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地基基础检测

2013-08-15

山西建筑 2013年15期
关键词:基桩压浆技术规范

魏 敏

(山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山西太原 030001)

随着建筑层数的提高,荷载的增大,天然地基使用减少,人工地基和桩基础增多。由于地基基础本身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地基基础的检测成为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地基基础检测主要包括基桩检测和人工地基检测。基桩检测包括基桩的承载力检测和桩身完整性检测,主要依据JGJ 106-200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GB 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和JGJ 94-9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中也有相关内容,区别不大。承载力检测方法有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单桩水平静载试验和高应变法。桩身完整性检测方法有低应变法、钻芯法、高应变法和声波透射法。基桩检测方法应根据各种检测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考虑地质条件、桩型、施工质量可靠性、使用要求等因素进行合理搭配,检测结果应结合上述因素进行分析判定。

人工地基主要进行施工质量检测和承载力检测,承载力检测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和单桩静荷试验,主要依据JGJ 79-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湿陷性黄土和液化地基检测还需依据GB 50025-2004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和GB 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相关要求。

作为一名常年从事地基基础检测的技术人员,检测中经常遇到一些问题,现在把它们写下来,与大家交流,仅供大家讨论。

1)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验桩和竣工验收工程桩抽样检测不分。两种静载试验目的不一样,不能混淆,不能用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桩检测报告代替工程桩抽样检测报告。试桩是试验桩型、设计参数、施工工艺参数等是否可行,为设计提供依据,而工程桩抽检是为了检验桩的施工质量,确保工程安全。人工地基检测中也存在同样问题。

2)灌注桩采用桩端、桩侧后压浆后,给检测带来的问题。采用灌注桩桩端、桩侧后压浆工艺后,桩的承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后压浆灌注桩的承载力是压浆前的2倍~3倍,太原地区最大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已达到15 000 kN。压浆对提高承载力的贡献很大,但压浆质量不能检测。目前后压浆灌注桩技术在太原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施工单位良莠不齐,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检测方法,确保工程质量。由于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很大,试桩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提高,以免试验中灌注桩桩身破坏,而达不到试验目的。

3)低应变法使用中的问题。JGJ 106-200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中提到检测桩身完整性的方法有钻芯法、低应变法、高应变法、声波透射法。每种方法各有自己的优缺点,规范规定桩身完整性检测宜采用两种或多种合适的检测方法进行,但现在过分依赖小应变,没有看到小应变的局限性,甚至在一些不适合用小应变的场合使用小应变。对低应变检测中不能明确完整性类别的桩,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钻芯法、高应变法、开挖等适宜的方法验证。规范规定的桩完整性检测数量是下限,可以根据工程的重要性,施工工艺的可靠性、地质条件等适当增加检测数量。

4)换填垫层检测时的问题。低层建筑采用换填垫层,当承载力要求不高时,竣工验收采用载荷试验检测垫层承载力似无必要,可采用环刀法、贯入仪、静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动力触探等方法检测施工质量。当采用载荷试验时,应注意其有效影响深度问题,有效影响深度不小于换填垫层处理的深度,载荷试验压板的边长或直径不应小于垫层厚度的1/3。当垫层较薄时,压板边长或直径也不宜太大。

5)人工地基进行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时,应尽量不要扰动桩周土,保持其含水量不变,以免影响试验结果。

6)嵌岩桩载荷试验问题。JGJ 106-200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规定当受设备或现场条件限制无法检测单桩承载力时,可采用钻芯法测定桩底沉渣厚度并钻取桩端持力层岩土芯样检测桩端持力层。

7)受场地条件限制无法进行常规静载试验的桩,可采取自平衡法(也叫Osterberg法)在桩端埋入压力箱,检测桩的承载力。自平衡法静载试验是将压力箱埋入桩的底部,使桩的摩阻力和端阻力互为反力,分别得到荷载位移曲线,叠加后得到桩顶的Q—S曲线。这种方法无需锚桩,能分别测出桩的侧阻力和端阻力,可以更好的指导设计。

史佩栋教授自1995年在许多地方做了推广介绍,东南大学土木工程系对其进行了研究,编制了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T 291-1999桩承载力自平衡测试技术规程。

8)基桩、人工地基竣工检测时,静载试验最大加载量应比2倍设计值多加1级~2级。这是因为如果最大加载量只取设计值的2倍,一旦某个桩(或人工地基)在2倍设计值前达到极限承载力,而其余极限承载力为2倍设计值,那么承载力特征值将不满足设计要求,这就不能反映工程的真实情况。

9)为保证检测质量,检测用计量器具必须在计量检定周期的有效期内。荷载测量用传感器的测量误差不应大于1%,压力表精度应优于或等于0.4级。沉降测量宜用位移传感器或大量程百分表,测量误差不大于0.1%FS,分辨率优于或等于0.01 mm。

地基基础检测是保证建筑物质量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建筑的质量和安全,责任重大,工作中一定要认真负责,精益求精。

[1]JGJ 106-200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S].

[2]陈 凡.基桩质量检测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JGJ 79-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S].

猜你喜欢

基桩压浆技术规范
帕德玛大桥引桥粉细砂地层钻孔桩化学浆护壁成孔及桩端桩侧压浆技术
低应变基桩完整性检测技术研究
基桩检测中的静载试验法与高应变法的应用探讨
《苏区研究》技术规范
信号系统互联互通技术规范认证综述
《杭州市行道树修剪技术规范》编制的必要性探讨
箱梁预制压浆封锚施工技术在桥梁中的应用
考虑侧阻增强效应的基桩极限承载力解析算法
后压浆桩基施工技术分析
天津:批准发布小麦良种繁育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