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资助工作现状分析与育人途径研究
2013-08-15张龙秀
张龙秀
(泰州学院 旅游管理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更好的帮助贫困生顺利入学和完成学业,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了以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缓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资助体系,形成“奖、贷、助、补、免”的大学生资助格局,对促进教育公平产生了重大意义[1]。
笔者从事基层资助工作以来,多次接触贫困生认定、助学贷款申办、国家奖助学金的审核与发放等工作,从资格审核、家庭调查、同学反馈到日常管理引导,花费了很多心血,力求把国家资助政策惠及最需要的学生,然而却常常遭遇到资助“育人”的困惑。
一、资助育人工作的“育”人困惑
(一)资助育人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资助工作的重点主要集中于如何解决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减少因贫困辍学问题,而对资助的目标和资助本身对贫困生的教育缺乏整体安排和更深一层次的系统探讨。另外在操作层面,对贫困生的认定缺乏清晰科学的标准。
目前的资助体系是以经济帮困为主的资助体系,侧重于经济上的救助,心理、人格上的引导关注不够。在资助实践中,学生对是否获得资助及资助金额的多少十分关注。经常有未能得偿所愿的抱怨,如抱怨资助金额没有期望值高,猜测获得较高金额资助的学生是老师有意偏袒,又或者是同学“走后门托关系”才评到较高档次,还有学生抱怨获得助学金的学生比自己生活条件还要好,等等,一时间出现心理不平衡,表现为行为的偏激。
资助育人,帮困助学的同时,却出现了意料之外的“育”人后果。这一方面与资助育人侧重经济资助,忽略其他救助有关,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在贫困生认定、资助资格审核上的问题与不足。
贫困程度的界定关系到经济资助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以及相应教育的针对性。当前大部分高校一般把贫困生分为一般贫困和特别贫困两种。这种从经济概念出发的划分明显比较粗糙。实际上,贫困大学生不经紧急状况有差异,心理问题也存在差异性。因此贫困生的界定和分层需要更清晰更科学的标准,这样对贫困生的资助教育才更有针对性。贫困生认定工作缺乏统一的科学的标准,认定结果就难免不够规范科学,资助工作也就难免会遭遇上述心理失衡、行为偏激。
(二)资助育人功能不够突出
加强资助育人工作是践行科学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资助的终极目的是要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但是资助工作却频频遭遇道德滑坡,诚信缺失和资助心理依赖。
资助育人遭遇道德滑坡、诚信缺失。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为国家和社会的资助属于理所应当,对此缺乏感恩之心,国家助学贷款旨在帮助经济困难学生获得均等受教育机会,却有部分学生不能按时还贷,给助学贷款工作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有些人开具虚假经济困难证明,骗取受助资格。资助育人遭遇道德滑坡、诚信缺失,令人困惑。
资助育人遭遇资助心理依赖。目前部分受助贫困生却对国家资助产生了依赖心理,他们习惯了等、靠、要,对改变目前的经济状况缺乏主动性,甚至不屑于学校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对助学金抱着坐享其成的态度,进而表现为人生目标不清晰、学习无动力,社会责任感、集体责任感、协作意识欠缺,学习态度不端正,上课出勤率低,甚至存在违规违纪、考试作弊挂科等情况。
高职高专院校资助育人工作中,为强化资助育人功能,比较常见的做法是定期开展诚信教育、感恩教育。这种定期的针对性的教育,效果并不明显。相反,某些学生对这样的教育宣传,尤其是资助行为发生前后的诚信感恩教育,感到十分困扰。
这些情况除了学生自身的思想因素外,与资助育人的工作机制不健全也有一定关系。那么应该如何最大化的发挥资助育人的功能呢?笔者认为,要进一步完善高校的资助育人途径,把对资助对象的诚信感恩教育与日常管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素质活动的结合起来,淡化资助育人教育的强指向性,会有更好的效果。
二、完善高职院校资助育人途径
(一)把资助对象的审核与学生的日常管理联系起来
在实际操作中,我院注意将贫困生的认定与审核,与学生的日常管理结合起来,加大日常管理评价在贫困认定中的权重,实现资助工作管理育人。具体做法如下:
1.班团干建设,强化生活反馈与评价职能
贫困生认定坚持校、系、班三级认定原则。首先由学生本人提出经济困难认定申请;班级学生参与测评;班级评定小组根据班团干提供的学生日常用品、用餐消费、活动消费、生活消费等主要信息,结合《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或家庭突发事件证明材料,汇总进行民主评议,初步认定排序,划分“贫困”档次。其次由系部认定工作组核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材料,并根据辅导员、班主任抽样走访情况,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评定为“特别困难”、“突发事件特殊困难”、“一般困难”三个等级。最后学校资助管理中心进行申报审核,对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进行准确认定。
由于班团干评价在贫困生认定中具有最基础的作用,所以要务必加强班团干的建设与引导,要求班团干务必摆脱个人情感与人际关系的干扰,如实反映贫困申请学生的真实生活情况。
贫困生认定过程要公开透明,但要注意保护困难学生的隐私,切记变成比比谁家更穷、更惨的活动。尽量避免大张旗鼓的公布与公示,以免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争做到既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也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影响学业和身心健康。
2.勤工助学管理,强化自管会职能与班主任责任
自管会管理中,强化晚间归寝汇报制度。对于贫困学子,除了予以资金、物质的帮助以外,为其介绍、提供勤工助学岗位,也是常规的资助方式。允许学有余力、家境贫困的学子利用课余时间校内外勤工助学,客观上为学生的早晚自习日常管理带来很多麻烦,比如班级正常学习氛围的维护、校园活动的开展都有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最重要的是客观上加重了校外勤工俭学期间的安全维护负担。我们学院采取的措施是,严格校外勤工学手续审批,建立校外勤工助学岗位的详细档案,包括联系人、联系电话、详细地址、来往具体路线、上下班时间等,建立本人与宿舍舍长、班主任的每日确认制度,强化学生自管会和宿舍舍长的职能与责任,尽最大努力做好安全防御。
班主任工作中,强化师生责任状制度约束。为加强勤工助学学子的安全监控与学业监督,要求班主任与学生签订学习责任状、日常卫生责任状、班级活动责任状,要求学生不得因为勤工助学,耽误学习,影响宿舍卫生,缺席班级组织生活。并且加强此项评价在资助认定中的比重。希望勤工俭学带来的不仅没有离群的困惑孤独,更有挑战自我的成就感。
(二)把经济资助与心灵引领联系起来
实际上,贫困生,作为大学校园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比一般学生承受着更多的心理压力,背负着更重的思想包袱,非常需要心理帮扶。调查显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发生比例远高于其他在校大学生,他们通常有强烈的自卑心理,更加敏感,更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自尊与自卑的矛盾性”[1]是我们资助工作必须注意的问题。这些心理问题的出现与社会财富占有失衡、竞争异常激烈的社会大环境有关系,也和学校、社会注重经济扶贫、忽视心理扶贫的倾向有关。因此,注重对贫困生的心灵引领,对于释放资助育人的最大功能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资助政策宣传,激发学生爱国爱党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通过对资助政策的宣传、解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国家的资助政策体系体现了党央、国家领导人对教育的重视和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心与爱护。学校应结合资助政策的讲解、宣传,使学生认识到资助政策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爱党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国家资助对象甄选,重在“奖”励引导。资助名额僧多粥少,合理利用资助政策导向,奖励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贫困学子,激发学习热情,引导贫困学子积极进取。以“奖”促建,引导班风、学风建设。
贫困生心理困惑千差万别,要增强心理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些资助对象往往因为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在日常生活中,会表现出一定的自卑与怯懦。不能让物质贫困的你再次遭遇心灵自卑,这是我们在资助工作中经常提醒自己的事情。为避免这种情况或者激化这种情况,在新生入校前,通过提前联络,了解情况,对学生及家庭情况进行大致摸底。基于宿舍情谊对心灵修复滋养、个性培养具有很大的作用,在编排宿舍时候,有意识的把地区相近的同学相对集中安排,因为相同或相近区域的经济生活水平、生活习惯、价值观念有趋同性,尽可能为贫困生减少心灵挫折的机会。当然对贫困生心灵的引导,预防也只是下下策。引导学生多读书,多交流,发现个人志趣,参加社团生活,在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中展现自己,在个人才艺和素养的发掘提升中认识自己,重新进行自身的大学目标定位。
强大的内心支撑强大的自信。针对受助,弱化受助者的弱势心态,强化反哺承诺。要务必提醒学生,暂时的经济困难并非是你的过错造成的,美好的未来在你现在的手中。要让学生相信,通过国家和社会的帮助,加上个人的努力,困难很快就会过去。既不要把获得资助当做想当然,更不要把获得资助当做是被怜悯。你暂时获取的资助,只不过是提前支取了自己未来服务社会的报酬,不用惭愧,也不用焦虑,只要你记得反哺,在心中庄严承诺,当你有能力的时候,一定拿出真心,拿出诚意,让这种好政策能继续惠及与你一样暂时困难的学子。
(三)把资助侧重与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贫困生除了经济状况、心理状况存在差异以外,年级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化。这就为我们探讨提供个性化的资助服务提供可行性。
大一新生面临的主要是高额的学费和生活费的开销,经济压力是最大压力。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减免缓交手续的办理就是雪中送炭。另外进入新环境的他们除了需求经济资助外,环境适应性引导更要及时。
对于大二的贫困生来讲,已经可以依靠争取奖学金来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适当的励志教育可以激励其自强自立。同时,个人与其他同学的素质差异、资源差异愈发明显。此时,拓展校外勤工助学渠道,为贫困生拓展经济来源、锻炼工作能力提供机会变得非常必要。可利用自强之星的评比与交流进行励志教育。
对于毕业生,家庭的经济压力随着即将就业而有所改善,但是因为贫困带来的心理压力和社会压力有会带给他们就业求职的挫折感,此时就业求职机会和适当的就业指导,或许可以改变他们的就业,进而改变他们的生活。
把贫困生从困境中拉出来,扶上马,再送一程,就是资助工作的现实意义。
(四)把资助育人与传统感恩教育结合立起来
有人说,拿国家的钱,不拿白不拿,不拿是傻子。把申请国家资助当做一种投机。针对此种心理,资助教育中要强化一种意识,那就是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任何时候,帮助你是情分,不帮你也是本分。国家资助育人要强调“情分”观念,激发其感恩心理。
的确,国家资助用的是国家的钱,也是纳税人的钱。问题是贫困生有很多,在国家资助金额有限的情况下,这部分钱没有流向他人,而是流向了你,其无偿性或低息性,助你解困,难道不应该感恩吗?我们可以从国家发展的角度来认识国家的资助政策,惠民助学,意在保障教育公平。当然我们也可以把个人的受助放到传统的受人滴水之恩理当涌泉相报的框架中,理解感恩、滋养反哺意识。没有感恩的社会是冰冷的。最有限的资助流向最需要的你我,这本身就是沉甸甸的雪中送炭,是国家在教育上的惠民。
只要还有地区发展不平衡,只要还有城乡区别,只要还有贫富差异,只要教育还是有偿教育,就会有学生需要资助求学,借以改变人生的命运。国家资助政策、资助金额、资助渠道会因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变化有所调整。作为高职院校最基层的资助工作者,资助本身就是一条特殊的育人渠道,育人方法、途径必须根据时代变化进行调整。在资助政策的贯彻执行中多多用心,资助照样成为育人的抓手。不仅能保障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减少因贫困辍学问题,实现教育公平;还能通过心理育人,为国家培养身心健康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为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1]黄碧峰. 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体系的构筑[J].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1).
[2]姜旭萍. 关于进一步完善资助育人工作的若干思考[J]. 孝感学院学报,2012,(1).
[3]陈莉. 基于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差异化需求的资助育人体系研究[J]. 东方企业文化·远见,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