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毛泽东的人民责任观

2013-08-15方闻昊

关键词:少数民族利益农民

方闻昊

(清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4)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活动宗旨,而为人民服务首先要向人民负责,这就是人民责任论。1945年8月13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的讲演中就明确提到,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我们的责任也正是向人民负责。[1]1128向人民负责,就是说,我们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制定和执行的每一项政策,都要以满足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凡是适合人民利益的就坚持,凡是不适合人民利益的就改变,而且是向着适合人民利益的方向改变。只有做到这一点,中国共产党才能成为名符其实的人民的政党。

向人民负责,就要做到一切是为人民谋利益。在战争年代,由于斗争的残酷性,很多人只是注意到武装斗争,而很少考虑其他事情,主要表现在有时忽视人民生产生活问题的解决。不错,打仗确实是为了人民,因为只有当人民获得真正的解放,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一切利益。但是,现实的生产生活同样是人民重要利益之所在。唯有切实将人民的生产生活看作与打仗同样重要的事,打仗这件事才能进行得顺利。正如毛泽东在《长冈乡调查》中写到的那样:“苏维埃是群众生活的组织者,只有苏维埃用尽它的一切努力解决了群众的问题,切切实实改良了群众的生活,取得了群众对于苏维埃的信仰,才能动员广大群众加入红军,帮助战争,为粉碎敌人的‘围剿’而斗争。”[2]298为了保障人民的生产生活,党有两件事情要做:

(一)深刻注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一切问题

包括“领导农民的土地斗争,分土地给农民;提高农民的劳动热情,增加农业生产;保障工人的利益;建立合作社;发展对外贸易;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3]136-137。总之,一切人民实际的生产生活问题,都是应当切实关心并具体解决的。这样做,就能使人民相信共产党是真正代表他们利益的。党帮助人民解决了眼前的实际的问题,有助于人民理解党提出的更高级的革命理想,从而有助于革命形势的高涨和革命的最终胜利。

(二)尽可能地减轻人民的负担

诚然,战争年代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进行革命战争。为此,党和人民必须竭尽一切努力使战争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但是,一定要记得,我们不仅要成为革命战争的领导者和组织者,而且要成为人民生产生活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我们既要完成领导和组织革命战争的任务,又要完成发展人民生产、改良群众生活的任务。[3]139这是因为,如果我们的党不注意帮助人民发展生产,那么不但不能保障人民的生活,而且战争所需物资也无从得来。因此,可以说,我们的目的实际上在于,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动员人民为战争贡献一定的物质力量。如此才是真正的爱惜民力,也才是真正站定了向人民负责的。

向人民负责,决不能将自己的观点束缚在一阶级的利益上面,而是要彻底地关心全国全民族的利益。[2]483不错,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理应对工人阶级负责。但是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又不能只是工人阶级的政党,也不能只为工人阶级谋利益。事实上,在工人阶级力量尚未真正发展壮大的革命战争时期,我们的党在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以及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的同时,是需要不断地谨慎地处理党与工人阶级以外的其他阶级的关系的,其中不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除了对工人阶级负责,还要对其他阶级负责的情况。

一方面,在中国,占全国人口最大多数的是农民,农民的要求始终是我们需要以最大热忱赋予最多关心的事情。早在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敏锐地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农民运动不赶速地做起来,农民问题不会解决;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2]37由此可见,农民问题早已成为共产党密切关注的问题,而农民阶级也始终是共产党紧紧依靠的革命力量。为了满足农民的要求,最重要的是对土地的要求,在整个的革命和建设岁月里,党的土地政策虽然有所调整,但无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打土豪,分田地”,还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双减双交”,无论是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还是之后的农业合作化,根本上都是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对农民负责,是每一个共产党人每时每刻都不曾懈怠的事情。

另一方面,在有些时候,譬如整个国家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遭受巨大威胁的时候,一切愿意为民族解放和国家建设贡献力量的阶级或阶层,都将成为我们团结的力量和负责的对象。例如,在抗日战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反对侵略中国的日本帝国主义成为当时革命的主要任务。然而,正如毛泽东所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反革命势力的事业,不是一天两天可以成功的,必须准备花费长久的时间;不是少少一点力量可以成功的,必须聚积雄厚的力量。”[3]152因此,在这时,真正的共产党人应当敢于和善于团结一切真正愿意抗日、勇于抗日的阶级和阶层,共同打击日本侵略者。此时一切与我们站到一起的力量,都属于我们要对之负责的人民的范畴。

同时,向人民负责,也决不能将自己的立场局限于一民族的利益,而应当争取国内各民族最大程度的团结,努力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共产党不是国民党,也不是清政府和北洋军阀。在对待和处理民族关系的问题上,共产党人的一贯立场就是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其中主要的是反对大汉族主义。诚如毛泽东所说:“我们说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实际上是汉族‘人口众多’,少数民族‘地大物博’,至少地下资源很可能是少数民族‘物博’。”[4]33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要想继续作为一个完整意义的中国存在,就必须使汉族和少数民族紧紧地团结在一起,离开谁都不行。

要实现和巩固各民族的平等地位,就要从根本上认识到中国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中国,“各个少数民族对中国的历史都作过贡献”[4]33,少数民族和汉族一样是国家的主人。要坚决反对大汉族主义,“不要以为只是汉族帮助了少数民族,而少数民族也很大地帮助了汉族”[5]405。“少数民族在政治上很大地帮助了汉族,他们加入了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就是在政治上帮助了汉族。……那种以为只有汉族帮助了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没有帮助汉族,以及那种帮助了一点少数民族,就自以为了不起的观点,是错误的。”[5]405只有真正抛弃资产阶级的民族关系立场,并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关系立场,大汉族主义和地方主义的错误观点才能比较容易和彻底地克服。

有了这样的认识之后,还要在实践中处处对少数民族尊重。建国以后,毛泽东在处理汉藏关系问题上花费了大量心力,提出新政权的统治阶级不再是过去的反动统治阶级,汉人进藏不再是为了压迫藏人,而是想很好地为藏族人民做些好事,是诚心诚意的帮助;而且汉人的帮助是建立在尊重藏族人民自治的前提下的,不是要替代他们管理西藏。[6]119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权是为人民谋利益的,具体到少数民聚居地区,就是为少数民族谋利益的。为了让少数民族能够比较舒心地实现自己的利益,与国民党不同的是,共产党奉行“商量办事”的原则——无论做任何事,没有商量好就坚决不做;商量好了,大多数人都赞成了,再慢慢去做;总之,是要在取得人民支持的前提下去做。[5]311这样就进一步巩固了社会主义的新型民族关系,为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此外,向人民负责,还决不能只看到一时的利益,而一定要处理好人民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既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忽略长远利益,也不能只想长远利益而无视眼前利益。长远利益是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共产党领导下的觉悟了的人民一定是把共产主义当作自己的最高理想,并且愿意为此而奋斗终生,这是毋庸置疑的。当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发生较大冲突的时候,能够坚定地选择长远利益而暂时放弃眼前利益,才是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建国之初,党和国家选择暂时牺牲农业而优先发展重工业,正是这方面的典型。新中国在建立初期面临着险恶的国际环境,政权得以存在并巩固是国家和人民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而要保存并巩固政权,没有工业基础,尤其是重工业基础,是不可能的。因此,毛泽东讲到,“所谓仁政有两种:一种是为人民的当前利益,另一种是为人民的长远利益”,“前一种是小仁政,后一种是大仁政”。[7]105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两者必须兼顾,不兼顾是错误的”;但是无论什么时候都不应忘记,“重点应当放在大仁政上”。[7]105在当时,施仁政的重点就在于优先发展重工业。这是因为,如果只是有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确实能够得到比较快的、比较显著的改善,但是当时不安定的国际环境决定了人民是不可能安静地享受这样的发展成果的。而如果有了重工业基础,不仅国防建设能够得到相应的武器装备支撑,就连农业发展也将获得机械化的条件。后者是真正为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长远计,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做出的最正确的选择。

着眼于长远利益是不错的,但是如果只想着长远利益而无视人民眼前利益的保障,将会渐渐地使人民失去对长远目标的渴望和信心,从而不利于长远利益的实现。因此,在坚持谋求长远利益的前提下,是可以而且应当逐步改善人民生活的。这里以工人阶级为例。诚然,无论在生产还是生活过程中,我们都“应当向工会同志和工人群众进行教育,使他们懂得,决不可只看到眼前的片面的福利而忘记了工人阶级的远大利益”[1]1285。但这还只是我们工作的一个方面。我们工作的另一方面是要在实现增产节约的同时,注意工人的劳动条件和集体福利的逐步改进。这正是作为一个完全的共产主义者的毛泽东的观点。1953年8月21日,毛泽东在对“生产长一寸,福利长一分”的口号提意见时说到:“在指出‘生产长一寸,福利长一分’这种说法不甚确切时,不要使工人们觉得今后好像只要生产,不要福利了,而要说明这句话不如‘在增加生产的基础上逐步地改善工人的生活’这样说较为确切些。”[8]57由此可见,毛泽东是支持改善工人生活的。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这里说的改善是有条件的,而条件就是,一要生产确实有所发展,二是逐步进行、量力而为。如果为了改善工人的生活而妨碍了生产的增长,就成了片面的福利观点和个人物质利益高于一切,是坚决要不得的。

以上所述,皆是从为人民谋利益的角度阐释人民责任论。事实上,真正的共产党所肩负的责任并不止于为人民做什么的层面,其根本的责任应当是尽一切可能的努力,使人民较快地较完全地觉悟起来、团结起来,使人民获得足够的力量,最终能够自己解放自己。要清醒地认识到,人民是历史的主体,人民拥有和应当拥有的一切都是而且只能是由人民自己创造的。关于这一点,毛泽东曾形象地写到:“菩萨是农民立起来的,到了一定时期农民会用他们自己的双手丢开这些菩萨,无须旁人过早地代庖丢菩萨。共产党对于这些东西的宣传政策应当是:‘引而不发,跃如也。’菩萨要农民自己去丢,烈女祠、节孝坊要农民自己去摧毁,别人代庖是不对的。”[3]33这就是说,共产党确实要为人民的利益着想,也确实要为人民的利益做扎实的具体的工作,但是决不能代替人民去做本应人民自己做的事情。这是因为,只有当人民自己真正地觉悟起来、成长起来的时候,人民的斗争才会取得胜利,或者说斗争胜利的结果才会得到巩固。

为了完成领导和帮助人民最终完成自己解放自己的历史任务,党在进行一切群众工作时,要毫不懈怠地坚持两条原则:“一条是群众的实际上的需要,而不是我们脑子里头幻想出来的需要;一条是群众的自愿,由群众自己下决心,而不是由我们代替群众下决心。”[9]1013无论是组织革命战争,还是开展国家建设,都离不开这两条。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许多时候,群众在客观上虽然有了某种改革的需要,但在他们的主观上还没有这种觉悟,群众还没有决心,还不愿实行改革,我们就要耐心地等待;直到经过我们的工作,群众的多数有了觉悟,有了决心,自愿实行改革,才去实行这种改革,否则就会脱离群众。”[9]1012

这里以组织革命战争为例。建设人民军队,进行人民战争,最根本的条件就是有人民群众的支持,但是人民的支持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要靠艰苦扎实的工作争取来的。在战争年代,人民群众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有着迫切的革命的需要。但是在最开始的时候,人民群众中的大多数还没有主观上的觉悟,还没有下定革命的决心。这时,我们共产党人要做的并不是从自己良好的革命愿望出发,代替人民下革命的决心,或是用压服的方式强迫人民投入到战争中。这样做是违背人民的意愿,是得不到人民真心的支持的。而如果得不到人民真心的支持,我们的革命战争又怎么可能取得胜利?因此,作为真正的完全的共产党人,这时我们要做的是从一切实际的工作入手,尽一切可能使人民下定革命的决心。具体说来,就是通过每一次打仗,每一次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教育群众、武装群众,逐渐使人民明确自己革命的责任,并起来承担自己的责任。当革命战争成为一项既是人民需要,又为人民自愿从事的事业时,它便没有了不成功的道理。

总之,共产党人要树立起向人民负责的立场和态度,切实关心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一切问题,以全国全民族的利害作为思考和行动的出发点,而不将自己的观点和实践束缚于一阶级、一民族的利益上,兼顾好人民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彻底启发人民觉悟,使人民自己解放自己。这是毛泽东人民责任论的真正内涵,是真正的向人民负责,也是真正的为人民服务的前提。有了这样的前提,余下的工作就可以按照正确的方向加以展开,并最终达到为人民谋利益的目的。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毛泽东西藏工作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藏学出版社,2001.

[7]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8]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9]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利益农民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利益链与新垄断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