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畜禽养殖场的消毒
2013-08-15江苏省洪泽县高良涧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223100
杨 帆 (江苏省洪泽县高良涧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223100)
孙宝权 (江苏省洪泽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消毒是畜禽养殖场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一项重要措施,消毒的目的是消灭被传染源散播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以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疫病继续蔓延。因此消毒对畜禽养殖场来说至关重要,它是保障畜禽养殖场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
1 消毒分类
畜禽养殖场根据消毒的目的不同可分以下三种:
1.1 预防性消毒 指尚未发生动物疫病,结合日常饲养管理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或其它有害微生物污染的场舍、用具、场地和饮水等进行的消毒。此类消毒一般1~3天进行一次,每1~2周进行一次全面大消毒。
1.2 临时消毒 发生传染病时,为及时消灭从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而采取的消毒措施。消毒对象为患病动物所在的畜禽舍、隔离场地以及被患病动物分泌物、排泄物污染和可能污染的场所、用具和物品定期消毒。
1.3 终末消毒 患病动物解除隔离、痊愈或死亡后,或者在疫区解除封锁之前,为了消灭疫区内可能残留的病原体而进行的全面彻底的大消毒。
2 常用消毒方法
2.1 机械性清除 如清扫、洗刷、通风等清除病原体,这是最普通、最常用的方法。
2.2 物理消毒法 利用阳光、紫外线线、高温等手段杀灭病原体。
2.3 化学消毒法 即用化学消毒药品进行消毒,杀灭病原微生物。在兽医防疫实践中常用此法。
2.4 生物热消毒 利用微生物发酵产生的热量杀灭病原,主要用于粪便、垃圾的无害化处理。
3 不同消毒方法特点
(1)机械性清除是消毒工作的第一步,清扫、洗刷可以除去环境中85%左右的病原体,而且能去除各种有机物对病原体的保护作用,使随后的化学消毒剂对病原体发挥更好的杀灭作用。(2)阳光消毒对于牧场、草地、畜栏、用具和物品等的消毒意义较大,但阳光的消毒能力大小取决于季节、时间、纬度、天气等因素,因此,利用阳光消毒要灵活掌握,并配合使用其他消毒方法。(3)紫外线消毒对革兰氏阴性细菌敏感,革兰氏阳性菌次之,对细菌芽孢无效。紫外线消毒受很多因素影响,受安装的高度、灯管清洁程度与数量等有关,紫外线对表面光滑物体消毒效果较好,但对人有一定的损害,消毒时人必须离开现场。(4)煮沸消毒是高温消毒中最常用而又效果确实的方法,大部分非芽孢病原体在100℃的沸水中迅速死亡。大多数芽孢在煮沸后15~30min内亦能致死。煮沸1~2h可以消灭所有的病原体。各种金属、木质、玻璃用具以及衣服等都可以进行煮沸消毒,将耐煮污染物品浸入含水容品内,加入少许碱类物质(如2%苏打)可使蛋白、脂肪溶解,防止金属生锈,提高沸点,增强消毒作用。(5)化学消毒是畜禽养殖场中最常用的消毒方法,消毒的效果决定于许多因素,如病原体的抵抗力特点、所处环境的情况和性质、消毒时的温度、药剂的浓度、作用时间长短等。选择化学消毒药时应考虑对该病原体的消毒力强、对人和动物毒性小、不损害被消毒物体、易溶于水、在消毒环境中比较稳定、不易失去消毒作用、价廉易得和使用方便等因素。(6)生物热消毒是利用粪便中微生物发酵产热,杀死病原体(芽孢除外)、寄生虫卵,同时又保持了粪便的良好肥效,这种方法不适用于由芽孢病菌所致疾疫(如炭疽等)粪便消毒。
4 理想的化学消毒剂应具备特点
(1)广谱高效:对常见的病毒、细菌和霉菌均有良好的效果,杀灭时间短,作用迅速。(2)使用安全:①对人畜安全无害:无刺激气味,不刺激皮肤、眼睛和呼吸道,带畜(禽)消毒安全。②对设备及用具无腐蚀性。③无残留:对环境无污染。(3)作用速度快。(4)穿透性强:能够穿透物体表面的有机物,杀灭病原。(5)性能稳定:不易受温度和水质的变化而影响消毒效果,配成的溶液不易降解,长时间有效,并且可在低温下使用。
5 影响化学消毒效果的主要因素
5.1 消毒药的选择 病原微生物对不同的消毒药的敏感性不同,因此,在选用消毒药时应针对消毒对象,有的放矢,正确选择。一般病毒对碱、甲醛较敏感,而对酚类抵抗力强,大多数消毒药对细菌有很好的杀灭作用,但对形成芽孢的杆菌作用却很小。
5.2 消毒药浓度 使用消毒药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按照说明书要求配制实际所需浓度,绝大多数消毒药在高浓度时杀菌作用大,但如果浓度过浓并不一定能提高消毒效力,如70%的酒精消毒效果大于90%;另外消毒药要现配现用,不宜久贮。
5.3 消毒时间 不同病原体对不同消毒药物敏感程度不一样,对杀灭病原体所需时间也不同,一般消毒时间越长,消毒效果越好。
5.4 温度和湿度 消毒效果与温度正相关,温度越高,效果越好。熏蒸等消毒方式,对湿度也有要求,一般要求相对湿度保持在60%~80%。
5.5 酸碱度 消毒剂杀菌作用受pH的影响。如戊二醛本身中性,其水溶液呈弱酸性,当加入碳酸氢钠后才发挥杀菌作用。新洁尔灭杀菌作用在pH愈低时所需杀菌浓度愈高。pH也影响消毒剂的电离度,一般来说未电离的分子,较易通过细胞壁,杀菌效果好。
5.6 有机物 环境中的粪污、脓血等有机物与消毒剂结合,严重降低消毒剂的消毒效果,因此消毒前务必清扫消毒场地。
5.7 联合用药 两种消毒药合用时,可出现增强或减弱的效果。生产中常见到两种消毒药合用,可产生相互拮抗,使药效降低,如阴离子清洁剂肥皂与阳离子清洁剂苯扎溴铵共用时,可发生化学反应而使消毒效果减弱,甚至完全消失。此外合理的联合用药也能增强消毒效果。例如洗必泰和季铵盐类消毒剂用70%乙醇配制比用水配制穿透力强,杀菌效果更好;在戊二醛内加入合适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则消毒作用大大加强。
5.8 水质硬度 硬水中的Ca2+和Mg2+能与季铵盐类、氯己定或碘附等结合形成不溶性盐类,降低其抗菌效力。
5.9 长期使用一种消毒药 长期固定使用单一消毒药,细菌、病毒可能会产生抗药性。同时由于杀菌谱较窄,可能不能杀灭某种致病菌,使其大量繁殖,导致疾病发生。因此,养殖消毒最好是几种不同类型的消毒剂轮换使用。
5.10 人员责任心 畜禽养殖场消毒人员如果没有责任心,做事马虎、不认真,消毒药再好,消毒效果也会受影响。
6 畜禽养殖场的消毒
6.1 进出人员消毒 不要让外来人员随意进入,人员进入场区时,必须严格消毒程序:经洗澡、更衣,换鞋后,方可进入。
6.2 畜禽舍消毒:每批畜禽调出后,畜禽舍要彻底清扫干净,用水浸泡、冲洗,然后喷雾消毒或熏蒸消毒。间隔5~7d后,方可转入下批新畜禽。
6.3 环境消毒 畜禽舍周围环境要定期用2%火碱或撒生石灰消毒;畜禽养殖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坑、下水道出口,定期用漂白粉消毒。大门口与畜禽舍入口消毒池要定期更换消毒液。
6.4 用具消毒 定期对饲料车、扫帚、铁铣等用具进行消毒,可用0.1%新洁尔灭或0.2%~0.5%过氧乙酸消毒,也可在密闭的室内进行熏蒸。
6.5 带畜(禽)消毒 定期带畜(禽)消毒,有利于减少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带畜(禽)消毒,不要使用甲醛等有刺激性气味的消毒剂,此类消毒剂对人体及动物黏膜有刺激作用。动物在采用喷雾、饮水等途径接种活疫苗时,最好不要进行消毒,以防消毒剂造成活疫苗失效。
6.6 售畜(禽)台的消毒 养殖场出售畜禽时应对购畜(禽)车辆认真消毒,装畜(禽)时场内人员不可踏上车辆,装载结束后应做好售畜(禽)台清洗工作,并做好售畜(禽)台、工具与人员消毒。
6.7 储粪场消毒 畜禽粪便要运往远离场区的储粪池,统一在硬化的水泥地内堆积发酵。储粪场周围要定期消毒,可用2%火碱或撒生石灰消毒。
6.8 病尸消毒 畜禽病死后,要进行深埋、焚烧等无害化处理。同时立即对其原来所在的圈舍、隔离饲养区等场所进行彻底清洗并进行消毒,以防止疫病蔓延。
6.9 填写消毒记录 将消毒时的执行人员、消毒对象、消毒药品种、配制浓度、消毒方法、消毒时间等详细情况记入《消毒记录表》,以便查找。
畜禽养殖场定期进行规范、全面的消毒,能起到非常重要的预防作用,但消毒工作并不是万能的,还必须结合做好饲养管理、免疫接种、药物保健等其他综合防控措施,来降低畜禽养殖场患病的风险,保障畜禽养殖场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