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吴文化开放性与和谐精神的探讨

2013-08-15鲁吟月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3年11期
关键词:泰伯尚德历史

鲁吟月

(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苏州 215009)

在目前,在理论不断创新的发展中,构建“和谐文化”以及“和谐社会”逐渐成为了中国学界所关注的核心话题。在中国思想的历史发展之中,“和”的文化的核心理念就是在历史的不断创新和积淀中发展,但同时又由于地域等因素的影响而显现出各种不同的文化特征和文化特性,本文从基于这种现象的视角出发,分析并展现出目前中国尤为引人注目的一种文化——“吴文化”所具有的独特开放性与和谐精神。

一、形成吴文化开放性的历史元素

就吴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来说,吴地的学者普遍具有的共识性学术意见是,吴文化的起源是从“泰伯奔吴”开始。泰伯入吴之前,吴地就已经有土著人在这里生存,但就文化意义上的开化来说,和黄河流域的中原农耕文明还是有着很大的文化差别和文化距离。泰伯奔吴为吴地生存的人们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也从此创造了吴地打破文化封闭以及接纳不同文化的先河。近世发展以来,在中国相关区域文化中吴文化被看做是具有独特开放性以及开放意识的文化,普遍认为,这种开发意识的起源在历史发展的意义来说就应该追溯到泰伯时代。泰伯奔吴发展的动因是“ 让位”,然而由“奔”却促进了南北文化的交流,也为吴地文化的发展添加了一种动态的因素,它不但激发了吴地这片富有生机的地方,并且还打开了生存在吴地的人的心智,进而也同样创造出了吴地经济文化发展的新纪元。到了近代历史的发展阶段,吴文化的开放思想的形成也迈入了成熟期。在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东南部的“海路”已经被全面地打开,西方的不同文化也随之进入,并先后在东南部的沿海城市驻足,所以,直属“吴文化圈”的上海这座“长江三角洲”的桥头堡优先发展,随之崛起。因此,在近代以来的吴文化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存在了一大批有识的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先行者,而吴地也因此成为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

从历史看来,吴文化从产生至其逐渐发展以来,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尽管吴文化伴随着中国的古代社会发展全程,但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吴文化并没有在中国古代社会固有的“静态”的局面下发展,而是以“动态”的形式,凭借着长江下游善于接纳百川的襟怀,以新的文化因素不断地改造自身的文化发展血液,加强自身发展的活力因素,在不断的文化自新和发展之中,养成了吴文化所特有的开放性文化理念以及广阔的文化气息,也为吴文化“和谐”精神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历史性基础。

二、吴文化中和谐精神的特征和本质内涵

从文化的形成根源上来看,吴文化的历史发展和中华文化的发展相似,吴文化既是从中华文化的母体中诞生而来,也是在逐渐的发展之中不断地吸收其他文化的特点并结合自身的文化特征而形成了和中华文化体系中的其他领域文化有明显区别的文化特性。就从吴文化中的和谐文化内容中看来,吴地文化的和谐精神与齐鲁文化、秦晋文化、楚文化、燕赵文化、闽粤文化、巴蜀文化等比较而言,在历史上、地理上、人文传统上以及一些现实因素上的确表现着很多的不同之处,但正是由于这些文化条件的不相同,也使得吴文化中的和谐精神表现出了一种特有的文化气息。

(一)“尚德崇文”风尚是吴文化和谐精神的核心价值含义

文化学理论认为,文化的发展正是一个积累和消失辩正统一的发展过程。从历史和人文传统的发展来看,吴文化“和谐精神”的文化发展起源,主要来源于吴地自古就形成的“尚德崇文”的文化观念和社会发展趋势。“尚德”是一种历史文化的思想,具有极其丰富的内在含义和精神特征,这里的“德”,就是指文化发展的指向,所指的也就是东方哲学意义上的“道德”。在文化内涵中,也存在有一些“礼让”、“谦逊”、“和谐”、“友善”、“关怀”的含义。由此可见,“尚德”和“崇文”这两种文化思想就构成了吴文化的核心价值与核心内涵。对道德的敬重表现出了吴地文化所提倡的是“ 以德化民”,“以德治域”,通过德来促进人和人之间的一些情感交流,通过德来创建和谐社会的文化思想。对文化的崇尚也反映出了吴地人对教育、科技、发展、创新重视的人文精神以及价值观念,文化、科技、教育事业的兴盛发展,不仅为国家培养出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也同时为吴地自身经济文化的快速、可持续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智力支持和发展的动力支持。

(二)“包孕吴越”的气度是吴地和谐文化中的独特精神

提到吴文化,人们自然而然就会想到烟波浩淼、气象万千的太湖。太湖是吴文化发展的代表性象征。从吴文化发展的历史源流上来看,无锡是一个具有三千年建城历史的文化历史名镇,在隋之后,由于运河的开辟和贯通,南北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汇影响,使得无锡以及周边的城市较早地就形成了城市文化发展的开放意识,也使得这里出现了较早地通过“交换”形式的商品经济思想发展萌芽,这也同样是无锡在近代发展之后逐渐向现代型城市的发展奠定的重要文化思想基础,但是从根源发展来看,“工商文化”仅仅是一种舶来文化,是西方“海洋文明”拓展所出现的结果。对待这种新形势的历史文明,吴文化的态度就是凭靠“太湖精神”,不断地进行吸收和消化容纳,在文化碰撞中积极选择,最终使得这种不同历史背景发展的不同文化可以逐渐演变成为自身文化中的其中一个有机结合部分。

三、全球化视角下吴文化和谐精神的文化走向

作为一种历史的文化传承形式,“尚德崇文”的精神曾经在无锡以及吴地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巨大的文化影响。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全球化”经济发展的热潮越来越强烈,世界的主流和格局也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世界性的多极化、经济形式的一体化以及文化的多元化,都会使得整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复杂,但同时也给全球的发展带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特别是对于“地球村”的形成以及全球化时代的发展,它不仅会影响到全球格局的改变,还同时会影响到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人类之间的距离逐渐地缩小,即使是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也可以使得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越来越频繁。从目前国际化的形式背景以及世界的发展走势来看,欧美以及日本等国家一方面按照自身的强势基础建立起了强大的国家经济,另一方面又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不断地加强自身的文化建设,并试图通过强势推行文化这种文化霸权的途径对发展中国家实行变相的文化侵略。所以,发展中国家的学者们都普遍担心全球化的结果就有可能会使得经济一体化以及文化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可能带来的结果就是强势的文化逐渐的取代弱势的文化,甚至会使得一些弱小的民族文化消失。所以,就要求我们既要保护、坚守自身的传统文化,又要弘扬和发展我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不断地走向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1] 王立人. 尚德崇文精神与和谐文化建设[J]. 江南论坛,2007,(5).

[2] 王立人. 吴文化的传承与文化无锡建设[J]. 江南论坛,2006,(8).

[3] 邓绍基. 以开放求通变——吴文化创新问题的断想[J]. 江南论坛,2009,(5).

猜你喜欢

泰伯尚德历史
尚德学校的德育工作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李泰伯:世间磨难,皆是砥砺
庄严隆重的祭祀仪式与不可预知的祭祀效果*——论《红楼梦》的除夕宗祠祭祀与《儒林外史》的泰伯祠祭祀
尚德机构2018财年Q2净收入4.818亿元,净亏损2.718亿元
画家要做修身尚德的人
三让遗风百代扬
———无锡泰伯墓联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