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范院校创新创业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2013-08-15

关键词:师范院校毕业生理念

晋 争

(郑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河南 郑州 450044)

为缩短我国与发达国家在人才的差距和教育上的差距,把创新创业教育引入高等教育体系势所必然。为此,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经过近三年的实践,成效初显、前景广阔。然而,本来应该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示范的师范院校,却进展迟缓。究其原因,是对创新创业教育和师范院校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存在认识误区。诚然,师范院校的职能是培养师资,然而,师范院校培养的学生同样面临就业、择业问题,同样需要具备创新创业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师范院校的在校生就是未来的教师,很难想象传统保守、因循守旧的教师能够培养出大批富于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因此,师范院校引入创新创业教育,把创新创业教育和师范教育融为一体,培养出具备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教师队伍是当务之急。

一、创新创业培养体系的概念和内涵

(一)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是这一体系的根本目标

教育部在《意见》中明确:“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一种教学理念和模式。”作为新的教学理念,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合我国国情,顺乎时代潮流的先进教学理念;作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为目标,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把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融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所谓创新创业培养体系,就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自主创业能力为目标,以创新创业教学理念为指导,以制度创新为保障,以一定的物质条件和创新创业环境为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系统工程。

创造性人才得益于创造性教育。每一个领域的发明创造都有特定性和随机性,发明创造的特定性寓于创新教育的普遍性,发明创造的随机性产生于创新教育的必然性。虽然真正有所发明创造的学生只是“个别”,但这个“个别”寓于一般,即:是从大批富于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学生中产生出来的。我们的国家需要发明创造人才,也需要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理所当然是创新创业培养体系的根本目标。

(二)组织创造力是这一体系的重要环节

培养大批创造性人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不是一个人单一的活动,关系到教师与学生、课程与教材、观念与制度、学校和社会、理论和实践、软环境与硬条件等等各种要素的合理配置和有机结合。教师要引导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动探索研究新的观点和理论,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及不同的兴趣爱好开启创造性思维,把个人的创造力凝聚成集体创造力,进而研发出适合国情的、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各种培养方案。

(三)组织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是这一体系的必要条件

学习的目的是应用,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目的都是指导实践[1]。因此,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条件和平台,例如,创办校内科技园区、创业园区和校外实习基地,使学生边学边干,学研结合、学以致用,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譬如对师范类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要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积极参加社团组织活动,并且善于在活动中及时发现问题,把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协同攻关的精神结合起来,培养自信、自主、乐观的生活态度和个性品质。

以上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当然,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复杂的系统工程还有许多要素需要补充。但是,这里已经证明师范院校引进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二、高校创新培养体系的层次和结构

高校创新创业培养体系,涉及教学、教改、教学理念、办学宗旨、课程设置、评价体系、师资素质提升、管理制度创新等等各个方面,因此,可以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立是对传统教育的一次深刻而广泛的革命。

(一)物质层次

这是创新培养体系的表层部分,也是一切创造力培养的物质基础,主要包括学校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的物质条件和环境。教师要进行创造性教学,学生要进行创造性学习,就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教学环境。一些高校的经验证明,科技园区、创业园区是创新创业教育理想的场所,但这些都需要较大投资和较长过程。在起步阶段,在创业园区建立之前,可利用现有条件,适当增加投入,创造基本的适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环境。例如,对学生进行课外创新创业活动和教师的课题研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提供必需的研究场所、设备、基地等。创新创业能力的发掘同样需要共同智慧,学校除了给学生提供交流的场所,比如,学校的报告厅、讲堂、教室等作为定期作为知识交流的场所,还应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在教师住宅、学生宿舍开通网络,拓宽师生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和交流的平台。

(二)制度层次

人才评价标准主要检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程度和成绩,这在现行的专业教育中已经普遍体现,但对创新创业教育,尚缺专门的评价体系和标准。这种现象亟待改变。高校应尽快建立创新创业型人才和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的考核制度和评价标准。这个标准应以学分、奖学金等形式体现出来。这些制度和标准的建立,能够促进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水平。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评价标准,也应是对教师教学成果的评价标准[2]。

(三)观念层次

社会对学校评价的主要依据是能否培养出大批创新创业型人才,其中的决定因素便是办学观念和教学理念。创新创业的理念、观念、精神就是这个培养体系的灵魂。国家大力推行的创新创业教育,就是适应国情和时代潮流的先进的理念、观念和精神。高校要把创新创业理念贯穿于办学的各个方面,融合于教、学、研和实践的全过程,体现于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上。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创新创业型人才,教师必须要有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知识;要使教师有创新创业理念和知识,学校领导首先要有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知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课程体系的建立、评价标准的制定、教师队伍的配备、科技和创业园区的建设,等等,目前仍处在探索阶段。在这个阶段,学校领导和教师观念是否更新,是否具有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决定着这种探索的进度和成败。

总之,物质是基础,制度是保障,观念是灵魂。三个基本层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

三、师范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

毫无疑义,创新创业教育适合于全国各类高校,同样适合于师范院校。师范院校和其他类高校就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来说是完全相同的;但就推行创新创业教育的具体措施和形式来说,却不尽相同。改革开放初期,师资极度缺乏,师范院校毕业生供不应求,不存在就业问题。伴随着师范教育的快速发展,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逐渐显现。近年来,就业难成了高校毕业生头疼的问题,因为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门路较窄,又因教师工作稳定,职业体面,教师岗位日渐饱和,就业竞争日益激烈,报考教师岗位的难度甚至超过了报考公务员的难度。师范院校毕业生想要找到对口的工作真是难上加难。因此,师范院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显得尤为迫切。

(一)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师范院校的趋势和契机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理所应当属于意识范畴,是人们对历史和现实的规律性的认识,是对传统教学观念的扬弃和更新。在这种理念指导下形成的人才培养模式,无疑是对传统培养模式的创新和改革。当前,师范毕业生就业困难,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相当突出,围绕就业岗位的竞争不断加剧,尤其在全国其他各类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方兴未艾,对师范院校形成巨大压力的情况下,正是师范院校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契机,它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二)师范院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切入点

实践证明,创新创业教育是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培养模式,这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培养模式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国高等教育在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臻于完善的教学理念和培养模式,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传统教育。这种传统教育就孕育着创新创业教育的种子。换言之,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不是完全否定传统教育,而是对传统教育的改革或自我完善。实际上,这种改革与完善的脚步从来就没有停止,而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全国各个高校改革和创新实践的理论升华。从这个角度看,师范院校引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切入点,就清晰可见了。

(三)处理好创新创业教育和保持师范特色的关系

随着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转变,高校统招统分体制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市场逐渐清晰地出现、横隔在高校和社会之间。各个高校和各个用人单位,面对的不再是国家计划,而是市场。从此,高校自主地为市场培育和输送人才;用人单位自主地向市场招聘和录用人才。因而,面对市场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拉开了序幕。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人才缺乏,人才市场供不应求,高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都不成问题,刺激各个高校竞相扩大招生规模,刺激新的高校、新的学科和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发展起来。市场饱和之后人才供求结构矛盾突出了,高校自主招生和毕业生自主择业的自主性逐渐消失。进入新世纪后,毕业生就业难和高校招生难的问题日见突出,迫使各个高校不得不进入新一轮改革,按照市场需要开设专业,培养人才[3]。竞争带有盲目性。就业难和招生难不仅没有缓解,反而不断加剧。于是,立足于毕业生就业的改革,进化到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改革,这就是国家系统地提出创新创业教育的初衷。

立足于毕业生就业的改革和竞争,使师范院校和非师范类院校之间的区别逐渐模糊。师范院校的独具优势,即毕业生就业的定向性,已不复存在。师范毕业生距离教师岗位的道路曲折漫长。非师范院校毕业生踊跃参与教师岗位的竞争,使师范院校毕业生雪上加霜。但如何在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保持自身特色和优势,尚未引起业界足够重视。在非师范类院校已经延伸到师范教育的情况下,师范院校向具有就业优势的非师范专业、学科延伸是必要的。实践证明,不以牺牲自身优势为代价,凝聚特色,扬长避短是学科延伸的关键。培养师资,是师范院校的立身之本和与非师范类院校的最显著区别;注重学生的规范、养成教育和师德、师风培养,是师范院校的教学特色;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是师范院校的特色学科;教育学、心理学是师范院校的特色课程。这些特色是师范院校的独具优势,引进创新创业教育,就是把师范教育和教师资格考试乃至考教辅导结合起来,把培养合格教师的目标与建立创新型国家的目标结合起来,把师范院校的特色和优势进一步凝聚起来,转化为师范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四)师范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

就目前高校所设置的课程来说,基本上是以专业课为主,选修课为辅的课程设置模式[4]。这样的课程设置,没有把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纳入学校的学科建设规划、人才培养目标、质量评价体系之中去。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脱节的现象比较普遍。即使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较早的清华大学,怎样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及其与创业实践的有机结合,也还在探索阶段。这是导致目前创新创业教育表层化和随意性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创新创业教育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多层次的教育形式的融合。在师范院校开设创新创业课程无疑是必要的,但创新创业课程也不是孤立的,而应与学科教育、专业教育有机结合,与创业实践无缝对接,从而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本研究结合实际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尝试在开设“教法”“教育学”“学生管理”等专业课程的同时,设置经济管理、财会贸易、法律法规、企业策划及创办常识等课程。第二,定期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创新创业竞赛、创业论坛、企业家课堂,利用学校社团开展创新创业模拟教学、创业实训和体悟、创业心理训练,拓展学生交流、活动的平台。第三,利用校内网络、校园广播、墙报、校报和校刊,宣传创新创业教育知识、意义、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氛围。第四,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平台,开设网上创新创业课程,学习网页设计、网站管理、网络营销、网上创业等知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创业。第五,校企结合、学研结合、产学结合,开设开放型、多层次的实践课程,开辟创新创业实验场所,建设创新创业园区,建立稳定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同时,鼓励、帮助学生利用假期和课余走向社会,参加创业就业实践,把学习和实践、学校和社会紧密联系起来。

总之,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实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改革高等教育制度,创新高等教育体系,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正确途径。大力推进师范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不仅关乎自身生存与发展,而且关乎中学、小学和幼儿教育的发展,因而具有更加广泛和深远的意义。

[1]彭云飞,徐循.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认识的几个问题[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5).

[2]赵明民.关于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6).

[3]俞佳君,钟儒刚,彭少华.高校专业设置管理的历史与反思[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1).

[4]王春英,潘玉驹,钱昌吉,孙广福.高校课程设置:问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1(8).

猜你喜欢

师范院校毕业生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对就业选取的影响
新课标背景下师范院校文学理论教学反思
浅析师范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
应用转型期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心理调适
最“叛逆”的毕业生