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设计
2013-08-15魏宏刚
魏宏刚
(平凉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甘肃平凉 744000)
1 工程概况
响河水库位于甘肃省静宁县甘沟乡响河村,坝址距县城 22km,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功能的小(1)型水库。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80.2km2,水库总库容225万m3。该工程于1970年 10月动工修建,1971年 10月建成并投入运行。水库设计灌溉面积 450hm2,保护耕地466.67hm2。现状枢纽工程由土坝、输水洞、溢洪道三部分组成。土坝为黄土均质坝,坝体最大高度 21m,坝顶宽 2.26m,长 147m,坝底最大宽度124 m,上游坝坡坡比1:3.0,下游坝坡坡比1:2.52。输水洞位于大坝右肩,为深孔无压涵洞,洞长 34m,纵坡比降 0.005,为圆拱直墙断面,钢筋混凝土结构,最大泄流量3.45m3/s。溢洪道位于大坝左肩,为开敞式结构,全长 170.8m,最大泄量 270m3/s,由引渠、陡坡、消力池三部分组成。引渠段长度 100m,引渠右侧采用浆砌石护砌,底板及左侧均为土质,未衬砌。引渠出口与陡坡连接,陡坡段水平板长14.8m,陡坡出口与消力池连接。消力池长 56m、宽 8.2m,池底设4道消力槛。陡坡底用C20混凝土浇筑,侧墙用块石砌筑。
2 水库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实地察勘和大坝安全鉴定分析,水库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水库淤积严重。经实测平均淤泥面高程94.100m,相应淤积库容146万m3,有效库容79万 m3;
(2)坝顶宽度不够,坝坡土体表面不平整,下游无排水棱体;
(3)输水洞进口段右侧岸坡坍塌,洞身和出口段明渠破坏严重,渠底未衬砌;
(4)溢洪道明渠段左边墙及底板未进行衬砌,尾水渠因水流冲刷和冻胀造成毁坏;
(5)上坝道路狭窄,雨季车辆难以通行,且不能直达坝顶;
(6)水库大坝坝基渗水;
(7)输水洞闸门破损,启闭机锈蚀严重,不能正常工作;
(8)水库无电力及通讯设施;
(9)缺乏必要的防汛抢险工具,无法满足防洪和运行管理需要。
3 除险加固设计方案
本次除险加固工程确定,保持现状坝高不变,加宽坝顶,对上、下游坝坡进行整修培厚,增设坝后排水棱体,进行坝基帷幕灌浆堵漏,保持溢洪道进口底板高程、底宽不变,将引渠段比降变陡,同时对未衬砌段进行衬砌,对结构完好的陡坡和消力池加以利用,毁坏部分维修。增设交通桥,对输水洞进行维修利用,更换金属结构,架设供电线路和改造管理设施。
3.1 坝体设计
根据坝体渗流、稳定复核结果,坝体渗流基本稳定,但浸润线逸出点较高,需对大坝进行加固处理。由于坝基渗漏严重,需对坝基进行灌浆处理,并在坝脚设排水棱体。
3.1.1 坝顶设计
加宽坝顶至 5m,坝顶高程 99.910m。坝顶向下游倾斜,坡比 2%。坝顶外侧设 200mm×200mmC15混凝土现浇排水沟,坝顶路面采用300mm厚砂砾石泥结处理。
3.1.2 坝体设计
(1)由于浸润线逸出点较高,且坝体下游无排水棱体,本次设计将上游坡保持 1:3坡比进行整修,下游坡进行培厚,马道以上坡比1:2.5,马道以下坡比1:3.0,马道高程89.910m,宽2.0m,内侧设0.2m×0.2mC15混凝土现浇排水沟,下游坡设3m高排水棱体,内坡比1∶1,外坡比1∶2。
(2)上游坡清除原坝面1.0m深草皮,开挖后夯实回填至设计坝坡;下游坡开挖结合槽,每台高 1.0m,开挖后夯实回填至设计坝坡,坝坡种植草皮护坡。
(3)坝顶及马道内侧设纵向排水沟,两岸岸坡均设排水沟,采用C15混凝土现浇,排水沟内水流汇入排水棱体下游。
3.1.3 坝基防渗处理
由于坝基渗漏严重,本次设计拟对坝基进行灌浆处理。坝基防渗采用帷幕灌浆处理,孔距为2m,平均深度为15 m。水泥浆采用集中制浆站制浆,水泥浆液的搅拌时间不得少于 3m in。灌浆压力一般根据孔深、帷幕设计水头和地质条件,通过灌浆实验确定。分为Ⅲ个孔序,采用逐段加密自下而上的灌浆方法进行施工。共布置94孔,总造孔深度2373.5m,灌浆深度1178.7m。灌浆后坝基吸水率ω值应不小于0.05L/m in·m。
3.1.4 排水棱体设计
在坝体下游坡脚新建排水棱体,顶宽 3m,内坡比 1:1,外坡比 1:2,棱体最大高度 3.0m,顶部高程 81.910m。排水棱体内部为 200~400mm的干砌块石。棱体与坝体坝基相接处设3层反滤层,厚度依次为 250、150、150mm,粒径D依次为5~20mm、1~5mm、0.25~1mm。
3.2 输水洞设计
输水洞前 17m长的浆砌石护坡采用重力式护坡,顶宽0.3m,底宽5m,高6.1m,采用C15混凝土现浇。输水洞洞身 0+005~0+012.3段,混凝土严重剥落部位凿深2cm,并将周围混凝土面用钢钎凿毛,然后用钢丝刷和毛刷清除混凝土碎渣,用清水冲洗干净,最后用环氧砂浆封堵。
输水洞明渠 0+039~0+047.4和 0+082.7~0+131段,右边墙水毁段的处理维持原设计,明渠底部采用C15混凝土现浇,厚度25cm,其下铺筑30cm砂砾垫层。
3.3 溢洪道设计
根据现状溢洪道地形条件及水利条件,本次加固改建后该水库可抵御300年一遇的洪水。设计溢洪道由引水渠段、陡坡、消力池及尾水渠组成(陡坡段及消力池段完好可利用,尾水渠段维修利用)。
桩号0+000~0+100为引水渠段,总长100m,进口底板高程为 93.0m,设计比降为 1/200,底宽为 12m,结构为梯形,边坡坡比为 1:1.5。0+000~0+033段渠净高 6.91m,口宽 32.73m;0+033~0+100段渠净高 4.5m,口宽 25.5m。现状右岸边墙为M 7.5砂浆砌块石砌筑,新衬砌左边墙为斜坡式结构,C15混凝土现浇,顶部厚15cm,底部厚30cm。底板为C20钢筋混凝土现浇,厚度30cm,下垫20cm厚的砂砾垫层,原土翻夯50cm。从0+000处往库区方向用C15混凝土衬砌左边墙20m及右岸坝体包头。
根据坝顶交通要求,在溢洪道顶架设1座宽3.5m,长 32m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基础采用深5m的嵌岩桩基,采用机械钻孔、干作业灌注桩,桩基嵌入基岩0.5m。
4 结语
除险加固后,大坝抗滑稳定及渗流稳定均满足规范要求,溢洪道满足水库泄洪的需要;输水洞满足泄洪及输水的要求。
1 GB 50201—94防洪标准[S].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4.
2 SL252—2000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0.
3 SL274—2001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1.
4 DL5073—2000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
5 SL253—2000溢洪道设计规范.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