[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G647
A
2095-4654(2013)1-0070-02
2012-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