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自然辩证法指导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

2013-08-15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3年11期
关键词:英语教学高职英语

温 鑫

(太原大学外语师范学院,山西 太原 030012)

一、当前我国高职英语教学现状

1. 招收生源较差,影响教学有效开展

笔者所在的高职院校所招收的学生分为两类:一类是毕业于普通高中,经过高考,录取进入高职院校。这类学生虽然整体水平低,但掌握了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另一类学生是通过中考直接升入到高职院校中,这类学生只在初中阶段学习过英语,但多数学生对英语学习没有兴趣,基础相对薄弱,不利于教学的有效开展。

2. 教学模式滞后,不能适应社会需求

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面临教学模式相对落后的局面。在高职院校仍然采取传统的学院式教育模式,教学方式孤立,使得学生仅从课堂上获得知识,而没有进行实践练习,无法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教学效果不高,使得学生毕业后无法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需求衔接。

3. 教学手段单一,忽视职业能力的培养

长期以来,大多数职业院校的学生学习能力差,基础较为薄弱,教师仅片面追求教学手段,而忽视了学生基础的培养,尤其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创造的职业能力的培养,从而造成学生工作过程中的应变能力差。

二、自然辩证法是指导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理论依据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和恩格斯思想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的反映,其主要研究内容是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主要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最一般规律,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教育部提出“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基本素质的适应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本着这一原则,英语作为高职教育的必修课,必须服从于这一培养目标并服务于毕业生。因此,要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这样看来,两者的核心都是科学、技术,以及由此产生的传统产业升级和高新技术创新。因此,自然辩证法可以指导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三、自然辩证法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1. 现代自然观中的生态自然观在高职教学改革中的引导作用

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来源于技术的发明、传播,如果物质文化高速发展,发明、创造无法跟进,便会制约精神文化的发展。然而精神文化的发展始终落后于物质文化,这就使得追求技术发展的教育无法适应,从而造成职业教育的落后。正如长期以来,高职英语教学中一直采用的传统教学模式,仍在办本科的压缩型教学,使得培养目标定位过高。笔者所处院校的英语专业所选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体验英语》和《综合英语教程》。学生通过学习这些教材,通过了PETS-3和CET4级考试,但步入社会后仍发现在英语应用方面很不适应,不能满足社会对技术、管理、服务等领域中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外语能力要求。因而单纯追求考试的结果只能使学生被动学习,失去创造力,最终导致学与用脱节。

高职教育要想改变现有模式就应从根本上实现指导思想的变化。自然观和方法论是自然辩证法的根基,可持续发展是生态自然观的的核心,发展以生态自然观为指导的现代高职教育,就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现代高职英语教学的源动力,采用“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开发,从被动的适应教材转向主动的设计专业教材,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新技术到主动跟进新技术的发展,创造性地学习。在高职教育中,教师应突出“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将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生中主动设计和塑造自己的职业生涯,挖掘自己的职业能力。

2. 现代自然观中的系统自然观在课程设置中的体现

从20世纪40年代诞生了系统自然观到80年代系统自组织理论的产生和复杂性研究的出现,系统自然观一直成为解决教育改革、可持续发展、经济全球化等新问题的需要。它揭示了自然界是一个系统,其中系统的整体与部分之间既相互依赖,但整体又不等同于部分之和。现代高职教育作为自然学科体系,也具备了以上特点。

我国高职教育的整体目标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这就决定了我国的高职英语教学必须适应市场需求,通过对学生职业规划目标的研究,进行英语课程的合理配置。在高职英语课程设置中可以尝试以专业技能课程为主导,为学生夯实语言应用基础,即“基础课+必修课+选修课”;此外,在课程配置中应以语言知识技能、岗位英语知识和职业英语技能三者相结合的课程内容来延伸课堂教学,丰富知识覆盖。其中,语言知识技能是一般性课程,即覆盖英语听说读写的相关课程,而岗位英语知识和职业英语技能课程则是有针对性的岗位能力培训课程。例如,在为文秘专业的学习中,高职学生需要具备能够处理公共关系的社交能力,同时还应掌握现代社会礼仪和智能办公技术。此外,若是涉外文秘岗位,还应有熟练的翻译能力。文秘岗位的“岗位英语知识”就涵盖了有关文秘的专业术语知识;“职业技能知识”就涉及到文秘专业应有的商务书写和熟悉的翻译技能。这样的课程设置既可以优化高职英语教学,又可以充分贯彻高职教育“以人为本”的教学目标。

3. 自然辩证法中的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自然辩证法中技术观是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技术从广义上讲是人类为了达到特定目的而利用、改造世界的一切方法和手段。科学技术方法论是关于科学技术研究中的一般方法的理论。高职英语教学的改革正是需要这一理论的支撑,走科学发展的道路,为传统产业升级、高新技术转化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英语是一门技能,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难破、习惯难改的定型论观念,树立标新立异的创新观念。而高职院校对于培养学生的目标定位与普通院校是不同的,我们应更多地注意到它与社会岗位需求的密切关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适当加入实用英语的训练更合适,情景模拟教学法较为常见。情景模拟法是指高职教师为学生模拟创造特定情景,将学生带入英语思维空间摆脱母语干扰,为了更贴近就业,模拟的情景可以是与职业培训相关的情景。例如,一名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就会遇到有关商务礼仪的学习,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造国际商务礼仪的模拟场景,比如提供西方餐具,引导学生分组练习西方餐饮中需要注意的礼仪细节,通过问候语以及餐桌会话的练习,让学生逐渐了解西方文化,使得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这种特殊的“情境设计”,使学生看到了专业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加以教师的行动导向,让学生在实操练习中看到了自己所学知识的不足,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这种情景模拟法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使高职学生摆脱开口说英语的困难,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对于高职学生正是尤为重要的一种能力。

四、结语

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自然科学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论。因此,高职英语教学的改革必须遵循自然辩证法,高职教育者应通过学习自然辩证法,提高自己的哲学素养,运用科学的思维工具去探索新的高职教育理念,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

[1]郭贵春. 自然辩证法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2]任青,孙茜. 自然辩证法与计算机科学技术[J]. 科技与创新,2013,(6).

猜你喜欢

英语教学高职英语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读英语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酷酷英语林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